(推薦)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4篇
在日常學(xué)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
我的老家在上虞,最有年味的還要數(shù)做年糕
想做出美味的年糕最重要的材料當然是大米,糯米,高粱,玉米等等。米的質(zhì)量要好,互相的比例也很重要。
開始做年糕了,只見外婆把米倒進磨粉機里,經(jīng)過兩次滾壓,米變成了很細的粉。然后把粉倒進蒸籠里去蒸,把粉蒸熟,變成了糕花,把蒸好的糕花放到搗臼里搗,最后再放在桌子上用手工做成各種各樣的年糕,有的像魚,象征“年年有余”;有的'像笑臉,表示“開開心心”。材料不一樣,做出的年糕顏色也不一樣。這就成了平時我們所吃到的年糕。我這次親自看到大人做年糕,我也特別開心。吃上一塊自己做的年糕,香噴噴的,軟軟的,感覺特別好吃。
現(xiàn)在,雖然年糕已不再是過年特有的食品,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從人們過年喜歡自己動手做年糕,人人喜氣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我國城鄉(xiāng)處處洋溢著人樂年豐的祥和氣氛。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貴州省大方縣,那里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富,豆腐,便是家鄉(xiāng)一道特色的美味。家鄉(xiāng)的豆腐有好多種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還有糍粑豆腐等。
我們當?shù)刈畛3缘氖歉烧ǔ舳垢。把一塊塊長寬約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塊放進油鍋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會膨脹得很厲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別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還有一股子噴香,更別說再蘸點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種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鮮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簡單,買來的豆腐不用刀切,將豆腐放在炭爐的架子上燒烤。一開始膨脹得很厲害,表面還冒小泡呢,拌上點辣椒醬,香味撲鼻,咬上一口,鮮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滾。
近年來,又開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過以后,用小刀劃破,塞入餡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層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時候特別講究火候,技藝較好的師傅炸出來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黃,口感酥脆,豆腐吃起來有些軟綿綿的。
美味啊,家鄉(xiāng)的豆腐!何時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頓?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3
在我的家鄉(xiāng)過年必吃餃子,過年包餃子,也成了一項必須的風俗。
將面粉加些水,開始和面,和面可是個體力活。每當和面時,家里的小孩子都躍躍欲試,剛開始很認真地在和面,可到后來變成了潑面粉大戰(zhàn),家里的面粉滿屋飛,猶如下雪一般,地上的幾個“小雪人”在滿屋子地跑,最后還是在家長的`一聲令下才安靜下來。
面和好了,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餡料,媽媽將面搟成一片一片的餃子皮,爸爸和我則在一旁包餃子,先將餃子皮放在掌心,再將一勺餡料放進餃子皮,然后將餃子皮合上,最后再捏一遍,防止餡料在煮時掉出來,就這樣一個個雪白的餃子做好了,伴著一旁小孩子的吵鬧聲一個接著一個的餃子做好了。
將鍋中的水煮沸,再將餃子倒進去,一個個圓鼓鼓的餃子從案板上滾到了鍋中,一個個餃子在鍋中上躥下跳,將鍋蓋蓋上,再等餃子煮到全部飄浮在水中就可以出鍋了。
熱乎乎的餃子一出鍋,才沒一會兒,就被全部搶沒了,媽媽見那些沒吃到的弟弟妹妹趕緊安慰道:“不哭不哭,還有很多呢!”不久大人小孩都吃飽了。春節(jié)也在這份熱鬧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4
中國的節(jié)日有很多,但因為地區(qū)不同,節(jié)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風俗吧!
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爭先恐后的吃餃子,平時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寓意著這一年有“福”!
吃過早飯,一人坐著漿糊,其他人整理著對聯(lián),不一會黯然無色的舊春聯(lián)就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春聯(lián),接著再放三顆大炮,表示新年開始了!
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過后第一個要的節(jié)日,這天大家要吃湯圓,晚上把燈管放在門的兩邊,各點一枝蠟燭,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點著蠟燭,預(yù)示著來年更豐收!接著大人們帶著孩子拿著自制的燈籠上街溜達一圈!
