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語文園地》教案

時間:2023-02-22 09:37:27 教案 投訴 投稿

《語文園地》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園地》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園地》教案

  《語文園地》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一類生字,10個二類生字。

  2、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熟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背誦古詩。

  2、區(qū)別形近字。

  3、認讀一類字,正音。

  教學難點:

  1、指讀,開火車分句讀。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一)學習生字

  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之中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送:半包圍結構

  字義:1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2贈送3送行,陪伴人到某一地點

  擴詞:送信 歡送

  歸:左右結構

  字義:1返回,回到本處2趨向3歸并合并4由屬于5珠算中稱一位數的除法。

  擴詞:歸國 物歸原主 歸本 還原

  眾望所歸

  官:上下結構會意字反義詞:兵

  字義: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登記以上的公職人員。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

  字謎:沒有各個管。

  擴詞:官方 官司 官員 官腔 官逼民反 官運亨通

  折:左右結構形生字

  字義:1折斷 2損失 3彎曲 4佩服 5轉變方向

  字謎:撕去中間/一邊接,一邊斷,接起來,還是斷。

  擴詞:折合 折回 折舊 折扣 折中 折子 百折不撓

  胡:左右結構形聲字

  字義:1我國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2亂,無道理3文言表示疑問的詞,為什么、何故

  擴詞:胡同胡子胡兒二胡

  如:左右結構

  字義:1依照 2像,相似 3到,往 4連詞

  擴詞:如果如今

  樹:左右結構

  字義:1木本植物的總稱2種植、栽培3立建立

  梨:上下結構木部形聲字

  字義:1梨樹2梨樹結的果實

  字謎:封山育林/木制犁斷

  擴詞:梨花 梨樹 梨園 梨汁 白梨

  (二)學習二類生字

  (三)小結,熟讀古詩

  本節(jié)課選的這四行詩主要是寫景。作者不僅把風雪嚴寒的西北景象,寫成春意盎然的南國風光,而且用“千樹萬樹”這樣廣闊的景物設喻,顯得氣勢磅礴,在讀的過程中,要把古詩的意境讀出來。

  (四)采用多種方式讀誦古詩。

  布置作業(yè)

  朗讀背誦古詩

  《語文園地》教案 篇2

 。劢虒W目標]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菊Z文要素】

  2、體會排比句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3、說說句子中分號的作用,掌握分號的具體用法。

  4、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

  5、積累并背誦《過故人莊》,體會詩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劢虒W重難點]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

  2、體會排比句的好處,掌握句子中分號的用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壅n時目標]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重點)

  2、體會排比句的特點和表達效果。說說句子中分號的作用,掌握分號的具體用法。(難點)

  一、交流平臺:總結閱讀方法

  1、閱讀文章,首先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還要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學習本單元課文時,你從哪些內容想開去,又想到了什么呢?

  2、指名反饋。

  預設:

 。1)閱讀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

  (2)也可以圍繞課文內容展開聯(lián)想。

  3、思考:你覺得閱讀時用上“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這個方法有什么好處?(既可以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二、詞句段運用:排比句和分號的用法

  1、(課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師:讀一讀排比句,體會排比句的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學生自由交流)

  明確:排比句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好處:(1)加強語勢,更有節(jié)奏感;(2)能突出所寫對象的特點,表達作者的強烈感情。如,第二組句子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作者連用三個結構相同的句子并列敘述,內容集中,句式整齊,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漓江的贊美和喜愛。

  2、認識分號并了解分號的用法。

 。1)(課件出示第一段話中前一部分)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句式相同,并列關系)

  (2)(課件出示第一段話中后一部分)觀察并分析分號前后兩部分的內容和關系。(分別寫了“我微睡時”和“我醒來時”天空的情形。)

 。3)引導學生認識分號:分號是一種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的兩個分句。

 。4)判斷下面兩個句子中分號的使用是否正確。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亠w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谖蚁矚g吃生菜;你覺得好吃嗎?

  明確:第一句正確,句子前后屬于并列關系。第二句錯誤,句子前后不存在關聯(lián)。

  第二課時

 。壅n時目標]

  1、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

  2、積累并背誦《過故人莊》,體會詩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詞句段運用:借助拼音認識地名

  1、(課件出示路牌標志)師:在路上行走時或者坐車到外地時,你注意過路牌嗎?

  路牌上的地名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是怎樣的?

  明確:所有字母全部大寫;拼音上沒有聲調;遇到“縣、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與前面的專屬名字空一格。

  2、課件出示:陳依依Chen Yiyi楊麗明Yang Liming指名歸納人名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

  明確:姓和名分寫,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間用空格分開;復姓連寫;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大寫。

  3、引導學生練習用拼音拼寫自己及同桌的名字。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古詩《過故人莊》,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還”的讀音為“huán”。

  2、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及詩人。(課件出示)

  3、理解古詩內容。

  (1)借助資料,用自己的話試著翻譯詩句。

 。2)小組成員針對詩句的理解進行檢查交流。(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1)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仿佛聽到詩人和朋友在飲酒暢談。

 。2)結合最后兩句詩談自己的體會,感受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情誼,以及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

  5、引導學生帶著理解,想象著畫面,背誦古詩。

 。劢虒W反思]

  交流平臺的內容意在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四篇課文所學習的單元要素(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由于在前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落實較好,學生掌握較好,在以后的閱讀中只需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即可。在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后,學生能夠列出具體事例,來說明使用排比句的好處。通過學習,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寫出語言生動優(yōu)美的排比句。另外,學生在反復品讀句段,查看句子中標點符號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了分號的用法,并能說出分號的用處。在學習古詩《過故人莊》時,學生不僅能結合搜集的資料自己翻譯古詩,還能圍繞主題展開想象,改編古詩。

  《語文園地》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洼、印”等6個生字;會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鋪、泥”等13個字;會寫“金色、水泥”等17個詞語。

  2、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明朗、凌亂”等詞語的意思,并與同學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4、仿照課文或“閱讀鏈接”,會用幾句話寫出自己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字、寫字。

  2、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明朗、凌亂”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明朗、凌亂”等詞語的意思。

  2、能仿照課文或“閱讀鏈接”,用幾句話寫出自己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理解詞語“金色巴掌”

  (一)談話揭題,正確讀題

  1、由前篇課文古詩導入,出示課題。

  2、正確讀題。相機正音“鋪”,復習“鋪”的一字多音。

  (二)聯(lián)系課文,理解“金色巴掌”

  1、凸顯詞語“金色巴掌”。

  生說說“金色巴掌”指什么。

  2、讀讀相關語句。

  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3、比較讀課題。

  改課題為“鋪滿梧桐落葉的水泥道”讀一讀,體會原課題富有詩意。

  二、預學反饋,梳理文脈

  (一)預學檢測

  1、檢測段落的朗讀,重點檢測詞語的讀音。

  (1)出示語段。

  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貼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

  (2)同桌當“小老師”,互相正音。

  (3)指句讀標紅的詞語,生評議。

  2、檢測課文的大意梳理。

  選一選:

  A、整條水泥道

  B、“我”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

  C、掉下金黃的葉子

  D、每一片落葉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天放晴,“我”去上學看到的美景:先寫(),再寫(),接著寫(),最后寫()。一夜秋風,一夜秋雨,“我”覺得水泥道真美!

