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要看他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的道理。
2、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理解“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要看他能不能幫人們做事!钡牡览。
活動準備
公雞、啄木鳥、蜜蜂、老馬等頭飾。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一只美麗的公雞走來了,它走到啄木鳥跟前干什么呢?我們來聽聽故事《驕傲的公雞》吧。
2、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
(1)、公雞看到啄木鳥、蜜蜂和老馬各說了什么?
(2)、啄木鳥又說了什么?蜜蜂也又說什么?老馬呢,也又說什么?
3、請幼兒邊聽故事邊模仿公雞和啄木鳥的'表情、動作,學說他們的話,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
(1)、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喜歡公雞還是啄木鳥,蜜蜂,為什么?
。2)、再聽故事,你們還可以表演公雞或啄木鳥、蜜蜂、老馬的表情及動作或說話
4、請幼兒續(xù)編故事。
5、請幼兒表演自己編的故事的結尾。
6、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
7、小結。
8、延伸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自由選擇頭飾表演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活動選擇的故事是一個詼諧有趣、有矛盾沖突并有深刻意義的故事。首先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注重發(fā)掘這個故事的深刻教育意義。另外,在活動的設計上設置懸念,讓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故事的結尾,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讓幼兒欣賞故事,教師用對比強烈的語氣和夸張的動作來感染幼兒。讓幼兒能了解故事中兩種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對話,幫助幼兒去創(chuàng)編故事和表演故事。另外,教師在活動中還是比較注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創(chuàng)編故事的結尾和自主的表演。
不足之處在于教師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啟發(fā)性還不夠,在師幼互動中教師對個別幼兒的觀察不夠全面,缺乏有效的引導和幫助,以致有些幼兒的情緒不夠高,進步不快。如何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更有效地啟發(fā)引導,還有待于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我想如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注意語言的啟發(fā)作用,讓整個活動更加全面,充分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公雞,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能報曉。公雞是法國的國鳥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頑強、好斗的性格。
大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想、看、聽、講來體驗詩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2、鼓勵幼兒大膽、主動的表達,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傘》,小青蛙、小白兔、小蜜蜂胸飾若干,荷葉傘、蘑菇傘,紅花傘各一把。
活動流程:
自由想象——討論理解——學習游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自由想象。
演示,動畫“傘”。
提問:這是什么?什么時候要用傘?我們下雨了可以有傘,小動物是想什么辦法不讓雨淋濕的?
二、討論、理解詩歌內容。
1、完整看動畫《傘》
講述看到的小動物,及它們把什么當作傘。
2、分段演示動畫。
根據每個片段進行逐一提問。
重點理解:為什么要選擇不同的傘?知道跟它們的生活習性有關系。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三、學習朗誦詩歌,情境游戲。
1、演示動畫,一起輕輕地朗誦。
2、能用好聽的聲音和快樂的情緒朗誦。
3、游戲。
情境:(配上音樂)下雨了,小動物們邊找自己的傘,邊講述。
大班語言教案3
設計意圖: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在家里和幼兒園里都很常見,圓溜溜的蛋寶寶惹人喜愛,不僅美味還會孵出小雞來,這一切都吸引著愛探索的幼兒。這些都為我們即將展開的主題奠定了生活化、情境化的基礎。為了讓幼兒更全面的了解蛋,我選擇了故事《半個蛋殼》,把蛋殼易碎的特點巧妙的隱含在故事中,讓幼兒跟著小老鼠一起欣賞與理解。平常在家里,蛋殼是被丟棄的.,幼兒不會感受到蛋殼的用處,以小老鼠皮皮與蛋殼的趣事為載體,賦予鮮活的形象與生動的場景,讓幼兒發(fā)現原來看似沒用的蛋殼也是很好玩的。
活動目標
。ㄒ唬┠苈撓瞪罱涷灤竽懴胂。
。ǘ芬獗硎鲎约旱南敕ǎ赖皻ひ姿榈奶攸c。
活動準備
。ㄒ唬┡c家長一起收集、清理蛋殼,并帶到幼兒園里來。
。ǘ┌雮蛋殼實物;PPT。
活動過程
。ㄒ唬┏鍪景雮蛋殼,幼兒想象
1.這是什么?你覺得這半個蛋殼像什么?可以把它當成什么?
2.半個蛋殼真好玩,像那么多東西!
3.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蛋殼當什么了嗎?我們請皮皮來告訴大家。
(二)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他把蛋殼當成什么?它為什么把蛋殼當成帽子?我們一起來學皮皮把蛋殼當成帽子來戴吧。ㄕ堄變簩W說“皮皮把蛋殼當成了帽子”,并做戴帽子動作)
2.他走啊走,來到哪里?它想過河,可是沒有小船,也沒有橋怎么過河呢?誰來幫他想想辦法?我們來看他想到了什么好辦法過河的。(播放課件)皮皮也很會動腦筋啊,想到了這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學皮皮劃蛋殼船過河吧!
3.過了河,皮皮爬上了小山,走的真累,怎樣下山又快又省力呢?(幼兒討論)皮皮把蛋殼又當作了什么?
4.皮皮把半個蛋殼帶回了家,它又會把它當成什么呢?
