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4篇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你知道的經(jīng)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理解:
領(lǐng)會前人關(guān)于“志”、“力”、“物”三者關(guān)系看法的精神實質(zhì),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diào)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tài)度。
。病⒎e累:
、 豐富學生有關(guān)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yǎng)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 了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運用:
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薄⒄b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
。、理解“志”、“力”、“物”三者關(guān)系,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作者略寫仆碑、前洞,詳寫后洞,與全文主旨的關(guān)系。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
。、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了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薄⒈疚捏w裁:游記散文。
。、全文內(nèi)容:通過游山,闡發(fā)兩點感想。
二、范讀全文,自讀
三、逐段辨析有關(guān)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φ兆g文,辨析疑難)
。薄⒌谝欢危
、 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 譯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 分析“其”字的用法。
、 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第二段:
、 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cè)出。
、 找出形容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 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⑷ 不要讀破句:“而余亦悔之……之樂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⑵ 解詞:觀、得、非常、至于等。
、 讀準音:“相之”。
、 口譯本段。
。、第四段:
⑴ 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后世”句。
、 悲夫(fú)
。怠⒌谖宥危
、 找出假借字。
、 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四、作業(yè)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分段討論問題
。薄⒌谝蛔匀欢斡浟耸裁?有什么特點?
提示:
記所游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記游時,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為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第二段記敘游華山洞的經(jīng)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么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
寫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游后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
這樣剪裁,是為下文議論鋪設(shè)事實依據(jù)。
。、第三段作者寫游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
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lián)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叭涣Σ蛔阏撸嗖荒苤痢,說明“力”的重要!爸劣谟陌祷杌蠖鵁o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叭涣ψ阋灾,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從反面強調(diào)“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diào)了“盡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
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jié)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lián)系和照應(yīng)作用,請分別找出來。
。ɡ渎裕
。丁⒈疚哪┮欢螌懥耸裁?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游之人和時間。既照應(yīng)前文,又對“余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二、讀全文,師指點
三、完成思考與練習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點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內(nèi)/而/賈/孰/識"等通假字;掌握"別/固/白"等多義詞,以及虛詞"某"的作用.
。玻莆毡疚牡某WR.
。常私獗疚倪x取小事和運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三.教學設(shè)想
。保疚氖钦n內(nèi)自讀課,根據(jù)本班基礎(chǔ)差的特點,改作課內(nèi)自讀課.
。玻當M用一課時完成.
四.教過程
。保埳喿x課文注釋,了解作者及作品主人的有關(guān)情況.
2.請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正音請一生讀課文后糾正指導(dǎo)學生學會正確朗讀課文.
3.根據(jù)課文注釋并借助工具書,弄清課文大意.
。矗埳鶕(jù)課文預(yù)習提示,明確各段主要內(nèi)容,并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
。担埳鷮W習并掌握下列文言基礎(chǔ)知識:
⑴通假字
、俟苤,內(nèi)所著披襖中--內(nèi),納
、诙涕L銓--而,爾③乃偽為屋券,列賈五百金--賈,價
、鄯庾R宛然--識,志
⑵一詞多義
固:
、俟讨巢回澮玻緛恚
、谛龉滩磺玻瓐詻Q.
、矍G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鞏固
別:
、俸蠊膬蓮V,太監(jiān)泣別--告別
、谀车冒搜桑园雱e公--贈別
、廴缬须x違,宜別圖之--另外
、軆(nèi)外有別--區(qū)別
白:
、俜蛉艘幌χ镁,跪白公--告訴
②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白色
、壅嫦啻蟀子谔煜拢宄靼
、枪潭ńY(jié)構(gòu):
"得無......乎"在文言文中是一種常見的的固定結(jié)構(gòu),表示對某種情況的推測,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
、龋⒛常⒌挠梅,一般是虛指代詞,可代人/時間/事物/處所等,也可以作稱代詞,代替稱名.例如:公一女,嫁為JI輔某官某妻--第一個"某"指代王翱女婿的官名,第二個"某"指代其女婿的名.公為都督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東--某,代太監(jiān)姓名.某得八焉--代我,太監(jiān)自稱.某啟,昨日蒙教--代王安石的名字.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前指寫作日期,后指王安石的.名字.
