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幷淼恼Z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讀“淪、幌、拒、騷、唾、澎、湃、逸、剃、窘”10個生字,會寫“爆、淪”等17個字,掌握“爆發(fā)、淪陷、丑惡、拒絕、邀請、騷擾、提心吊膽、毫不猶豫、奔騰萬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體現(xiàn)梅蘭芳精神的重點句段。
3.通過學習、理解課文,體會文中重點詞句、句子的含義。讓學生了解梅蘭芳的愛國之情,并激發(fā)學生對梅蘭芳的尊敬以及熱愛中華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梅蘭芳。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3、理解梅蘭芳其人以及他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感情朗讀訓練點:
課文中體現(xiàn)梅蘭芳精神形象的重點句段。
讀說結合訓練點:
假如梅蘭芳來到我們身邊,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菪《Y物,一起來聽一聽。知道歌曲名字的請舉手。(播放《唱臉譜》)
生回答。(不清楚,老師揭示)
師:這首歌說的是京劇中的臉譜。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說起京劇,人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他曾多次出國訪問,他的表演受到外國觀眾的連連稱贊。他就是梅蘭芳。(板書課題:梅蘭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梅蘭芳》。去了解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二、成果展示
1.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讓學生認讀、書寫。
“爆發(fā)、淪陷、拒絕、邀請、普通、騷擾、粉飾、蓄須、幽默、堤壩、老奸巨猾、一勞永逸、威脅、癡心妄想”
2、通過預習,你發(fā)現(xiàn)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交流預設:抗戰(zhàn)時期,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出的事。
3、梅蘭芳是如何拒絕為日本人演出的?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
交流預設:拒絕播音、拒絕演出、避港拒演、蓄須拒演、自傷拒演。
4、從這幾件事中,你體會到了怎么樣的梅蘭芳?用一個詞語進行評價。
的梅蘭芳。(方式:小組代表自由板書。)
可能性預設:愛國、有氣節(jié)、有骨氣、堅韌、……
三、精讀感悟,感情朗讀。
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分析為什么用這樣的語言概括梅蘭芳的形象。教師根據學生查找的答案引導結合具體詞句理解課文。(抓住“蓄須拒演”部分為例引導學習,其它部分學生自主分析。)
。ㄒ唬┮x“蓄須拒演” (7—12自然段)
過渡:在所有的事件中,寫的最詳細最具體的是哪一件?那么我們就以此為切入點,分析梅蘭芳的愛國情懷。
1、自由讀課文7—12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xiàn)出梅蘭芳愛國情懷的詞句。
2、交流,朗讀
。1)圖文結合,深入理解。
教師指導觀察蓄須前后的圖片,進行對比理解。
學生匯報:“一旦他蓄須,便是宣告不再登臺了!苯處熖釂枺簽槭裁葱铐氈竺诽m芳就不能登臺了?學生回答。
。2)再讀文本,體會人物。
教師引導學生讀文10、11自然段深入理解。
教師引讀課文11自然節(jié),達到師生共鳴。體會梅蘭芳的痛苦內心以及他的犧牲精神。
。ǘ┳杂蛇x讀其它事件,之后交流。(引導方法:抓住關鍵詞句)
事件一——拒絕播音(1、2自然段)。
。ㄒ龑В鹤プ 半m然……但……于是……”這兩句話從心理和行為兩方面體會梅蘭芳的堅定。)
事件二——拒絕演出。(3段)
。ㄒ龑В鹤プ 靶郧闇睾汀迸c“發(fā)怒”的`對比以及“毫不猶豫”等詞語體會梅蘭芳愛憎分明的形象。)
事件三——避港拒演。(5、6自然段)
。1)抓住詞語體會: “唾手可得”“不屑一顧”
。2)抓住句子理解:“他寧愿每頓只有一碗飯、一點點罐頭食品或者一小塊咸魚,寧愿時刻提心吊膽地面對頭上呼嘯而過的炸彈,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所應當具備的民族氣節(jié)!