5.故事里,皮皮把半個蛋殼都當成了哪些東西?那最后半個蛋殼怎么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ㄈ┑皻さ穆眯
師幼游戲,跟著皮皮和蛋殼去旅行。
大班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情境故事引導下,體會濃濃的說話氛圍。
2、嘗試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觀察與想象。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實物:紅薯、蘿卜、土豆、花生、若干;
2、紙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鼴鼠。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它是誰?我們一起請它出來吧!這是一只可愛的小鼴鼠。
2、教師提問:知道小鼴鼠的家住在哪里嗎?今天,老師想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小鼴鼠搬家的故事,它的名稱是《啪啦啪啦-砰》。
3、看圖片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師:哇!有一天,天上下起了大大的雨,地面上積滿了水。然后,這個水就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漏到了地底下小鼴鼠的家里。看看小鼴鼠在做什么?
4、小結:家里都是水,小鼴鼠這個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鼴鼠準備去找一個新的家!
二、小鼴鼠找新家:
1、小鼴鼠出發(fā)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小鼴鼠在地底下干嘛?
(2)小朋友都知道地底下是黑黑的,它挖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挖著挖著,你覺得他撞到了什么?地底下有什么呢?
(3)到底撞到了什么呢?(出示實物,讓幼兒摸摸感受一下。)
(4)對了,這個東西是長在地底下的,而且吃起來味道甜甜的.。小鼴鼠張開大嘴巴“啊嗚,真甜……,原來是個香噴噴的紅薯呀。
2、小鼴鼠又繼續(xù)向前找家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這次又撞到了什么呢?你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個蘿卜?
(2)你們看的真仔細,蘿卜的下面長著一根小小細細的尾巴。誰能告訴我,蘿卜長在哪里的?
(3)原來啊,地底下長著好多好吃的東西,除了紅薯、蘿卜,猜猜小鼴鼠啪啦啪啦啦,砰!還會撞到什么?
3、小鼴鼠認識更多在地下的動物。
師:小鼴鼠在地底下啪啦啪啦,還會砰到什么呢?我們再往下看看吧!
(1)原來啊,地底下不僅長著好多好吃的東西,還生活著許多的動物呢!那接下來小鼴鼠會遇到什么呢?
(2)啪啦啪啦小鼴鼠又開始找新家了,突然,他聽到對面也有啪啦啪啦的聲音,是誰也在挖山洞呢?
(3)噢!原來又是一只小鼴鼠也在挖山洞找新家呢!兩個好朋友見面會說什么呢?
4、游戲“我是小鼴鼠”
請幼兒來當小鼴鼠,試試看會在地底下撞到什么?老師把盒子當地底下,幼兒學鼴鼠動作,看能砰到什么,拿出來告訴大家。
三、議一議:拓展活動。
那除了在故事中看到的動植物,小朋友回去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有哪些植物、動物或者是小昆蟲的家是在地底下的,好嗎?
大班語言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想象、表演中感受讀圖與文的快樂、享受閱讀的樂趣。
2、大膽的嘗試運用“爸爸像………一樣………!泵枋霭职,在繪本閱讀中積累語言。(難點)
3、進一步萌發(fā)愛爸爸的情感,樂于贊美自己的爸爸(重點)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PPT、各種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我聽說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一個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父親節(jié)),說說父親節(jié)你為爸爸做了什么?
小結:爸爸有你們這樣給他過節(jié)心里一定很開心,感覺很幸福是嗎?
二、今天宋老師帶來了一本書,一本很有趣的書,和爸爸有關的書,想不想看?(出示PPT)
1、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我爸爸)
說的響亮一點,是的說的很自豪,為爸爸自豪。
2、這是你爸爸嗎?這是誰的爸爸?這是一位中國爸爸嗎?你從哪里看出來他不是的?(頭發(fā)是帶一點黃色)還從哪里看出來?(他的眼睛是藍色的)我們的眼睛是什么顏色?(黑眼珠,我們是中國人)
3、告訴你,他確實是一位外國爸爸,是一位英國大畫家安東尼—布朗的爸爸,大畫家安東尼—布朗把爸爸花子啊了故事書里,多有趣呀!他把爸爸畫在故事書里和小朋友一起來分享關于爸爸的故事。我們一起看
三、1、這就是我爸爸(PPT)看看,你覺得這個爸爸看上去怎么樣?誰來說說!誰能告訴我他的杯子里會是什么?是茶嗎?(咖啡)我們中國爸爸喜歡喝茶,外國爸爸一般喝的都是咖啡,你看看他穿的衣服,看看他的樣子,長的怎么樣?你們的意思是這個爸爸長的不帥,看上去懶洋洋的對嗎?
