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被魔術(shù)表演所吸引,對老師產(chǎn)生接納、佩服、喜歡的情感。
2、能初步參與活動中來。
3、了解魔術(shù)的歷史悠久,初步了解魔術(shù)的特性。
4、能細致的觀察,大膽的表述對魔術(shù)的理解。
教學用具:
自制魔術(shù)盒,各類糖果。
過程記錄:
1、觀看魔術(shù)師表演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變魔術(shù)嗎?在那里看過?
師:有一個魔術(shù)師特別喜歡小朋友,他聽說你們都來上幼兒園了,今天跑來要給小朋友表演。我們一起歡迎他吧。老師帶上小丑的頭飾像小朋友禮貌的問好:“小朋友好。我是魔術(shù)師:聽說你們是一群愛看魔術(shù)表演的好孩子,我特別喜歡你們。準備好了嗎?我的表演就要開始了。”
。ǔ鍪驹缫杨A備好的魔術(shù)盒)
師:小朋友猜猜,這里面有沒有東西呀?
師:那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
。ㄒ粋幼兒上來摸了說沒有東西)
老師這時候搖搖盒子,讓幼兒聽聽聲音,又問:“有沒有東西呢?”
師:咦,東***在那里呢?老師來把他們變、變、變、變出來。
(這時老師一邊說一邊從魔盒的下層迅速拿出糖果分給幼兒)
老師繼續(xù)操作,逐一變出各種東西來。
2、玩玩具和吃糖果
師:魔術(shù)師變出來了這么多的玩具和糖果。小朋友今天很認真,這些玩具和糖果都送給你們了。你們開心嗎?
幼:開心。
師:魔術(shù)師要走了,小朋友再見。
總結(jié)及建議:
仔細想想,還是因為課前的考慮不夠充分,沒有讓幼兒的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他們只是個觀眾,新鮮感很快就被對家的'思念所代替。如果能夠讓他們對家的思念得到緩解,那么也許可以融入到這個活動中來。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白要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中來,首先就要讓他們在情感上有安全感。于是在下次活動之前,我先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大致了解了每個孩子在家里的行為特點和習慣,請家長在家和孩子共同確定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并第二天帶來幼兒園。統(tǒng)一由老師收好,制作了一個大大的魔術(shù)箱進行延伸活動。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還沒有集體的概念。為了引導幼兒關(guān)注同伴,幫助他們適應集體生活,我們設(shè)計了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找找一家人”“幫助小蝌蚪找媽媽”“一家人在一起躲避危險”等情景中,逐步加深對“我們”這一概念內(nèi)涵的理解和認同,初步形成對班集體的認識。
目標:
1.在情景游戲中,樂意與同伴、教師進行問答、對話。
2.學習使用“我”“我們”等人稱代詞以及簡單的方位詞。
準備:
1.設(shè)置大樹、花園、山洞、房子、傘屋等場景。
2.老虎、猴子、蝌蚪等動物胸卡。
3.音樂磁帶。
過程:
一、問答歌
1.師問幼答:×××,你在哪里?男孩子,你們在哪里?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你們要聽好老師的話!我叫你們,你們要大聲回答。好嗎?
師:×××,你在哪里?
幼:哎,我在這里。
師:男孩子,你們在哪里?(放慢速度重復兩遍。)
幼:哎,我們在這里。
(析:教師引導幼兒大膽響亮地應答,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后面環(huán)節(jié)中幼兒主動發(fā)問作好鋪墊。)
2.幼問師答:楊老師,你在哪里?
師:你們也來叫叫我、問問我吧!
幼(眾):楊老師,你在哪里?
師:誰愿意一個人來叫叫我?
幼:楊老師,你在哪里?
師:哎,我在這里。
(析:教師鼓勵幼兒主動向教師發(fā)問,有利于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3.教師戴上老虎、喜羊羊、青蛙等胸卡分別扮演多種角色,并引導幼兒(集體、個別)向各種角色發(fā)問:×××,你在哪里?
(析:為了激發(fā)更多幼兒大膽自信地表達表現(xiàn),教師借助孩子們喜歡的一些角色,調(diào)動他們發(fā)問的興趣。最后,教師扮演小青蛙,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4.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
寶寶,寶寶,在哪里?哎——砹,在這里;老虎,老虎,在哪里?哎——砹,在這里;喜羊羊,喜羊羊,在哪里?哎——哎,在這里……
二、躲貓貓
1.在“參加動物音樂會”的情境中玩躲一躲、找一找、說一說的游戲。
(1)師:森林里今天要舉行“動物音樂會”,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好嗎?來,我們一起先打扮打扮。
(2)幼兒選戴自己喜歡的角色胸卡,跟著“青蛙”去參加“動物音樂會”,聽著音樂和“青蛙”的指令走過大樹、山洞、房子等場景,并學說場景的.名稱。
2.設(shè)置情境“狼來了”,引導幼兒體會、嘗試使用一些方位詞,逐步提高語言表達的難度。
(用音樂暗示“狼來了”,提示幼兒四散躲藏在大樹、山洞、房子等場景中。)
師:小狗.你躲在什么地方?