  (二)梳理難懂的詞語

  三、學習第1至4自然段,相機理解詞語

  (一)自主朗讀第一至四自然段。要求讀正確、流利。

  (二)指名讀,相機正音。注意“明朗、潮濕、亮晶晶”的讀音。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相機理解“明朗”。

  出示第一至四自然段:

  1、生朗讀,相機指導。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中的“一夜”應讀得舒緩一些,讀出刮風下雨持續(xù)時間之長,讀出秋風秋雨后的舒暢之感。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币Z氣要讀得強烈些。

  2、理解詞語“明朗”

  (1)同桌試著說說明朗的意思。

  (2)全班交流。

  A、找近義詞來理解。

  近義詞“晴朗”大致解釋了“明朗”的意思。

  B、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

  說一說:天放晴時,天空是怎樣的?再出示天放晴的圖片,感受意思。

  C、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引導學生讀讀第二自然段“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放晴”,再讀讀第四自然段“地面還是潮濕的,不時還能看見一個亮晶晶的水洼,映著一角小小的藍天”,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放晴”、“一個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藍天”等詞語就解釋了“明朗”的意思。

  (3)小結。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多種,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第5至7自然段,品讀水泥道的美

  (一)讀一讀。自主朗讀5至7自然段,讀正確、流利。

  (二)劃一劃。哪些詞句讓你感覺到水泥道的美,劃出來。

  (三)交流。

  1、指名說,相機指導朗讀。(這幾個自然段語速要慢些,讀得舒緩些,表現(xiàn)出水泥道的美。)

  2、理解詞語

  (1)出示第7自然段,凸顯難懂詞語“凌亂”、“熨貼”

  (2)同桌合作,互相說說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全班交流!傲鑱y”聯(lián)系前一句“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來理解;也可以看插圖理解;還可以結合生活來理解其意思便是不整齊、雜亂。

  “熨貼”聯(lián)系第五自然段“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和下文的“平展”理解。

  五、寫字指導

  (一)觀察歸類指導

  出示左右結構的字,歸類。

  左窄右寬:鋪泥院排規(guī)棕

  左右等寬:印亂

  左寬右窄:列則

  (二)重點指導難寫字

  規(guī):左邊的“夫”的末筆捺要改成點。

  。簭娬{第三筆是橫。

  (三)生書寫,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一)聽寫詞語

  放晴明朗落葉平展排列規(guī)則亮晶晶閃閃發(fā)光

  (二)朗讀課文

  分組朗讀第1至7自然段。

  二、學習第8自然段,感受愉悅心情

  (一)自主朗讀第八自然段。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二)指名朗讀,相機指導。讀得輕快,表現(xiàn)出愉悅的心情。

  (三)理解“棕紅色的小鳥”

  1、出示句子。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2、理解“棕紅色的小鳥”。

  聯(lián)系上文: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三、回歸整體,指導書寫

  (一)了解首尾呼應

  1、出示全文,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及第十、十一自然段,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師生合作朗讀首尾段落,體會首尾呼應的寫法。

  (二)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三個字:晶、緊、遲

  2、重點指導:緊

  四、仿照例文,嘗試寫話

  (一)自主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自報家門》片斷,初步感受不同的寫法。

  (二)比較課文與鏈接文寫法的不同。

  課文:對一種景物進行細致的描寫。

  鏈接文:對多種景物進行簡略的描寫。

  (三)嘗試寫話

  1、回顧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物。

  2、同桌互說。選擇其中一種寫法,試著說一說,評一評。

  3、生寫話。

  4、點評。

  五、積累語言,正確抄寫句子

  (一)自主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語句。

  (二)同桌互相交流,說說喜歡的理由。

  (三)正確抄寫。

  1、提醒:標點占格要規(guī)范;不能看一字抄一字。

  2、生抄寫。

  《語文園地》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以“保護文物”為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文物保護意識。

  2、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3、領悟并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

  4、背誦積累景點楹聯(lián),提高記憶力,感受中華詩詞魅力。

  課前準備:

  與中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搜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搜集各景點有名的詩詞和楹聯(lián)等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寬帶網

  一、明確任務

  指名讀,說一說本次資料搜集的范圍。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臺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資料的?遇到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教師隨機板書:

  隨時摘抄、剪貼、或復;

  查閱或購買書籍、雜志、碟片;

  查找相關古詩;

  登錄網站查找;

  調查訪問親朋好友;

  觀看有關的電視節(jié)目。

  2、資料展示會

  展示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搜集的過程。

  3、老師的建議:

  (1)建立資料袋,分類收藏;

 。ǎ玻┙M成合作小組進行收集與整理;

 。ǎ常┮m正一些不當作法。

  三、課后實踐

  進一步搜集相關資料,為專題展示活動準備。

  第二課時

  一、讀有關長城的報道,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

  1、4-6人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一人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fā)言,充分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并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類。

  3、自由發(fā)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三、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交際

  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四、課堂小結,表揚激勵

  第三、四課時

  習作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有一批外國游客專門到中國游覽“中國的世界遺產”,我們要成立“導游團”評選十佳導游,大家愿意嗎?

  2、要求:

 。ǎ保┦煜ぞ包c風光,了解有關故事,明確注意事項;

 。ǎ玻⿲懗霾⑹煜в卧~。

  二、交流資料

  1、你想介紹哪一處“中國的世界遺產”重點介紹什么?

  2、說說你最有特色的內容;

  三、閱讀范文,借鑒寫法

  教師出示一篇導游詞,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如何寫,再默讀教材中的揭示語,進一步明確寫法與要求。

  四、自主完成習作

  《語文園地》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 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⑵ 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 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 朗讀現(xiàn)代詩。

 、 進行口語交際。

 、 展示才藝。

 。、過程與方法:

  ⑴ 在比較、區(qū)分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 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復習舊字。

  3、口語交際。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疊詞。

 。、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著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病⑼瑢W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4、生考慮。

 。怠⑸何野l(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丁⑸焊筛蓛魞簟⒄R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7、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啟程吧!