2、可是安東尼說,這是我爸爸,他真得很棒,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PPT)
提問:誰來了?(大灰狼)大灰狼來我們家了多可怕呀,可是你看看我把爸爸不怕,我爸爸什么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這是個怎樣的爸爸呀?(勇敢)我們繼續(xù)看看他爸爸還有哪些本領(PPT)
3、他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月亮在哪里?(天上)可是你看看我爸爸敢跟月亮比高低,月亮真的在他腳底下,瞧瞧我爸爸厲害吧?(PPT)
4、再看看,哇!他還會走高空繩索,這個繩索可不是在地球的哦,在天空,而且不會掉下來(PPT)
5、往下看,誰來說說我爸爸敢干什么?他敢跟大力士摔跤(PPT)
6、在看看安東尼的爸爸還會干什么?(跑步)跑的`咋樣?對,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松松就跑了個第一名,瞧瞧爸爸頭上有什么?云彩都圍著他給他加油。現在你來說說我爸爸,剛才我可聽到了有人說他丑,現在你來說說是,看到這里你來說說我爸爸怎么樣?回顧故事(爸爸敢走~~~~)所以安東尼說的那句話是:我爸爸,真的很厲害!你們的爸爸怎樣?你覺得你爸爸那里表現出很勇敢?原來你們也可以自豪的像安東尼一樣說一句:我爸爸怎么樣?我們一起完整說:我爸爸真的很棒。
活動反思:
《我爸爸》這本書的作者是安東尼。布朗,故事內容很簡單,以一個孩子的目光生動的表達了對爸爸的崇拜和贊美,表達了“我”和爸爸的愛,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在進行此次活動之前,我對幼兒進行了調查,發(fā)現孩子對爸爸的了解很少,大部分幼兒不知道爸爸的愛好與職業(yè),為順利地開展活動,我讓幼兒回家對自己的爸爸進行一次“采訪”,了解爸爸的年齡、愛好、工作等。在活動中,我把幼兒對爸爸的喜愛放在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孩子就比較容易理解故事了。
大班語言教案6
設計思路:我這次設計的是大班語言活動,我班幼兒大多是5-6歲年齡階段,大綱中指出,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語言領域中應能有序、連貫、清楚的講述一件事情,從而我給我班幼兒設計了這節(jié)語言活動《愛瑪與風》
活動目標:讓幼兒學習運用“先,再,最后”完整的說一句話。并觀察畫面大膽猜想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依次出示準備好的‘風聲”的背靜音樂以及一一出現的沙漠,花園,高山,大海,森林等插入式圖片來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了解與興趣。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在活動過程剛開始教師以引入故事的形式來導入,并請出故事主人公“愛瑪”{出示愛瑪圖},幼兒仔細觀察圖,它象誰,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自由回答說出愛瑪其實是一只大象,一只大象和誰的故事呢,教師放“風聲”的背景音樂,從而得知是《愛瑪與風》的故事。接著教師繼續(xù)講故事;愛瑪要去旅行了,可是外面的風真的很大,所有的大象和小鳥都躲在了山洞里,小鳥說:萬一被刮跑了怎么辦呢,愛瑪很鎮(zhèn)定,它叫上自己的弟弟走出了山洞,并把弟弟帶到了另一個山洞?墒菒郜數牡艿芎芎ε掠谑菒郜敱某隽艘粋想法,它要和大家開一個玩笑,它大叫,哦,這風好大呀,把我都給吹跑了。那么風會把愛瑪吹到哪里呢?
二、根據情景,發(fā)揮幼兒想象力,教師提問,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并說出自己的想法,例:風把愛瑪吹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表現力都很積極,有的說吹到了天上,有的說吹到了樹上,還有的說吹到了幼兒園里等等,大象們聽到后都勾著鼻子跑出來看,可是卻看不到愛瑪它們,原來這只是個玩笑啊。
三、結合依次出示圖片畫面,讓幼兒運用“先”“再”“最后”完整說一句話
愛瑪這次真的走出了山洞,走了好遠好遠,一會就聽見大叫的聲音,原來這次愛瑪真的被風吹走了,可是大風把愛瑪吹到了哪里呢,教師依次出示圖片,沙漠,花園,高山,大海,森林等,教師提問:風把愛瑪吹到了哪里?先去的哪,再去的哪,最后去的哪?幼兒運用“先”“再”“最后”完整的說一句話,
四、活動延伸:
活動最后幼兒自己想象定制一個旅行計劃,并運用“先”“再”“最后”說一句完整的。例:我要出去旅行,先去迎澤公園,再去兒童公園,最后去森林公園等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幼兒能完整的說下來,個別幼兒需再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總體來說效果不錯。以上就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流程。
反思:這節(jié)語言活動,〈愛瑪與風〉從整體上效果還是不錯的,這次活動可以說我并沒有運用什么特別的'活動教具和教法,但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表現力還是很顯而易見的,很適合我們大班這個年齡階段的,雖然有些幼兒回答問題不是很正確,但他們敢于回答問題的精神還是很寶貴的,值得小朋友們去學習,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們班孩子把握的也不錯,想象力真的很豐富,我覺得唯一不足的就是在教學活動中缺乏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如果他們能夠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表現的更好,更出色,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重這方面的的培養(yǎng),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大班語言教案7
設計思路: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以次為驕傲。進入大班后,一天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漢字是怎么來的?”我接住這個球后,就把這個拋給全班孩子。這一下有個別孩子回家詢問,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及時給了孩子,還拿出這兩個象形字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蔓延,并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
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
2、激發(fā)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準備:
漢字(現代、象形字)
若干過程:
一、導入語,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師:最近,我們小朋友對字寶寶特別感興趣,收集了許多字寶寶,張老師把你們的字寶寶集合在一起,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說說我們的字寶寶師:1、誰愿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在幼兒說的過程中,老師隨機引導,鼓勵幼兒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2、你們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三、設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這些字寶寶有個秘密?(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積極參與討論)
四、延伸活動:根據幼兒的熱點繼續(xù)對文字進行探究。
大班語言教案8
目標:
1.了解不同形式的計劃表,嘗試用圖加文的形式制作運動計劃表,拓展閱讀經驗。
2.體驗與同伴合作完成計劃表的樂趣。
準備:
漢字卡片"星期一"至"星期日",寫有"星期一"至"星期五"中某一天的漢字紙條人手一張,寫有幼兒經常進行的運動項目的字卡若干,水彩筆,讀本人手一本,每組匯總用的大紙板。
過程:
一、經驗回憶醫(yī)生給國王開出了一張什么處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出示"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并和幼兒一起閱讀。)
二、了解幾種形式計劃表的制作方法師幼一起閱讀圖畫書,比較第3頁的運動計劃表與第18~19頁的畫面的異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相應漢字下面配上簡單的圖畫。例如星期一的下面是一座山,星期二的下面是一匹馬,等等,了解計劃表的幾種制作方法(純文字的或圖文結合的)。
三、嘗試制訂每天的晨練計劃
1.我們每天在幼兒園也要鍛煉身體,我們也來制訂一張活動計劃表好嗎?
