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1
年級:三年級
課時:4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作活潑、淘氣的猴子形象;
2、初步體驗畫筆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講授、提問、練習、示范、巡視輔導、評析等
教學目標:
1、搜集、欣賞有關猴子題材的藝術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態(tài)所產生的文化蘊涵。
2、用繪畫、手工制作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作活潑、淘氣的猴子形象,初步體驗畫筆墨的特點,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3、通過欣賞猴戲,模仿在“急急風”鑼鼓經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點。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關于猴子的資料圖片及玩具等。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資料,圖片及猴子題材的繪畫,工藝作品。
3、彩色紙、包裝盒、生宣紙、國畫顏料、毛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展示一組猴子題材的圖片(課件)
提出問題:讓學生用一個詞語表達猴子的性格、脾氣
學生回答:……
板書:淘氣的猴子
2、在欣賞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圖片里猴子進行觀察,展開討論,談談自己對猴子的看法,說出猴子的特點: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并加以說明。
3、觀看猴子野外生活的片段,了解猴子的一些動態(tài)、表情。
4、學生結合圖片的欣賞以及自己的理解,嘗試用肢體語言來創(chuàng)造猴子的多種姿態(tài)造型。
5、讓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來表達猴子的'姿態(tài)造型及生活方式、特點。
6、安排學生進行選猴王,學習猴戲動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創(chuàng)新表演。
7、進行國畫嘗試性練習和學習。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1、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的錯誤方法及不足,給予適當是示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氛圍。
2、及時提醒學生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以鼓勵性的言語鼓勵和糾正學生的不足之處。
教學
1、采用師生、學生相互的方法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
2、特別是對制作、繪畫、集體和個人表演中表現出色的同學要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班里的宣傳活動多出力。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發(fā)展細致觀察能力,學會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并找出完全相同的圖片。
教學準備:
黃邊大卡片6組共18張、幼兒3組9張小卡片、小猴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今天戴老師來和你們做個游戲好嗎?你們有沒有看過“西游記”,最喜歡“西游記”里面的誰呀?老師也很喜歡孫悟空,他的本領很大,會變各種各樣的東西,有只小候也想來學孫悟空,可是他只學會了一點點,小朋友只要仔細一看就能找出他來,今天就讓我一起來找找這個淘氣的小猴!保ǔ鍪拘『锟ㄆ#
二、集體游戲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我最喜歡的兩雙襪子,你們看漂亮嗎?它們一樣嗎?
。◤幕ㄟ叺揭m尖一一讓幼兒對比,用孩子眼睛告訴自己哪是兩雙一摸一樣的。)
師:本來帶來的是兩雙一模一樣的,可是我的包里有了3雙襪子,怎么會多出了一雙呢?是淘氣的小猴變的,我怎么看不出來呢?你們來幫助我吧。
。ㄗ層變喊蜒劬﹂]上,教師出示三雙襪子卡片)
請幼兒找出不同的一雙,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找到的,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師:你們真聰明,讓我們一起來學學淘氣的小猴的動作吧。
2、請三名幼兒拿好杯子的卡片,讓其他幼兒來找出淘氣的小猴變的是哪個杯子。然后模仿小猴的動作和表情。
3、同樣請三名幼兒拿好三張帽子的卡片,找出來的幼兒請他說說是用方法找出來的。
三、操作
1、 以兒歌“找、找、找小猴,淘氣的小猴在哪里?”“在這里”
讓幼兒從自己的小卡片中找出與每組不同于其它兩張的卡片。
教師個別指導。
2、教師出示大教具卡片讓幼兒操作。
分別出示鉛筆、布娃娃、椅子讓幼兒由易到難來找出淘氣的小猴,找到了要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四、小結
點評:
本活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好動思維直觀形象,以淘氣的小猴“孫悟空”會變的趣事,通過看看、找找、猜猜、動動的活動中,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學得專注。
本活動設計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孩子操作過程中,教師又伴隨著兒歌“找、找、找小猴,淘氣的小猴在哪里?”更添加了游戲的氛圍。
在教法中、也完全體現了由淺入深的原則。先找襪子,后找茶杯、帽子;先引導孩子找兩個“一模一樣的,再找不一樣的!碧詺獾男『镒兊模缓蟠蠹覍W做“孫悟空”更滿足了“有趣”“好動”。
