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11-03 13:58:09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9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設(shè)計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的,孩子們都喜歡玩水,而“水”中也蘊藏了許多的知識!白プ『⒆又車氖挛飳λ麄冞M行科學教育”是《綱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選擇并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樂于嘗試的精神。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的字卡、兩個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組一份白糖、鹽、果珍。

  3、人手一條毛巾、半杯水、吸管。

  活動過程:

  1、教師以字寶寶“水”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水是什么樣的?”引導孩子尋找水的秘密。

  2、(1)第一個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師出示裝有水和米的玻璃缸進行演示,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是無色、透明的`。

  (2)第二個秘密:水是會流動的。

  第一步:教師用帶有小洞的小筐裝水,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是流動的。

  第二步:請幼兒玩玩具,自己動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動。

  (3)第三個秘密:有些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請幼兒選擇糖、鹽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攪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它們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師總結(jié)水的三個秘密。

  4、教師提問:“水”的作用?并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讓幼兒從小懂得保護水和節(jié)約用水。

  活動反思: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強調(diào)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嘗試雙手配合用充氣簡給氣球充氣,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觀察氣球不斷膨脹的現(xiàn)象。

  2.嘗試用語言、動作或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準備:

  氣球若干,裝在小筐里;小型手持式充氣筒。

  玩法說明:

  幼兒將氣球嘴套在充氣筒的出氣口上,一手捏緊氣球嘴,一手來回抽拉充氣筒活塞,兩手配合給氣球充氣。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充氣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尋找問題的原因,并嘗試解決。如果幼兒的氣球總是無法持續(xù)膨脹,可引導幼兒觀察是否漏氣、哪里漏氣以及為什么會漏氣,嘗試用捏緊氣球嘴等方法解決問題。如果幼兒雙手配合上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同伴的動作。

  2.氣球膨脹得過大時,及時提醒幼兒不要繼續(xù)充氣了,避免氣球爆炸。即使幼兒打爆了氣球,也不要加以指責。

  3.氣球充好以后,可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玩氣球。如,松開氣球嘴,玩放氣的游戲,觀察氣球放氣時飛行的軌跡;利用毛根等輔助材料嘗試自己扎氣球。

  4.鼓勵幼兒將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用繪畫等形式進行記錄。

  延伸活動:

  提供腳踩式充氣筒及形狀各異的氣球(如心形、長條形等),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

  2.能按事物的形狀、顏色兩種特征給圖形分類。

  3.發(fā)展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ppt課件,(老師和幼兒)不同顏色的圖形模板,彩筆,畫板,游戲音樂,七巧板拼圖。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圖形寶寶。

  首先讓我們來初步認識圖形寶寶,給幼兒事先準備好各種圖形模板,老師逐個向幼兒介紹和展示不同的圖形寶寶,并讓幼兒找出和老師手中一樣的圖形。

  二、加強幼兒對不同圖形的認識。

  1.師:今天,我們要來和圖形寶寶做"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起來,當我喊到"3"的時候你們睜開眼。瞧,哪個圖形寶寶來了?

  2.引導幼兒回答:(是什么圖形寶寶),然后用ppt把手中的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分別展示出來。

  三、幫圖形寶寶找朋友

  1.師:瞧,又有圖形寶寶來了。圖形寶寶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圖形寶寶?

  2.幼兒回答:他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用ppt功能逐一把圖形寶寶的朋友請出來。

  3.師:圖形寶寶們要找好朋友了,請你們把相同形狀的好朋友連起來。

  --幼兒用手將事先準備好的相同的圖形拼在一起。

  四、將圖形寶寶分分類

  1.按顏色分類。

  師:這些圖形寶寶太調(diào)皮了,它們找不到朋友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吧。

  --用ppt直接把相同顏色的圖形放到一起。

  2.按形狀分類。

  --用ppt直接把相同形狀的圖形放到一起

  五、拼拼搭搭真好玩

  1.師:我們的圖形寶寶還會變魔術(shù),瞧,圖形寶寶變成了什么?(卡車)誰能來把隱藏在卡車里的圖形找出來?