2.平時我們都進行哪些鍛煉呢?(跳繩、拍球、跑步、投沙包、打羽毛球、騎小車、攀爬、跳遠等。)
3.(出示表示時間的紙條和表示運動項目的字卡)如果用字來制訂活動計劃表,你們覺得困難嗎?有沒有其他辦法?(引導幼兒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制訂活動計劃表。)
4.我們需要制訂五天的活動。每五人一組,每人制訂一天的內容。(幼兒在組內分工合作,每人想出一天的活動項目,用文字或圖加文的`方式表現出來,最后按時間順序把紙條貼在大紙板上,組成一張完整的運動計劃表。)
5.幼兒依次講述、表演本組制訂的運動計劃表。
四、小結評比評選出一組最佳方案作為本班本周的活動計劃,帶領幼兒讀一讀、做一做這些運動項目。
延伸活動:
每周五制訂并評選出下周的運動計劃,并按計劃鍛煉。
活動反思:
《國王生病了》這則故事的文字表達如果脫離了畫面,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必須將圖文結合閱讀,才能體會故事的真正含義。因此活動中,我在引導幼兒看大圖書時,十分注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國王與大臣們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在我的逐步引導下,能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判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較好地理解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內容,整個活動幼兒注意力比較集中。
大班語言教案9
活動目標:
1、觀察、討論書包的外形、特征等,嘗試正確使用小書包。
2、有入小學的愿望。
活動重點:
觀察、討論書包的外形、特征等,嘗試正確使用小書包。
活動難點:
有入小學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準備書包一個;
2、幼兒參觀小學的照片若干;
3、區(qū)角活動的滲透。在區(qū)角中投放各種小學里要使用的文具,讓幼兒寫寫字,整理整理書包。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師:我們離幼兒園畢業(yè)已經進入倒計時了,還有幾天?
師:再過34天我們就要畢業(yè),做一個真正的小學生了。我們做小學生要準備些什么呢?(買新衣服,買書包等)。〗裉炷銈兌紟砹俗约旱臅。
二、交流討論。
1、 師:你的書包是怎么來的?(幼兒交流)師小結:吳老師知道了你們的書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的。他們希望你們以后做個好學生,戴紅領巾。
2、 互相交流討論書包的外形、特點等師:那你的書包是什么樣的?我們找個好朋友介紹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書包的外形、特點。
。2)個別介紹。
3、師提問:如果班級里的2只書包一樣,你怎樣來識別呢?(幼兒充分討論)師小結:我們的每一只書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雙肩背,有的可以拎的,還有的書包是拉鏈的,有的是按鈕的,而且每個書包上口袋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
4、師提問:你的小書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學可不可以拿玩具?
。2)書包里可以放點心零食嗎?讓幼兒充分討論師小結:原來書包里也是一個小世界,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現在讓我們把書包里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看誰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嘗試整理書包。
2、個別幼兒介紹。
師:你是怎么樣整理的?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放?
