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幻燈片內(nèi)容大膽表現(xiàn)歡快和笨重的兩種不同音樂,并能根據(jù)音樂性質(zhì)進行游戲活動。
2、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jié)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6、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碰鈴、雙響筒、鼓。
2、了解小鳥、兔子、熊等動物的動作特點。
活動過程:
。ㄒ唬┯^看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nèi)容。
1、看一看:
。1)這是什么地方?
(2)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都有誰?
。4)后來怎么樣?
2、說一說:
(1)這里這么安靜,怎樣才能讓森林熱鬧起來?
。2)每部分圖片要配什么樣的音樂?(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片的感受,說說圖片要配什么樣的背景音樂。)
3、聽一聽:
。1)幼兒傾聽教師準備的音樂,聽一聽是幾拍子的音樂?
。2)感受圖片與音樂相結(jié)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師彈奏,幼兒嘗試跟著音樂唱唱跳跳。
。ǘ┮魳酚螒颍盒芘c石頭人。
1、教師扮大熊,幼兒扮小動物游戲。
2、個別幼兒扮大熊,其他幼兒扮小動物自由選擇造型游戲。
3、打擊樂伴奏深化游戲。幼兒按意愿扮演小動物,其余幼兒選擇樂器為音樂伴奏。
4、游戲規(guī)則:教師彈奏舞曲,幼兒自由結(jié)伴舞蹈。教師彈奏《熊走》音樂,扮演“熊”的`幼兒按節(jié)奏走出來,扮演小動物的幼兒自由做造型不動,動的“小動物”則被“熊”吃掉,退出游戲回座位等待。
。ㄈ┙處熖岢鰡栴}結(jié)束游戲。“今天小朋友玩的都很開心,請你們回家以后想一想,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樣?”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是一個以游戲為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戲性,有情節(jié),小朋友對有情節(jié)的游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游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jīng)常玩“木頭人”的游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么,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學玩音樂游戲《熊和石頭人》。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jié)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2、能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舞曲音樂即興舞蹈,并在“熊”出現(xiàn)時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動。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熊”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十二生肖歌》。
二、學習歌表演。
1、教師范唱歌曲《熊和石頭人》。
2、幼兒說出歌曲中的歌詞內(nèi)容。
3、熟悉歌詞。教師說一句,然后用動作暗示幼兒說下一句,依次類推。
4、教師放慢彈奏速度,幼兒跟著學唱歌曲。
5、教師與幼兒討論歌曲的感情處理。
“小朋友和小動物在樹林里快樂地玩,怎樣唱?”
“大熊來了,大家被亂跑,該怎樣唱?”
6、即興歌表演。教師與幼兒一起練習。
三、隨樂即興舞蹈并學做石頭人。
教師可提供歡快或優(yōu)美的不同性質(zhì)的舞曲,讓幼兒即興表演。再舞蹈過程中,音樂突然停止了,幼兒必須保持姿態(tài)不動,幾變?yōu)槭^人了。
四、學習“熊走”動作。
鼓勵幼兒在“熊走”音樂聲中,用不同的動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五、完整游戲。
游戲開始可有教師扮“熊”,并逐步由幼兒擔任“熊”的角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是音樂游戲!缎芎褪^人》以動靜交替的形式出現(xiàn),很生動、有趣,而且讓幼兒有發(fā)揮想象的空間。
初次接觸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戲豐富又有極大的.趣味性,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種動靜交替的音樂游戲活動。
整個活動從掌握這一方面來看還不錯,歌詞簡單、易懂。
在目標制定方面,我是根據(jù)課程上的活動目標而制定,也根據(jù)制定的目標展開來教學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完成目標。
