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8-10 10:29:55 教案 投訴 投稿

大班社會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7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牙醫(yī)的工作,知道牙醫(yī)是治療牙齒疾病的醫(yī)生。

  2、知道保護牙齒的基本方法。

  活動準備:

  1、"社會萬花筒":《牙醫(yī)阿姨請問你》

  2、與小區(qū)內牙醫(yī)或從事相關工作額人士、家長、衛(wèi)生單位聯(lián)系,確定參觀地點。

  3、海報紙、兒童記錄本、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與同伴分享自己到醫(yī)院看牙醫(yī)的經驗。

  1、你到醫(yī)院看過牙齒嗎?為什么要去見牙醫(yī)?

  2、在牙醫(yī)診所見到了什么?

  3、牙醫(yī)是怎么檢查牙齒的'?

  4、你見過哪些看牙的工具?猜猜看它們有什么作用?

  5、你有什么疑問?

  二、討論即將到醫(yī)院拜訪牙醫(yī)時想問的問題。

  1、教師協(xié)助幼兒將問題記錄在海報上。

  2、告訴幼兒參觀牙醫(yī)診所時的安全及禮貌,不要亂動牙醫(yī)叔叔或阿姨的看診工具。

  三、參觀牙醫(yī)診所。

  1、請牙醫(yī)介紹各種看牙的工具,說明其功能,并請牙醫(yī)介紹保健牙齒的方法。

  2、鼓勵幼兒依之前討論的問題提問,請牙醫(yī)回答幼兒的問題,并記錄下來。(也可以請幼兒當場讓牙醫(yī)進行檢查,用現(xiàn)場示范的形式回答幼兒提問。)

  四、回園后分享參觀,交流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看看疑問是否得到了解答。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

  2、通過討論,懂得遇事要善于觀察,會從多方面不同角度地思考并發(fā)現(xiàn)事物的長處和短處。

  3、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愛動腦的習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人手一張,彩色筆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上的高房子和矮房子?

  1、你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是高樓房還是矮樓房?

  2、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3、你喜歡高房子還是矮房子?為什么?教師將幼兒自己講述的觀點記錄下來。

  二、引導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住在高、矮樓房的好處。

  1、高樓房有什么好處?

  2、矮房子有什么好處?

  三、引導幼兒討論,比較了解高、矮樓房各自的弊端。

  1、高樓房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想一想,怎樣才能將高房子和矮房子的長處都發(fā)揮出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各種方法。

  四、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對幼兒的'大膽想象給予表揚和贊揚。

  五、啟發(fā)幼兒在白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高樓房或矮房子,并講述自己喜歡的理由,教師將幼兒的想法——記錄下來,并貼在活動室墻面上。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觀點。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在黑暗、狹窄的通道里控制身體、迅速爬行的.能力。

  2、引導幼兒感受爬行運動帶來的樂趣,并鼓勵幼兒思考運東西爬行的方法(姿勢、動作)。

  3、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探索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炮彈(沙包)。

  2、陽光隧道3條,平衡木3條,小溝3條。

  三、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做運動——老鼠襲擊,偷娃娃——小朋友們練本領(運炮彈)——小朋友們運炮彈營救娃娃——慶功會——娃娃送回家、炮彈運回去。

  1、小朋友們做運動。

  教師啟發(fā):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動物們,讓我們跟著音樂動起來吧!幼兒邊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動作。

  2、老鼠襲擊,偷娃娃。

  教師啟發(fā):家里的娃娃都被可惡的老鼠偷到前方老鼠洞里去了,怎么辦呢?現(xiàn)在這里有什么?對,要想辦法把炮彈運過去,速度要快。

  3、小朋友們練本領(運炮彈)。

 。1)幼兒每人尋找一枚炮彈和一座山洞,探索怎樣拖著炮彈從通道里爬出去。

 。2)請方法好,速度快的幼兒示范、交流。

 。3)增加難度,幼兒拖著炮彈爬出通道后,還要走過獨木橋,跨過小溝。教師從中指導那些方法錯誤、速度較慢的幼兒。

  4、小朋友們運炮彈營救娃娃。

  教師啟發(fā):小朋友們出發(fā)去救老鼠,前面有一段很長道路,要走過獨木橋、爬山洞、跨過小溝鋪成一條路走過去。

  5、娃娃送回家,炮彈運回去。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對比,關注了解災后幼兒的學習生活

  2、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災區(qū)兒童的關心,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3、感受社會是個大家庭,每個人之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激發(fā)愛心。

  活動準備:

  1、PPT、愛心信紙。

  2、音樂《再見》。

  3、調查表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再見》

  師:聽到這首曲子,你心情怎么樣?你想起了什么?

 。ㄓ變夯貞洠貞涖氪ǖ卣饡r的場景。)

  師:汶川地震是幾月幾號?(5.12)

  師:今天也是5、12離汶川地震正好是一周年。

  2、出示PPT: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師:前幾天,老師請你們對汶川地震作了一些調查,調查表上有三個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問題一:5.12地震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小結: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在沉重的苦難中,我們大家團結起來,一起來幫助災區(qū),讓他們感受愛,與他們分享愛。教師邊小結邊出示PPT。

  出示問題二:震后人們的心情是什么樣?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出示問題三:全社會的人們給了他們怎樣的幫助?是誰來幫助他們的?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人們捐款、醫(yī)生來救助病人、消防員叔叔來救他們、工人叔叔來造房子。(邊說邊出示PPT)

  師:在全社會的幫助下現(xiàn)在的'汶川是什么樣的呢?