。罚私獗疚膬杉卤憩F(xiàn)了王翱什么品質(zhì).本文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寫王翱斷然拒絕夫人請求,不調(diào)女婿任京職軼事,表現(xiàn)了他嚴格剛正/不徇私情的美德.第二件事寫王翱代友藏珠,最后還珠于朋友的軼事,表現(xiàn)了他不貪非分之財,廉潔和忠實于朋友的美德.
。福私獗疚脑趯懛ㄉ系奶攸c.--選取生活小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采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法.
9.請生完成課后練習.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3、通過本文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了解學習應(yīng)持的態(tài)度和方法。
教學重點: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教學用具:
PPT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在高中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w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對學習所應(yīng)持的態(tài)度和方法,相信同學們也都了解很多。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人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對學習所應(yīng)持有的態(tài)度及方法進行了闡述,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荀子,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感知他的觀點。
二、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盾髯印芬粫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孟子強調(diào)施仁政、行王道,強調(diào)以禮治國、民貴君輕;荀子強調(diào)“法后王”,主張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shù)”實行統(tǒng)治;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所以要“明禮而化之”。荀子是韓非子的老師,他承認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實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討:
1、這是一篇議論文,課文既然是“勸學”,也就是勸勉人去學習,那么,你覺得文中哪句話可以作為課文的中心論點呢?
明確:“學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這里是兩個詞,“可”即相當于今天所講的“可以、能夠”,“以”僅作為起舒緩作用的語氣助詞。
2、那么,作者是如何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呢?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段。課文大家都預(yù)先翻譯過了,下面同學們可以把這一段翻譯時遇到的疑難之處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明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坝凇保航樵~,第一個相當于“從”;第二個相當于“比”。
木直中繩。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為輪!拜姟蓖盁А保僮。這也是一個省略句,“以為”中省略了賓語“之”。
雖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判斷句的標志。
金就礪則利!敖稹保沤癞惲x詞。這里指“金屬做成的刀劍”。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每日!昂酢蓖坝凇保喈斢凇皩Α。介賓短語后置句!岸边B詞,表并列。
則知明而行無過已!爸蓖爸恰,“而”連詞,表遞進。
3、這一段講的是學習的意義,那么,作者講到了學習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其中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式呢?
明確:比喻論證。
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 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
總結(jié):知明而行無過矣。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經(jīng)歷,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了解了第一段的論證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感學習后兩段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經(jīng)歷,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了解了第一段的論證方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的后兩段。
二、文本研析:
1、還是按照上節(jié)課的程序,同學們首先將第二段自己在翻譯時遇到的疑難之處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明確:吾嘗終日而思矣!岸笔潜硎拘揎椀倪B詞。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爸毕喈斢诮Y(jié)構(gòu)助詞“的”。
“所學”是“所字結(jié)構(gòu)”,是一個名詞性結(jié)構(gòu)。
登高而招。“而”表修飾的連詞。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岸北硎巨D(zhuǎn)折的連詞。
非利足也。“利”為使動結(jié)構(gòu),“使……銳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假”:借助!八泵鲃,游泳。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綜合質(zhì)疑。
2、學習本文運用對比,構(gòu)思嚴密、層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理解本文的主要觀點,懂得有書必須認真讀的道理,培養(yǎng)刻苦好學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對比闡明道理、層層深入論證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主要觀點。
教學設(shè)想:
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結(jié)合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讀、講講、練練,力爭在課內(nèi)熟讀成誦;研讀重點語段,學習本文運用對比闡明道理的方法;通讀全文,了解本文以理服人又以情動人的寫作特點。
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書海茫茫,讀書要借書,這是常有的事。當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書時,你在激動興奮之后,便會埋頭攻讀,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但對自己已有的書,雖然也是需要學習的,卻缺乏那種興奮感和迫切閱讀的激情。在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體會,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黃生借書說》就議論了這個問題,看看課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認識是否一致?