  二、讀讀認認

  1、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2、同學讀、辯。

  3、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繼續(xù)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 燉 燒 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 扒 扛 揀(與“手”有關,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 跺 踢 跳(與“足”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丁⒆杂稍俳M幾個詞。

  三、作業(yè)

  認讀新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薄^(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2、讀現(xiàn)代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出示形近字。

  2、同學識別,口頭組詞。

 。场⑼瑢W填一填,師巡視指導。

  二、讀現(xiàn)代詩

 。、同學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病⒅该首x,師生糾正讀音。

  3、教師范讀。

 。、再給同學五分鐘朗讀。

  5、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丁⑼瑢W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三、同學談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普通話把自身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交流。

  2、說話時要態(tài)度大方,講文明。

  〖教具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班集體中,我們都愛自身的班集體。可小華作為值周生,卻遇到了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嗎?大家都來幫幫他吧。(板書:大家都來幫幫他)

  二、出示課件或圖片

 。、同學看圖后,議一議。

 。、匯報看圖所得。

  3、分小組討論問題:小華怎么辦?

 。、匯報討論結果:記下名字,教育小龍,讓他以后不遲到。

 。、請同學上臺演一演。

 。丁⑼瑢W評價扮演者。

  三、總結

  同學們知道了班集體的榮譽要每個同學來爭取,每個同學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齊心協(xié)力,這樣的`班集體才是優(yōu)秀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展示才藝。

  〖教具準備

  才藝展示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盡情地展示自身的才藝吧!

  二、分組展示自身的展品

  三、小組評議后選出幾個展在黑板上

  四、講評或評比

  五、把優(yōu)秀作品展示在“展示臺”

  六、作業(yè)

  動手辦一份墻報(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語文園地》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字詞句運用”中的“連一連”是通過識字,讓學生了解漢字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白x一讀,背一背”是通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展示臺”是讓學生知道,除課內識字外,還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識字!叭辗e月累”與“和大人一起讀”是提高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偏小,但經過了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已經基本逐步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生活,并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些漢字的認識、書寫,對漢字的結構和構成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一些困難。因此,我設計了“游樂園游戲闖關”的模式,將一節(jié)課中的內容進行分塊挑戰(zhàn),提高學生的興趣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結構將生字分成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類,初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體會漢字的美。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認識表示方位的詞,能辨別前后左右,能參照太陽辨別方向。

  3.在認識各種招牌的過程中識記生字,養(yǎng)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正確、流利朗讀兒歌,會辨別方向。

  3.學習在生活中識字。

  五.教具準備:

  籃子、蘋果貼圖,PPT課件,插圖,學生用蘋果卡片。

  六.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師:咱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聽聽他是怎么介紹自己的。ǔ稣Z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小明!很高興認識你們。

  師:他是誰呀?

  生:小明!

  師:今天啊,小明要帶我們去語文園地玩一玩,這里有美麗的風景,溫暖的陽光,休息娛樂的地方,還能學到好多的知識!想去嗎?

  生:想!

  師:看老師寫課題!景鍟赫Z文園地六】學生讀課題。

  二.教授新課:

  (一)師:一進大門,你先看到了什么?生:蘋果!

  師:是呀,蘋果上還藏著字呢!如果你認識它,就大聲說出它的名字!

 。ㄒ粋一個依次出示字,學生齊讀)

  師:看來這些字你們都認識!咱們開火車再讀讀這些字,誰想做火車頭?

 。▽W生開小火車讀)

  師:小火車開得真順暢。這些神奇的小蘋果都掉到地上了,小明想把蘋果分類裝進小籃子里,咱們幫幫他好不好?

  生:好!

  師:(出課件)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小籃子,哪兒不一樣?

  生1:里面的字不一樣。

  生2:一個左右結構,一個上下結構。

  師:你真會觀察!那可以按照什么來分類呢?

  同學邊說,邊出示學習小泡泡

  師:老師這里也有兩個這樣的小籃子,誰想到前面來,分一分小蘋果?

 。▋擅瑢W上前分)

  將“語文園地六”打造成一個可以進去“逛”的情景,用“小明”帶領我們進去玩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是之前學過的`字,所以首先進行復習和鞏固,用齊讀和開火車讀的方式進行全班參與的復習和鞏固。

  通過觀察籃子上的字,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漢字的規(guī)律,進而進行分類。

  師:你們的手里也有這樣的小蘋果,按字的結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

  (兩位同學上來分--同桌合作--教師巡視)

  師:大家快看看,你們和他們分的一樣嗎?

  生:一樣!

  師:帶著大家讀讀這些字吧!他讀哪個字,咱們就把帶有那個字的小蘋果高高舉起讀一讀!

 。▋晌煌瑢W領讀)

  師:會讀了也會分類了,快打開書,拿出一把尺,把相同結構的字連上線吧。

  師:誰想到前面來讓大家看看你怎么連的?(展示)

  師:看來啊,給字分類,沒有難倒你們!那你還知道哪些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呢?

 。ㄍ卣梗喊、字、草、雪媽、打、棋、雞、詞、語)

  《語文園地》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了解各種職業(yè)。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寫自己喜歡的景物。

  3.發(fā)現(xiàn)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也不同。

  4.能以寫話的形式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5.熟記三句關于幫助別人的諺語。

  6.閱讀《一株紫丁香》。

  【過程與方法】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記生字,倡導合作學習,交流識字的方法;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要板書示范,注重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懂得幫助別人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2.懂得尊敬老師,珍惜老師的勞動。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1個生字,了解各種職業(yè)。

  2.熟記三句關于幫助別人的諺語。

  難點

  1.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2.通過讀句子,理解詞語的不同意思。

  3.學會寫話。

  4.閱讀《一株紫丁香》,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懂得尊敬老師。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字卡。學生:搜集關于幫助別人的諺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識記生字,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會說比喻句。

  3.體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二、重點難點

  重點

  識記生字。

  難點

  1.會說比喻句。

  2.體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三、提問導入,激發(fā)興趣師:親愛的小朋友們,老師考考你們,你們的爸爸媽媽都是干什么的?

  由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工程師、魔術師、營業(yè)員、建筑師、飼養(yǎng)員”等詞語。

  師:對了,這些職業(yè)具體是做什么的,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職業(yè)。

  四、識字加油站

  1.學生自讀詞語,圈出要求會認的字。

  2.同桌互讀,嘗試用這些詞語說句子。

  3.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學生讀。

  5.教師糾正、指導!俺獭笔呛蟊且簦爸、術、程”都是翹舌音,“飼”的聲母是“s”,不是“sh”。

  6.“開火車”識字,口頭組詞。

  五、展示臺

  1.出示寫在田字格中的會寫字,讓學生說一說字的每一部分、每一筆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出示正確寫字姿勢和錯誤寫字姿勢的圖片,讓學生判斷。

  3.請學生示范正確的寫字姿勢。

  4.齊讀《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做到: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端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

  六、字詞句運用

  (一)照樣子說一說,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1.出示比喻句:田野蔥蔥綠綠的,像一片柔軟的綠毯。

  2.想一想:這個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把田野比作綠毯。)

  3.引導學生思考:田野和綠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都很綠)

  4.試著用剛才的學習方法分析課本上的第二個句子。(分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指導學生看圖,說一說“又粗又壯的大樹”和什么東西相像。(分組討論,指名說)