首先,讓幼兒先欣賞歌曲,對歌曲感興趣,再學習歌曲,在熟練掌握歌曲后,加以動作。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大,但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是許多幼兒的動作基本一樣,我在引導幼兒參與與創(chuàng)編活動中存在欠缺,幼兒想象力受限制,動作不豐富。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音樂的性質(zhì)匹配相應的動物及簡單的'動作。
2、掌握游戲,遵守規(guī)則,能按游戲要求控制情緒和行為。
3、樂于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熊胸飾,圖譜
活動過程:
一、聽辯,感受,理解音樂
。ㄒ唬⒙犧qa段ab段
1、美麗的春天到了,安靜的大森林里有熱鬧起來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誰來了。(播放a段音樂)
2、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是誰來了。
3、這么多小動物都一個一個排著隊神氣地走進了大森林,他們在大森林里吹喇叭,敲鑼鼓舉行聯(lián)歡會。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段音樂,聽一聽哪里是小動物在走進大森林,哪里是小動物在開聯(lián)歡會。(播放a段音樂第二編)
4、你覺得哪里是小動物在走進大森林里,哪里是小動物在開聯(lián)歡會
5、一邊聽音樂以便嘗試把動作做出來。(兩遍)
6、一邊聽音樂一邊用圖來表示出來。
7、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譜做動作。
8、幼兒自由找空地方聽音樂做一遍。
。ǘ、聽辯b段
1、跳舞跳的真累啊。我們找個座位休息一會吧,聽!誰來了。(播放b段音樂)
2、哎呀!大黑熊要來吃小動物,小動物門怎么辦呢?誰來想個好辦法。
3、森林里的小動物可聰明了,他們一動也不動,都變成了石頭人,這樣熊走到他們身邊的時候還以為真的是石頭人呢,就回去了。
。ㄈ、聽辯欣賞c段
熊離開了,小動物門在干什么,我們一起來聽。
二、游戲
1、小朋友們真能干,都能聽懂音樂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玩這個熊和石頭人的游戲,這個游戲可以怎么玩呢?
第一段音樂時,小動物在干什么,熊在干什么?
第二段音樂時,誰走出來,大黑熊來了小動物又該怎么辦。
第三段音樂時,大黑熊應該怎么辦。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4
活動目標:
1、學玩音樂游戲《熊和石頭人》。在學習歌曲表演的基礎上,結(jié)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2、能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舞曲音樂即興舞蹈,并在“熊”出現(xiàn)時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動。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熊”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在《蝴蝶找花》樂曲中進教室。
2、復習兒歌《十二生肖歌》。
齊唱歌曲,注意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
集體歌表演。結(jié)合歌中的動物形象,邊唱邊做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它們的不同神態(tài)。
3、學習歌表演教師范唱歌曲《熊和石頭人》。
幼兒說出歌曲中的歌詞內(nèi)容。
熟悉歌詞教師放慢彈奏速度,幼兒跟琴學唱歌曲。
教師與幼兒討論歌曲的感情處理。
“小朋友和小動物在樹林里快樂的玩,怎樣唱?”“如果大熊來了,大家別亂跑,該怎樣唱?”即興歌表演。根據(jù)幼兒動作予以綜合完善,并與幼兒一起練習。
4、隨樂即興舞蹈并學做石頭人。
在舞蹈過程中,樂曲突然停止,幼兒必須保持一個動作姿態(tài)不動,既變?yōu)槭^人了。
5、學習“熊走”動作。
鼓勵幼兒在“熊走”音樂聲中,用不動的動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6、完整游戲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5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幻燈片內(nèi)容大膽表現(xiàn)歡快和笨重的兩種不同音樂,并能根據(jù)音樂性質(zhì)進行游戲活動。
2、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碰鈴、雙響筒、鼓。
2、了解小鳥、兔子、熊等動物的動作特點。
活動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nèi)容。
1、看一看:
(1)這是什么地方?
(2)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都有誰?
(4)后來怎么樣?
2、說一說:
(1)這里這么安靜,怎樣才能讓森林熱鬧起來?
(2)每部分圖片要配什么樣的音樂?(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片的感受,說說圖片要配什么樣的背景音樂。)
3、聽一聽:
(1)幼兒傾聽教師準備的音樂,聽一聽是幾拍子的音樂?