二、預(yù)習檢測
1、 文體:“說”是古代一種非;顫姷奈捏w,篇幅不長,內(nèi)容是議論性的,常就某種社會現(xiàn)象或社會問題提出精辟的見解,跟現(xiàn)代的雜文或雜感相似。 這篇“說”是作者就黃生允修向自己借書一事發(fā)表議論。
2、有關(guān)作者:袁枚,字子才,號隨園主人,清代文學家。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3、有關(guān)字音: 枚( ) 齋( ) 俟( ) 輒( ) 俸 ( ) 吝 ( ) 惴惴( ) 摩玩( )素蟫( ) 庋藏( )
三、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ㄒ螅鹤杂勺x,認真專注,邊讀邊圈點批注。注意生字、多音字,注意停頓,尤其是一些長句的停頓。)
1. 讀不準的字音 :汗牛塞屋 (sāi)若業(yè)為吾所有(wéi) 輒省記 (xǐng)
時蒙卷軸(juàn)
2. 斷句
如: 黃生允修|借書(主謂之間要停頓) 然|天子讀書者(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詞,連接后要停頓) 小結(jié):文言文語句的停頓應(yīng)遵循兩個原則: 一是人、地、物等名稱中間不應(yīng)停頓。 二是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應(yīng)停頓。
3.個別小組讀文,其他小組點評。
(二) 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ㄒ螅赫埓蠹乙孕〗M為單位,結(jié)合文下注釋、工具書,試譯全文。先解釋重點詞語,后譯句。有疑問的小組內(nèi)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到鄰組求得幫助或問老師。) 1、小組合作,理解文意。 2、質(zhì)疑、解疑 3、歸納本課的重點實詞和所出現(xiàn)的文言現(xiàn)象。
。1)重點實詞: 授以書 而強假焉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必高束焉,庋藏焉 家貧難致 輒省記 落落大滿 若不相類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
(2)古今異義詞: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祖父:古義(祖輩、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
無論:古義(不用說,更不用說)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夫人:古義(那個人)今義(對別人妻子的尊稱)
。3)一詞多義:
子:子不聞藏書者乎( 你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兒子 )
然:然天子讀書者有幾 ( 但是 ) 非獨書為然 ( 這樣 )
。4)特殊句式:
七略、四庫,天子之書。(判斷句)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省略句、倒裝句)
若業(yè)為吾所有(被動句)
。6)本文中虛詞“焉”、“而”的用法。 焉:①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句末語氣助詞,相當于“了”。) ②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句中語氣助詞,作形容詞詞尾,同“然”。) ③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④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以上③④句三個“焉”都作兼詞“于是”講,相當于“在那里”。于,介詞,在。是,指示代詞,那里!皬娂傺伞弊g為“在有東西的人那里勉強借來的”;“高束焉”譯為“把東西捆起來高高地放在那閣板上”,可活譯為“……放在高高的閣板上”;“庋藏焉”譯為“收藏在那里”。) 而:①授以書而告之日(并列連詞,一說,遞進連詞,并且。) ②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轉(zhuǎn)折連詞,卻。) ③必慮人強取,而惴惴焉(因果連詞,因而。) ④歸而形諸夢(順承連詞,可不譯,或譯“就”。) ⑤吾不得而見之 ⑥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⑤⑥句三個“而”均為表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連接狀語和謂語,⑤句可不譯,⑥句不譯) ⑦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⑧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⑦⑧句均連接兩個句子,可不譯。
(三)了解本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
第1、2段,就黃生借書一事,闡明“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
第1段,是這一部分的總領(lǐng),說明以下的話是專對黃生而言。
第2段,用藏書者不讀、借書者快讀進行對比,從正反兩方面論證“書非借不能讀”。
第3段,用自己切身的經(jīng)歷作對比,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借書讀必!,再次證明“書非借不能讀”。
第4段,拿黃生與自己相對比,勉勵黃生把握機遇,勤奮讀書!肮珪迸c“吝書”、“幸”與“不幸”對比,很有說服力。 結(jié)尾照應(yīng)開頭“授以書而告之”,再次表明對黃生的期望。
四、布置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從文章的各方面進行質(zhì)疑,自問自答,至少三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領(lǐng)悟主旨。
1、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樣的觀點?
明確:觀點“書非借不能讀也”
2、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作者列舉哪三種藏書者不讀書的.例子?(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①皇帝藏書很多,但是讀書的很少。 ②富貴人家藏書很多,可是讀書的不多。 ③祖輩父輩收藏書籍、子輩孫輩丟棄書籍的事情很多。
3、本文第一人稱代詞有哪些?你掌握的第二人稱代詞有哪些?
