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在美麗的花園里,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漂亮的大口袋。
老師:這個奇妙的口袋里會有什么呢?
幼兒:蛋糕、小狗、禮物,……
老師:你們相知道它里面到底是什么東西嗎?
教師打開口袋,以提問、搶答等形式用恰當?shù)牧吭~說出每一種物品的'名稱。
總結(jié):我們剛才說的本、盒、束、把、個叫做量詞,他們都在表示數(shù)量的詞的后面。每一種物品都有恰當?shù)牧吭~來形容它,希望小朋友以后能正確的掌握他們。
2,分組進行量詞練習。
(1)由蝴蝶的話引出其他奇妙的口袋;
(2)請小朋友們分組站在口袋四周猜猜口袋里有什么?
(3)打開口袋后,教師提出要求:能用準確的量詞說出物品的小朋友才能得到物品。
3,請小朋友說出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能用上今天所學的量詞?
用擊鼓傳花的游戲請小朋友回答。
4,活動自然結(jié)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學習與成人配合,傳接東西。
2.喜歡與同伴合作做游戲,保持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玩具小熊兩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孩子和家長間隔圍坐成一圈。教師出示小熊,告訴孩子小熊要和大家做朋友。
2.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小熊和我做朋友!苯處煴б槐⌒,“再和寶寶做朋友!苯處煂⑿⌒芙坏胶⒆拥氖稚,教孩子抱一抱小熊,“再和爸爸(媽媽)做朋友!苯處熓疽夂⒆訉⑿⌒芙唤o爸爸、媽媽。然后一個一個地傳下去,當小熊傳回到教師手上后,教師表揚孩子們游戲玩得好,并以小熊的口吻說:“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做朋友玩得真高興!
3.教師把家長和孩子分兩組進行游戲。游戲時如果孩子把小熊拿在手上不傳時,家長應用語言提醒:“寶寶,把小熊給阿姨!辈⒗⒆拥腵手,將小熊送到阿姨手上。
注意事項:
剛開始時,傳接的速度應慢些,等孩子完全掌握以后,可以加快速度。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感知曲線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述。
2. 學畫曲線,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皺紋紙帶人手一條、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彩帶游戲,激發(fā)興趣
。1)教師在音樂中手持彩帶揮舞,演示彩帶跳舞(左邊扭扭,右邊扭扭,像波浪)。
。2)師生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舞動。
二、觀察曲線
。1)引導幼兒再次跟著音樂邊舞動彩帶,邊觀察曲線。
。2)向同伴介紹彩帶的舞蹈。
。3)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請幼兒邊說邊演示。
(4)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后,老師記錄,記錄后,師生共同空手畫曲線。
三、在情景中作畫
(1) 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口吻引出情景
。2)師提出作畫要求
(3)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自由結(jié)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在日常生活中,小板凳是孩子們最熟悉的,他們經(jīng)常用小板凳當汽車開,于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能當汽車的物品和孩子們愛動手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用簡短的語言表述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
2、會使用替代物搭建汽車和方向盤,發(fā)展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各種塑料、泡沫、海棉制的大積木若干,小椅子若干。
2、玩具方向盤若干,圓形的小筐,一次性紙盤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教學,幼兒邊聽(開汽車)音樂邊進入活動室。
二、情景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將小椅子的椅背反過來坐著說:“我來開汽車嘍,寶寶們的汽車在哪里?”
2、當寶寶們找不到“汽車”時,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
師:“這里有一些大積木,能不能用,怎么用?”
3、教師請幼兒互相討論大積木的用法。請個別幼兒示范給小朋友們看。幼兒一起玩積木汽車。
三、教師引導幼兒搭建汽車,激發(fā)幼兒的想象。
1、師:“剛才小朋友們用大積木當汽車,玩的很高興。但是沒有方向盤怎么開汽車呢?”
2、引導幼兒自由找一個方向盤。當寶寶找不到時,教師及時提醒寶寶:“這里有些小圓筐、圓盤子,能不能用呢?”