  --讓幼兒自主用電子白板的拖動功能把下面對應的圖形填補到卡車里面去。

  2.師:除了卡車,你覺得它們還可以變出哪些圖形呢?你們也想拼一拼嗎?

  3.提出要求:

 。1)聽到音樂就走到桌邊操作,音樂結(jié)束回到位子上;

  (2)拼好的小朋友要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拼的是什么,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有幾個。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交流。

 。1)師:你拼搭的是什么?請你告訴小伙伴。

  幼兒:想小朋友介紹自己拼的圖形。

 。2)師:請你來找找里面藏了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正方形。

  幼兒:回答自己所拼的圖形中所包含的各種圖形的個數(shù)。

 。3)師:你們真棒,如果拼搭的時候需要長方形卻沒有怎么辦?

  舉例:用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

  --用七巧板演示。

  (4)師:圖形寶寶玩累了,它們要回去休息了。老師會把這些圖形拼盤放在益智區(qū)里,下次我們還可以和它們再做游戲。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中班科學活動:水資源的利用――巧澆菜園

  二、活動內(nèi)容:把收集來的水資源,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

  三、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各種收集雨水的工具

  2、精神準備:觀察雨量與植物的關(guān)系、雨中體驗

  四、活動目標:

  1、會用不同的工具收集雨水,觀察記錄收集情況。

  2、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學會利用水資源的意識 。

  五、活動過程:

  1、下雨了

  下雨了,孩子們高興極了,潤潤說:“我們菜園的菜寶寶可以喝飽水了,雨下得非常小,我想帶著孩子出去看看,這么小的雨會讓菜寶寶喝足水嗎?

 。病⒂^察雨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孩子們拿著小鏟子在挖地下的土,倩蕓驚訝的發(fā)現(xiàn)地下的土還干著呢,這時有人提議說:”我們還是接一點兒水來澆菜吧,這樣快一些“,我說:”用雨水澆不是更好嗎?“開心說:”可是雨太小了,澆不到菜根呀“,我請孩子們一起來想辦法怎樣利用雨水才能澆到菜根?

 。、用雨水澆菜

  孩子們很聰明,想了很多辦法用雨水澆菜:

  (1)找來小桶、小瓶子、大盆收集雨水澆菜

 。ǎ玻┙优潘芾锏挠晁疂膊

  (3)挖渠引水澆菜

  沿著排水管挖幾條小溝,排水管里的雨水就會集中起來順著小溝通向菜地,這樣匯集起來的雨水會就會很快流入菜地,慢慢滲入到菜的根部。

  六、擴展:收集資源

  想想你用什么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水資源?

  七、延伸:資源的用途

  你知道收集來的水資源有什么用途嗎?

  八、活動后反思:

  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然角中種植的菜根越長越高,我們就一起在戶外開辟了一個小型種植園,把瓶子里種植的蔬菜移到種植園中,孩子們非常喜歡種植活動,他們更關(guān)心植物的生長情況,每天都用很多水去澆花、澆菜,我在想:水是寶貴的.資源,我們不可以這樣浪費,我們可不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的水資源來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呢?

  生活中,我們收集能源的意識很差,水不是再生資源,很多資料顯示,我們的水位在不斷下降,這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再繼續(xù)浪費,在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幼兒想辦法收集可以再利用的水資源,使孩子從小有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園內(nèi)自由尋找西瓜蟲

  1、教師鼓勵幼兒結(jié)伴去找西瓜蟲,并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jié)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jīng)歷

  1、“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么發(fā)現(xiàn)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師小結(jié):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借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么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么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帶領(lǐng)喲額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

  六、引導幼兒畫西瓜蟲,并記錄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幼兒邊觀察,邊畫。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2、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3、對家禽類動物有興趣,有探索的欲望。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活動,引出主題。。

  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底,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2、教師分別出示鴨子和鵝,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鴨子,說說:

  鴨子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頭上有什么?鴨子叫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鴨子的腳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走起路來是怎樣的?請幼兒學一學。

  (2)教師小結(jié)。

  (3)引導幼兒觀察鵝具體方法同上。

  3、引導幼兒采用對比的方法,比較鴨子與鵝的異同,進一步認識其特征。

  啟發(fā)幼兒注意觀察鴨子與鵝的外形,說說:鴨子與鵝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4、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圖說說:鴨媽媽身邊的小動物是誰?你知道是誰把小鴨子從蛋殼里孵出來的?