師小結:哦,原來書包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這樣我們拿的時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活動延伸:
1、和小學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書包,觀察書包里有沒有缺少學習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鉛筆盒?纯淬U筆盒的文具,用用、試試,了解他們的使用方法。
大班語言教案10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幅與幅之間的相互關系,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
2、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觀察的基礎上理解圖片幅與幅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講述圖片內容。
難點:理解圖片幅與幅之間的相互關系。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PPT1兩只螞蟻的故事)、故事圖片(PPT2——PPT9、PPT10——PPT18)、講述圖片(PPT19——PPT20)、黑板、粉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聽說大六班的小朋友觀察能力特別強,今天曹老師就準備了好多圖片來考考你們的眼力,看看誰能在仔細地觀察每幅圖片后找出藏在圖片中的故事。
請幼兒在仔細觀察圖片后講述,教師引導幼兒多緯度講述。
小結:圖片與圖片之間是有關系的,只有我們仔細觀察圖片找到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把好聽的故事找出來。
二、基本部分:
1、觀察圖片,分幅講述,并找出幅與幅之間的關系。
(PPT2)師:老師這里還一個更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圖上有誰,它在干什么?(提示“推、又大又沉”)
(PPT3)引導幼兒觀察螞蟻的表情。
師:你們猜一猜它們之間可能會說些什么?(提示:米米鼠是把瓜瓤送給了螞蟻,剩下的瓜皮做成了一頂帽子。)
(PPT4)師:米米鼠又碰到了誰?(提示:觀察小熊的表情、動作)
(PPT5)師:小熊怎么了,米米鼠是怎樣做的?(提示:是夏天中暑了)
(PPT6)師:它又遇到了誰?蝸牛是什么表情?
(PPT7)師:這時米米鼠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PPT8)師:蝸牛會對米米鼠說什么?
(PPT9)師:①圖中這是誰?②米米鼠可能會對媽媽說些什么?③媽媽又可能對米米鼠說什么?
小結:米米鼠非常的樂于助人,我們都應向它學習。
2、按故事發(fā)展完整連貫地講述圖片。
師:讓我們完整地講述一次這個好聽的故事吧。咦?故事還沒有題目呢,我們來給它起個題目吧!(教師把幼兒所說的題目寫在黑板上)
教師和幼兒一同完整講述。
三、活動延伸:
曹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好看的圖片,我們利用區(qū)域時間仔細地觀察,把它們也編成好聽的故事吧!
活動反思:
為了把握本節(jié)活動重點,我運用了“小螞蟻的傘”這一故事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幅與幅之間是有關系的,只要找到了這個關系,就可以從中找出好聽的故事。在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同時也為孩子下一步的活動作了鋪墊。在與幼兒分析故事的`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以米米鼠為主人公的故事,該故事順序性強,幅與幅之間關系清晰,便于幼兒理解講述,而且它把西瓜的變化隱藏圖中,一線貫穿,為難點的突破設置了點睛之筆。在延伸部分,我為幼兒提供了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想象力、語言表達興趣的故事《新烏鴉喝水》,以一幅圖片為主圖,分角度自主選擇不同圖片來搭配講述成為不同的故事。
為了激發(fā)幼兒講述興趣,我將圖片以PPT的方式演示,首先將三幅圖設置在同一個模板上,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三幅圖幅與幅之間的關系。在講述故事時,我將相鄰的兩張圖片制作在同一張模板上,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在幼兒積累了相關故事的經驗后,我請幼兒為故事創(chuàng)設題目,發(fā)展幼兒抓重點總結故事的能力。我將圖片按順序演示,便于幼兒連貫地講述。在環(huán)節(jié)模板之間及時切入空白模板,可有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由幻燈片轉換到教師身上。
大班語言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受散文和睦溫馨的氣氛,萌發(fā)對家的熱愛。
2、理解散文的內容,能用合適的語調和表情跟隨朗誦。
3、嘗試用合適的詞,替換散文中的"熱鬧、溫暖、安全、幸福",概括地表達自己對"家"的理解,并仿照散文的句式用簡短的語句表達對概括詞的詮釋。
活動準備:
教師根據散文內容自制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自制大圖片,字、詞卡,動物頭飾,幼兒家庭生活照片。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一,激發(fā)幼兒對家的關注。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在一個什么地方?你和家人在一起時感覺怎么樣?
。2)出示字卡"家",引導幼兒認讀。
2、引導幼兒欣賞、理解散文。
。1)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幼兒交流閱讀情況,教師提問:你看見了什么?猜猜它們說了些什么?
。3)觀看課件二,引導幼兒邊看邊聽,欣賞散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結合幼兒對上述問題的討論進行追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啟發(fā)幼兒用其它合適的詞、句表達對家的理解。
為什么小蜜蜂說家是一個熱鬧的地方?還可以怎么說?
為什么小狗熊說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還可以怎么說?
為什么小野兔說家是一個安全的地方?還可以怎么說?
為什么小喜鵲說家是一個幸福的地方?還可以怎么說?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語調有表情地朗誦散文。
。1)全體跟隨朗誦。討論:怎樣讀才會讓認覺得家是一個熱鬧(溫暖、安全、幸福)的地方?
