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寫教學反思
在寫人記事的作文中,我們總希望學生筆下刻畫的人物能“形神兼?zhèn)洹。但我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和文字編輯工作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大都能正確運用肖像、語言、動作等描寫使人物具有“形”,卻較少運用心理描寫讓人物具有“神”。是以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往往缺乏立體感,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也要求學生“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像《凡卡》、《小抄寫員》、《賣火柴的小女孩》、《窮人》等課文都是心理描寫的優(yōu)秀范例。因此,我結合12冊第五組中幾篇心理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設計了這堂《心理描寫》的讀寫結合型習作課。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很明確。
知識目標為:掌握內(nèi)心獨白、旁觀分析兩種心理描寫方法,初步了解幻覺描寫。
實踐操作目標為:能運用心理描寫方法來口頭說話、書面作文。
情感目標為:能留心觀察生活,品味生活,能站在不同的角度,設身處地的考慮別人的意圖和感受。
其中,以掌握內(nèi)心獨白、旁觀分析這兩種心理描寫方法為重點。難點是: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人物的特點。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因此,我將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從舊知中去總結,去發(fā)現(xiàn),給空間讓他們運用新知去判斷,去說話、去寫作。為了追求實效,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一、范文引路——在范文中發(fā)現(xiàn)、歸納
教學不是空穴來風,作文教學更是如此,F(xiàn)用的教材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范文,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優(yōu)質(zhì)資源。所以,我從舊知入手,讓學生閱讀課文中的心理描寫片段,并幫助學生歸納出“內(nèi)心獨白”、“旁觀分析”、“幻覺”三種比較常用的心理描寫方法。
稍后的鞏固練習,我將小組競賽貫穿始終。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的、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小組競賽很好地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nèi)驅(qū)力,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意識,讓他們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辨別鞏固——在拓展中鞏固、提升
練習是最好的鞏固,只有在具體語境中思考、判斷、運用,才能將概念、方法真正內(nèi)化為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搶答題——判斷心理描寫方法,讓他們接觸到更多的心理描寫的例段,舉三反一,逐步深化對內(nèi)心獨白、旁觀分析、幻覺的認識。
三、表演遷移——在活動中加深、運用
新課標主張開放式作文,讓學生人人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因此,在遷移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人揀到盒子以后打開盒子的情境。重在讓學生在虛擬情景中體驗,讓他們?nèi)珕T參與交流,引導他們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相互說一說。在小組代表匯報的時候,我適當進行點撥、總結,并發(fā)動學生來點評,突破難點,讓他們明白心理描寫主要是達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的目標。
四、動筆操練——在練筆中深化、提高
讀百篇不如寫一篇,可見練筆至關重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利用“按要求完成任務的每人加100分”的激勵手段,讓每位同學都全力以赴,為小組爭光添彩。此時的寫作不再是為完成任務而寫,而是為小組的榮辱成敗而寫,寫作已成為他們內(nèi)心的需要。
寫中指導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全體,作集中的提示、引導,如引導觀察、提醒修改等。另一方面主要是征對個別動筆慢、寫不下去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及時、有效的具體指導,旨在讓他們能有所得,有些實實在在的收獲。
五、賞析交流——在交流中反饋、共贏
作家最大的欣慰莫過于作文被人欣賞,被人搬上舞臺。學生也如此。在學生展示自己作品時,我將學生習作中心理描寫的句子劃上紅線,在提示語前劃上三角號。第一篇由教師來點評,給學生做示范,第二篇號召學生參與點評。評價集中在是否恰當、有效的運用了心理描寫?旨在再次強調(diào)這種寫法及其表達效果,突出本節(jié)作文課的重難點。這也就是寫后指導。
從學生寫的作品來看,95%的同學能在作文中運用上心理描寫的方法,部分同學還能運用幻覺的心理描寫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通過心理描寫突出人物特點。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項訓練還需要老師作進一步的強化,才能使之內(nèi)化為學生的血肉,在今后的寫作中用到它,用好它,達到使人物“形神兼?zhèn)洹钡男Ч?/p>
【心理描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心理描寫》教學反思10-06
心理描寫教學反思范文10-07
關于心理描寫教學反思10-07
心理健康課教學反思10-15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精選13篇)08-28
描寫心理的作文04-25
心理描寫片段10-31
心理描寫的句子09-28
心理描寫的好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