  6.試寫比喻句,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二)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本上的兩組句子。

  2.找出每組句子中出現(xiàn)的詞語。(特別;經過)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個詞語在每個句子中的意思。(分組討論)教師可提供一些方法,比如用近義詞代替,聯(lián)系語境等。

  4.全班交流。

  5.教師指導。

 、偬貏e:十分,非常。

  ②特別:不一般,與眾不同。

 、劢涍^:經歷。

 、芙涍^:通過,路過。

  6.教師小結。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我們稱之為多義詞。

  七、梳理板書語文園地二

  ①特別:十分,非常。

 、谔貏e:不一般,與眾不同。

 、劢涍^:經歷。

  ④經過:通過,路過。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熟記三句幫助別人的諺語。

  2.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懂得尊敬老師

  3.會以寫話的形式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熟記三句幫助別人的諺語。

  2.會以寫話的形式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難點

  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懂得尊敬老師。

  三、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

  師:親愛的小朋友,你們還記得雷鋒叔叔嗎?他做了許多好事,自己也覺得很快樂,就像“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所說的一樣。

  2.誰愿意讀一讀課本上的三句話?(出示三句諺語,指名讀。)

  3.教師結合生活實例,講解這三句諺語的意思。

  4.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需要你伸出援手的事?是什么呢?你有沒有獲得過別人的幫助?是什么呢?誰愿意說一說。(學生交流)

  5.學生齊讀三句諺語。

  6.嘗試背誦。

  四、我愛閱讀

  1.欣賞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文章。

  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第一段。同學們,這首歌好聽嗎?你們知道這是寫給誰的歌嗎?(這是寫給老師的歌。人們稱贊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燃燒的蠟燭,是吐絲的春蠶。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老師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老師卻很欣慰——因為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同學,看著你們成長,老師由衷地高興。)

  2.欣賞詩歌,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播放配樂詩朗誦《一株紫丁香》。

  3.出示紫丁香圖片,介紹紫丁香。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詩。

  5.讓學生談談讀完這首詩歌的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6.教師小結。

  五、寫話

  1.播放歌曲《找朋友》。

  2.同學們,你們的好朋友都有誰呀?

  3.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表格,再讀一讀。

  4.請根據下面的表格,向同學們口頭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然后將表格補充完整。

  誰長什么樣子我們經常做的事

  5.指導寫話。

  把表格中的內容連在一起,就是一段話。但要注意標點要正確,每句連在一起是通順的。

  6.展示寫得好的作品,供其他學生借鑒。

  六、梳理板書

  語文園地二

  寫話:介紹好朋友

  《語文園地》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通過介紹家人,認識更多的漢字。

  2.掌握偏旁為“日”和“女”的漢字。

  3.學會在田字格內正確書寫“亅”“乚”等筆順。

  4.學會看圖寫詞語或句子。

  5.背誦《日積月累》。

  6.和大人一起讀《猴子撈月亮》,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1.在田字格內書寫時,注意豎鉤、豎折和斜鉤的用法。

  2.背誦《日積月累》。

  教學難點

  認識漢字的規(guī)律,書寫漢字。

  教學準備

  1.田字格。

  2.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介紹家人,認識更多的漢字。

  2.掌握偏旁為“日”和“女”的漢字。

  3.學會在田字格內正確書寫“亅”“乚”等筆順。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塊兒進入語文園地七,看一看在這塊語文園地里,我們會收獲哪些精神食糧。

  二、識字加油站。

  1.結合課件導入: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幸福而和諧的家庭里,家里有嚴厲的爸爸、溫柔的媽媽、慈祥的爺爺奶奶等。下面,誰能說一說你的家人?(課件)

  2.小組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在課堂上回答。

  3.結合課件,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表示家人的詞語。

  4.交流收獲。

 、倌阏J識了哪些漢字?

  ②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你快樂嗎?

 、蹫榱俗尲彝ジ有腋!⒑椭C,現(xiàn)在的你應該怎樣做呢?

  三、我的發(fā)現(xiàn)。

  1.讀一讀這兩組詞語,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

  2.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做歸納。

  ①“日”字旁的字大都和時間有關。

 、凇芭弊峙缘淖执蠖己团杂嘘P。

  四、比一比,寫一寫。

  1.導課(課件):

  同學們,書寫漢字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又到了,你們準備好了嗎?看一看怎樣才能把這8個字書寫規(guī)范、美觀。

  2.仔細觀察,看一看每組字有怎樣的特點?

  在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歸納:

 、佟傲恕焙汀安拧,書寫豎鉤時,不宜過長。

 、凇伴L”和“山”,要注意豎提和豎折的寫法,豎提的豎要長,豎折的豎短、折長。

 、邸皟骸焙汀八摹钡呢Q彎鉤和豎彎的長短是不同的。

 、堋拔摇焙汀靶摹保拔摇钡男便^要稍長些,“心”的臥鉤要有力度。

  3.看老師在黑板上范寫這八個字,同學們跟著書寫。(課件)

  ①注意筆順和寫字姿勢。

 、趯懲旰笸佬蕾p一下,寫得好的夸夸他,寫不好的幫幫他,在寫得好的字上畫一顆小星星。

  4.小結:在書寫漢字時,既要注意筆順,又要把每一筆寫好,這樣寫出的字才會正確、美觀。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七

  了才長出

  兒四我心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看圖寫詞語或句子。

  2.熟記警句。

  3.閱讀《猴子撈月亮》,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些漢字,認識漢字是說話、閱讀的基礎,本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運用漢字,繼續(xù)在語文園地里收獲知識吧!

  二、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話。(課件)

  1.結合課件,看一看圖上都有什么?

  2.學生仔細觀察。

  3.小組討論,老師歸納。

 、僭~語:白云大山

  ②句子示例:

  a.天上飄著朵朵白云。

  b.遠處有一座大山。

  4.老師再試著讓學生說出更多的句子。

  老師提示:根據畫面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說出的句子要通順、流利,符合畫面的內容。

  三、日積月累。

  1.老師示范。

  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警句。

  2.出示句子。(課件)

 、俳處煼蹲x。吸引學生并激發(fā)他們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自發(fā)跟讀。范讀一到兩遍,讀出節(jié)奏,感染學生。

 、诖蠹矣米约合矚g的方式,把句子讀正確,可以自由讀,可以同桌互讀,也可以小組合作讀,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劢處煶椴椤

 、軐W生評議,糾正字音。

  3.感悟句意。

  學生反復朗讀,然后老師簡要講解這些警句的意思。

  四、閱讀《猴子撈月亮》。

  1.檢查學生閱讀的情況。在家你和爸爸媽媽合作讀了幾遍?是怎么讀的?

  2.讓學生展示讀,表揚讀得好的同學,讓其他同學養(yǎng)成課下讀書的習慣。

  3.整體感知故事內容。(課件)

 、俨虏滤鼈兪窃鯓訐圃铝恋?