四、游戲:開汽車
1、先讓幼兒自由玩開汽車,邊玩邊說兒歌,如:“板凳汽車嘀嘀嘀,變變變變成什么?”請幼兒自由表達,如:變成救護車、消防車、灑水車、大火車、大卡車、公共汽車等等。
2、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3、幼兒做游戲2—3遍。在游戲過程中,寶寶自由表達,最后教師將寶寶表達的內(nèi)容編成兒歌,如:“板凳汽車嘀嘀嘀,變變變變成救護車,嗚啊嗚啊救小熊,變成消防車,嘀嗚嘀嗚去救火,變成灑水車,嘩嘩嘩嘩撒水啦。變成大卡車,拉貨忙又忙……”
教師小結(jié):寶寶們開汽車累了,我們把汽車們放到這里,讓它們休息一會,我們也到院子里休息一會吧!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時,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如:塑料、泡沫、海棉制的大積木、小椅子,圓形的小筐、一次性紙盤等玩開汽車的游戲。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對可愛的小動物充滿了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感,對小動物的特征也產(chǎn)生了好奇心和認識興趣。而故事《小老鼠去旅游》是根據(jù)兒歌《小老鼠的旅行》改編的。故事語言淺顯易懂,又不失幽默詼諧,蘊含了豐富的趣味性,可為幼兒插上一對豐富的想象翅膀。它講述了小老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原來是在爬老黃牛的尾巴,駱駝的駝峰,大象的鼻子,鉆梅花鹿的角、大肥豬的鼻孔。幼兒可以根據(jù)直觀的畫面和生動的兒歌發(fā)現(xiàn)動物的特征,找到樂趣,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認識欲望。因此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通過情景導入——分段理解故事內(nèi)容——整體欣賞故事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跟著老師大膽想象,積極表達,學習簡短的故事語言,收獲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jù)畫面進行初步的判斷、想象,并樂意大膽講述。
2.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能學說“原來是……”這句話。
3.體會語言活動帶來的快樂。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有旅游的生活體驗:已經(jīng)對故事中的動物有所認識。
2.材料準備、一張小老鼠圖片,PPT課件。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積極地表述,學說“原來是……”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出示小老鼠的圖片,向大家問好“嗨,大家好,我是一只愛旅游的小老鼠!”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小老鼠好!)
2.你知道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嗎?我們來學一學(吱吱,吱吱)它說它是一只愛旅游的'小老鼠,你們知道什么是旅游嗎?,(旅游是帶著好吃的東西去遠處玩,要住在賓館里面的……)
3.教師小結(jié):“旅游呀,就是去一些很遠的地方玩。你去過什么地方旅游呀?”請幼兒舉手回答,叫三個小朋友。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回應,簡短,有效。
4.“哇,小朋友們?nèi)ミ^那么多的地方旅游,肯定很開心。小老鼠去旅游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課件,幼兒逐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學說故事語言
1.出示草地
“這一天啊,小老鼠來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它在草地上玩的可開心了,突然它看到了一個東西“咦這是什么?”
a.小朋友,你覺得這是什么呢?(尾巴、繩子、管子……)我們聽聽小老鼠是怎么說的:“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b.小老鼠是怎么說的?我們來學一學!(學句子和動作,怎么爬的)
c.爬到上面一看原來是什么?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d.我們也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2.出示森林
a.小老鼠繼續(xù)往前走,現(xiàn)在他來到了哪里?哪里看出來的?
b.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老鼠認為是什么?我們來聽聽!
c.爬呀、爬呀終于爬上管子了,仔細一看原來……(引導幼兒說:原來是大象的鼻子呀!)
3.出示沙漠
a.現(xiàn)在小老鼠來到了那里?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它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個像什么?)
b.小老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用好聽的話來說。(引導幼兒用吱吱、吱吱、爬“山峰”嘍!)
c.爬到上面一看原來是什么?駱駝背上的叫什么?(叫駝峰)
d.我們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4.出示樹林
a.這次小老鼠來到了樹林,開始“吱吱,吱吱,鉆樹枝咯!
b.“鉆”是怎么樣的?一起來學一學,邊學動作邊說句子。你覺得真的會是樹枝嗎?
c.你覺得會是什么?用原來……
5.出示泥潭
a.小老鼠走到了泥塘邊,感覺非常的累,他想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它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地洞)他會怎么做呢?
b.感覺怎么不對勁兒呢,這個地洞里面怎么熱乎乎的,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是什么地方呢?
c.原來是大肥豬的大鼻孔啊!