  (2)啟發(fā)幼兒觀察沙灘上的動物和腳印,用連線的方式幫動物找到腳印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內(nèi)容:小雨點去旅行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雨水不見”的奧秘,并感受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

  2、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3、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通過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雨水不見”的奧秘。

  難點: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材料創(chuàng)設(shè):

  1、電暖氣1個

  2、吹風機1個

  3、小手帕14個

  4、雨點圖片4張

  5、插線板

  6、曾讓幼兒感受雨天的快樂及變化

  活動流程:故事導入——討論、理解——動手操作——表達表現(xiàn)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T:今天,我?guī)砹四銈兊暮门笥,和我們大家一起學本領(lǐng)、一起做游戲,你們能猜出來他是誰嗎?

 。ǔ鍪居挈c的圖片)

  S:小雨點(雨點寶寶)。

  T:這里有好多的雨點寶寶。既然你們和雨點寶寶是好朋友,那他有困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S:幫助他。

  T:小雨點呀,他很喜歡在外面旅行?墒悄兀呀(jīng)旅行了好幾天,他有點想云媽媽了,他想回家了。但是呢,他又不知道怎樣才能從濕漉漉的地上回到云媽媽的身邊。所以呀,他就想到了你們,想請你們幫幫他,看看你們能不能想出好的辦法來幫助他。

  T:那你們就替小雨點想個辦法吧,讓他趕快回到媽媽的身邊。

  二、理解、討論

  T:你們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一個人想辦法,然后把你們想出來的辦法告訴小雨點,讓他快點回家。

 。ㄓ變河懻摚

  T:誰能告訴小雨點,你想出了什么辦法?

 。ㄕ3—4名幼兒回答,最好能說出用太陽,風等自然條件。)

  小結(jié):小朋友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小雨點回家,小雨點真開心。你們的本領(lǐng)真大,真聰明。

  T:對了,我差點忘記了,還有許多的雨點寶寶呀,他們在旅行的`時候,都跑到了我的小手帕上,你們能不能也把這些雨點寶寶送回家呢?要是他們回不去家也會很傷心的。

  S:能。

  T:那你們還能想出什么辦法讓雨點寶寶回家呢?

 。ㄕ3—4名幼兒回答,最好能說出用吹風機,電暖氣。)

  三、動手操作

  T:你們想的辦法真多,真棒。

  T:剛才呀,小朋友們想出來的辦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說用太陽照,有的說用吹風機吹,有的還說用電暖氣烤一烤。那我們自己動手來試一試,看看你們想的辦法能不能把雨點寶寶送回家,行不行。

  T:老師呀,給每個小朋友都發(fā)一個小手帕,你們用自己相出來的辦法把雨點寶寶送回家,好嗎?

  四、表達表現(xiàn)

  T:你們把雨點寶寶都送回家了嗎?

  T:誰能告訴我,你是怎樣把雨點寶寶送回家的呀?

 。ㄕ堄變赫f明、演示)

  總結(jié):雨點寶寶都回家了,你們高興嗎?那你想想,如果雨點寶寶跑到我們的身上,衣服上,鞋子上,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作為延伸)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教育目標:

  1、探索、感知空氣流動能使物體飛起來的現(xiàn)象,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2、大膽參與探索活動,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事先感知過空氣的特征,知道空氣無處不在。

  2、物質(zhì)準備:小傘娃娃(用半圓形紙圍合成圓錐體)、塑料瓶、吸管、泥工板、扇子等,有關(guān)火箭發(fā)射的視頻。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引導語:小傘娃娃有一個心愿,她很想飛起來,我們來幫助她吧。

  討論:怎樣能讓小傘飛起來呢?

