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3-06-15 17:01:21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班音樂教案【精】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樂教案【精】

小班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欣賞、感受與“母愛”有關的藝術作品,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與思考。

  2、學習歌曲《搖籃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緩,恬靜,安逸的情緒學唱這首世界著名的藝術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摯的母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4、鼓勵學生嘗試進行簡單的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演活動。

  教學重、難點:

  1、裝飾音的唱法;

  2、引導學生用“輕、暗、柔”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

  3、附點

  節(jié)奏唱法,節(jié)拍的強弱處理;

  教學方法:

  啟發(fā)法、聽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創(chuàng)新法、探索體驗法

  教學準備:

  1、準備一些相關資料及電教設備

  2、搜集有關母愛的藝術作品。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方整性結構,每個樂段兩個樂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強弱弱的舞曲風格,搖擺韻律。音樂中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的旋律,再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表現(xiàn)出那充滿無限溫存慈祥的萬千柔情。并勾畫出一副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也表達了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母親對孩子的愛。

  《搖籃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親在搖籃旁為撫慰嬰兒安靜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體裁。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都有他們自己的搖籃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寫過這類歌曲。設計意圖:

  本課教學運用新課標中的新理念,以審美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內(nèi)在感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興趣,并運用于生活之中。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感受

  1、聆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當你們聽到或唱起這首歌時,你們的心情怎樣?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幾個學生談談自己演唱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師:是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所以,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歌頌偉大的母愛。剛才我們唱的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以優(yōu)美的旋律來歌頌母愛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xiàn)母愛的。

  2、學生欣賞關于母愛的會畫作品

  畫家用五彩的畫筆,勾勒出了美妙的圖案,用靜止的畫面告訴人們,什么是愛。

  2、學生欣賞古詩《游子吟》及圖片:

  師: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在他50歲的時候?qū)懥艘皇赘桧災笎鄣脑,這首詩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下面就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去朗誦這首詩,

 。◣熒献鬟M行配樂朗誦,老師播放《搖籃曲》的旋律,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游子吟》)

  師生共同討論這首詩的含義和所要表達的情感。

  師:兒行千里母擔憂,這首詩抒發(fā)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以及孩子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你們從小長這么大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你們帶大,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還在襁褓之中時,躺在搖籃里,母親一邊哼搖籃曲,一邊哄你們睡覺,那種情景多么溫馨、甜美,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用音樂來傳遞母愛的世界著名藝術歌曲《搖籃曲》。

  二、學習新課(展示歌片)

  1學生輕聲朗讀歌詞,領會歌詞大意。(指導糾正個別字的咬字吐音,并按節(jié)奏進行朗誦.)2、學生挑選歌詞中描寫的事物,構思出一幅溫馨畫面。(多媒體展示圖案:小寶貝、母親、丁香、紅玫瑰、天使、圣誕樹等)

  3、聆聽范唱歌曲《搖籃曲》

  2、介紹《搖籃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學生欣賞范唱歌曲《搖籃曲》,然后隨琴聲心里哼唱歌曲《搖籃曲》。

  4、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唱歌曲,采用聽唱法學唱《搖籃曲》。引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5、師:這首歌曲表現(xiàn)的情緒非常溫馨、靜謐,表現(xiàn)了媽媽對寶寶的無限柔情,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三、拓展與探究

  1、學生聆聽思考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塑造了什么音樂形象

  搖籃擺動的音樂形象

  2、欣賞中外《搖籃曲》,通過欣賞中外《搖籃曲》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A、討論得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點:前者直接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后者通過環(huán)境描述含蓄地表達情感。

  B、總結中外搖籃曲的特點:a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b曲調(diào)平靜、徐緩、優(yōu)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lián)u籃擺動的節(jié)奏。

  4、什么是搖籃曲?

