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9 13:15:27 教案 投訴 投稿

[優(yōu)秀]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秀]科學教案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一個適合探索影子的活動室。

  教具:大手電筒、彩色的大烏龜、磁帶《森林狂想曲》。

  學具:每人一個小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個彩色的紙烏龜、一張記錄表;

  水母、章魚、海馬等圖片若干;膠水、抹布等。

  活動目標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烏龜會跳舞的原因。

  能通過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guān)系,并學習記錄實驗結(jié)果。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fā)探索興趣。

  播放音樂,教師在手電筒、膠水和白紙的`幫助下示范烏龜跳舞。

  教師:"小烏龜跳得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二、探究質(zhì)疑--自主探究質(zhì)疑,體驗發(fā)現(xiàn)樂趣。

 。ㄒ唬┑谝淮螄L試。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在白紙、膠水、手電筒的幫助下進行大膽嘗試。

  2、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小烏龜"跳舞"的秘密。

  討論:"小朋友,你們的小烏龜'跳舞'了嗎?" "小烏龜為什么會'跳舞'的呢? 為什么有的不會跳舞

  3、展示"跳舞"與"不跳舞"的烏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4、師幼共同小結(jié):"原來,手電筒的光照在小烏龜上就出現(xiàn)了烏龜?shù)挠白樱斝觚數(shù)念^、尾巴和腿都沒有涂膠水,并且都向上翹時手電筒動了,小烏龜?shù)挠白右哺鴦恿,看起來就好象烏龜?跳舞'了。"

 。ǘ┑诙螄L試。

  1、再次探索前的設(shè)疑:"小烏龜會跳哪些動作呢?"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演示記錄。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手電筒朝哪個方向動?,烏龜?shù)挠白訒谀睦飫印?

  2、幼兒動手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關(guān)系,并記錄結(jié)果。

  3、幼兒做好記錄后,與其他幼兒交流。

  4、展示幼兒的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

  總結(jié):當手電筒的光朝那方向,小烏龜?shù)挠白泳统莻方向。

  5、隨音樂表演,從玩法上進行調(diào)整,體驗探索的樂趣。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變成三角形的方法。學習將圖形折疊、分割,感知圖形的變化。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通過動手操作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知識儲備:幼兒已經(jīng)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2、可供折、剪的正方形、長方形折紙,剪刀、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1、音樂《圓形方形三角形》跳舞入場,這首歌曲可真好聽呀,那你在里邊聽到了什么呢?

  2、誰家這么熱鬧,放這么好聽的歌曲?(出示小兔子) ——奧~原來是小兔過生日啊,過生日要吃什么?(蛋糕)那小兔子的爸爸媽媽給也她定了一個蛋糕,我們看看是什么樣子的蛋糕。——正方形

  3、叮咚——咦,誰來了,原來是小貓來了。小貓會怎么說啊“生日快樂!”兩個好朋友見了面抱一抱,看到了這么好看的蛋糕,他們好像嘗一嘗呀。小朋友想一想這個正方形的蛋糕可以怎么分給兩個小朋友才能一樣多呢?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來試試吧。ā層變耗谜叫蔚募堖M行操作展示。)

  4、剛才小朋友用了這么多好辦法,那現(xiàn)在看看老師是怎么分的?(——出示蛋糕的不同分法。)將正方形分成兩個豎著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橫著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這樣的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看。原來正方形分成兩份有這么多辦法呀。

  5、那小兔子分蛋糕啦!“叮咚”,咦,誰又來了?奧,原來是小狗和小猴來了。他們也來給小兔慶祝生日,那他們會怎么說:祝小兔子生日快樂。小朋友們來看看現(xiàn)在幾個小伙伴了?(1234)小兔子想:一個正方形的.蛋糕該怎么分給四個好朋友呢,還要一樣多呢。小朋友們快幫幫它吧!現(xiàn)在快用這張正方形的紙試一下吧!小朋友們用了不同的辦法,那現(xiàn)在來看看陳老師是怎么分的,將一個正方形對邊折兩個短邊再對邊折變成四個小正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一個正方形對折再對折變成四個細細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一個正方形對角再對角折變成四個小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小朋友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那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分的?蛋糕分好了,小伙伴們吃了好吃的蛋糕想要出去玩。

  6、“哎呀”小猴子突然想起來禮物還沒給小兔子呢?趕緊拿起禮物雙手遞給小兔子。小朋友們快看看是什么禮物呀?

  原來是一塊長方形的絲巾,小猴和小狗想給小兔子做一件花裙子。小兔子想:我要用這塊長方形的花布做成四塊絲巾,分給我的好朋友,可是要怎么分呢?小朋友快來幫幫它吧!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塊長方形的紙,小朋友們試試該怎么分呢?