明確:本文第一人稱代詞有:吾、余、予;我們掌握的第二人稱代詞有:爾、汝、子。
4、“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句話,深化了論點,擴展了論題。
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這句話是什么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這句話是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 其作用是: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借物者喜愛這個東西,擔憂物主來討而舍不得馬上歸還的心理。
6、“其切如是!薄笆恰敝复裁?從中可見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是”指代:沒有借到書回來后夢里還出現(xiàn)借書的情景;颍骸巴,不與,歸而形諸夢。” 從中可見作者年輕時渴望讀書的迫切之情。
7、文章的第三段,作者以親身經(jīng)歷從正反兩方面證明觀點。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明確:正面:年輕時借書困難,苦讀而效率高。 反面:作官后,藏書很多反而很少讀書。
8、“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薄皣@”“惜”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表達了作者感嘆光陰可貴,勸勉年輕人珍惜大好時光努力讀書的思想感情。
9、最后,作者向黃生提出什么希望?
明確:最后,作者向黃生提出“讀書也必!、“歸書也必速”的希望
10課文結(jié)尾一句話,它在結(jié)構(gòu)上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課文以“為一說,使與書俱”作結(jié),在結(jié)構(gòu)上照應(yīng)了課文開頭的“授以書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則進一步表達了對黃生的殷切期望。
11、文章是運用什么方法論證“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的?
明確:(1)運用舉例子的論證方法:概括列舉了天子、富貴家、一般藏書家,有書不讀的例子。
。2)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①天子、富貴者藏書很多而讀書人很少的對比。 ②祖輩收藏書籍而子孫丟棄書籍的對比。 ③藏書者“高束焉,庋藏焉”與借書者“惴惴焉摩玩不已”行為對比。 ④藏書者“姑俟異日觀”與借書者“今日來,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心理對比。 ⑤我今日“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與昔日“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對比。 ⑥“張氏之吝書”與“予之公書”對比。 ⑦黃生“幸”與我的“不幸”對比。 ⑧天子、富貴者藏書很多,我年輕時、黃生現(xiàn)在無書的對比。
11、本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書非借不能讀”,年輕人應(yīng)該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尋找機會,發(fā)奮讀書,充實自己。
12、 課文的中心論點是“書非借不能讀”,作者對黃生所寄托的感情是要珍惜少時光陰,專心讀書。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體會課文的中心論點,從中受到教益呢?
明確:①對于課文的中心,我們不應(yīng)機械搬用,“書非借不能讀”決不是“有書不讀”,而應(yīng)從讀書精神上去體會。作者的意思是說借書比自己有書更容易去勤讀,更容易把書記在心里,效果更好,即所謂條件差反而進步快,逆境能促人勤奮。所以我們理解課文中心,就是要發(fā)揚我國古人的身處逆境而矢志苦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學好科學文化知識。
②作者認為自己幼時借不到書而“形諸夢”是非常不幸的,而黃生能與作者“公書”是非常幸運的,所以作者要黃生“知幸與不幸”,珍惜少時光陰,專心讀書。我們現(xiàn)在的讀書條件比起黃生來又不知要幸運多少倍,我們更應(yīng)“知幸與不幸”,珍惜現(xiàn)在這大好的學習條件和自己的青春年華,刻苦攻讀,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有用人才。如果學有不成,非他人之過,自己應(yīng)該多反省,知警惕。
二、課堂小結(jié):
課文就“黃生借書”發(fā)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年輕人努力尋找學習機會,發(fā)奮讀書,充實自己。這對我們?nèi)匀痪哂鞋F(xiàn)實意義。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yīng)該自覺培養(yǎng)刻苦好學的習慣。
三、 拓展延伸
其實從古至今,很多人在面對不利條件的時候,都能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造條件,奮發(fā)學習,你知道這樣的例子嗎?
戰(zhàn)國時蘇秦刺股提神、漢代孫敬頭發(fā)懸梁。就以家貧買不起燈油為例,就有漢代的匡衡鑿壁借光,晉時的車胤囊螢夜讀和孫康映雪誦書,南北朝的江泌隨月取光。這些人都身處逆境,憑著苦讀精神終于成了大學問家。我們應(yīng)該繼承和發(fā)揚這種苦讀精神,戰(zhàn)勝各種困難,使自己學有所成。
四、布置作業(yè)
1、積累有關(guān)讀書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讀書卡片。
2、以“談讀書”為話題,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寫一個議論片斷。
【文言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教案08-29
文言文教案03-08
文言文《口技》教案01-23
狼文言文教案01-03
文言文教學教案11-07
文言文學弈的教案02-26
初中文言文教案03-06
關(guān)于文言文翻譯教案08-26
《公輸》文言文備課教案08-25
文言文教案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