最后在家猜燈謎,一個人念謎題等,大家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后獲得一份,歡聲笑語消逝了時間,以最終的分數(shù)換取不同的紅包!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風俗,它有趣,莊嚴,有意義,需要我們流傳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在洛陽,那里有聞名世界的牡丹、永不垂朽的風俗,今天,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
我說的家鄉(xiāng),當然就是中國,大家可能會奇怪,我說的是洛陽,怎么跟中國扯上關(guān)系啦,別急,大家聽我細細道來:
洛陽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風俗嘛,當然跟洛陽有關(guān)系。
中國的風俗,(也就是節(jié)日)有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重陽節(jié):
據(jù)說,重陽節(jié)的來歷是關(guān)于一個叫桓景的人,那年,河里出了一個瘟魔,很多人都被感染了,只有桓景活了下來,他決定為民除害。他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名叫費長房的.神仙,他日日月月的練習劍法,終于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一天,瘟魔又來搗亂,桓景急忙回家,讓大家拿著茱萸葉又讓大家喝了些菊花酒,然后帶大家的上了高山,瘟魔來啦,他追上了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感覺頭暈眼花,這時,桓景用寶劍在后面把瘟魔給扎死啦。從此,每年這一天,人們都要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無錫,那里有山有水風景秀麗,也有著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我參與最多的是無錫的清明節(jié)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開是無錫最美麗的季節(jié),在那個時候所有的花兒都綻放起來,那些樹郁郁蔥蔥,綠油油的草地上花兒都顯得格外美麗?墒峭谶@個美麗而又寂靜的時候,總會迎來我們那悲傷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
記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國外親戚都會來到上海一起開車到無錫去掃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過世的親戚。我們會上山去燒香祭拜,我總會見到那些大人都會拿著花,在那兒默默地祈禱。掃完墓后我們還總是會去參觀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爺爺奶奶們也會回憶起他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每次聽著他們的述說,我都會幻想起老人們的童年,讓我身臨其境仿佛回到了他們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后我們會在一起聚餐聊著閑話,每次清明節(jié)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偸窃谶@個時候,他們都忘記了剛才的憂傷,都會談?wù)撝髯缘膶怼?/p>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無錫的清明節(jié),有悲傷、又有歡樂,又有童年的回憶,又有豐盛的美食,這些點點滴滴都構(gòu)成了我們每次回家鄉(xiāng)的常態(tài)。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xiāng),雖然一切都很平凡,但家鄉(xiāng)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guān)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jié)日的氣氛最能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jié)日是春節(jié)。春節(jié)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后會陸續(xù)殺豬,我的家鄉(xiāng)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最好的,將它整只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jié)后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jié)了。元宵節(jié)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面里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jié)時,什么事都圍繞著“圓”,那么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xiāng)有一個持續(xù)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xiāng)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xiàn)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
我的家鄉(xiāng)雖是個小縣,但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8
如果提到餃子,你會想到什么呢?元寶?春節(jié)……
可以說餃子的外形基本一致,而餡兒的種類那叫個各式各樣,非常豐富。比如:牛肉,羊肉,豬肉,魚肉之類的,而素餡兒的種類更加豐富,在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
今年的大年三十兒我和爸爸在家里一起包餃子。在包餃子之前,我們準備了面團,面粉,還有準備要包的餡兒。由于我最喜歡吃牛肉大蔥餡兒的`,所以我們準備的就是牛肉大蔥。
爸爸和了一會面之后,便將面團輕輕的放入一個小盆里,并將保鮮膜撕開,然后封上,聽爸爸說這叫作醒面。把盆兒放一邊,便叫我剁餡兒,我是剁完牛肉剁大蔥。當我全部都做好之后,面正好也醒了。
爸爸將面團放在案板上,將它們切成長條,又將長條切成一對小塊。我們兩個分工合作,我負責按小塊,爸爸負責搟面。
“哎呀,粘手了!”
“笨蛋,不會用面粉啊?”
“哦!
沒一會兒桌子上就擺滿了餃子皮,該做最重要的一步了。
“看著!應(yīng)該左手端著餃子皮,右手拿筷子去加餡兒,然后放餃子皮里,記住別放多了,要不然一會就露餡兒了!
我機械性的包著餃子。
“開鍋啦!”
深夜,兩個蘸醋的小碗放在桌邊,而盤子中的幾個餃子就是爸爸也奈何它不來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9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春節(jié)啦,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許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麗星星,在湯汁這個美麗的“宇宙”中閃爍著。當然,還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燒。祭灶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灶火燒和一些菜,給灶神當上天路上當干糧吃。祭完灶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春節(jié)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春節(jié)娛樂也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龍。在美麗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你記住了嗎?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0
我家過年也和北方人一樣吃餃子,而且是自己做的餃子。
爸爸開始做水餃了,只見他從冰箱里拿出餃子皮和餡,然后倒了一碗水。我有一點奇怪。問:“爸爸你倒水干什么呢?”爸爸說:“放了一夜的餃子皮太干了,加了水的話會非常的`粘,可以把水餃包好。下鍋時也不容易開口!蔽衣犃嘶腥淮笪。
“我也要包!蔽一仡^一看只見我的弟弟站在了后面。老爸一口答應(yīng):“沒問題。”于是我也說了一聲:“我也來!庇谑俏覀兇魃鲜痔。向面粉和餃子開戰(zhàn)。
我拿起了餃子皮。發(fā)現(xiàn)餃子皮十分的軟。用筷子夾了一些餡發(fā)在了餃子皮的中心位置。然后又用手貼一些水涂在了餃子皮的邊上。對折著將餃子皮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和弟弟兩個人差不多包了二十多個了,但是還不滿足。
爸爸把餃子放下鍋。不一會兒餃子浮上來了。爸爸給我們一人一大碗。等第二鍋沒有上來,我弟弟的餃子已經(jīng)完了。爸爸在一旁樂呵呵地看著我,眼中滿是微笑。
爸爸平時很忙,只有過年的時候能抽出時間來陪我,但我依然覺得幸福。過年的餃子特別好吃,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馨。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1
要說節(jié)日,我們家鄉(xiāng)的人最愛過的就是春節(jié)了!