 。ǔ鍪綪PT重建后的圖片)

  小結:汶川現(xiàn)在變得越來越好了,開始正常的生活,小朋友已經可以在課堂上上課了,大人么也已經可以正常工作。

  師:看到這些場景,你們開心嗎?

  3、制作愛心卡

  師: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了,你愿意為災區(qū)的小朋友獻上你的愛心卡片嗎?畫完后還要想一句祝福的話對他們說,老師幫你記錄在上面。?

  (幼兒操作繪畫)

  4、寄信

  教師與幼兒一起寄信。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tǒng)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huán)節(jié)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tǒng)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xiàn)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fā)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fā)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huán))。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fā)現(xiàn)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ㄙM的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fā)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xiàn)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huán)節(jié)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要亂扔西瓜皮,不亂扔廢物。

  2、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通過討論知道廢物要扔在垃圾桶中,不能隨便亂扔。

  3、初步樹立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

  2、若干幅有關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出示背景圖:“小朋友看看,這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自由講述后請個別幼兒講述一下。“你覺得這個娃娃怎么樣?為什么?”“結果怎么樣呢?”

  教師及時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反饋、總結,順勢念出兒歌。

  “西瓜皮扔滿地,這個小朋友知道錯了嗎?他是怎么做的呢?”“頭上長了個‘小西瓜’是真的嗎?到底是什么呢?”“你認為這個小朋友作的對嗎?為什么?如果是你會怎么做?”

  2、教師與幼兒根據背景圖一起朗誦兒歌。

  ⑴集體朗誦。

 、苽別朗誦。

  教師根據幼兒朗誦的情況給予反饋。

  3、出示相關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你覺得誰做的正確?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教師及時對幼兒的回答做出正確的反饋與評價。

  4、討論環(huán)境的衛(wèi)生的重要性及今后的做法。

  提問:⑴如果環(huán)境衛(wèi)生很差,會怎么樣?

 、莆覀儜撛鯓幼?

  ⑶我們平時扔東西時,應該怎樣保持環(huán)境整潔?

  活動延伸:

  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的行為,進一步深化不亂扔廢物的習慣及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兒歌:頭上長西瓜

  有個壞娃娃,

  愛吃大西瓜,

  瓜皮滿地扔,

  他還笑哈哈,

  哈哈哈哈…

  自己滑一跤,哎呀…

  頭上長了個“小西瓜”。

  小百科: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合作,看似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不會合作,也不知道合作的方法,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例如:一起搭建一、一起做游戲、一起繪畫等等,孩子們大多都會爭來爭去。針對這種現(xiàn)象,結合大班社會《太陽公公的忠告》,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通過故事和游戲,讓孩子理解與別人一起做事時,愿意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見,并嘗試學會與別人合作完成意見事情。

  二、活動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愿意接納他人的合理意見及不同觀點。

  2、嘗試與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

 。ǘ┗顒訙蕚洌

  1、活動前教師熟記故事《太陽公公的'忠告》。

  2、體驗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方便面桶若干,放材料所需要的筐。

  3、多媒體課件,串鈴,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太陽公公的忠告》,提問:小羊和小兔為什么不到房子里過冬天?他們在蓋房子時爭論什么?

  故事結束時:太陽公公的忠告是什么?

  小羊和小兔后來為什么能住上又暖和又明亮的房子?

  教師小結:和別人一起做事時,要認真聽別人的意見,要學會協(xié)商。如果都認為自己對,比人不對,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2、討論怎樣與人協(xié)商合作。

  教師:小動物都知道和別人一起做事時要協(xié)商合作,那小朋友和別人一起做事時,怎么做才能讓事情做好呢?

  小結:與別人合作時應該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不能只認為自己對,讓別人聽自己的。

  3、體驗合作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樣與別人合作,但會不會合作呢?今天我們就來試一試,一起壘高墻。

  活動一:兩人一組合作壘墻,時間為三分鐘。

  第一次檢驗:是不是有分工有合作,是不是壘一座高墻。

  活動二:維修高墻。

  第二次檢驗:是不是壘的很堅固、美觀。

  活動三:集體合作壘一座長長的高墻。

  請幼兒討論:這么多的小朋友,怎樣合作才能壘一座整齊又結實的高墻呢?

  小朋友合作壘墻,教師巡回指導

  第三次檢驗:

  請幼兒說一說如何分工、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

  教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壘的這座高墻又整齊又結實、美觀,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壘高墻的任務,全靠大家的相互合作。小朋友真是團結合作力量大呀!來一起和高墻合影留念吧!

  4、活動延伸:除了老師給大家提供的材料可以搭建,還有哪些材料可以來搭建呢?(請幼兒討論,教師小結)。

 。ㄋ模┙Y束部分:請幼兒一起合作收拾材料放進筐里,活動結束!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家鄉(xiāng)》教案04-08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8

大班社會教案11-3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2-07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大班社會《龍》教案02-22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4

社會健康大班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