 、谠铝翐粕蟻砹藛?為什么撈不上來?

  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課件)

  教學反思

  示例:為讓學生學得快樂,學有所成,我運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把漢字寶寶當成小天使,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并貫穿始終。孩子們在游戲中識字、寫字,積累并學會了詞語的運用。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喜歡表現(xiàn)、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學習加入比賽中去。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

  相關鏈接

  八字格言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語文園地》教案 篇9

  復習目標:熟練掌握第七單元的字詞,能找準反義詞,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從文中得到的啟發(fā)。

  復習過程:

  一、 復習認讀的'字

  1、 學生自由朗讀生字表(一)中第七單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讀錯的讀音。

  2、 交流重點的讀音:注意翹舌音:持( ) 恥( )逝( )

  平舌音:素( ) 前鼻音:憤( ) 樸( )

  3、 交流多音字,并組詞

  量( )( ) 盛( )( ) 稱( )( ) 撒( )( )

  二、 復習要求寫字詞

  1、 讀讀詞語表,記憶字形,注意難寫的字

  2、 提出容易寫錯的字:注意:“矛盾” “謙虛” “鞋” “懂”

  重點區(qū)分:搶 坦 般 階 惱 樸 陶

  掄 擔 船 價 腦 仆 淘

  3、相信詞語的意思,找找反義詞

  進攻 傲慢 丑陋 懦弱 愚蠢 大方 冷漠 認真

  三、 復習課文

 。ㄒ唬 復習《矛和盾的集合》

  1、 說說矛和盾分別有哪些優(yōu)點和缺點?

  2、 利用矛和盾的優(yōu)點發(fā)明了什么?

  3、 從文中得到什么啟發(fā)?

  4、 例舉課外的例子說明最后一句話

 。ǘ 復習《科里亞的木匣》

  1、 讀讀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動作的詞,從中覺得科利亞怎么樣?

  2、 讀讀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

  1找出兩次挖有什么不同?

  2從文中你又覺得科利亞有什么特點?

  3、 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發(fā)?告訴我們什么?

 。ㄈ 復習《陶罐和鐵罐》

  1朗讀復習1-9小節(jié)

  2找出描寫鐵罐與陶罐神態(tài)的詞

  3從中覺得它們有怎樣不同的性格特點?

  2、《陶罐與鐵罐》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語文園地》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主動積累優(yōu)美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4、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泉水還會去哪兒奉獻愛心?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

  教學難點:品析詞句,感悟泉水的快樂、無私。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泉水還會去哪兒奉獻愛心。

  課前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自然有許多天然的音樂家,他們演奏的樂曲使人陶醉。你留意聽過這些樂聲嗎?能給大家介紹介紹你都知道哪些天然的音樂家嗎?

  生答:呱呱呱,那是青蛙的歌聲,呼呼呼,那是風的聲音……

  2、聽,丁冬,丁冬,是誰在山上彈琴?

  3、板書:泉水。讀題。

  4、誰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說課外查找的有關泉水的資料。

  5、課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二、圖文結合,展開聯(lián)想,整體感知全文。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說話,小組交流。

  三、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范讀課文:邊聽邊想泉水從哪來?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并把它畫下來。

  3、出示生詞認讀。

  一股清泉石縫瓦罐水塔杜鵑清脆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5、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

  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火紅的杜鵑花照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

  泉水說:“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6、泉水從漆黑的地下來到這明亮的世界,可高興了,他決定來一次旅行。小朋友想和他一起旅行嗎?自己輕聲地閱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分組學習——全班交流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范寫,重點指導。

  出示鵑、股、脆:讀讀這些字,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異同?

  學生總結: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塔:右下是合,中間的橫短不能少。

  泉:下邊是水,豎鉤右邊是兩筆,不要合成一筆。

  脆:右下是橫折鉤,豎彎鉤,不要寫成“巳”。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guī)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五、練習。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泉水》這篇文章,首先我們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所認識的生字、詞語。

  (1)彈琴杜鵑結出瓦罐伴奏清脆石縫陽光燦爛天然水塔

  (2)一股清泉一座水塔一面鏡子

  (3)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大口大口

  2、看得出同學們對生字詞掌握得很好。(出示圖)瞧,一股清泉正從石縫里沖出來,他們到了哪里,都遇見了誰呢?

  二、回顧課文,重現(xiàn)畫面。

  小聲讀課文,用“〓”畫出她們去了哪兒,用“~~~”勾出她們遇見了誰。

  三、品析詞句,感情朗讀。

  1、泉水姑娘一路歡歌,在他奔跑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自讀課文,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讀一讀,和同桌說一說。

  2、匯報朗讀感受。

  (1)生:泉水對山里的姐姐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你知道什么是“天然水塔“嗎?是呀,有了這天然的水塔,從此姐姐不用因為沒有水而煩惱了。這是一種多么無私奉獻的品質呀。

  (2)生:泉水對杜鵑花說“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給杜鵑花當鏡子,不僅讓杜鵑看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更讓杜鵑花把美麗的身影留給了大家。

  想一想,當杜鵑花照見自己美麗身影的時候,她會對泉水說什么?

  (3)生:泉水對果樹說“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讓果樹喝飽,使果樹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這是多么慷慨無私、樂于助人的泉水姑娘呀!

  吃著又大又甜的果子,人們會怎樣稱贊果樹呢?果樹又會怎樣回答?

  (4)生:泉水對畫眉鳥說“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為畫眉鳥伴奏,是為了令畫眉鳥的歌聲更加動聽。

  3、聽了大家的感受,誰能說說,這是一股怎樣的泉水呢?

  4、孩子,如果你就是那一股慷慨無私、樂于助人的泉水,你在做這些事,說這些話時,心情會怎樣呢?(自豪、高興)

  (1)那就帶著這樣的感受自己說一說、讀一讀這些句子吧。讀出泉水自豪、歡快的語氣。

  (2)生自讀。

  (3)抽讀。及時點撥。

  (4)孩子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那一股清泉,咱們一起來讀讀吧。會背的孩子,你可以看著圖畫,根據你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神態(tài)演一演。(出示課文插圖)老師引讀。

  三、激趣說話,豐富畫面。

  1、師:歡樂的泉水彈著琴,播撒著愛心,一路奔跑著,她還會去哪兒?把愛心帶給誰呢?你能學著課文中的樣子來說一說嗎?

  2、出示提示:泉水流到了……,遇到了……。泉水說:“……!

  3、生自說。

  4.學生交流,師對于學生的用詞錯誤,及時指出。(對照板書)

  四、寫話訓練,拓展畫面。

  1、師:你們說得真精彩,如果能寫下來就更好了,愿意試一試嗎?