  四、小結

  1、通過你們的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母親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2、學生每人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3、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就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深深的愛再一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五、本課在音樂中結束。

  其實不僅僅是母愛偉大,父愛也同樣偉大。父愛是含蓄的,是深沉的,是不輕易表達的,希望同學們可以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有沒有什么要對父母說的,有什么是我們可以對父母做的。爸爸媽媽一直在為我們奮斗著,那我們該如何去表達我們心中的愛?也為父母唱首歌,幫他們捶肩揉背,吃飯過后洗洗碗,還是到一盆洗腳水,洗去他們一天的風塵?讓我們將愛化為行動,將愛進行到底!

  六、作業(yè)布置。

小班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喜歡朗讀和表演詩歌,感受其中的快樂。

  2、理解詩歌內(nèi)容,在閱讀中能明白事物的對應關系。

  3、認讀重點字詞:顛倒、清早、石頭、滾、外婆、笑呵呵、咬

  教學準備:

  掛圖、音帶、錄音機、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互相問候

  2、幼兒有序取書或教師發(fā)書。

  二、感知理解活動

  1、看掛圖。

  教師引導語:有一個粗心的小畫家,畫錯了很多地方,我們一起來幫他找出來,幼兒觀察畫面,找出其中顛倒的`場景。

  2、欣賞詩歌

  3、幼兒自主閱讀

  思考:詩歌中所寫的事物關系正常嗎?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4、集體閱讀

  三、游戲活動

  游戲:盲人摸字。

  教師把大字卡在黑板上隨意排放。

  教師或以幼兒扮作盲人,用手去摸某張字卡,摸到后掙眼睛,說出該字卡是誰,說對后全體幼兒鼓勵,游戲反復進行。

  四,體驗活動

  1、教師播放音帶,幼兒看書劃讀跟讀詩歌。

  2、教師在掛圖上貼上聲勢圖譜,請幼兒邊看邊讀邊動作,邊念詩歌。

  3、趣味朗誦,教師隨意將掛圖上的部分字詞用紙遮起來,小朋友念詩歌,念到被遮起來的字詞用"彈舌“或”咂嘴“等小動作代替。

  五、創(chuàng)造活動

  1、自編顛倒歌。

  2、交流感受,說顛倒話,聽顛倒歌,大家的心情覺得怎么樣?

  六,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教師播放音樂,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小班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鈴鼓的拍擊及時作出“泡泡破了”的反應。

  2、體驗跟著音樂做游戲的樂趣。

  3、掌握好音樂的節(jié)奏。

  教學重點:

  根據(jù)鼓聲做出相應的反應。

  教學難點:

  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2、音樂磁帶《吹泡泡》,錄音機。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裝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兒的注意。

 。1)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個小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2)教師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泡泡在空中飛舞的樣子。

  2、示范動作,引導幼兒模仿。

 。1)教師示范“吹泡泡”,“泡泡飛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動作。

 。2)教師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師邊唱歌,邊和幼兒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動作。

  3、音樂游戲“吹泡泡”。

 。1)幼兒散開,邊唱歌,邊玩游戲,唱到最后一句“啪”時,聽到鈴鼓聲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動作。

 。2)讓3~5名幼兒自由結伴,拉成小圓玩游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拉成大圓玩游戲。

  活動延伸:

  層次一:愿意參加游戲,在教師提醒下做動作。

  層次二:能根據(jù)兒歌的內(nèi)容作相應的動作。

  層次三:能保持身體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腳,下蹲,拍手挑起等動作。

小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 歌詞內(nèi)容,樂于創(chuàng)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2. 愛自己的媽媽,愿意幫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及表演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歌曲,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當媽媽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以后,累不累?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一位有小朋友是怎樣做的'?(觀看表演的視頻)。

  視頻中的小朋是怎么做的?

  二.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唱歌曲。

  1.播放《好媽媽》課件。 視頻中的小朋們是怎么做的?

  老師根據(jù)小朋友的回答小結。

  老師把小朋友們剛剛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歌名就叫《好媽媽》。

  2.老師范唱

  3.你們最喜歡歌中的哪一句?