句式練習,加深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梅蘭芳還會遇到哪些困難?隨著問題的口頭提出教師出示句式練習。
他寧愿____________________,寧愿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正直中國人應具備的民族氣節(jié)。
。3)訓練朗讀,讀出感受。
事件四——自傷拒演。(13自然段)
(1)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學生默讀13自然段找到重點詞語“斬釘截鐵”、“良苦用心”進行理解。
。2)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教師指導朗讀(讀出人物的斬釘截鐵,讀出人物的良苦用心)
學生練習朗讀,教師指名朗讀。
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齊讀課文。學生體會。
。2)教師講解,學生體會。
是啊,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懷,憑著高尚的民族大義,梅蘭芳承受著無盡的痛苦終于擊碎了侵略者的癡心夢想,他認定一個信念,就堅持始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了堅韌不拔。這使國人不能不為之慨嘆!“茫茫青史,為了愛國而摔破飯碗的‘優(yōu)伶’,有幾人歟?”這句話就是對梅蘭芳的高度贊美。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茫茫青史寫春秋,為了民族大義,為了中華的尊嚴,一代大師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著萬代千秋。他的動人事跡將流芳百世,他值得人們崇敬和贊美。
2、假如,這位大師來到了我們身旁,你想對他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五、質疑、釋疑。
學完本文后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
六、課下作業(yè)。
1、讀一讀《梅蘭芳學藝》,進一步了解梅蘭芳
2、聽一聽梅蘭芳的京劇唱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這個小村莊什么樣?村莊里住著什么樣的人?村莊里有什么樣的事情發(fā)生?……)
二、教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生字、字詞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斧”讀“fǔ”,不要讀成“fó”或“fǒu”
“造”讀“zào”,不要讀成“zhào”
2.分析、識記字形。
“犁”上下結構,下邊是年“!弊,不要寫成“木”字。
“棟”左右結構,注意“棟”和“煉”的右半部分。
“具”中間是三橫,不要寫成兩橫。
“冒”這個字是上寬下窄,上扁下長;“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筆的“橫”與兩邊是不相連的,可和下部分里邊的“橫”做比較。
3.難確定的部首。
犁:查“!弊植
具:查“八”字部
黎:查“禾”字部
4.理解詞語
斧頭:也叫“斧子”?持、木等用的'金屬工具,頭呈楔形,裝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斷:連續(xù)不間斷。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一棟棟:一座座。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來勢迅猛,勢不可擋。
何處: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舉各部分或著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見、少有得多。
四、自由讀文,把你不明白的句子畫下來。
五、作業(yè)
1.寫生字、字詞。
2.讀書。
3.查找與環(huán)保有關的資料。
語文教案 篇3
導入
師:昨天我們上了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主題是龍,關于龍的成語我們積累了幾個,誰來說一說?
生:金龍現(xiàn)瑞、龍鳳呈祥。
生:龍飛鳳舞、龍騰虎躍。
生:畫龍點睛
師:昨天在寫的時候,有同學把畫龍點睛的睛寫成了晴,這兩個字是不同的。注意這一點。來,繼續(xù)。
生:降龍伏虎,臥虎藏龍。
師:臥虎藏龍,又一部電影就叫臥虎藏龍。
生:龍?zhí)痘⒀、一龍一蛇?/p>
師:我們積累的關于龍的成語真不少,同學們見過龍嗎?
生:沒見過。
師:沒見過不要緊,下面我畫一條龍。
教師在黑板上草書“龍”。
師:像嗎?
生:這是一個字。
師:對,這是一個字。是我國瑰寶書法中草書中“龍”的一種寫法。同學們仔細看看想不想一條龍?同學們看,這便是什么呀,(龍頭)這邊呢?(龍尾)實際上呢這個字就是模仿著想象中龍的形象寫出來的。龍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來看看一群大人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學第二課。(板書課題:大人們這樣說)
初讀
師:這里的大人們,有哪些人。
生: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
師:他們都說了什么呢?下面我們先請同學把課文讀一下,在讀的時候你要力爭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聽清楚每一個字的發(fā)音。能做到嗎?
生:能。
學生分小節(jié)讀詩歌,師生正音。
生字
師:,同學們基本能讀通順,文中的生字能不能寫一寫。在預習當中這一點應該能做到。那么我們找個同學寫一寫看看,寫三個。誰敢來?(一名同學上黑板)咱們的要求:第一個是要正確,第二個要做到美觀。(聽寫“縮、嘉、噴”)
師:都寫對了嗎?這三個字里面,哪一個最好看?你能不能給他一點兒意見,哪個地方寫的還不是很好看?
生:嘉,上面應該小一點兒,下面應該大一點兒。
師板書“嘉”。
生:“縮”比其它的字寬。
再讀
師:下面同學們自己再讀一讀詩歌,看看在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他們對龍,各是什么態(tài)度?
學生自由讀詩歌。
師:讀完之后思考我們提出的問題,詩歌中提到了哪些人,他們對龍各是什么態(tài)度?可以在書上直接畫一畫,寫一寫。
師:誰來說?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
生: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師板書。)
師:這些人在詩歌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人們。還有沒有提到其他人?