  7、小朋友們用了這么多好辦法,可是小兔子想用長方形的花布做成三角形的絲巾,我們該怎么幫助他呢?那陳老師也來幫幫小兔子吧!

  8、小兔子找到了分絲巾的好辦法,媽媽幫他們剪好了絲巾,小伙伴們戴上了漂亮的絲巾又唱又跳可開心了。小兔子非常感謝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助它,所以呢也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參加它的生日聚會。現(xiàn)在我們一起唱著生日快樂歌給去參加小兔子的生日聚會吧!

科學教案 篇3

  目標: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能有興趣地學習朗誦。

  準備:

  教學掛圖《夏天的歌在哪里》、散文詩錄音。

  過程:

  1、出示掛圖,自由講述:

  1)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事情?

  2)你從哪里看出來是夏天?

  3)夏天里會有誰在唱歌?讓我們來聽一聽。

  2、聽賞散文,感受理解:

  1)欣賞配樂散文詩(2遍),問:

  2)夏天的歌在哪里?它們分別是怎樣唱的?

  3)你們喜歡夏天嗎?為什么?

  4)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幼兒體驗散文詩中優(yōu)美的語詞:

  5)你最喜歡這首詩歌中的'哪句?為什么?

  3、學習朗誦,經(jīng)驗交流:

  1)幼兒隨著老師和配樂散文詩錄音輕輕跟吟。

  2)引導幼兒交談經(jīng)驗:

  3)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

  4)夏天的歌還會是怎么樣的?

  5)在夏天里你還會聽到哪些聲音?能不能編到詩歌里?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內(nèi)容

  科學活動:認識5以內(nèi)的序數(shù)

  活動目標

  1。理解序數(shù)的含義,學會用序數(shù)詞表示數(shù)量為5以內(nèi)的物體的排列次序。

  2。學會從一個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位置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1—5數(shù)字卡片、火車圖、動物圖卡、《送動物回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森里中的小動物搬新家了,它們要坐火車去新家。

  二、學習判斷5以內(nèi)的序數(shù)。

  1。引導幼兒選擇隊伍的起始方向,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引導語:動物們沒有排好隊伍,我們來幫助它們吧。

  提問:誰排在第x?你是怎么數(shù)的?

  師:哦,他是按從左往右的方向數(shù),x動物站在在第x個,從左往右的方向,我們可以用這個箭頭符號表示。那按從左往右的箭頭方向數(shù),熊貓站在在第幾個?

  小結(jié):像我們剛才那樣用來說順序的.第一、第二…這個第幾就是序數(shù),你們會說嗎?

  師引導幼兒選擇一個方向為隊伍起始的方向,然后依次說出每只動物排在第幾位。

  2。改變動物的排隊順序,引導幼兒重新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師以其中一只動物的口吻說:“我個子小,讓我站第一!币郎鲜龇椒ǜ淖儎游锏呐

  隊順序,引導幼兒重新練習和鞏固。

  3。引導幼兒從反方向重新確定動物的位置。

  (1)將隊伍的起始方向反過來,引導幼兒重新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2)討論:誰排在第x?同一只動物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為什么所處的位置不同?

  師小結(jié):我們要想知道動物排在第幾,要看看是從哪邊開始數(shù),從不同的方向開始數(shù),動物的排列位置也會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誰不見了?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走一只或兩只動物,請幼兒找找看排在第幾的動物不見了。

  2。送動物上火車。

  從正反兩個方向,根據(jù)動物身上的數(shù)字,為它們找到相應的車廂。

  師:請第一組從前向后數(shù)的第5個小朋友將小雞送上火車,如此依次送完小動物。

  評價幼兒操作情況,請幼兒講講:你是從哪個方向?qū)游锼蜕夏墓?jié)車廂的?

  四、幼兒操作材料:送小動物回家。

  根據(jù)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標記和數(shù)字提示,把動物送回家(取出黏黏紙,將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我有一雙小小手》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干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只手?每只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并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秘狀)小朋友, 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shù)和拿食物的時候經(jīng)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占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么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并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游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手還有什么用?用"我們的手做什么?"說一句話。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復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動,鼓勵幼兒學著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科學教案 篇6

  【教案目的】

  1.知道自己身體有力氣,用力就可以使物體運動。

  2.愿意探索力,能大膽探索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關(guān)系。

  3.對有關(guān)力的現(xiàn)象感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教案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知道自己用力就可以讓一些物體動起來。

  2.物質(zhì)準備:羊角球、刺猬球、飛盤、足球、拎的小桶、小車獨輪車等。

  【教案流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看見你們很高興,很想抱抱你們,選1~2個幼兒抱一抱。

  提問:老師有沒有抱起來?老師是怎么把她抱起來的?(用力)

  老師身體的哪個地方用力了?(手用力了)

  2.試一試:誰的力氣大,激發(fā)活動的興趣。

  實踐活動一、分組活動并講解活動規(guī)則。

  教師(出示玩具)寶寶們,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玩具,你們想不想玩?請寶寶們上來玩一玩吧。

  玩后提問:你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么把它玩起來的?你的身體哪個地方用力了?