  老師根據(jù)幼兒說的內(nèi)容讓幼兒學唱。

  三.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

  1.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并請創(chuàng)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2.幼兒扮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4.兩名幼兒一組,一名做媽媽,一名做孩子進行表演唱。

  小百科: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系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小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詩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要求幼兒較有節(jié)奏地朗誦詩歌,讀出問句的語調(diào)。

  3、鞏固有關的知識。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詩歌。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圖片。

  3、課件: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本領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1、游戲《小蜂窩》。問:是誰飛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飛來了。

  2、出示節(jié)奏卡片,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拍手。出示四種飛蟲的圖片,引導幼兒按語言節(jié)奏說出:x x飛來了,歡迎x x的句子。

  3、創(chuàng)設情景,理解詩歌內(nèi)容。請小朋友說說都有誰?它們都有什么樣的本領和特點。通過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四這種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說的對不對。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4、游戲《看誰飛的快》,按照飛蟲不同的特點飛到相應的圖片旁。

  5、學習詩歌,教師結合圖片提問,幼兒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問。教師示范讀,教師注意讀出疑問句的語調(diào)。

  6、分段欣賞,指導幼兒讀出疑問句的.語調(diào)。

  7、將幼兒分為兩大組,一組讀問句,一組讀答句。

  8、創(chuàng)編:結合以上學習的形式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什么圓圓》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飄空中

  〔活動延伸〕

  將活動的頭飾和掛圖放到表演區(qū),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昆蟲進行表演!加深幼兒對昆蟲的印象!

  附兒歌:

  什么蟲天天忙采蜜?

  什么蟲愛穿花衣裙?

  什么蟲飛翔象飛機?

  什么蟲提只小燈籠?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愛穿花衣裙。

  蜻蜓飛行象飛機。

  螢火蟲提只小燈籠。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么,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chuàng)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nèi)涵,去產(chǎn)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lián)系,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這是以后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

  小百科:問答是提問和解答,一個過程。

小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中小動物的基本特征來替換歌詞。

  學習歌曲,嘗試用問答的形式進行歌唱。

  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圖片:大象、白兔。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老師"小朋友你們?nèi)ミ^動物園嗎?你都見過什么小動物?"

  2、老師以問答的形式范唱歌曲(清唱)。

  老師:"大家都認識這么多小動物啊,那我要出一個關于小動物的問題,看誰能答上來。"(第一段:老師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 幼兒答后,老師再唱:"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第二段:老師在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幼兒答后,老師再唱:"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長。")

  3、提問歌曲中都問了什么?是怎樣回答 的;老師引導幼兒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

  4、老師幼兒以問答的`形式嘗試唱歌曲。

  老師問,幼兒答,也可互換角色反復進行歌唱,增強幼兒對歌詞的掌握和熟悉旋律。

  5、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詞語來替換歌詞,創(chuàng)編歌曲。

  6、老師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的歌聲與伴奏,并努力爭取與他人的歌聲、伴奏一致。激發(fā)幼兒對唱歌的'興趣。

  2、教幼兒學習自編歌詞,啟發(fā)幼兒根據(jù)歌詞自編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1、一棵蘋果樹圖片,圖片蘋果若干。

  2、蘋果一個(認識蘋果,知道其特征。),香蕉、鴨梨等實物各一個。

  過程分析

  1、學新歌。

  (1)教師出示玩具蘋果一個,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蘋果樹圖片,讓幼兒作采摘蘋果狀。然后,再讓幼兒坐在椅子上傾聽老師哼唱歌曲。

  (3)請幼兒跟老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4)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歌唱。

  2、感受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jié)奏。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拍手。

  (2)引導幼兒邊唱邊拍身體的有關部位。

  3、創(chuàng)編新歌詞和表演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出見到過的其他水果和蔬菜,討論其名稱、顏色、形狀及其他有關特征。