生:“我”。(師板書。)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我對龍是什么態(tài)度?在哪一小節(jié)出現(xiàn)了?
生:第一小節(jié)。
師:我對龍是什么態(tài)度?
生:不了解。
生:疑惑。
師:從哪個句子能看出來?
生:可是龍是什么,誰又見過真真切切的龍?
師:誰來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讀?
生讀。
師:能讀出疑惑來嗎?(學生搖頭,再指名讀)
師:很好,請坐。我覺得它里面有一個句子讀的最好,哪一個?聽出來了嗎?
生:可是龍是什么?
師:這個句子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我”內心的疑惑,他讀得也非常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師:我內心當中是非常疑惑的,到底龍是什么呢?于是我就尋求答案,問了很多大人,他們分別怎么說的,我們先看奶奶,在奶奶的眼中龍是什么?
生:水里生出的神。
師:哦,龍是神!在奶奶的眼里,龍是神哪!神怎么樣?
生:威力無邊,變化萬千,騰云駕霧。
師:那誰來讀一讀。(學生有短暫的靜默)很好,同學們學會了思考,那該怎么讀呢?
生讀。
師:在這個小節(jié)里有幾個句子希望同學們讀的時候注意:“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同學們看一下,龍小的時候怎么樣?伸展開呢?那么這兩個句子是什么呀?(對比)怎樣讀才能讀出這種對比的感覺來呢?
生讀。
師:你想想在奶奶的心里,對龍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生:害怕、敬畏。
師:那就是神啊,應該燒香磕頭對吧?那么在爺爺的心里,龍是什么?
生:龍的故鄉(xiāng)在。
師:哦,他覺得是龍的故鄉(xiāng)。你看龍那么厲害,他的
故鄉(xiāng)就是我們。誰來讀一讀?
生讀。(較平淡)
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讀到這一句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生:很驕傲。很自豪。(再指名讀這一小節(jié))
師:那么在爸爸的眼中,龍又是什么?
生:長城是巨龍留下的身影。(讀這一小節(jié))
師:當爸爸帶著我登上長城之后,看到了想一條巨龍一樣的長城的時候感慨萬千,他說——內心當中是怎樣的?
生:激動的,很自豪。
。ㄖ该x課文)
師:很好,那么媽媽呢?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生:媽媽說龍并沒有消失。
師:爺爺說,龍騰空而去了;爸爸說龍只留下了身影。而在媽媽看來,龍并沒有消失,那在哪兒呢?
。ㄉ梦闹械木渥踊卮穑
師:三峽水利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京九鐵路從南邊香港直通到北京,遠不遠?但是我們也修建成功了。還有很多的衛(wèi)星上天,還直到最近發(fā)射的衛(wèi)星叫什么?(嫦娥一號)這些都是龍在轟鳴、在飛騰。誰再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很好,龍到底是什么?老師是怎么說的?
生:他覺得世界東方有一條巨龍。(讀這一小節(jié))
師:這條巨龍是什么?
生:。
師:是,我們經常說,我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詩中說,我們怎么樣?
生:再騰飛,躍出東海,搏擊萬里長空,……
師:那么這些到底想說什么呢?
生:發(fā)展很快,越來越強大。
師:報紙上有人評論,8年是引領世界元年,什么意思呢?原來的時候世界看美國,以后慢慢的世界就要看了,將是世界的龍頭。厲害吧?
生:厲害
師:厲害我們得讀出來。誰來讀?
學生練讀。
練讀
師:你看在不同的人看來龍是不同的。同學們再看一看他們都是帶著怎樣的語氣來說的?比如說奶奶?
找出五名學生分別代表五個大人。引導他們體會自己所代表的人物。
師:注意看清你讀哪一部分,讀誰的你就是誰了。下面呢我就是“我”,我當小作者。好好想一想該讀哪些地方。我有一些提示的語言問你,你要考慮好了再讀。
師讀第一小節(jié),稍有變化:
我見過賽龍舟,建過舞龍燈。我知道北海有九龍壁,我知道東北有黑龍江省。(我還知道,電影明星有成龍、李小龍。我們班有李文龍、閆云龍。)可是龍是什么,誰有見過真真切切的龍?連屬龍的人也說不清。(有疑就要問,奶奶年齡大,而且知道很多故事。她一定知道龍是什么。奶奶,龍是什么?)