。2)根據討論情況,分男女角色朗誦。
4、情景體驗,萌發(fā)幼兒對家的熱愛。
(1)幼兒扮演散文中幾種不同的動物,配上合適的音樂,戴上頭飾,以表演的形式朗誦散文,并相互評價。
(2)找到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說說自己的家(先自由表達,再集體表達,最后各找一位客人老師表達)。
附錄
家(散文)小蜜蜂說:家是一個熱鬧的地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許多人在一起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真快樂。
小狗熊說: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不管外面天氣多么不好,家里總是暖暖的,挺舒服的。
小野兔說:家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每當遇到危險,趕緊跑回家里,就覺得安全了,心也不亂跳了。
小喜鵲說:家是一個幸福的地方。在家里,我總有唱不完的歌。
大班語言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我愿意??,讓他們高興”的句型大膽表達畫面內容和個人思想經驗。
2、懂得讓別人高興是一種快樂,把快樂送給別人也是一種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我們小朋友天天在一起做游戲、學本領。每個人都找到了許多好朋友,那你和朋友在一起覺得怎么樣?(幼兒自由表述)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今天,它們想為朋友做事,讓朋友每天都高興。
2、學習運用“我愿意??,讓他們高興”的句型表達小動物愉快的心情。
。1)出示小鳥圖片
教師:看,誰先來了?你覺得小鳥會為朋友們做什么事?為什么?幼兒猜測。
教師:這只小鳥今天他做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仔細聽一聽。課件展示音符圖傾聽教師錄音朗誦句型:我愿意為朋友們唱歌,讓他們高興。
教師:小鳥告訴我們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個別表述,再集體復述。
。2)出示大象圖片,結合課件展示具體內容。
教師:誰也來了?你覺得大象愿意為朋友們做什么事讓朋友高興呢?課件展示木頭與房子。
教師:誰愿意幫大象來介紹?記住:要象小鳥那樣用清楚的告訴大家“我愿意??,讓他們高興”。引導個別學習運用句型表述,集體復述。
。3)出示小兔圖片,結合課件展示“送信”內容。
教師:現在是誰?仔細看,他為朋友做了什么事?誰來幫小兔介紹,要像大象那樣說的又清楚又連貫。個別幼兒學習運用句型在集體面前表述。
。4)出示蝸牛圖,結合課件展示“微笑”內容。
教師:那小蝸牛做了什么呢?展示課件,集體學一學微笑的表情教師:原來他是把微笑送給了好朋友,我們一起來幫蝸牛說一說。集體運用句型表述。
。5)結合課件完整朗誦詩歌內容,并為詩歌取名字。
教師:這么充滿愛心與快樂的詩歌,還缺少了什么?你們覺得哪一個名字更適合這首詩歌。我們就用“微笑”作為詩歌的名字,一起再來朗誦一遍吧。
。6)討論: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大家為什么喜歡小蝸牛的.微笑?
幼兒分組交流,再派一名代表講述本組的理由。
教師小結: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所以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guī)チ丝鞓,所以大家都喜歡它的微笑。
3、嘗試“運用我愿意?讓他們高興”的句型,大膽表達個人經驗和思想內容。
。1)教師:剛才小鳥、大象、小兔、蝸牛都告訴我們他們愿意為朋友做不同的事情,讓他們的朋友高興。我們也有許多朋友,那你愿意為朋友做什么呢?請你象小動物那樣清楚的告訴大家。
(2)幼兒嘗試“運用我喜歡??,讓他們高興”的句型表述。
。3)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代表性句子整合起來與前面的內容完整朗誦。
4、活動延伸:繪畫活動“我愿意為朋友做的事”。
大班語言教案13
【教學目標】
1、愿意大膽表述自己名字的秘密,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重點)
2、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難點)
【教學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將寫有幼兒姓名的小卡片(幼兒的姓和名用不同顏色區(qū)分)排貼在大黑板上。
3、紅綠對棋、標有數字的房子、獎勵牌。
【教學課時】
1課時教育理論依據:
《幼兒園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幼兒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幼兒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幼兒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可操作和體驗的環(huán)境及條件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薪處焺(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愉悅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主動發(fā)現自己名字的秘密、大膽說出名字的故事,讓幼兒真正學會主動學習和探索學習,從而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尋找名字的秘密(價值取向:初步感知自己名字的不同。)
1、音樂火車介紹自己的名字"今天我們班來了客人老師,怎么樣讓她馬上就認識你呢?""我們開著音樂火車來介紹一下自己吧。"
2、找名字"剛才寶寶們用很好聽的聲音介紹了自己的名字。那你們都認識自己的名字嗎?請你來告訴大家你名字在哪里?"(出示幼兒名字,第幾排第幾個)
3、找不同"這些名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姓名之間的差別)
4、送名字寶寶回家"我們給名字寶寶排排隊好嗎?"(出示三幢有數字的房子)"想一想數字寶寶2的房子住哪些名字?數字寶寶3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數字寶寶4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按字數送名字)
5、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多數名字都是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四個字組成。
二、尋找自己姓的秘密(價值取向:發(fā)現自己名字中"姓"的不同。)
1、出示教師名字:"你們知道王老師叫什么名字嗎?""猜猜看我名字中的第一個字表示什么?誰和老師一樣都姓王呢,我們抱一抱。""你姓什么?怎么來的?"