幼:我躲在大樹后面。
3.交流“找找一家人”,體驗“我們是一家人”的感覺。
(1)師:大灰狼終于走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大灰狼來的時候,你們害怕嗎?有只小狗可害怕了,因為他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走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大灰狼,我們可要一家人躲在一起,好嗎?
(2)幼兒圍坐在一起,教師引導幼兒找找、說說誰和誰是一家人。例如,小狗和小狗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相親相愛不分離。
(析:小班幼兒比較關(guān)注自我,因此教師在游戲中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與“家人”在一起,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在后面的游戲中,教師還會讓“一家人”躲藏在一起。)
(3)師:想想看,小蝌蚪和誰是一家人呢?它可長得和誰都不像。
(析:在教師的預設(shè)中,“小蝌蚪”只有一只,找不到“家人”,因此教師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一起幫助“小蝌蚪”尋找“媽媽”。)
4.游戲:一家人躲在一起。
(1)師:小動物們,大灰狼馬上又要來了。我請小猴一家先躲起來。你們輕輕站起來,別讓大灰狼聽到聲音,一家人手拉手,躲在一起哦!
(2)幼兒躲藏,并回答教師的問題:小猴一家,你們躲在什么地方?依次請其他小動物躲一躲,說一說。
(析:在“一家人躲在一起”的情景中,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從“我”慢慢轉(zhuǎn)化成“我們”。他們關(guān)注的對象也從“我”逐漸轉(zhuǎn)向“我們一家”,從而自然而然地體驗到了“我們”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要嘗試使用人稱代詞“我們”及方位詞,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三、幼兒跟著教師念兒歌
師:大灰狼走了,我們快出來吧!
師:請你們和我一起念兒歌:“爸爸媽媽和寶寶,一家人呀在一起。拉拉手,抱一抱,相親相愛不分離。”
(析:活動結(jié)束時讓幼兒一起念念兒歌,充分體驗并表達與同伴在一起的愉悅。)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一一間隔的方式進行排序。
2、 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男、女玩具娃娃各一個
2、 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6個娃娃圖片、展示板)
3、 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找不同
。ū容^兩個一樣大小的男、女玩具娃娃)
1、 這兩個娃娃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說說你的理由。
。ㄐ詣e、頭發(fā)的長短、衣服的顏色、裙子和褲子、紐扣和拉鏈、有無口袋)
小結(jié):原來他們身上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
二、娃娃排排隊
(幼兒運用操作材料進行排序)
1、 今天,陳老師也為每位寶寶準備了六個娃娃,他們身上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看看誰找到他們不一樣的地方?
2、 重點提問:好!我們就根據(jù)他們身上不一樣的地方來幫娃娃們排排隊
3、 幼兒操作
觀察要求:
1、 觀察幼兒操作材料的習慣
2、 觀察幼兒是否在仔細觀察的基礎(chǔ)下操作
3、 關(guān)注能力弱的幼兒,給予適時的指導。
。ㄓ變耗贸霾僮魉{,將六個娃娃的圖片根據(jù)自己找出的不同按序插入小展示板,插好后將展示板在老師的幫助下放在展示臺上、小籃子放回指定地點)
4、 分享交流
你是根據(jù)什么不同來給娃娃排隊的?
。ㄕ垘讉不同典型排隊方法介紹,出示相應的`展示板)
5、重點介紹:一個一個間隔排隊。
小結(jié):哦!我們都幫娃娃排好對,還學會了一個新的辦法,一個一個間隔著排。
三、我們來排隊
。ㄓ變汉屯橐黄饋戆碼b模式排隊)
1、娃娃們會排隊,我們寶寶平時是怎么排隊的呢?(幼兒介紹:從矮到高、有的是和老師手拉手)
2、我們來排排隊(從矮到高)
3、我們要去春游了,今天我們也來按照娃娃們一個一個間隔的方法來排排隊。
重點提問:先來看看自己和好朋友的樣子,你們有什么辦法排隊?(男女)看看排的對嗎?(拉開幕布,讓幼兒面對鏡子觀察自己和同伴有什么不同)
4、出示照片(提升:小4班幼兒蹲下站立、蹲下站立排隊的方法)
小4班的小朋友還會用這個辦法排隊,你們會嗎?