除夕夜里,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的餃子了。
吃完團圓飯后,我親自下廚,給全家包餃子。
我將化開的豬肉、白菜、蔥、姜和一些調(diào)料剁成沫后攪拌在一起,做成了噴香流油的餃子餡。再將一個個小劑子搟成外薄內(nèi)厚的小圓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面劑子總是不聽我使喚,一會兒變成了長方形,一會兒又是個不規(guī)則圖形,一會兒又死死抱住了搟面杖,把整個身體都黏在上面,說什么也不肯下來。
好不容易我才把面皮搟好,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中間,然后一使勁兒捏緊兩邊,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紋,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案板上。那些個“大肚子士兵”東倒西歪的站立著,滑稽的模樣令誰看到了都會忍不住捧腹大笑。
經(jīng)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我終于把它們送入了開水沸騰的鍋中。只見它們又擺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樣,兩手扶著圓滾滾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滾,可愛極了。
除夕夜里,全家人品嘗著我做的餃子,整間屋子洋溢著溫馨和幸福。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2
我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么唱下去。一般持續(xù)三天左右,這三天里,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么擠也擠不進去的。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出門在外的游子聽到這熟悉的.鄉(xiāng)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并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里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劇!”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3
每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要到了,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喜慶日子,不是每個地方的春節(jié)風俗都一樣的。
就來說說我老家的春節(jié)風俗吧!我們老家過春節(jié),從早上開始就要男孩子帖門神,一般來說,左邊是貼“日神”右邊貼“月神”中間貼上喜慶的四個字,“日月神”的圖案上都拿著大刀面色兇相,讓人看見就害怕。意思就是辟邪,還保佑一家人四季平安,身體健康。
接下來就是要準備年飯,一般中飯隨便吃一點,就開始為晚上的年夜飯忙活著,我們那些玩伴各自說自己的學(xué)校,有杭州的、紹興的、安吉的~~~說到不趣的就哈哈大笑起來。玩著玩著不知是哪兒傳來的香味,知道是廚房的菜發(fā)出的'香味。突然,不知誰家打鞭炮了我們就一呼而上都往自己家里跑。我也不知道為啥?也跑回家問了爸爸,爸爸說:“那是吃飯的信號”。我進去一看見桌子上大碟小碗,擺得哪都是。我剛想伸手去拿,媽媽走了過來說:“等一下再吃”。爸爸放鞭炮了,爺爺開始分壓歲錢了,吃了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到外面放花炮,我興致勃勃地一連放了十幾個花炮。有“孔雀展翅”“天女散花”“萬事如意”“熊貓吹球”等。天空被五彩的焰火打扮得格外美麗。
這就是我老家過春節(jié)的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4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貼在墻上或門上的畫,它們的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民間就有流傳,到了唐朝時更是格外流行,并且一直流傳至今。
年畫各形各色,但是寓意不同,有幽默風趣,有邪惡妖魔鬼怪,其中我最喜歡的年畫就是《娃娃抱鯉魚》。
當你看到這幅年畫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幅年畫一大半的面積都被鯉魚占有,它是大紅色的,有兩對黃色的眼睛。這條魚是相當?shù)拇,比娃娃還大幾分。鯉魚身上的鱗片金光閃閃,那厚厚的大嘴唇旁邊還長了許多條白色的長胡須。讓我聯(lián)想到當時的場景,娃娃正抓著河里的鯉魚,娃娃坐在鯉魚背上,鯉魚正在游動,一不小心娃娃就會滑落河中。
畫中的娃娃身穿紅色的布兜,下面光著身子,什么都沒穿。頭的'兩邊光禿禿的,頭的中間扎了一個小辮子,臉頰上還帶有金燦燦的微光,表情帶著一點點微笑,樣子十分的可愛。手中捧著大紅鯉魚。身邊還有一朵朵荷花,花瓣上面粉,下面白,花朵中間是綠色的蓮蓬和黃色的花蕊。別看它只是一幅年畫,可是寓意美好,多子多福,年年有魚。
年畫歷史悠久,可是在最近十幾年里,貼年畫的人家越來越少,幾乎見不到了。我們一定要讓年畫文化永遠傳承下去,不要讓它只能在史冊里看到。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9-05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0-05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5-2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5-23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1-31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1-0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8-1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