2、小結: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姓。有的幼兒是跟爸爸姓,有的幼兒是跟媽媽姓。姓是家族給予的,不可以隨便更改。
三、尋找百家姓的秘密(價值取向:進一步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一定的興趣。)
1、出示百家姓卡片:"你知道還有哪些姓嗎?老師這里有一首童謠里面都說了哪些姓?找一找你認識的字。"
2、小結:我們中國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好多姓,我們就稱百家姓。
四、說說我名字的秘密(價值取向:大膽表述自己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獨特和父母的期望。)
1、搶答游戲《我名字的秘密》
幼兒分成紅綠兩隊。
"你的名字有什么秘密或者故事呢?請你用最快的速度最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看哪個隊說的多哪那個隊就獲勝。"
2、小結:原來大人給你們取的名字都是很有意義的,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教學評析:
"名字的秘密"是立足于"我是中國人"這一主題而作的一次拓展活動。活動中幼兒找名字的不同、說名字的不同,將原本的接受式學習變成發(fā)現式學習。更深遠的的價值和意義在于讓幼兒了解自己名字中包含著父母的期望和讓幼兒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及中國文化的博大,進而激發(fā)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大班語言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故事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
2、能根據圖片有關三要素的提示創(chuàng)編故事
3、能大膽、自信地在集體前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葫蘆一個紙葫蘆圖片若干葫蘆藤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葫蘆引起幼兒興趣
1、師:看這(葫蘆)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的肚子里藏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呢葫蘆葫蘆變變變。ǔ鍪緢D片)故事在兒呢噢!故事就在葫蘆寶寶的肚子上呢!
2、教師有感情地講解故事(手指圖片)
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出故事的三要素
師:小朋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你是從個葫蘆寶寶身上看出來的(指葫蘆上的圖片)噢黃色的葫蘆寶寶身上有個時間地標記表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師: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呢你是從個葫蘆寶寶上看出來的
紅葫蘆上有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看(指葫蘆上的圖片)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
師:哦黃葫蘆和紅葫蘆告訴了我們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那藍葫蘆又告訴我們什么對藍葫蘆告訴我們故事里有些人物
小結:原來有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我們就可以編出好聽的故事了
三、看圖片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
1、師:現在這只寶葫蘆有要變了小朋友先把眼睛閉起來葫蘆、葫蘆變變變!
2、(將三個葫蘆翻轉過來)這次的葫蘆寶寶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的變化幼兒回答時注意總結)
3、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
師: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呢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呢故事里都有些人物呢現在有了時間、地點、人物你能不能把它們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4、總結評價
師:“××小朋友的故事樣呀剛才××小朋友看著葫蘆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編出一個這么好聽的故事你們會不會呀”
三、幼兒自由選擇紙葫蘆創(chuàng)編故事
1、提出要求
師:“看葫蘆藤上結出了許多許多的葫蘆等會兒阿小朋友去摘一個黃葫蘆一個紅葫蘆一個藍葫蘆一共是……!想一想你能編出什么好聽的故事來!”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3、幼兒講故事
師:請把你的葫蘆寶寶帶上來先給大家看看你的葫蘆寶寶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準備好了開始吧
師:還有誰愿意來講的.這么多呀!這樣吧等會小朋友把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如果你講完后還想編故事就和別的小朋友交換一下葫蘆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本領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編故事今后小朋友在編故事的時候也要先想好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和故事里有些人物然后就能編出好聽的故事來了!
【活動反思】
“三要素”是小說、故事中不可缺的成分而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忽略掉它平日我們只一味地讓孩子聽懂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卻偏偏遺忘了構成故事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也許您會想“三要素”在小學語文中提起得比較多小學的孩子們在初次接觸寫作時老師會重點講解是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也正是因為我們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些看圖創(chuàng)編故事的經驗我們年級組決定嘗試讓幼兒在“三要素”的提示下學習故事的創(chuàng)編為幼兒跨入小學接觸寫作文提供經驗儲備
確定課題后為了不讓活動開展得生硬死板年級組一起討論決定用寶葫蘆來做為導火線并將其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室內的環(huán)境布置也都以它們?yōu)橹鹘o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活動一開始寶葫蘆變出的三個葫蘆寶寶引起了幼兒的興趣也引出了一個故事教師根據葫蘆寶寶上的提示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故事是在三個葫蘆寶寶的提示下開展的隨后通過提問讓幼兒知道不同顏色的葫蘆分別代表了什么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三要素”:時間、地點和人物初步了解了只要有“三要素”就能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寶葫蘆的再次變化后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了“三要素”的變化說出已變化的時間、地點、人物后幼兒就開始自由創(chuàng)編了接著設置了一個摘葫蘆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體驗到活動的趣味性不讓語言活動顯得死板平淡幼兒摘完葫蘆后都能自主地、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編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將“三要素”編入自己的故事中也基本掌握了這一技能然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從故事的“三要素”這個方面對孩子創(chuàng)編的故事進行總結評價忽略了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評價時如果我再強調或突出一下故事的“三要素”也許效果會更佳
本次活動中我驚喜地發(fā)現我們的孩子想象力是如此的豐富創(chuàng)編能力也很強我認識到教師的評價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自己的經驗和創(chuàng)編能力比如說有些幼兒已經能夠根據三要素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已掌握了該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高要求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和句將故事創(chuàng)編得更加生動、更加形象