  (2)教師引導和幫助幼兒根據(jù)新說出的水果編成歌詞唱出來。

  效果分析

  1、歌曲內(nèi)容淺顯易懂,老師出示蘋果后,很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

  2、老師出示蘋果樹邊做摘蘋果的動作,邊說歌詞,有的幼兒就跟著學起了摘蘋果的動作,有的幼兒跟著說起了歌詞。

  3、多數(shù)幼兒能跟著老師學習歌曲,并能做相應的動作。教學效果良好。

  4、創(chuàng)編新歌有一定的難度,但當老師出示相應水果后,幼兒還是能夠跟著按出示的水果唱歌。

  5、此活動還須在平時多加練習。內(nèi)容還可以加以擴展。

小班音樂教案8

  學習活動:《誰來了》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分角色進行對唱。

  2、體驗和朋友一起做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熟悉音樂。

  1、出示青蛙達達,引出故事情境

  今天達達要過生日了,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和達達過生日吧。

  達達還邀請了很多動物朋友一起來,猜猜有哪些動物朋友會來和它一起慶祝生日?

  2、你們認識的動物朋友真多!到底誰會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猜動物,學唱歌曲

  1、小兔(第一段)

  ——長長的耳朵,長長的耳朵,誰來了?誰來了?(播放視頻出示兔耳朵,請幼兒猜測)

  ——我是小兔,我是小兔,你好呀!你好呀。úシ乓曨l揭曉答案,完整歌唱)原來是有長長耳朵的小兔子。我們和小兔子一起來唱歌吧!

  2、大象(第二段)

  ——第二個好朋友有一條長長的`鼻子,猜測會是什么動物?

  看看是不是大象?

  3、師幼分角色對唱(鞏固前兩段)

  ——達達已經(jīng)請了哪些小動物?你們來做小兔和大象,藏在山洞里,我來做青蛙達達,一起跟著音樂和我打招呼吧!

  4、猴子、長頸鹿(引發(fā)聯(lián)想、幼幼對唱)

  ——達達邀請了有長長耳朵的兔子,長長鼻子的大象。它還會邀請誰呢?誰身上也有長長的東西?

  原來達達邀請的動物朋友,身上都有長長的東西。

  ——如果**要來,它會怎么唱呢?(師幼對唱)

  三、游戲:誰來了

  1、達達的朋友們都來了,和好朋友一起慶祝生日真開心。我們也來玩誰來了的游戲吧!

  2、教師示范:我來選一個我喜歡的動物,藏在樹洞里,你們做青蛙達達,把我請出來。

  3、幼兒游戲

  多位幼兒進樹洞扮演動物,與其他幼兒對唱。

小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音樂前奏,用自然的聲音有節(jié)奏的演唱歌曲。

  2、隨著音樂學習漱口的方法,感受講衛(wèi)生的樂趣。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了解多刷牙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個干凈的'水杯;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漱口歌》

  活動過程:

  一、講述《講衛(wèi)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題。

  1、教師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講述:這是一直講衛(wèi)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齒又白又整齊,可好看了。你們知道她沒太能吃完點心后、飯后都做了什么嗎?

  3、觀察動作表演與教育掛圖,理解、記憶歌詞。

  4、教師按歌詞的順序表演漱口的動作,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5、逐一出示掛圖,與幼兒共同理解各掛圖的意義,教師用歌詞進行講解。出示及講解掛圖時應注意打亂順序。

  6、教師邊朗誦邊表演,要求幼兒認真觀察后將掛圖按順序排好。

  二、教師范唱,幫助幼兒感受歌曲,進一步記憶歌詞。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邊欣賞邊學唱。

  2、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按音樂的內(nèi)容有節(jié)奏的進行表演。一兩遍后教師可視情況提示幼兒在念白處跟念。

  三、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教師應提示幼兒認真傾聽音樂,在前奏結束后開始演唱。同時,根據(jù)幼兒學習情況,有輕聲帶唱逐步過渡到幼兒獨立演唱。

