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塔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四年級語文《烏塔》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四年級語文《烏塔》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塔的教學反思(通用3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的教學反思(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的教學反思1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nèi)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當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傊,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學完課文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辯論會。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之戰(zhàn):
正方認為只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可以一人外出旅游,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有好處;烏塔真勇敢,讓人好佩服;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烏塔是那么自由,離開爸爸媽媽的管束,像小鳥那樣飛出去了。哪像他們除了學校就是家,活動的空間那么小,簡直是井底蛙,籠中鳥;什么時候他們也像烏塔那樣出去走走,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認為烏塔還小,不應(yīng)該一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家長一定非常非常擔心呀!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呀!一個小孩子獨自到異國他鄉(xiāng),她能安排好個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嗎?沒有大人的指導,她能增長多少見識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錢的喲!雖說烏塔有自己賺點錢,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掙的很多錢。
好一場唇槍舌劍,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的教學反思2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我先把課文中易錯字(讀音、字形)找出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容易弄混的讀音和形近字,通過組詞,理解詞義加以區(qū)分,然后圍繞著文中難以理解的詞語,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解決掉,接著是檢查課文,針對學生讀錯或不熟練的句子加以指導和練習,并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
在初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我和學生們開始了對文章的品讀。女孩兒烏塔是一個獨立、有思想的孩子。文中通過直接描寫與對比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12歲的女孩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事。這是一篇典型的寫人文章。教學時,應(yīng)該讓學生體會女孩的性格。因此,在教學時,我以“女孩兒烏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統(tǒng)領(lǐng)全文,學生勾畫有關(guān)的語句。在交流中,學生首先說道“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比缓髧@課文的第二段開始交流。學生能抓住“麻利”一詞和烏塔自己穿衣體會出烏塔做事很熟練,從烏塔所說的話體會出她很有經(jīng)驗,在學生說的基礎(chǔ)上,我?guī)秃⒆觽兛偨Y(jié)出:這說明烏塔是一個獨立、成熟有經(jīng)驗的孩子。接下來學生提到烏塔做事很有計劃,圍繞第五段展開交流,在這里學生抓住“整整三年、自己掙錢、查找書籍……”再次感受到了烏塔的獨立、成熟,并從最后一句體會到她的懂事。為了讓學生體會更深刻,我補充指導了“一摞書”,也引導他們體會到了烏塔的性格。文中烏塔語言的描寫,學生只能說出她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但不能更深的體會所說話的條理清晰、邏輯嚴謹,也能體現(xiàn)她的獨立,需要教師提點。在交流烏塔性格時,學生結(jié)合獨自游歷歐洲也說出烏塔是一個勇敢的女孩。
最后給學生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給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對如何解讀文本,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烏塔的教學反思3
《烏塔》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思想認識上都與我們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而這次教學面臨的又是回民二小這一群思維活躍又敏感的孩子,所以我在教學設(shè)計上采取了很寬泛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
根據(jù)教參和自讀提示的問題,我設(shè)計的第一個問題是,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當我的問題剛一出來時,便有學生舉起了小手,這讓我很驚訝。在我的預設(shè)中這一問題的時間是五分鐘,那時我便不斷的問自己,還要不要給充足的時間來讀文。要知道我在學校試講時我們的孩子很難能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出來的,為了不讓學生復述課文我還采取了填空的形式,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在這里,這些都是多余的,他們的回答簡練而完整。
我設(shè)置的第二個問題是勾畫出令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這一問題的設(shè)計目的就是讓學生吃透課文,所以我預設(sh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稍趯嶋H操作中我才發(fā)現(xiàn),如果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談的話,二十分鐘還不夠,他們對每句話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的`理解又不盡相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設(shè)計中最出彩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辯論賽。針對烏塔的說法和做法,你認為她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為什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教學中讓我一驚,因為認為不好的,也就是反方只有兩個人。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之下終于又有兩名同學加入了進來,這樣就形成了四對六十幾的形式。然而令我欣慰的是這幾位辯手思維相當敏捷,語言表達也非常流暢。在激烈的爭辯中將烏塔的特點挖掘的更加細了,同時也完成了略讀提示中第二個問題,整堂課設(shè)計思路清晰流暢完成了教參中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然而課堂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在辯論過程中由于自己的經(jīng)驗不足,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將學生的一些精彩的觀點沒有捕捉到,放掉了課堂上生成的東西,留下了小小的遺憾。很佩服張利民老師,他很善于捕捉學生的信息,一個“知音”一詞讓《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源由一下子變脫引而出,剩下的問題自然是水到渠成。
【烏塔的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烏塔教學反思01-08
《烏塔》教學反思01-14
烏塔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烏塔教學反思15篇04-16
烏塔教學設(shè)計10-12
烏塔的教學設(shè)計10-06
《烏塔》教學設(shè)計05-31
烏塔的教學設(shè)計05-28
烏塔的教學設(shè)計模板10-06
《烏塔》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