生:奶奶告訴我……
師:你是誰。
生:龍是水里生出的神……
師:這奶奶聽能抒情,那么厲害!是不是真的`?咱們還得問問,問問爺爺。你說一說龍是什么呀?有沒有真的龍?
生:……
師:你可以用文中的話,稍變一下。
生:有,龍的故鄉(xiāng)在……
師:真的有龍!我心里來是有點兒疑惑。我們再問問爸爸。爸爸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帶我登上了開往長城的汽車,于是我們就上了長城了。
生:爸爸帶我登上……(眾笑)我?guī)е业暮⒆拥巧习诉_嶺,給他講述龍和長城!
師:這位爸爸知道得很多,我們還得問問:老龍頭是什么?還有嘉峪關?(學生說不上來)看來要做好爸爸也不容易,得努力才行。這些應該在預習的時候查一查。(教師介紹老龍頭和嘉峪關)還有媽媽,爸爸說了半天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出來,還是得問問媽媽,你認為龍到底有沒有?
生:有龍,龍并沒有消失……
師:媽媽這樣一說,我就明白很多了。最后呢還是問問老師,在老師看來龍是什么呢?
生:我們的就仿佛東方的一條巨龍。在世界的東方……
師:讀得很好,不愧是老師!
師:讀了一遍,我們對這首詩歌有更深的理解。在這兩年的春節(jié)文藝晚會上,有一類節(jié)目非常感人。去年的打工子弟學校學生的詩朗誦和今年群星朗誦的關于南方救災搶險的詩。我覺得這詩關鍵還得去朗誦,下面我們也試一試,按照座次來分小組朗誦詩歌。
。ǚ纸M接誦詩歌,教師簡要。)
拓展
師:我在讀的過程中,我覺得這首詩的的確確寫得很好,但是也有不足。如果按照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前后照應來看,這首詩后面好像還少一節(jié)。文中“我”問了半天,最后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前面有疑問,當了解了以后應該有新的想法。下課之后,請同學們也仿照這首詩寫幾句,給它加一個結尾。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一、誦讀
二、感受陶潛的隱士情懷
教學重點
一、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解讀陶潛的隱逸詩人的形象
教學難點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正確理解
教學設想
一、誦讀的準備指導
二、誦讀和領悟互相推進
三、.總結陶潛的隱士情懷教學
設計說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顯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重視誦讀”。依據以上兩點,特確定兩個教學目標——誦讀和領悟。
為了便于研習課文,課前必須作好充分的預習,所以布置了明確的預習目標,其中包括誦讀指導、疏通課文。
在研習課文的過程中,主要是誦讀和領悟互為推進,同時在感悟課文某一點內容的時候,適當地引用陶潛的其他詩句,以達到以此篇帶動對陶潛整個詩文的感知,反過來,對陶潛整個詩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對課文內涵的領悟。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主要采用問答法、討論法和講解法。讓學生在一問一答的形式中,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法中,群策群力,歸納提煉;通過老師的必要講解,鞏固和加深對較難問題的理解。
輔助手段
幻燈片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預習準備
1、明確誦讀要求——讀出語調;讀出語氣;讀出語速;讀出語頓;讀出語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課下題注為準
3、參照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是誰在《桃花源記》中為我們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
。R答:陶潛)那么,關于陶潛你們了解多少呢?(東晉大詩人,一名淵明,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見陶潛的高尚情操,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歸去來兮辭》,去了解一下他的隱士情懷。
。ò鍟n題、作者)
二、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注意聽語頓的特點——三字句2、1頓;四字句2、2頓;五字句2、3頓;六字句3、3頓或1、2、1、2頓。
三、研習課文
(一)、讀悟第1段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要建功立業(yè),要“大濟蒼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緊聯(lián)系起來的,而陶潛不愿為官,難道是當官不好嗎?
指名朗讀本段。
思考: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設問: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
明確:自責(“田園將蕪”),自悔(“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自覺、自醒(“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這里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該深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陶潛的這種“心為行役”,視入仕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詩為證:
幻燈片1
設問:結合此詩和本段內容,可看出陶潛有什么樣的情懷?
明確:蔑視權貴,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隱士情懷。
(二)、讀悟第2段
齊讀本段。
討論:
1、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xiàn)在哪里?
2、抵家時的欣喜有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當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閑適有從何看出?
明確:
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載欣載奔”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 } 重親情
轉念
寬慰 } 通情達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下冊教案07-15
語文寫作教案07-12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橋的教案01-13
《語文園地二》語文教案10-07
《語文園地五》語文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