  2、出示寫話要求:

  仿照課文3至6自然段的樣子寫一寫:

  (1)把句子寫完整,詞語準確,不寫錯別字,不會寫的字寫拼音。

  (2)寫完讀一讀,看看句子是否通順。

  3、學生寫話練習。

  4、交流寫話作品。

  5、師小結:丁冬,丁冬,清清的泉水不停地向前奔去……在你們的筆下,老師看到了快樂的泉水,富有生機的泉水,更是充滿愛心的泉水。愿同學們也能像泉水一樣,把快樂、活力和愛心帶給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五、練習。

  1、積累優(yōu)美詞句。

  陽光燦爛的世界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更大更多的果子

  靜靜的山谷清脆的琴聲歡快的泉水

  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大口大口

  2、我會讀。(課后練習“我會讀”中的小韻文)

  你們看我這里還有一首寫泉水的小詩,咱們來讀一讀。女生讀問的句子,男生讀回答的句子。

  把它背一背。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歡快的泉水著琴跑下山去,她還會經過什么地方?會遇見誰,說了些什么?寫一寫。

  3、完成同步。

  板書設計:

  5泉水

  山腰姐姐多

  平地杜鵑花清

  果園果樹甜

  山谷畫眉鳥美

  《語文園地》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有3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版塊是通過交流利用關鍵句歸納段意;詞句段運用分別安排了仿寫片段以及學會用新的修改符號補充修改片段;日積月累部分學習唐代大詩人韋應物的詩《滁州西澗》,表達作者憂傷的情懷。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了解關鍵語句的作用,能用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2.詞句段運用,學會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并及時記錄;認識并會使用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語段和習作。

  3.積累古詩《滁州西澗》,感受詩中描寫的美好景色。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了解古詩《滁州西澗》的意思,并背誦古詩。

  2.學會邊觀察邊思考,并能仿照例句寫出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教學策略】

  1.借助例文,學會遷移

  在教學“交流平臺”內容時,教師可以呈現(xiàn)例文,讓學生找關鍵語句,并訓練學生借助關鍵語句概括自然段大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遷移運用,由說到寫,層層深入,將本單元語文要素“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的訓練落到實處。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拓展升華

  “詞句段運用”指向實踐運用。第一部分與單元語文要素“觀察事物的變化”有關。教學時,可以先呈現(xiàn)示范語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每段話前面部分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最后一句則是由此引發(fā)的思考,即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憶值得思考的生活現(xiàn)象,并提出問題。運用范例中習得的記錄方法進行練筆。最后還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觀察生活現(xiàn)象,深入思考并提出問題,隨時記錄。第二部分通過比較、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表示對調和移動的修改符號,并遷移運用到習作的修改中去。

  【教學準備】

  一盆含羞草。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關鍵語句,并能用關鍵語句概括段意。

  2.學會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提出的問題。

  3.認識并學會使用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回憶片段,自然過渡

  1.交流平臺,說說發(fā)現(xiàn)。

 。1)課件出示《富饒的西沙群島》第5自然段,用找關鍵語句的方法概括這段話的大意。

  課件出示: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2)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段落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請大家找一找。

  (3)這段話的第一句話好在哪里?

 、賹W生交流。

  ②“也是”在文中起過渡作用。這句話概括了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段落中心句。

 。4)小結:“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直接寫出了第5自然段的大意,它是本段的關鍵語句。

  2.課件出示《花鐘》第2自然段。

  課件出示:

  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深夜氣溫過低,開花也不適宜。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1)找出這段話的關鍵語句。

  (2)探討:可以直接用這個關鍵語句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內容嗎?(不可以,這個關鍵語句概括不完全。關鍵語句雖然和段意有關,但有時候需要對關鍵語句進行改造,才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3)概括本段話的大意。(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3.課件出示《小蝦》第3自然段。找出關鍵句,概括本自然段大意。

  課件出示:

  缸里的小蝦十分有趣。它們有的獨自蕩來蕩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們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腿,腿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也一翹一翹地擺動著,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這時碰到正在閑游的同伴,說不定就要打起來。小蝦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4.拓展延伸。課件出示語段,找出關鍵語句。

  課件出示:

  章魚受驚時會變成白色,憤怒時又會變成紅色。此外,它還能變成綠色、棕色、紅棕色,或是周身出現(xiàn)有掩護作用的斑點。看來,章魚真是一種善于變色的海洋生物。

  5.比較四個語段關鍵語句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關鍵語句有的能直接概括段意,有的與段意有關,略微改變,就能準確概括段意。關鍵語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中間,還可以在段尾。用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是個好方法。

  6.圍繞一個關鍵語句寫一段話,師生交流。

  關鍵句:春天的校園真美!

  【設計意圖】

  借助例文,回憶學過的知識,了解關鍵語句的作用,學會用關鍵語句概括段意。

  板塊二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學習表達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部分的兩個例句。

  課件出示:

  r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r這個路口總是很暢通,那個路口卻總是堵車。兩個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別卻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觀察兩個例句,找找它們表達相似的地方。(這兩句都是先寫作者觀察到的現(xiàn)象,后寫作者提出的問題)

  (2)用橫線畫出作者看到的現(xiàn)象,用波浪線畫出作者提出的問題。

 。3)師生合作讀,感受這種表述方法的妙處。

  2.小結學法。

  師:我們在觀察身邊的事物時,也要和作者一樣,一邊觀察,一邊思考,養(yǎng)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3.聊一聊生活經歷。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沒有觀察后的思考?

  4.學生交流。

  5.自主觀察,嘗試練寫。擺出課前準備好的`一盆含羞草,讓一位同學上來用手觸一下葉子,其他同學先認真觀察,再提出自己的疑問。

  課件出示:

  我發(fā)現(xiàn)含羞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思考寫下來。

  (2)組織學生圍繞思考是否深入,問題是否合理,對練寫的語段展開評價。

  【設計意圖】

  從范例中習得記錄的方法,進行練筆。先觀察現(xiàn)象,再寫觀察后的思考,這樣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學會觀察,主動提問的習慣。

  板塊三

  運用符號,修改病句

  1.初讀段落,交流感受。

  2.學習修改。

 。1)回憶以前學過的修改符號,指名說說名稱和作用。(改正、增補、刪除)

 。2)認識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

 、賹φ{符號:表示前后相鄰的兩個詞語或短語位置的對調。

 、谝苿臃枺簣A圈內是將要移動的內容,分叉號放到移動后的位置。

 。3)語段中還用了哪些修改符號?(刪除、插入)

  3.句子練習。

 。1)課件出示修改前后的句子,讓學生比較觀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課件出示:

  我養(yǎng)了螃蟹一只。

  我養(yǎng)了一只螃蟹。

  它最愛顯擺它的鉗了。

  它最愛顯擺它的鉗子了。

  向我高高舉起那大鉗子剪刀似的。

  向我高高舉起那剪刀似的大鉗子。

 。2)學生交流。(修改后語句變得通順了)