本活動如果能讓孩子 更多的去探索,發(fā)現并找到正確答案,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3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jié),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音樂美的享受!毒V要》和《指南》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喜歡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誼。以往的傳統音樂活動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為了讓幼兒在自然游戲下邊玩耍邊學會演唱,所以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小猴真淘氣》,活動中借助點兵點將的游戲,引導幼兒觀察學習游戲的正確玩法;通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流感受到音樂游戲中互動交往的快樂,真正的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在游戲過程中,嘗試有節(jié)奏地點同伴;在歌曲結束時,創(chuàng)編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戲過程中,懂得應該養(yǎng)成不亂扔臟東西的好習慣。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小猴手偶2個,音樂伴奏。
2、師幼圍坐成圈。
【活動重點】
能理解歌詞,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正確的玩游戲,有節(jié)奏的輕點同伴,能創(chuàng)編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導入情境,激趣導入。
師:森林里,有一只淘氣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詞。
。1)教師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詞、
提問: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結果滑到了誰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傾聽范唱,唱完時出示手偶。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師跟鋼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師幼游戲。
A、教師在圈中邊唱邊示范“找小猴”的游戲,并提問:我是怎么樣找到他的?
B、教師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個字“呀”時,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頭上。
C、教師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戲。
3、學唱歌曲,幼幼游戲。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亂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唱歌邊一下一下地做點數動作。
。2)幼兒和同伴之間開展游戲,學唱歌曲。
(3)玩游戲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節(jié)”,繼續(xù)學唱。
師:原來是這2只“小猴”亂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師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礎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節(jié),聽音樂旋律做旋轉的動作,音樂一結束,便擺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數“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請1名幼兒上來表演。
師:我們在滑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護自己千萬別摔傷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們一樣要表現出痛苦的表情。
。3)請2名幼兒上來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堅持至全體幼兒給倒數5個數方可起身。
。4)教師邀請1名幼兒“找小猴”并讓被找到的幼兒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戲1遍。
5、增強幼兒環(huán)保意識
師:小朋友們模仿的都不錯,你們知道小猴為什么會被滑倒嗎?因為他亂扔了西瓜皮,小朋友們如果有垃圾了應該怎么辦呢?
三、反思評價
師:這個游戲已經玩了很多遍了,現在有個問題需要你們思考,你們覺得會唱這首歌了嗎?你們可以先想一想,覺得會唱的小朋友請舉手,待會唱給大家聽,不會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傾聽別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請四位幼兒在圈內表演唱。
2、教師再請幾位小朋友上來演唱。
3、全體幼兒演唱,活動結束。
4、集體表演唱
結束語:
猴兒們表現的真不錯!今天我的小猴們已經有點累了,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教學反思:
歌唱本應該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活動,可是每次學習新歌,孩子們的興趣都不濃厚,積極性也不高,很難讓孩子們都開口快樂的唱起來,實在讓我頭疼。該如何激發(fā)孩子們的歌唱興趣,開啟他們歌唱的快樂之門,讓他們愿意唱、喜歡唱、自然地唱呢?我陷落了沉思……又是一節(jié)歌唱活動——《小猴真淘氣》,這是首曲調簡單,情節(jié)有趣,又貼近幼兒的生活歌曲。講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亂扔西瓜皮,結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節(jié);顒娱_始,我順手彈奏著孩子非常熟悉的音樂“比比誰最棒”。與往常一樣,剛在課間游戲的孩子們一個個散開了,以飛快地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并隨著音樂做著簡單動作,只有剛才還在玩“點兵點將”游戲的有幾個孩子,似乎沒有玩盡興。“哎,真好玩,我都還沒輪到呢?”“我們等下繼續(xù)玩吧。”慢慢吞吞有些失落的回到座位上。我感到有些不妙,似乎打斷了孩子剛快樂游戲的情緒,讓我于心不忍。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學唱歌曲,大膽表現小猴摔跤的神態(tài)和造型,體驗并意會歌唱情節(jié)反轉的幽默與寓言。