  2、教師伴奏,幼兒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午餐后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按音樂提示幼兒正確漱口。

  教學反思:

  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不能通過今天一個活動達成,而需要他們的老師,家長持之以恒地去引導與培養(yǎng),作為保健老師,我也會經(jīng)常性地關注幼兒的牙齒健康狀況,通過檢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導。因此在后續(xù)活動中我還將進一步把生活課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鏈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

小班音樂教案10

  目標:

  1.能用活潑、愉快的聲音唱歌。

  2.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參加了新年游園活動,體驗了游園活動的豐富多彩和過新年的喜悅。

  2.鑼一面,鼓一個。

  過程:

  1.讓幼兒暢談過新年游園活動的感受,引出課題。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師有表情地范唱。

  師幼共同邊聽音樂邊按節(jié)拍朗誦歌詞,幫助幼兒熟悉曲調(diào)。

  幼兒學唱。

  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幼兒創(chuàng)編拜年動作,增加歌曲的演唱興趣。

  4.幼兒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建議:

  鼓勵幼兒向家人及親戚演唱此歌曲,與每一個人共享新年到來的快樂。

  評價:

  能唱清楚歌詞,會用動作表示“恭喜”。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

  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準備:

  《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shù)相等)。

  過程:

  1.發(fā)聲練習:北風吹。

  1 2 | 3一| 3 2 |l―|

  (教師)北 風 吹, (幼兒) 呼 呼 呼。

  2.學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歌唱。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幼兒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飄落的姿態(tài)。

  建議: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評價:

  喜歡創(chuàng)編動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小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學習用蠟光紙、毛線裝飾傘面,培養(yǎng)手工制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下雨;

  2.大果凍盒人手一個(貼好雙面膠);

  3.彩色蠟光紙若干(部分畫上圖案)、各色毛線若干;

  4.鉛絲做的'傘柄人手一個(繞好即時貼);

  5.剪刀、鉛筆各人手一份;

  6.范例花傘一把;

  7.視頻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導入(在“下雨”的場景中)

  師:小朋友,你們看下雨了,我們一起來唱《大雨小雨》吧。

 。◣熡R唱)

  二、回憶所見到的傘的樣子。

  師:誰來說說你見過的傘是什么樣子的。

 。ㄓ状穑

  三、出示“小花傘”引起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的興趣。

  1.師:這兒有把小花傘,你們猜它是用什么做的?

  傘上的花紋和圖案是用什么裝飾的?

  2.打開視頻展示臺,引導幼兒觀察蠟光紙和毛線不同的用法。

  四、引導探索不同的裝飾方法,并請部分幼兒在視頻展示臺上示范。

  五、幼兒操作,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六、在“下雨”的場景中互相欣賞“小花傘”,教師把幼兒作品掛在“雨滴”中展示。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欣賞用他們的作品布置的教室環(huán)境,互相評價,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班音樂教案12

  蘋果(小班音樂)

  歌曲蘋果(小班)

  1=C 4/4

  553655 3 / 1353221://

  樹 上 許 多 大 蘋 果,一 個 一 個 摘 下 來。

  我 們喜 歡 吃 蘋 果, 多 吃 蘋 果 身 體 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詞,熟悉曲調(diào),會聽前奏并整齊地開始唱。

  準備:磁性教具(一棵大樹,許多紅蘋果)。

  過程:

  (一)出示蘋果樹,提問:這棵樹上有許多什么?(蘋果)什么顏色的蘋果?(紅顏色)大家看,老師把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說邊把蘋果拿下來。你們喜歡蘋果嗎?(喜歡吃)多吃蘋果身體怎么樣?(身體好)

 。ǘ⿲⒛孟聛淼'蘋果再貼上去,教師邊演示教具邊示范唱一遍。

 。ㄈ┙逃變簩W說歌名“蘋果”,教師再范唱一遍。

 。ㄋ模⿴в變喊垂(jié)奏念歌詞1----2遍,幼兒學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學唱3---4遍。