(2)感受圖片與音樂相結(jié)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師彈奏,幼兒嘗試跟著音樂唱唱跳跳。
(二)音樂游戲:熊與石頭人。
1、教師扮大熊,幼兒扮小動物游戲。
2、個別幼兒扮大熊,其他幼兒扮小動物自由選擇造型游戲。
3、打擊樂伴奏深化游戲。幼兒按意愿扮演小動物,其余幼兒選擇樂器為音樂伴奏。
4、游戲規(guī)則:教師彈奏舞曲,幼兒自由結(jié)伴舞蹈。教師彈奏《熊走》音樂,扮演“熊”的幼兒按節(jié)奏走出來,扮演小動物的幼兒自由做造型不動,動的“小動物”則被“熊”吃掉,退出游戲回座位等待。
(三)教師提出問題結(jié)束游戲!敖裉煨∨笥淹娴亩己荛_心,請你們回家以后想一想,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樣?”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是一個以游戲為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戲性,有情節(jié),小朋友對有情節(jié)的'游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游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jīng)常玩“木頭人”的游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么,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表達的音樂形象,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適合的動作表情表現(xiàn)歡快和笨重兩種不同的動物形象,發(fā)展肢體的控制能力。
2、能愉快的參與游戲,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通過認知活動,使幼兒了解熊力氣大、笨重、專抓活的動物等特征。
2、物質(zhì)準備:熊頭飾若干、《熊與石頭人》音樂。
三、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耄ぐl(fā)幼兒的游戲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樹林里面可真熱鬧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你們聽聽都有哪些小動物出來玩了。
。ǘ┬蕾p樂曲
1、第一次欣賞,感受音樂的整體形象。
提問:
。1)樹林里都有哪些動物出來玩了?
。2)你聽了這首歌曲感覺怎么樣?
。3)這首歌曲前后有變化嗎?
2、第二次欣賞,感受不同音樂形象,創(chuàng)編熊的動作。
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提問:
(1)這首歌哪里有變化?
。2)怎樣變化?
小結(jié):前半部分的音樂節(jié)奏聽起來很歡快,很多小動物在樹林里玩的很高興;后半部分的音樂節(jié)奏聽起來怎么樣?
3、第三次欣賞,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音樂形象。
師: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表演吧!
小結(jié):有些小朋友聽著音樂把他開心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了,舞姿很優(yōu)美;有些小朋友聽著音樂一步一步地走得很沉穩(wěn)、很緩慢,像一只笨重的熊。
(二)創(chuàng)編石頭人的造型。
提問:
。1)熊出來干什么呢?
。2)它最喜歡吃怎樣的食物?
。3)熊突然出現(xiàn)在樹林里,小動物們該怎么辦?
小結(jié):有些小朋友真能變,變出了不同形狀的石頭人。
(三)介紹游戲玩法,愉快游戲。
師:這首歌曲講的是熊與石頭人的故事,等等我們來玩這個游戲。小朋友你們注意了,做游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介紹游戲玩法。
。1)前半部分熊還沒出現(xiàn)時,你們可以跟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xiàn)出你高興、愉快的`心情。
。2)當唱到“要是小熊走過來,大家可別亂跑”時,小朋友就可以變成不同造型的石頭人。
(3)記住石頭人是不許動的,不管熊怎么動你都不可以笑、不可以動,不然就會被熊吃掉,被吃掉的石頭人就淘汰回到座位上坐好。
2、愉快的游戲。
(1)第一次游戲,教師扮演熊、幼兒扮演小動物變石頭人。
(2)第二次游戲,請一名幼兒扮演熊、引導其他幼兒合作變石頭人。
。3)第三次游戲,變更游戲玩法引發(fā)持續(xù)興趣。
、侔缪菪艿娜嗽谟螒驎r可根據(jù)樂曲中轉(zhuǎn)強的音樂指示,在離開的中途突然回頭尋找會動的人,以增強游戲的緊張感。
②音樂停止后,增加熊試探真假石頭人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自控能力。
評價:幼兒互相交流合作變石頭人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幼兒自控能力。
四、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今天你們玩的高興嗎?還想玩嗎?我將熊的頭飾投放到表演區(qū),你們可以繼續(xù)玩熊與石頭人的游戲,想一想還有哪些玩法,可以玩得和今天不一樣。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7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2、熟悉(熊和石頭人)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熊和石頭人》。