  二、再次探索力的大小。

  實踐活動二:體驗自己用力大小與物體的關(guān)系。

  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東西,刺猬球、小車、輪胎等。

  請你們?nèi)ピ囈辉,讓它們動起來,想一想,你的身體的什么地方在用勁?

 。ㄕ垈別幼兒選擇一個活動進行探索)并加強個別輔導,

  “你是怎么讓輪胎動起來的?”(推的)“身體的什么地方用力的?”(膀子)“用了力就怎么樣了?”(輪胎就滾動了)

  1.引導幼兒認識對不同的物體要用身體不同部位的力。

  師:踢球的時候什么地方在用力?(小腳在用力)

  我們玩球的時候想把球踢遠,腳踢的時候就要怎樣?(用力踢)

  如果想踢得近一點呢?(輕輕踢,少用點力)

  師:拎小桶的時候身體的什么地方在用力?(手、胳膊、肩膀)

  如果你想拎起重的東西,用的力氣應該怎樣?拎起輕的東西呢?(用力大,就能拎起重的東西,用力小,只能拎起輕的東西)

  師:當你在推小車的時候,身體的什么地方要用力?(手和腳都要用力)

  要想讓小車跑得快,用力就應怎樣?(用力就要大)跑得慢呢?(用力就。

  2.師幼共同小結(jié):原來,我們用力就能使物體動起來。物體動的快、慢、遠、近都和我們用力的大小有關(guān)系。

  三、游戲活動:《大皮球》

  幼兒兩兩做游戲,當唱到拍的輕的時候,扮大皮球的幼兒輕輕地跳起來,唱到拍的重的'時候,幼兒跳高一點,游戲進行2—3遍。

  《誰的力氣大》擴展活動:

  思考:燕尾夾和鎖頭哪一個重呢?兩者之間栓一條線繩轉(zhuǎn)轉(zhuǎn)看,誰的“力量”大呢?

  材料:線繩1根、圓珠筆桿1支、金屬小扳手(比夾子重的金屬物品)1個、夾子1個

  操作:

  1、在圓珠筆桿中,穿一條約五十厘米長的線繩,線的一端拴上一個夾子,另一端則系上一個比夾子重的金屬小扳手。

  2、雙手手心相對夾住垂直的筆桿,金屬小扳手一端在下。

  3、緩緩搓動筆桿,讓夾子作圓周運動,漸漸加速旋轉(zhuǎn),看看有什么現(xiàn)象。

  講解:

  1、小扳手是比夾子來的重。

  2、當轉(zhuǎn)速加快時,會產(chǎn)生更大的離心力,而把金屬小扳手往上提升。

  創(chuàng)造:物體除了輕重差別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動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時和騎車時,雨點打在臉上,又什么不同的感覺。

科學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勺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飲食工具,在生活中我們通過觀察,對比、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不同,培養(yǎng)孩子學會思考,從小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激發(fā)孩子對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的精神。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勺子的大小、外形、材質(zhì)與勺子用途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勺子與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

  2.樂意根據(jù)勺子的結(jié)構(gòu)發(fā)揮想象設(shè)計美觀實用的勺子圖案,體驗創(chuàng)新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在家觀察過各種勺子,了解過其各自的用途。

 。.物質(zhì)準備:“各種各樣的勺子”課件;各種外形、大小、材質(zhì)不同的勺子;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大功臣“勺子”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進行一節(jié)科學活動,你們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小朋友們看看都有什么?

  2.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說一說飲食工具里面的勺子

  3.誰知道勺子能幫我們做些什么?(勺子的作用可真大)現(xiàn)在請每位幼兒選一把自己喜歡的勺子輕輕坐下來。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手里拿的勺子是什么樣子的?