2、初步進行自我反思與評價,樂于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
3、能夠接納并欣賞他人的表現。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鋼琴自制香蕉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范唱、提問等形式初步感受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
1、教師清唱歌唱,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歌曲
師:有一天,小動物們走在街上發(fā)現,哎呀,到處都是西瓜皮!到底是誰干的呢?我們來聽一聽。(范唱1)
2、結合圖片,提問及范唱,幫助幼兒初步理清歌詞
師:你們聽出來了嗎?是誰干的?原來是小猴子!它是一只怎么樣的小猴子?(范唱2)
3、熟悉點兵點將的游戲方法,幫助幼兒穩(wěn)定節(jié)奏,進一步熟悉旋律。
二、在“點兵點將”游戲情景中進一步感受和熟悉歌曲,并激發(fā)幼兒的`游戲意愿。(和旋伴奏)
1、請自愿找小猴的幼兒嘗試點數
2、詢問是否都能點小猴,解決問題。
3、請前一輪被點到的小猴當下一輪點小猴的人。
三、增加游戲挑戰(zhàn)、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小猴摔跤的神態(tài)和造型
1、教師示范摔跤造型,并幫助幼兒了解在適當的音樂點時做造型
2、完整游戲(3遍)
3、加入摔倒音樂快慢要求(2遍)
四、自我反思與評價
師:剛才這首歌我們唱得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問題?
五、替換最后一句歌詞,體驗并意會歌曲情節(jié)反轉的幽默與寓意
六、放松,集體演唱
師:我們把這首好聽、有趣的歌加上你喜歡的動作送給一起送給客人老師吧!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5
游戲玩法建議:
師幼圍坐成圓,領頭人手帶小猴的手偶,邊唱邊有節(jié)奏的輕拍圈上的朋友,當歌曲唱"小猴是誰呀?"的最后一個字"呀"時,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這只小猴就要站在圓心中間,隨著音樂的快慢做滑來滑去的樣子,最后音樂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戲一遍之后,這只小猴就是新的領頭人,繼續(xù)游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音樂游戲"小熊是誰呀?"的游戲經驗、有音樂結束就要倒下的游戲經驗。
2、物質準備:小猴手偶2個、鋼琴伴奏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在游戲"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嘗試有節(jié)奏的點同伴;在歌曲結束時,創(chuàng)編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戲情境中,通過不斷的體驗,知道養(yǎng)成不亂扔東西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1、了解歌曲內容,完整欣賞歌曲。
。1)故事導入,完整傾聽。
。2)提問歌曲內容。
(3)再次傾聽歌曲,教師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師邊唱邊示范游戲"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師邊唱邊示范"找小猴"
。2)提問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師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體練習找小猴的本領:邊唱邊有節(jié)奏的摸。
3、教師、幼兒帶上手偶紲續(xù)邊唱邊找小猴。
4、在玩游戲"找小猴"的基礎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戲。
(1)累加故事內容。
。2)幼兒創(chuàng)編摔倒的不同動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戲(1—2遍)。
。4)累加轉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戲。(1遍)
5、自我評價師:現在你們都學會這首了嗎?哪里不清楚?
6、小結: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聽聽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師清唱歌曲結尾)
友情提示:
1、在邊唱邊玩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很容易只關注游戲,而忘記歌唱,所以每次游戲開始之前教師都要給幼兒一個歌唱的理由,激發(fā)幼JL快樂歌唱的興趣。
2、因為每玩一次才會出現1—2個領頭人,所以教師要及時關注開始的點數的位置,盡其所能讓每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做領頭人。
【《淘氣小猴》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氣04-02
中班歌唱活動教案:小猴真淘氣范本08-26
小猴穿鞋教案08-26
《小猴栽樹》教案07-23
《小猴請客》教案02-07
小猴擊鼓教案04-18
《小猴摘桃》教案01-19
小班小猴請客教案04-18
小猴賣桃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