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離騷》教學教案一等獎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離騷》教學教案一等獎,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離騷》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離騷教案。
2、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懷。
3、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jié)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和創(chuàng)作手法: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jié)操。
教學重點
1、通過鑒賞《離騷》的優(yōu)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鑒賞詩歌的比興藝術手法,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對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誦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jié)誦讀、講講背背,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過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對作品的理解。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屈原的《離騷》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離騷》在詩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辭”體。
3、學習詩歌的1-7節(jié),解決其中的疑難字、詞,能夠熟讀并基本背誦下來。
教學過程
一、導語:
xxx在《沁園春 雪》中感嘆古代帝王們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我們知道,"風"是指《詩經》中的《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詩經》《楚辭》分別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古代帝王們需補充一點"風騷",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注重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離騷》,以求在文學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題
1、簡介“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西漢前期,上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淵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汲取民間文學特別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新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fā)展,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離騷》
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上個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zhàn)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宗國內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外交錯的復雜斗爭。據《史記 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王甚任之!边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情緒。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tǒng)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題表現了詩人為實現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半x”——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選于其中的20-32節(jié)。
三、誦讀課文
1、放錄音:
第一遍,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
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
第三遍,讓學生大聲朗讀。
2、指名學生朗讀,指正生字的讀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
3、教師總結騷體詩的誦讀節(jié)奏:
騷體詩一般是三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如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 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4、請同學們集體讀一遍課文,要讀出語氣。
四、整體把握課文
1、要求學生借助課下的注解,疏通課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詞及常用字、詞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課文內容,梳理課文思路。
明確:1-7節(jié)作者自述受屈遭貶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節(jié)表現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
五、重、難點解決過程 學習1-7節(jié)。
【《離騷》教學教案一等獎】相關文章:
《離騷》教案03-07
《離騷》的教學反思01-11
《離騷》教案范文03-07
《離騷》教案15篇02-16
《離騷》教案(通用11篇)05-29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07-11
紫羅蘭之死教學教案一等獎10-28
高中課文《離騷》的教案范文(精選10篇)04-24
《百合花》教學教案一等獎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