  二、觀察、探索

  1.勺子的結(jié)構(gòu):大大的腦袋叫勺子的頭、長長的尾巴叫勺子的把、抓手的地方叫勺子的柄。

  2.瞧,現(xiàn)在的勺子各種各樣,(展示收集到的勺子)我們一起來仔細的摸一摸它們有什么感覺?再用你的小手去敲一敲,聽聽聲音,不同材質(zhì)的勺子他們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我們來聽一聽。(找不同材質(zhì)的勺子演示)

  3.不同材質(zhì)的勺子他們的聲音不一樣,他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水勺(裝水、盛水用的)一般我們都是塑料的,也有的貼的,水和鐵長時間會生銹,一般我們都用塑料的,但是炒菜用的或者盛飯用的勺子都是不銹鋼的、(因為塑料不耐高溫)面粉勺(裝面粉、盛面粉用的勺子)如:飯勺、飯勺兒:裝飯、盛飯用的;湯勺、湯勺子:喝湯時盛湯用的(即湯匙);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鐵鍋;掌勺兒:炒菜用的勺子;漏勺:瀝水用的勺子;

  不銹鋼勺子:不生銹、耐用,但不防燙。(所以大的要配上木的或者是塑料的把)

  陶瓷勺子:防燙,但易碎。

  塑料勺子:耐用、防燙、輕便,但不耐過高溫度。

  木頭勺子:防刮、防燙,但不耐過高溫度。

  我們知道了不同材質(zhì)的勺子,他們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那我們看一看老師拿的這兩個勺子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材質(zhì)一樣)

  三、幼兒嘗試

  1、大小不一樣的勺子他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老師在活動室里放了好多好多的容器,里面有水、面粉、豆子等等的東西,現(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嘗試用你手里的勺子去試一試,看看你的勺子適合在哪一種容器中盛東西。

  2、你的勺子適合做什么?(幼兒自由說)

  3、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課件“把勺子和相應的食物連起來)

  四、勺子的發(fā)明

  這么有用的勺子是怎么發(fā)明的呢?

  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使用的工具很少很少。剛開始人們用手抓水稻和粟來吃,后來人們加上水煮成熱騰騰的粥飯后就沒辦法用手抓了。聰明的人們發(fā)現(xiàn)用吃完肉的動物骨頭上的小窩或者是貝殼可以舀粥喝,這就是最早的勺子了。后來人們?yōu)榱俗屔鬃痈鼘嵱、更美觀,通過設(shè)計現(xiàn)在更是用漂亮的勺子就制作出來了。

  五、創(chuàng)意勺子

  1.為了讓勺子更實用美觀,人們還把勺子把、勺子柄、勺子頭進行了變化,我們一起看看(欣賞課件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要設(shè)計成這樣,有什么作用)

 。.幼兒設(shè)計自己喜歡的勺子。

 。.幼兒展示交流自己設(shè)計的勺子。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的物體有長有短。

  2、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能夠了解物體的長短并排序。

  3、體驗飄帶舞動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夠比較3個物體的長短并排序。

  活動準備:

  (準備好3條圍巾,歡慶的音樂)

  1、物質(zhì):幼兒每人三根長短不同的紙棒;三根長短不同的毛線;三條長短不同的彩帶。信封、企鵝圖片

  2、課件:比較動物尾巴、脖子和毛發(fā)的長短。

  我們所穿褲子的長短。

  活動過程:

  1、趣味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雙手合十當小蛇,嘴里吐出兩種音,一種是長音,即“嘶……”,一種是短音,即“嘶、嘶、嘶”,請幼兒加以分辨,集中幼兒注意力。

  幼兒當小刺猬,老師發(fā)短音時,蛇是不餓的,小刺猬可以自由活動。當老師的聲音突然變長,那就蛇的肚子餓了,要找吃的了,小刺猬就馬上蜷縮身體,不能再活動了,否則會被吃掉。

  2、觀看課件,了解生活中物體有長有短。

  3、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嘗試按物體長短排序。

  利用圍巾演示,引導幼兒比一比、說一說兩條圍巾的長短。(將圍巾的一端對齊,找出長的和短的')

  學習三條圍巾的長短排序,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jié)排序的方法:三

  4、幼兒操作活動材料,嘗試3個物體的長短排序。

  觀察3根長短不同的毛線,并進行長短排序。

  觀察3根長短不同的紙棒,并進行長短排序。

  找出最長的彩帶,并進行長短排序。

  5、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游戲“長帶子飄起來”。

  幼兒把最長的彩帶粘在最長的紙棒上,做成“長飄帶”。

  引導幼兒跑一跑,試一試如何讓自己長長的飄帶飄起來。

  播放歡快的音樂,師幼一起舞動起來,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種投放長短不同的冰棒棍、吸管、鉛筆等材料,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長短排序。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梢娪變旱奶剿骱桶l(fā)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8-1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26

科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3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02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精選)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