  建議:除邊連續(xù)唱段歌詞外,還可以采用每段歌詞先念后唱的方法,念歌詞要合旋律的節(jié)奏(×× ×× ×××)。

小班音樂教案13

  活動準備:

  一、各種打擊樂器4-5件。

  二、音樂伴奏帶、錄音機。

  三、嘴巴、手、腳圖片標志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打擊樂器,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它們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1、教師逐一出示并操作打擊樂器使其發(fā)出聲音,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樣讓樂器發(fā)出聲音的。

  2、教師小結:雙響綁和三角鐵是老師用不棍和鐵棒敲一敲發(fā)出聲音的,沙錘和串鈴是老師用手搖一搖發(fā)出聲音的。

  二、認識身體樂器。

  師:這些打擊樂器可以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發(fā)出很多好聽的聲音的,也是一件樂器。

 。薄⒄J識“嘴巴”樂器。

 。、引導幼兒用嘴巴發(fā)出多種聲音:彈舌頭、搓上下唇、彈上顎等。

 。隆⒉シ乓欢我魳,用嘴巴樂器來為音樂伴奏。

  (2、3)環(huán)節(jié)為:認識“手”樂器和認識“腳”樂器,方法同1環(huán)節(jié)。

  三、表演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集體自由選擇嘴巴、手、腳中的一種樂器為音樂伴奏。

 。病⒓w自由結合幾種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游戲:看指令,選樂器。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老師要和你們來玩游戲了。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標志,分別是:嘴巴、手、腳。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音樂邊看我舉起來的是哪種身體樂器,而且你們要按照老師的標志去選擇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游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請部分幼兒參加游戲,其他幼兒觀看。

  第二次請全體幼兒參加游戲表演。

  四、親子同樂。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用身體樂器來為音樂伴奏,現(xiàn)在我們請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來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吧!(放音樂,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表演)

  活動目標:

  一、進一步區(qū)分對身體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認識。

  二、發(fā)現(xiàn)身體部位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大膽進行嘗試表現(xiàn)為音樂伴奏。

  三、萌發(fā)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體會小和大樹媽媽的情感。

  2、學習用連貫和斷頓、跳躍的歌聲表達歌詞的不同情感。

  3、能自由結伴,分角色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每人手拿一片樹葉、音樂磁帶

  活動預設過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

  ——幼兒聽音樂自由舞蹈或結伴舞蹈

  師:聽了這個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呢?那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跳舞吧!

  ——幼兒在《小樹葉》樂曲聲中,后手拿小樹葉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鼓勵幼兒在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變換動作。

  師:小樹葉飄下來是什么樣子的啊?

  ——教師以故事導入,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熟悉歌詞。

  師:秋天來了,秋風吹呀吹,將大樹媽媽的孩子一個一個吹落在地上。孩子們離開了媽媽,心里會怎樣?可這些孩子很勇敢,他們一起安慰媽媽:“明年春天我會回來!

  ——隨著音樂朗誦歌詞,理解歌詞內(nèi)容。

  二、學習歌曲

  ——討論兩段歌曲不同的情感處理。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

  ——幼兒完整學唱歌曲一遍

  1、哼唱學會旋律

  2、加入歌詞,可以分男生唱、女生唱、小組唱

  3、完整唱,并且加入表演

  ——幼兒再次學唱歌曲一遍,要求用不同的歌聲表達兩段不同情感。

  分析調(diào)整

  價值分析:

  通過第一感覺傾聽加上自由的動作,有一個對音樂的直觀感受,熟悉旋律。

  觀察調(diào)整:

  由于孩子們對樹葉飄落的前期經(jīng)驗比較豐富,所以在活動中教師請幼兒跟著音樂自己跳跳舞,幼兒能兩兩結伴共舞,動作都是比較簡單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樹葉從樹上掉下來,就慢慢的扭扭身體蹲下來。