  2、自由探索:讓小傘飛起來。

  (1)幼兒自選材料探索:嘴巴吹、吸管吹、泥工板扇、扇子扇……

  (2)分享交流:剛才你用什么辦法幫助小傘飛起來?

  3、對比實驗,探索小傘飛起來的原因。

  (1)第一次探索:無蓋的塑料瓶能不能幫助小傘飛起來?

  幼兒動手嘗試,教師觀察幼兒辦法。

  討論:你是怎么用塑料瓶幫助小傘飛起來的?為什么我們捏瓶子小傘就能飛起來?是什么使小傘飛起來了?

  (2)第二次探索:蓋上瓶蓋后的塑料瓶能不能幫助小傘飛起來?

  討論:小傘還能飛起來嗎?為什么?

  (3)小結(jié):原來是瓶子里充滿著空氣,不蓋瓶蓋的時候,我們用力捏瓶子,瓶子里的空氣就會跑出來,產(chǎn)生一股風,使瓶口的小傘飛起來;蓋子蓋緊后,瓶子里的空氣跑不出來,所以小傘就飛不起來了。

  4、觀看有關(guān)火箭發(fā)射的視頻,豐富知識經(jīng)驗。

  引導語: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借助空氣流動使它們飛起來的'?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1)科學區(qū):引導幼兒做《小傘飛起來》的實驗,初步感知小傘飛的高度與捏瓶子的力氣大小之間的關(guān)系。(2)操作區(qū):引導幼兒根據(jù)步驟示意圖制作火箭,并比比誰做的火箭飛得高。

  家園共育: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尋找、收集生活中有關(guān)“空氣流動使物體飛起來”的現(xiàn)象與資料。

  領(lǐng)域整合:結(jié)合美術(shù)活動《手工制作:美麗的小傘》,讓幼兒用日歷紙或硬紙板自制小傘,裝飾小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目標:

  1. 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 探索充氣的多種方法。

  3. 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準備:

  1. 沒充氣的氣球人手一份。

  2. 腳踩式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

  過程:

  1. 氣球吃什么。

  出示充好氣的氣球和未充氣的氣球。這個氣球圓鼓鼓,胖乎乎,這個氣球呢,癟著肚子,好像沒吃過飯。

  教師手拿未充氣的氣球,引出《氣球愛吃什么》。

  氣球喜歡吃餅干、饅頭、糖果嗎?

  氣球吃什么,才能鼓起來,變的胖胖的呢?

  2. 我?guī)蜌馇虺钥諝狻?/strong>

  空氣有個怪脾氣,很喜歡從氣球的肚子里溜出來。怎么樣讓氣球吃的飽飽的,又不讓空氣溜掉?

  教師示范吹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以及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溜走。

  幼兒每人一只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讓氣球很快“胖”起來。

  為了不讓空氣溜走, 幼兒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扎住“氣球嘴”。

  3. 充氣玩具吃空氣。

  出示充氣玩具。氣球還有很多朋友,也和氣球一樣喜歡吃空氣。我們也來幫幫他們,讓他們也吃得圓鼓鼓、胖乎乎的。

  幼兒自由結(jié)伴給充氣玩具吹氣,摸一摸充滿空氣后胖乎乎的“身體狀態(tài)”。

  幼兒玩一玩這些充氣玩具。

  反思:

  讓空氣溜走時,小朋友能夠積極地發(fā)揮想像,并聯(lián)系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了很多的辦法:有的'借助不同的材料來綁住氣球,有的說把氣球嘴打個結(jié)。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從氣球里溜走,是這個活動的難點,小朋友還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在他們給氣球充氣后,然后幫助他們把氣球嘴扎好。我借鑒了課后的建議,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用肢體來表演氣球慢慢變鼓的樣子。小朋友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喜歡,都用豐富的體態(tài)表現(xiàn)出癟氣球、氣球吃了空氣鼓鼓的樣子,他們玩的很開心。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9-18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8

(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04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15篇03-2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抓空氣03-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11-11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指紋》教案12-1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5-2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