  4.閱讀語段。

  (1)課件出示課本中修改了一部分的語段。

  課件出示:

  (2)讀一讀,說說除了已修改的部分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5.學習運用。

 。1)用修改符號在課本上修改語段。

  (2)交流反饋。

  (3)出示修改后的語段。

  課件出示:

  我養(yǎng)了一只螃蟹,它眼睛、嘴巴都不怎么顯眼,鉗子倒是很大。它最愛顯擺它的鉗子了。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輕輕點了它一下,它立刻轉動身體,向我高高舉起那剪刀似的大鉗子。我又點了幾下,它鉗子越舉越高,突然,整個身子翻了過去。它急了,腿和鉗子在空中亂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過身來。

  6.遷移練習。課件出示學生習作中需要修改的片段,集體修改。

  【設計意圖】巧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引導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在對比中學習。通過復習學過的知識,自然過渡到修改符號的學習,讓學生更加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及延續(xù)性。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了解古詩內容,能夠說出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3.品味語言,體味意境,吟誦古詩。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板書古詩題目,讀古詩題目。你從詩的題目中知道了什么?(本詩寫的是滁州西邊山澗的景色)

  2.《滁州西澗》究竟描繪了怎樣的景色?讓我們跟隨詩人的筆觸,一起去看看。

  3.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指名讀詩,熟讀感知。

  4.師:這首詩寫了什么?試試用自己的話來解釋詩句,將沒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詞做上記號。師生交流。

  5.再讀古詩,理解大意。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在充分自讀自學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準確、完整地理解詩句意思,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板塊二品讀詩文,感受美景

  師:反復吟讀了這首詩,“滁州西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的呢?

  1.“美”的印象。

 。1)從“幽草”感受到美。低聲吟誦,想象畫面,細談感受。

 。2)從“黃鸝深樹鳴”感受到西澗靜謐的美。細細品讀,想象畫面。指名讀。

  2.

  感覺到“荒涼”或“自在”。(從“野渡無人舟自橫”感受到的)從哪個詞讓你感覺到“荒涼”或“自在”呢?(“舟自橫”)

  【設計意圖】古詩詞講究用詞精妙,在教學過程中力圖帶領學生揣摩、品味詩中的“關鍵詞”,感受詩意。

  板塊三

  結合背景,悟出詩情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再讀一讀這首短小的七言絕句,看一看能否從中找出最能表現(xiàn)詩人情感的一個字或幾個字來。學生可能會找到“獨憐”“自”,各談理由。

  2.了解韋應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他一直有著怎樣的想法,就能幫助我們理解他在詩中寄托的情感。(課件出示韋應物簡介)

  課件出示:

  韋應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處于進仕退隱的矛盾之中。中唐時期政治腐敗,人民生活貧苦,他有志改良而無能為力,有意隱退而又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任其自然。

  3.你從詩中哪些地方讀出他這樣的情感?(“幽草”“無人”“舟自橫”)

  小結:思欲歸隱,故獨憐幽草;無所作為,恰同水急舟橫。這一幅山水畫,看似沒有主人公的存在,其實詩人的靈魂無處不在。整首詩字里行間寄托著詩人的情懷。

  【設計意圖】通過對詩歌語言的探究,細細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板塊四

  回味吟誦,感受詩意

  1.回顧吟誦小知識。提示:平長仄短,入短韻長。

  2.同學們試著自己給詩句標注平仄節(jié)奏。

  3.跟著吟誦音樂練習吟誦,小組交流。

  4.全班同學一起吟誦詩歌,個別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畫面,引導學生體會、積累,學會運用。

  【教學反思】

  1.充分交流,主動探究。

  “交流平臺”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教師選取了典型語段《富饒的西沙群島》第5自然段進行新的知識的引導,讓學生找出能概括該段大意的句子,引出“關鍵語句”的含義。學生通過對本單元課文《花鐘》《小蝦》等特點鮮明的語段的回顧與對比,在探究中明白了關鍵句的作用及其在段落中的位置特點。整個過程,教師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2.品味詩句,積累古詩。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痹诮虒W韋應物《滁州西澗》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方法理解詩意,感悟意境。初讀,精讀,研讀,層層深入,抽絲剝繭,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韻律,讀出畫面,讀出詩情。熟讀成誦,完成經典詩文的積累。

  《語文園地》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 以“保護文物”為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文物保護意識。

 。 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 領悟并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

 。 背誦積累古詩《望岳》,提高記憶力,感受泰山美景。

  課前準備

  與中國的“世界遺傳”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搜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搜集泰山風景圖片資料。

  第一課時

  寬帶網

  明確任務

  指名讀,說一說本次資料搜集的范圍。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臺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資料的?遇到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教師隨機板書:

  隨時摘抄、剪貼、或復。

  查閱或購買書籍、雜志、碟片;

  查找相關古詩;

  登錄網站查找;

  調查訪問親朋好友;

  觀看有關的電視節(jié)目。

 。 資料展示會

  展示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搜集的過程。

 。 老師的.建議:

  (1) 建立資料袋,分類收藏;

 。ǎ玻 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收集與整理;

 。ǎ常 要糾正一些不當作法。

  課后實踐

  進一步搜集相關資料,為專題展示活動準備,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激情引入,揭示話題

  1 長城,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然而,她卻正在遭受毀滅性的破壞。出示相關報道。

 。 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展開討論,提出建議

 。 4-6人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一人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fā)言,充分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 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并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類。

 。 自由發(fā)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交際

  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課堂小結,表揚激勵

  第三、四課時

  習作

  創(chuàng)設情景,

  1 有一批外國游客專門到中國游覽“中國的世界遺產”,我們要成立“導游團”評選十佳導游,大家愿意嗎?

 。惨螅

 。ǎ保 熟悉景點風光,了解有關故事,明確注意事項;

 。ǎ玻 寫出并熟悉導游詞。

  交流資料

 。 你想介紹哪一處“中國的世界遺產”重點介紹什么?

 。 說說你最有特色的內容;

  閱讀范文,借鑒寫法

  教師出示一篇導游詞,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如何寫,再默讀教材中的揭示語,進一步明確寫法與要求。

  自主完成習作

  《語文園地》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的話。

  6、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育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三幅孩子活動的圖畫,一幅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聲、韻母貼圖兩張,拼音卡23個反義詞生字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韻母。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把認字、學詞與認識事物聯(lián)系起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前面學習中認識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小朋友還記得嗎?

  2、教師依次出示拼音字母卡片,開小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二、找一找

  教師貼圖,兩座小房子,分別寫著聲母、韻母。

  游戲老師請小朋友把拼音貼到小房子里,看誰送得又快又對。

  學生貼完后,指讀、評價。

  三、寫一寫

  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發(fā)拼音練習紙一張,請小朋友把桌上分好類的聲、韻母按要求寫在四線格里。

  同桌互相檢查。

  教師通過實物投影進行評價。

  四、我會連

  1、游戲激趣。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配合做個“反話游戲”,小朋友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來。(老師做,學生做。如大與小前與后等)

  過渡引導剛才老師說的話和小朋友做的動作正好相反,哪個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呢?