6.完整欣賞兒歌
a.小老鼠在旅游途中遇到的事情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b.結(jié)合PPT完整欣賞
c.那么有趣的兒歌還沒有題目呢,我們給它取個題目吧!
d.兒歌的題目是《小老鼠去旅游》
7.跟念兒歌一遍,然后師幼互念(第一句老師說,第二句幼兒回答)
三、經(jīng)驗的遷移
1.你覺得小老鼠在旅游的時候還會碰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它會遇到誰?以為是什么呢?
2.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引導幼兒用原句回答)
4小結(jié):小朋友的小腦袋真厲害,能想出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來,下課后和爸爸、媽媽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說一說吧!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啊!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嘍,
啊!原來是駱駝的駝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嘍,
啊!原來是大象的長鼻子呀!
吱吱,吱吱,鉆“樹林”嘍,
啊!原來是梅花鹿美麗的角呀!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2、學習和同伴合作地游戲,體驗和同伴親密接觸的快樂。
活動準備:
娃娃木偶兩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律動《手腕轉(zhuǎn)動》
要求幼兒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轉(zhuǎn)動手腕。
2、引題,學唱歌曲
。1)出示木偶,引起幼兒興趣。
。2)播放歌曲,操縱木偶表演。提問:兩個娃娃在干什么?
。3)教師范唱歌曲一遍,邊進行木偶表演,請幼兒學著和旁邊的幼兒鼻子碰鼻子。
(4)幼兒跟唱。
(5)請幼兒跟著音樂唱一遍,和旁邊的幼兒表演相應的動作,交換伙伴后重復練習。
3、創(chuàng)編活動
。1)啟發(fā)幼兒思考,兩個好朋友除了鼻子碰鼻子地玩,還可以碰觸什么部位玩?
。2)請幼兒根據(jù)創(chuàng)編的內(nèi)容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音樂與游戲相結(jié)合的活動,這種活動比較能刺激幼兒的神經(jīng),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顒又,孩子們能在音樂聲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游戲著。要求幼兒能邊唱歌邊與同伴合作游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但是通過老師與幼兒之間的示范,這讓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戲的規(guī)則。本次活動是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的,采取了邊唱邊與幼兒一起玩的形式,這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和動作。此外,在活動中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碰一碰”的熱情,也給幼兒與幼兒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不足的一點:
幼兒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不夠大膽,教師引導的不夠。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花手絹的特征。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難點: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彩筆、畫有圖案的畫紙、手絹折成的玩具多件、手絹多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手絹展覽室:看一看“糖”、“小船”、“老鼠”等玩具是用什么折疊的?漂亮的手絹是用那些材料制成的?引起幼兒認識手絹的興趣,激發(fā)幼兒自己東說制作手絹的愿望。
(二) 展開部分 教師給幼兒發(fā)放粘貼紙、彩筆等,教師先示范,教幼兒對手絹進行“裝飾”。
(三)結(jié)束部分 手絹展覽會 讓小朋友講一講自己的手絹。 例如:我有一天黃手絹。 我有一條藍手絹,上面有水,水里游著小金魚,還有水草。 我的手絹可以擦鼻涕。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小班的講述活動,因為這時候的'幼兒都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也很大,所以一開始我就帶領小朋友先參觀手絹搜集幼兒對手絹的簡單認識,激發(fā)幼兒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讓幼兒能自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改進的地方:這節(jié)課在教幼兒對手絹進“裝飾”時,粘貼畫制作的太小,幼兒不便拿、粘。幼兒在講述時太隨意,教師應給予指導,讓幼兒學會傾聽別人講話。
小百科:手絹通常用于清理人的臉部、手部等,有時候也用于浴后擦身等。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03-09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精選】小班教案08-21
(精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選】09-1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