  價值分析:

  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歌曲的學唱,并且在此基礎上唱出歌曲的情感部分。

  觀察調(diào)整:

  聽完歌曲,有的.幼兒說感覺很舒服還有的說想出去玩等等。在學唱歌曲的時候,有個別音高把握不準,老師要用手勢來提醒孩子。歌曲內(nèi)容比較簡單易懂,幼兒能聽幾遍后記住跟著一起哼唱起來。以分組比賽唱的形式進行,激起了幼兒表演的積極性。以貼紙獎勵的形式吸引幼兒,很多幼兒都能大膽上來來嘗試。

小班音樂教案15

  教材分析

 。ㄖ攸c與難點)

  《拾豆豆》這首歌曲內(nèi)容簡單,歌詞容易記憶,初次體驗京腔京韻的戲曲風格,培養(yǎng)幼兒對戲曲的喜愛之情。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結合圖譜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xiàn)京劇曲調(diào)的韻味。難點是能邊做動作邊唱歌曲,體驗歌表演帶來的樂趣萌發(fā)珍惜勞動成果之情。

  幼兒基礎分析

 。芰Α⒔(jīng)驗基礎)

  《拾豆豆》是京劇類型歌曲,通過學習拾豆豆這首歌曲,讓幼兒初步了解京劇藝術。同時,大班幼兒有許多歌表演的經(jīng)驗,但是大部分幼兒在新授歌曲中加上歌表演的形式,往往會出現(xiàn)顧手不顧腳,顧腳不顧嘴的情況。所以在表演的過程中,動作也逐一增加。

  活動目標

  1.結合圖譜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xiàn)京劇曲調(diào)的韻味。

  2.能邊做動作邊唱歌曲,體驗歌表演帶來的樂趣。

  3.萌發(fā)珍惜勞動成果之情。

  活動準備

 。ú牧、環(huán)境、知識準備)

  PPT、伴奏音樂U型座位、

  一、欣賞導入

  導語:孩子們你們見過豆豆嗎?你見過的豆子是怎樣的?

  二、初步感知歌曲

  1.游戲“猜豆豆”,翻圖譜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猜豆豆”的游戲。

  要求:教師演唱歌曲的同時開始在手中藏豆豆,當歌曲結束時請一位幼兒猜豆豆的哪只手中,猜對者可以上前翻一張圖片。(4次演唱)

  2.圖譜展現(xiàn),完整演唱

 。1)嘗試完整演唱歌曲

 。2)提問:這首歌曲你們知道是什么類型的么?

  小結:這首歌曲它是一首富有京劇韻味的京歌。

  三、學唱歌曲

  秋天,豆豆成熟了,一顆顆落在了地上,要怎么做呢?趕快讓我們提上小竹籃,去撿豆豆吧。豆豆會被誰撿走呢,這可是個秘密,待會請你閉上眼睛來猜一猜。

  唱完一遍歌曲,我會找到我喜歡的.那個籃子,被我點到的那個幸運兒要馬上唱一句,“哈~~~~~”,其他的小朋友猜一猜豆子在誰哪。(游戲反復3-4遍)

  四、創(chuàng)編動作

  過渡語:你們想親自拾豆子嗎?那讓我們出發(fā)吧。用好聽的聲音唱歌的小朋友一定能撿到有大有多的豆子。

  (1)邊唱邊做既興動作,體會怎樣的動作更適合京歌的特點。

  (2)集體邊唱邊表演,教師給予指導

  結束語:回去我們可以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3-08

小班音樂教案11-02

音樂小班教案03-03

實用的小班音樂教案10-12

小班音樂跳舞教案03-25

有關小班音樂教案11-11

小班傘音樂教案11-13

小班音樂驚愕教案04-24

小班音樂《傘》教案03-25

小馬小班音樂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