2、樹林背景圖一張,小鳥、小兔、小朋友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自由想象模仿各種動物動作。
師:今天天氣真好,樹林里面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你想學什么小動物呢?請你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這個小動物的樣子。
2、教師彈奏“熊和石頭人”的音樂,幼兒按節(jié)奏模仿動物的動作,音樂停止回座位。
3、請幼兒介紹剛才模仿了哪個小動物,并請他做做動作。
二、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唱新歌。
1、師:樹林里面真熱鬧,到底有誰呢?我們仔細聽?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3、師: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4、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的.將相應圖片貼在背景圖上。
5、播放音樂,幼兒傾聽。
師:我們來聽聽,是不是都說到了。
6、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學唱歌曲。
(1)師:我們來玩?zhèn)游戲,我來唱,你來做。我唱到什么小動物,你就把這個小動物的動作做出來。
。2)教師清唱,幼兒做動作。如,教師唱“小鳥喳喳叫”,小朋友可以做把小手放在嘴邊做小鳥叫的動作。
。3)請動作做的好的幼兒表演給大家看,教師哼唱。
7、聽著音樂做動作。
師: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表演。
8、教師彈琴,幼兒唱。
(1)師: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樹林里玩,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2)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表情來唱。
。3)引導幼兒用愉快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學玩游戲“熊和石頭人”。
1、師:歌里唱到的熊什么時候會出來呢?我們來聽聽。
2、播放音樂,幼兒邊唱邊表演。接著播放最后熊走出來的音樂。提醒幼兒是誰來了?應該怎么樣?(別亂跑)
3、第二遍播放音樂,并告訴幼兒熊來的時候,不能亂跑,可以原地不動,當成是一塊石頭,這樣熊就不會發(fā)現(xiàn)了。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旋律特點,并隨樂曲作出相應的動作。
2、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創(chuàng)新意識。
3、能相互合作,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植物卡片、動物卡片、2人3足卡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師:從前有好多小朋友在樹林里面玩,突然碰見一只小熊在走,然后呢小朋友們就悄悄地跟在它后面,熊走著走著老感覺后面有人跟著它,但是它回頭的時候卻沒有人,小熊很好奇,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原來是小朋友們跟熊在玩游戲。當熊回頭的時候,小朋友們已經(jīng)定在那里一動不動,像個石頭人,所以小熊沒有發(fā)現(xiàn)后面有人跟著。(引導幼兒說玩法,重點說出:熊回頭時石頭人要保持一個動作不能動。)你們想不想玩這個游戲?
二、熟悉音樂
1、欣賞樂曲第一遍
師:你們真是太棒了,一動不動真像石頭人。
游戲做完了,大家坐下休息一下,來聽一首好聽的音樂,聽后給大家說說你的感受。
2、欣賞樂曲第二遍,教師跟隨音樂做動作
師:這次,老師來跟著音樂做動作,你們仔細看,看我都做了那些動作。
3、欣賞樂曲第三遍,教師同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
師: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朋友做的動作跟我一樣,這次我希望你們能做出和大家都不一樣的動作。
4、欣賞樂曲第四遍,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
三、游戲活動
1、第一次游戲(一段音樂):教師當熊,幼兒當石頭人,能隨音樂做出動和靜的動作,不做造型要求。
師:我發(fā)現(xiàn)咱們剛才玩的'“熊和石頭人”的游戲還能配著這個音樂來玩,咱們來試試吧?
我來當熊,你們當石頭人,注意,我回頭的時候你們要怎樣做?準備,聽音樂!
2、第二次游戲(一段音樂):熊每次回頭時,要求幼兒隨意作出動物的造型。
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石頭人的造型都不一樣,這次,我請你們做出動物的樣子,想想你當?shù)氖^人要變成什么動物?我們開始吧!
3、第三次游戲(一段音樂):教師出示動物圖片,提示幼兒擺出造型進行游戲。
師:這次,你們要仔細看我手里的圖片,看我出示什么動物你們要迅速擺出它的樣子,好嗎?
4、第三次游戲(一段音樂):請一名幼兒當小熊,選擇動物圖片,提示幼兒擺造型進行游戲。
師:你們變的動物可真多!老師這里也有幾種動物,想知道是誰嗎?待會就知道了。游戲的時候當小熊出示那種動物時,你們馬上做出這個動物的動作。大家準備,我們開始吧!