  2、讀卡片,然后把卡片貼到黑板上,當小老師領全班讀

  出──入左──右上──下大──小

  同學們把這一題完成到書上。

  五、我會讀

  1、出示卡片,請學生讀。

  把卡片上的字進行分類。指生到黑板上進行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2、全班齊讀。

  六、我會連

  1、出示電腦課件“翻詞條”(也可用圖片或實物)

  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的字可以互相交流,或向老師求助

  教師指名,請學生自己選擇詞條,讀對后詞條自動翻轉。如竹子,讀后會顯示竹子的圖形。

  在課件上直接顯示詞、圖并對應畫線,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2、試著連一連

  學生在書上做練習,指導用尺子連線的方法。

  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幫助。教師巡視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在家里,有沒有仔細觀察過,爸爸、媽媽和你常做的事有哪些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建立句的概念)

  二、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幅孩子活動的圖畫。

  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踢────洗────讀──

  再出示莎莎──。(自由說一說)

  三、我會認

  出示投影“姓氏花”,請小朋友把自己認識的姓先說一說,看誰說得多。

  做練習(明確要求看到自已認識的姓就涂上自已喜歡的顏色,涂好后,讀給同桌聽一聽)

  實物投影交流。

  四、讀讀背背

  出示圖。小朋友們,你們看見了圖上的大白鵝,想說點兒什么?

  指名學生發(fā)言。

  這只漂亮的大白鵝被一位小詩人看到了,他像你們一樣,高興地贊美了這只大白鵝。

  出示古詩。

  師范讀。生試讀。組織學生評價。

  教師帶讀,學生自讀、比賽讀。

  《語文園地》教案 篇14

  教學要求: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把話說完整,并盡量用生動的語言打動別人。

  2、正確使用普通話,態(tài)度自然大方,樂于與人交談。養(yǎng)成在交談中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學習恰當評價別人的話。

  3、與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語氣和藹,態(tài)度誠懇。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式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

  教學難點:

  把家鄉(xiāng)的特產說具體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東莞其中一種特產去搜集信息,進行整理,并鼓勵他們把特產帶到課堂上讓大家進行品嘗。對于學生自由組合的小組和要介紹的特產,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以一個游客的打扮進入教室,說:今天見到這么多活潑可愛的同學們,心里真高興,向大家問聲好。

  【用問好的方式向大家問好,讓學生真的把我當成了客人,十分樂意的向我介紹。這樣一個語境的創(chuàng)設,消除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了主人、客人直接交流的`氛圍,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水到渠成般的自然,突出口語交際課的特點!

  幾天前,我來到東莞這個美麗的地方,游覽了虎門炮臺,黃旗山等地,東莞真不愧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晌ㄒ桓械竭z憾的是我就要回家鄉(xiāng)了,本想把東莞好吃的東西帶回去給爸爸、媽媽嘗一嘗,可找來找去,什么也沒找到。東莞是不是沒有好吃的東西呀?

  【激起學生反對,讓學生想說樂說】

  二、出示課題

  師:東莞真的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那就請你們來給我介紹一下(指屏幕齊讀課題:家鄉(xiāng)的特產)(師板書)

  三、介紹特產

  1、說特產:每人一句話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

  師:你們說了這么多的東西,那么它是什么樣?怎么吃?什么味道?我還是不知道呢?(生端出特產請我品嘗)看起來都挺好吃的,那我先嘗誰的呢?這樣吧,同學們不是在下面分組收集了許多有關這些特產的資料嗎?那咱們就以小組的形式把收集到的資料整理一下,看哪個小組能說得讓我垂涎欲滴,那我就先嘗哪個小組的。

  2、展示資料夸家鄉(xiāng)

  ①分組交流,整理收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這是學生第一次的創(chuàng)造)

 、诜纸M相互介紹(一人發(fā)言后,其他同學可自由補充)

  教師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隨機指導學生能從各個方面把好吃的東西說具體,如:名稱、樣子、顏色、味道等,其他小組同學可以給予恰當的評價,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學生自由匯報時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介紹沒有順序,缺乏條理等。我以客人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恰當評價,找出問題,并板書出來,以提醒其他小組借鑒。這樣做是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神。學生成了評價和被評價的兩個主體,他們直接對話,坦誠交流,比起教師的評價來,更容易接受。從而使學生的介紹也通過評價逐漸達到完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悄然中進行了語言訓練,又一次突出了口語課的特點。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鄞龓讉小組介紹后,再播放投影資料,引導學生改用其他形式再次向大家介紹(這是學生第二次創(chuàng)造)

  【觀看資料,使學生產生極大興趣,再次激活學生思維,積極投身于再創(chuàng)造之中!

  2、嘗特產

  聽了你們的介紹,我覺得每一樣都非常好吃,都想嘗一嘗了,行嗎?(教師嘗后,談出自己的看法)

  3、夸特產

  師:原來東莞有這么特產呀!如果每個組都能說出幾句響亮的廣告詞,讓大家一聽就能記住,一聽就想去吃,那東莞這些好吃的東西一定會沖出東莞,走向全國,甚至會譽滿全球!怎么樣,想試試嗎?開始吧。

 、賹W生練說廣告詞(這是學生的第三次創(chuàng)造)

  ②在小組內交流,補充

  【充分調動學生運用語言的潛能,還學生一個創(chuàng)造語言、運用語言的空間。在教學中三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想說樂說,欲罷不能!

  4、動筆寫作夸家鄉(xiāng)

 。1)把自己介紹的內容和聽到、看到的有關內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家鄉(xiāng)的話寫下來,也可給自己的畫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還可以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達。

  【靈活多樣的寫作形式,學生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個性發(fā)展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2)把寫好的話讀一讀,和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學會欣賞,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拓展活動

  師: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給我介紹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我也想把我家鄉(xiāng)好吃的東西介紹給你們好嗎?(看影片,聽介紹)

  【我以游客的身份介紹我家鄉(xiāng)的特產,讓學生對我的家鄉(xiāng)也有一定的了解,并為課下作業(yè)的布置做了很好的鋪墊】

  五、結束語

  師:我提議,同學們在課余時間用各種方法去收集家鄉(xiāng)的特產,更全面的去了解家鄉(xiāng)。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這節(jié)課這樣設計,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極大的豐富了信息量,并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帶著信息進課堂,又帶著信息出課堂。】

【《語文園地》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七教案11-04

《語文園地六》教案02-19

《語文園地五》教案12-13

《語文園地一》教案03-06

語文園地五教案09-26

語文園地八教案08-26

語文園地四教案11-11

《語文園地二》教案09-09

語文園地六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