5、按照小4班幼兒排隊的方法排隊
小結(jié):我們小3班的寶寶真聰明,會用這么多好辦法來排隊,以后我們就用自己的好辦法排隊春游。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慶祝生日的情境中,體驗找朋友的樂趣,初步
2、在做客情境種鞏固做客的禮貌用語和簡單禮節(jié),學做有禮貌的小客人。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shè)patry情境
2、禮物、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今天是豆豆小朋友的生日,他要舉辦一個生日會,我們給他的朋友打電話請他們一起來參加我們的生日慶祝活動吧。誰來告訴我們怎么打電話?朋友接電話了要說什么?小結(jié):我們在打電話前要先按對電話號碼,接通后能主動打招呼,說完后會說再見。
二、打電話邀請朋友:
1、(出示媒體電話本)師:這是一本電話本,上面有許多朋友的電話號碼,我們一起給他們打個電話,他們過來參加吧。問:你看到了什么?還有什么?這些數(shù)字是幾?我們一起連起來讀一讀。小結(jié):原來這么多數(shù)字連起來就是小紅家的電話號碼。
2、(給小紅打電話)小紅:喂,是誰找我啊?師:喂,你好,我們是小3班的小朋友,想邀請你參加我們的party。小紅:好的,謝謝你的邀請,我等一下就來。師:好的,再見。小紅:再見。問:剛才我在打電話的時候說了什么?小結(jié):撥通電話后要主動打招呼,還要說出自己是誰,有禮貌的.邀請朋友,通話結(jié)束還要說再見。
3、輕輕的再翻開電話本,看看還有誰的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撥打樂樂的電話)誰來邀請樂樂?請一名幼兒邀請,師在旁引導幼兒有禮貌的邀請朋友。
4、再找找還有誰?號碼是多少?師撥打電話,怎么電話沒人接?那我們等一下再給她打電話。
5、再看看電話本上還有誰?撥打電話后請幼兒一起邀請。小結(jié):小朋友真有禮貌,打電話時能主動和動物朋友問好,還會先說出自己是誰,掛電話的時候還會和佳佳說再見,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
三、朋友來了(初步了解待客禮儀)
1、丁冬……(門鈴響了)a:是誰呀?b:是我,我是……a:你好,歡迎歡迎,請進來。b:謝謝:這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a雙手接過禮物:謝謝,請坐。
2、師問:小紅來到豆豆家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通過回憶講述招待客人的過程,加深幼兒印象,為下面有禮貌招待客人打下基礎(chǔ))
3、丁冬……(門鈴再次響起)師:我們一起去迎接客人。(引導幼兒禮貌的招待客人)
四、patry開始客人們都來了,我們的patry開始咯。先來唱個歌慶祝一下吧。幼兒齊聲唱歌。師:我們的朋友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禮物,我們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分享禮物)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初步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老師要表揚我們班上的一些小朋友,因為老師發(fā)現(xiàn)他們
每天來上幼兒園都是高高興興的自己走路來的,而且從來都不會哭鼻子,而第一天在幼兒園吃飯就不要老師喂飯,而且一個人吃飯,吃得非常的快!每天來上幼兒園都會禮貌的和老師問好,老師喜歡這樣的小朋友。
2、小動物幼兒園也開學了,我們來聽一聽小動物是怎么上幼兒園的吧!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鼓勵幼兒注意傾聽。
2、教師提問:開學了,猴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小動物們都是怎么去的猴寶寶有時怎樣去的呢?
3、猴寶寶表情怎樣?他又說什么了?
4、媽媽領(lǐng)著猴寶寶買香蕉,現(xiàn)在的猴寶寶會怎么做?
5、爸爸領(lǐng)著猴寶寶看姥姥,猴寶寶又會怎么做呢?現(xiàn)在猴寶寶怎樣上幼兒園的呢?
三、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猴寶寶開始是怎樣去上幼兒園的?小動物怎么說猴寶寶的?(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2、猴寶寶聽了小動物的話心里有什么感覺?怎么說的?(誰來說一說小猴子是怎么說的)
3、后來和爸爸媽媽外出猴寶寶怎么做了?上幼兒園怎么去的?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并遷移經(jīng)驗,進一步增強小朋友的獨立識。
1、教師:小朋友除了能自己走路上幼兒園,還能做什么事呢?(引導幼兒知道還會刷牙、洗臉、吃飯、穿鞋等。)
2、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邊說自己會做的事情邊做動作,其他幼兒還可以
跟著學。(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回答完整和動作做得好的幼兒盡量多讓幼兒開口去說,并且喜歡說)。
3、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jié)。對表現(xiàn)好的孩子進行表揚。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水果大家嘗_小班社會教案07-13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3-24
小班有關(guān)社會的教案03-24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3-31
小班社會課教案03-26
小班社會教案12-31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2
小班社會教案12-18
小班教案 | 小班社會:好朋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