4、第四次游戲(兩段音樂連放):方法同前,要求三至四人一組擺出大樹和花朵圖案。
引導幼兒做出大樹和花朵的造型。
師:動物們跟我們做游戲了,大樹和花朵也想來游戲,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大樹圖片)誰來學學大樹的樣子?(請1―2名幼兒模仿)
兩個人能合作做出大樹的樣子嗎?誰來試一試?找小伙伴商量以下。(請1―2組幼兒模仿)
三個人呢?(請1―2組幼兒模仿)哇,我們的樹越來越大了。
瞧,花朵也來了,你們看!(出示花朵圖片)這朵花有幾個花瓣?如果一個人扮演一個花瓣,幾個小朋友能組成這朵花?誰愿意試一試?
組合大樹和花朵進行游戲。(2段音樂)
師:我們都會做了,這次,就來跟大樹和花朵游戲。
當小熊拿出大樹的卡片時,你們做誰的動作?注意看小熊伸出幾根手指,就請你們幾人一組擺出一棵大樹。
小熊拿出花朵的圖片時,你們組合成什么?我們來試一試。
5、第五次游戲(一段音樂):5人任意組合造型,小熊猜。
師:這次,我請5個小朋友一組來組合成造型,想試一試嗎?好,你們自己商量來組合,先別說出要擺什么,小熊一會來猜。
商量好了嗎?游戲開始。ㄟM行游戲)
這個造型有難度,像什么?我們一起來猜一猜。
6、第五次游戲:要求幼兒2人3足、2人2足、4人4足造型進行游戲。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你們還會玩什么游戲?2人3足會玩嗎?(會!)真的?我考考你們
這是什么意思?看來真是難不倒你們。
這次,我請小朋友要變成2人3足、2人2足、4人4足的石頭人,有信心嗎?
四、放松活動
開火車結(jié)束(四段音樂連放):每人搭著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跟著音樂按節(jié)奏走出,原來做造型時的音樂做蹲下的動作。最后一句連音時做拉汽笛的動作。
師:我們今天玩的真開心!小火車開起來,我們出發(fā)啦!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9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2、熟悉(熊和石頭人)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熊和石頭人》。
2、樹林背景圖一張,小鳥、小兔、小朋友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自由想象模仿各種動物動作。
師:今天天氣真好,樹林里面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你想學什么小動物呢?請你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這個小動物的樣子。
2、教師彈奏“熊和石頭人”的音樂,幼兒按節(jié)奏模仿動物的動作,音樂停止回座位。
3、請幼兒介紹剛才模仿了哪個小動物,并請他做做動作。
二、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唱新歌。
1、師:樹林里面真熱鬧,到底有誰呢?我們仔細聽?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3、師: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4、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的將相應圖片貼在背景圖上。
5、播放音樂,幼兒傾聽。
師:我們來聽聽,是不是都說到了。
6、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學唱歌曲。
(1)師:我們來玩?zhèn)游戲,我來唱,你來做。我唱到什么小動物,你就把這個小動物的動作做出來。
(2)教師清唱,幼兒做動作。如,教師唱“小鳥喳喳叫”,小朋友可以做把小手放在嘴邊做小鳥叫的`動作。
。3)請動作做的好的幼兒表演給大家看,教師哼唱。
7、聽著音樂做動作。
師: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表演。
8、教師彈琴,幼兒唱。
。1)師: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樹林里玩,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2)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表情來唱。
。3)引導幼兒用愉快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學玩游戲“熊和石頭人”。
1、師:歌里唱到的熊什么時候會出來呢?我們來聽聽。
2、播放音樂,幼兒邊唱邊表演。接著播放最后熊走出來的音樂。提醒幼兒是誰來了?應該怎么樣?(別亂跑)
3、第二遍播放音樂,并告訴幼兒熊來的時候,不能亂跑,可以原地不動,當成是一塊石頭,這樣熊就不會發(fā)現(xiàn)了。
【《熊和石頭人》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熊和石頭人活動反思10-06
幼兒園中班《熊和木頭人》教案09-26
大班體育活動教案《熊和石頭人》含反思09-28
大班游戲熊與石頭人教案及反思10-30
小班音樂熊與石頭人教案(精選8篇)04-18
熊和木樁的美文10-06
牛和熊的故事10-06
《黃山奇石》 教案設計10-07
母熊和孔雀作文10-06
小石潭記教案設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