大班語言教案15
一、設計意圖
動畫片是孩子生活中的好伙伴,他們不但喜歡看,而且喜歡哼唱片中的插曲,喜歡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的一言一行!毒V要》中強調:“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备鶕變旱呐d趣和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我選擇了幼兒非常熟悉的經典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皇后誘騙白雪公主吃蘋果”的片段,設計了《為影片配音》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欣賞、感受、模仿的過程中,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來為白雪公主和皇后配音,通過對不同的人物特點的表現(皇后的陰險狡猾,白雪公主的善良天真)獲得語境與語用之間關系的感悟力,提高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感受語言藝術的魅力,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
發(fā)展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根據畫面內容,嘗試用恰當的語詞、語音、語調為動畫片中人物配音。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不同人物特點、大膽表述人物語言,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現力。
3、感受配音活動的樂趣。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的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白雪公主》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片,凡是所有喜愛童話故事的人都知道《白雪公主》這一篇童話故事,3~6歲的孩子們更是喜歡根據故事改編的動畫片《白雪公主》,孩子們對動畫片中的皇后和白雪公主這兩個人物非常的熟悉和感興趣,他們憎恨皇后的惡毒和喜歡白雪公主的美麗善良。本著“為了一切的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為了一切幼兒的發(fā)展!钡脑瓌t,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爭取做到:(一)即合適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二)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的是幼兒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
2、幼兒分析:
3-6歲是人的一生中詞匯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生活空間的日益擴大和與人交往的機會的增多,同時,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語言的基本能力,幼兒的詞匯量明顯增長。特別是大班的孩子,他們運用故事語言以及動畫語言的能力正逐漸加強。他們在接觸大量的動畫片、科幻片、電視廣告等媒體和社會活動中的事物、信息中,自然而然地,發(fā)展了語言,發(fā)展了思維。根據孩子這一階段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點我選擇和設計了這一活動。
3、重點、難點的分析:
大班幼兒雖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應的詞匯積累,但他們還沒有配音的經驗,所以我將了解配音的基本要求,能根據畫面為影片配音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如何用恰當的語調來表現人物的特點(白雪公主的天真、善良,皇后的`陰險、狡猾),配音時的語速和畫面保持同步,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4、解決措施:
由于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為影片配音,孩子們雖然對此學習內容很感興趣,但缺乏相關的學習經驗,所以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情境的渲染、示范配音、讓孩子在情境表演中來幫助孩子了解配音的方法、基本要求,并利用多媒體課件畫面的多次回放和定格來鞏固幼兒對畫面的理解,以便引導孩子在配音時能和畫面保持同步。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準備:
1、幼兒已經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情節(jié)。
2、多媒體課件。
過程:
一、欣賞無聲的電影小片斷。
1、觀看無聲電影片段。
(1)這個電影和我們平時看的電影有什么不一樣?
(2)如果我們想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怎么辦呢?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計即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又引出了配音的課題)
2、老師示范為無聲電影片段配音,引導幼兒了解配音的要求。(注意不同人物語氣的變化,以及語速和畫面同步、聲音要響亮。)
3、幼兒嘗試為無聲電影片段配音。
。1)集體配音。(集體配音后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在配音時要注意不同人物要用不同的語氣說話,說話時要和動畫片的畫面保持同步。
。2)個別配音。
提問:你覺得他們配音配的好嗎?好在什么地方?教師再次強調配音的基本要求。
。ù谁h(huán)節(jié)以教師的示范為主,以孩子的體驗來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表現渴望)
二、為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片段配音。
1、欣賞該片段的有聲畫面,初步了解角色以及角色間的對話。
提問:片段里有誰?她們說了些什么?初步了解該片段的內容。
2、定格欣賞該片段的無聲畫面,進一步了解畫面內容,體現角色對話之間的特點。
(1)皇后會對白雪公主說些什么?白雪公主是怎樣回答的?皇后會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說?你能學一學嗎?白雪公主說話的語氣和皇后一樣嗎?白雪公主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說?你能學一學嗎?
(2)皇后拿出蘋果會怎樣勸說白雪公主來嘗蘋果?白雪公主說了些什么?(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
。3)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皇后會說些什么呢?白雪公主說了些什么?(分小組練習和個別練習)
3、集體嘗試完整為這個片段配音。
4、自選角色完整配音。
5、請兩位孩子分角色來配音。
。ù谁h(huán)節(jié)充分體現“體驗教學法“的理論,孩子用語言和動作來為影片配音其實就是一個體驗和嘗試的過程,這一過程讓孩子充分體驗到了配音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延伸。
在平時的生活中嘗試為自己喜歡的其它動畫片配音。
【活動反思】
大班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敏感期特別是語音發(fā)展的敏感期,他們語言模仿能力強,尤其體現在語音學習上,他們的發(fā)音器官達到靈敏的極限,耳朵能辨別語音、語調上的細微差別,口舌能準確地模仿各種聲音。抓住語言發(fā)展的這個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的教育,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活動的開始我讓孩子欣賞無聲的電影片段,孩子的興趣和關注點很快就吸引過來了,同時也揭開了今天活動的主題—配音。在老師示范指導下,孩子們初步嘗試為無聲電影配音,在老師的示范指導、孩子的初步嘗試、評價中,孩子們加深了對配音基本要求和方法的了解,為下面《白雪公主》片段配音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次配音活動雖然是全市青年教師評優(yōu)課的一次大膽嘗試,但比較成功。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和認知特點,調動了孩子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小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菜地里的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