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匯編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大膽嘗試拼貼不同的不倒娃娃,對美工活動有興趣。
2. 通過觀察,了解不倒娃娃的形象特征,進行拼貼和繪畫。
3. 學習用大小不同的圓形拼貼出不倒娃娃,并嘗試畫出五官。
活動準備:
1. 各種各樣的不倒娃娃。
2. 每組兩盒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彩色紙,膠水,畫紙和畫筆。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欣賞、擺動不倒娃娃。
教師:不倒娃娃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通過比較不同的娃娃,知道組成娃娃的圓形的大小及位置關系。 教師:不倒娃娃的臉上有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五官形狀、位置。
引導幼兒玩玩不倒娃娃,發(fā)現(xiàn)娃娃的有趣之處。
2. 出示畫紙和不同的圓片,引導幼兒猜測制作方法。
教師:今天我們也來做不倒娃娃,用圓片在紙上怎么做呢?怎么才不會掉下來呢
3. 引導幼兒學習粘貼不倒娃娃。
教師:這里有大小不同的圓形,用什么做娃娃的頭,什么做娃娃的.身體?
幼兒嘗試自己拼擺娃娃。
教師情個別幼兒講解自己的拼法。
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復習粘貼方法。
第一步:先選好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圓片拼成不倒娃娃。
第二步:拿一張圓片在背面涂膠水,像畫圈一樣在圓片的周圍都涂上,但注意不要涂得太多。
涂完后,擦干凈手指。
第三步:將圓片貼在紙上想好的位置,用手指抹平,再貼別的圓片,最后把不倒娃娃圓形鐵好。
第四步:給貼好的不倒娃娃畫上五官,不倒娃娃就做好了。
4.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沿著圓片的周圍涂膠水,娃娃的頭和身體要靠在一起,要貼得平整。
鼓勵幼兒選用不同顏色的圓片,或變化頭和身體的位置關系,貼出不同的不倒娃娃。
提醒幼兒觀察實物,畫出不倒娃娃。
5.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總結(jié)評價。
重點講評干凈平整以及與教師范例不同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復習基本舞步,并合著音樂呈螺旋形走。
遵守游戲規(guī)則,炮仗被點燃后,能及時作出反應,不提前、不落后地發(fā)出嘭、啪聲。
活動準備
在體育活動中,有走螺旋形走的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復習基本舞步,并合著音樂呈螺旋形走。
遵守游戲規(guī)則,炮仗被點燃后,能及時作出反應,不提前、不落后地發(fā)出嘭、啪聲。
活動過程
1、音樂導入
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樂曲聲中,拍出樂曲的節(jié)奏型,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情緒。
2、復習音樂
歌曲"小雪花",唱出三四拍歌曲的舒緩情緒。
3、活動導入
(1)教師用紅色的方形厚紙卷緊,成一圓柱體。并提問:這象什么?炮仗爆炸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2)從炮仗的頂部望下看,是什么樣的?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來。并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么形狀?
4、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nèi)容
。1)教師范唱
。2)幼兒說出老師所唱歌曲的內(nèi)容。
。3)邊聽教師唱歌,邊隨音樂合拍地拍手。
5、學習游戲中的基本舞步
。1)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2)幼兒說出老師的'動作中哪些舞步已會跳,哪些還不會跳。
。3)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舞步,重點練習未掌握的或感到困難的舞步,如踏跳步。
6、學玩音樂游戲
。1)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教師拉著幼兒的手,邊慢速唱歌邊帶領幼兒做動作。
(2)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首尾不連接,教師邊唱歌邊拉著第一個人的手,帶領大家邊做動作,邊呈螺旋形走。
(3)幼兒學習教師點炮仗后及時地作出反應。"嘭啪"炮仗爆炸了,大家變成小紙屑輕輕飄落,回到原來位置。
。4)完整游戲
。5)由幼兒做點炮仗的人,帶領大家呈螺旋形走。教師伴唱,并鼓勵已學會的幼兒和老師一起為游戲伴唱。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中鍛煉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沒有軟尺的情況下,如何測量樹有多粗
難點:引領孩子探究,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活動準備直尺、繩子、大樹模型、小雞和小狗頭飾、其它能找到的各類尺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直尺引入,老師的大尺引出幼兒的小尺,先看老師的大尺上都有什么,再看幼兒的小尺上有沒有,得出"大尺和小尺是一樣的`"結(jié)論。
2、探討尺子的用途(幼兒自主探討)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短劇表演激趣。幼兒閉眼,教師出示大樹模型,然后指名兩名幼兒帶上小雞和小狗的頭飾表演量樹。教師引導:小雞和小狗沒辦法量出大樹有多粗,誰能幫助它們?
2、幼兒自主探討辦法,并用自己的辦法來測量,全體幼兒評議:這樣測量可以嗎?
3、教師引領,教師有意讓幼兒看到手里的繩子并給予幼兒啟發(fā),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
4、發(fā)現(xiàn)方法,用繩子測量樹的粗,再用直尺測繩子的長,繩子的長就是樹的粗。
5、幼兒操作,用繩子和直尺測量大樹的粗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1、啟發(fā)幼兒思考: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測量什么?(胳膊、腿、水桶、頭、粉筆等)幼兒自主測量自己想測的物品。
2、結(jié)論:彎曲的東西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測量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1、讓幼兒認識直尺以外的各種尺
2、幼兒操作,用軟尺測量大樹的粗3、告訴小雞和小狗大樹的粗是多少
中班教案 篇4
《摸摸鼻子拍拍手》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結(jié)構(gòu)簡單短小,旋律朗朗上口,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有趣的.是將兩個動作相連作為反復重復的歌詞,小朋友能夠較快掌握。小朋友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可以根據(jù)歌詞做出相應的動作,也能夠根據(jù)動作創(chuàng)編出與眾不同的新歌詞。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達成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總目標。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內(nèi)容。
2、在游戲中能有節(jié)奏地演唱,配上相應做動作,并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旋律,有意識地摸鼻子、拍手
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C2/4 5531|5531|66|5-|5531|5531|44|2-|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 5531|5531|66|6-|5531|5531|23|1-||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本文來自兒童資訊站
1、教師用夸張的動作摸自己鼻子、拍拍手。你們看到老師在做什么?
2、老師除了做拍手動作,還在做什么動作?
3、現(xiàn)在請跟著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二、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
2.教師示范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三、創(chuàng)編歌詞與動作
教師:對了,剛才我們摸了鼻子拍了手,除了這些動作,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我們怎么這些動作放進歌曲里呢?
四、合作表演
1.請幼兒每人找個朋友,香香兩個好朋友可以做什么動作,然后進行表演。
2.換一個好朋友,再一起表演不一樣的動作。
友情提示
此活動的準備主要是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在日;顒雍陀螒蛑校捎幸庾R地豐富幼兒的動作和相關動詞如:跳、摸、捏、轉(zhuǎn)、蹲、抱、扭、、、等;顒又薪處煹慕逃龣C智也非常重要。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還可以試著把歌詞改成“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肩膀拍拍手”、“摸摸肚子拍拍手”等等,回家還可以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游戲。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2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3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28
【精選】中班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