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皮球》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皮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皮球》教學反思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身體的平衡、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得不夠好,很多幼兒還不懂走拍球,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幼兒的平衡、協(xié)調能力,及愛動腦、愛實踐的能力。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實踐性的學習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愛實踐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每人一個皮球。
四、活動過程(實錄)
1、教學活動導入
每位幼兒手拿皮球做球操(準備動作)。
老師:我們手里拿著什么呀?(皮球)那你們知道皮球應該怎么玩嗎?
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用各種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時,老師發(fā)現(xiàn)了有的孩子在拍球,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滾球等。老師便叫他們演示給小朋友們看,接著讓孩子們也一起玩,最后鼓勵幼兒想更多的玩球辦法。
教學反思:以往的教學就是老師先示范,幼兒跟著學,F(xiàn)在我讓幼兒自己先嘗試著玩,老師再總結,然后大家跟著學,最后又讓孩子們自己用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
1、 教學活動之一
老師: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們動一下腦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玩球,看誰的辦法多。
因為讓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玩球,具有創(chuàng)新性,所以幼兒的興趣很高。
老師:剛才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球的方法和別人是不一樣的,誰想上來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看?
孩子們搶著演示他們的辦法,邊玩邊說自己的方法,如有的幼兒說的不夠流利,老師就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說,耐心地給他們以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說完整,走得更好。
教學反思:嘗試開始時,幼兒只是象往常一樣,拍球,都沒想到什么別的辦法。這時老師一言不發(fā),也與孩子們一起玩球,讓孩子們知道還有很多玩球的方法,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當孩子們知道還有這么多玩球的方法,以及他們在玩球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平時很少說話的佳澍、宇侖、斯杰、文雋等小朋友,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也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來解決問題了。如:
宇侖小朋友想與別的小朋友一起滾球時,她就會主動去找朋友玩,如果是以往的話,她肯定會站在一邊看別人玩,而不會主動去找朋友玩的。但在我的鼓勵下,她懂得說出:“小敏,我們一起滾球好嗎?”然后她們就一起玩了。老師及時表揚了她,增強了她的自信心。
2、 教學活動之二
針對一些幼兒沒有大膽地去發(fā)現(xiàn)新的玩球方法,及不好意思去找朋友一起玩球的現(xiàn)象,我就和一些大膽的小朋友演示給他們看,鼓勵他們大膽地邀請同伴與自己一起玩球。
老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了新的玩球方法,是可以兩個人玩的,現(xiàn)在老師去邀請一位小朋友來和我一起玩。(教師去邀請一位幼兒一起自己發(fā)明的玩球方法)
演示完后,老師提問:剛剛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師想到了新方法,就去邀請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現(xiàn)在老師也請你們去邀請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球好嗎?
《大皮球》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著一個沿圓圈走,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按規(guī)則進行集體游戲的意識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寬闊、平坦的.軟場地
2、兒歌(見游戲資料)
活動過程幼兒扮演"大皮球",教師帶領幼兒走到場地中間,幼兒手拉立手,面朝圓圈中心,圍成一個圓圈,手放下,立定站好。
教師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慢慢滾。"說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向左轉身90度,沿圓圈向順時針方向慢走一圈教師邊走邊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快快滾。"說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一個跟一個繼續(xù)沿圓圈向順時針方向快走一圈。
教師再邊走邊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全體幼兒和教師原地立定站好,跳一跳。
教師邊走邊再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快快滾。"說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向后轉身一個跟一個沿圓圈向逆時針方向快走一圈教師邊走邊又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慢慢滾。"說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一個跟一個繼續(xù)沿圓圈向逆時針方向慢走一圈。
教師又邊走邊說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不動,停下來。"說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原地立定站好。
游戲可反復進行了游戲規(guī)則:
1、幼兒要注意聽教師的口令,按口令進行活動。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時,注意與前面的幼兒保持距離,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
指導建議:
1、若幼兒掌握不好自身走圈,教師可以利用場地的圓圈進行游戲,或在地面上畫個圓圈,引導幼兒沿著圓圈走。
2、剛開始走時,教師發(fā)出口令可以慢一些3、游戲可以反復進行3~4次。
4,兒歌中可以加入"按一按、蹲一蹲"等新動作以增加游戲性。
游戲資料:
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慢慢滾。
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快快滾。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
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快快滾。
大皮球,圓又圓,滾呀滾,慢慢滾。
大皮球,圓又圓,滾不動,停下來。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jié)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jié)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fā)展更完善。
《大皮球》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大皮球扔給誰》并嘗試情景表。
2、能區(qū)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3、讓幼兒認識、理解了“上浮”、“下沉”的科學概念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語言磁帶《大皮球扔給誰》兩只大皮球。
2、每個幼兒頭飾一個:小豬、小狗、小貓、小鴨、小雞、小熊頭飾。
3、背景圖教師自制一個大船,動物教具:小豬、小狗、小貓、小鴨、小雞、小熊。
4、操作材料 皮球 小鋼珠球,乒乓球 玻璃球 彈彈球 石子、雪花插片、橡皮泥、空盒子、泡沫板、塑料吸管、舊報紙、玻璃球、積木塊、大水盆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大皮球扔給誰》
二、討論:
出示背景圖:教師邊擺動故事中的小動物邊提問。
1)教師:故事中有哪此小動物?它們今天要乘船去哪里?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2)教師:小熊為什么把大皮球拋給了小貓和小雞?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小熊不把大皮球不拋給小鴨、小狗、和小貓呢?
三、幼兒再次欣賞故事一遍;
配上動作表演,教師放語言磁帶;幼兒再次欣賞故事,教師:能說說哪些會游泳的動物嗎?為什么小熊要扔皮球?皮球在水里會怎么樣呢?請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動物是在水里游的?哪些動物不會游泳的?小熊為什么把大皮球拋給了小貓和小雞?因為小貓和小雞不會游泳?它們抱住皮球就不會沉下去,因為皮球會浮在水面,而小鴨、小狗、和小貓它們會游泳不需要皮球?
四、情景表演:
1)請個別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情景表演,要求幼兒學說一句話:“快把大皮球給我吧!”也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演,說一句自己想說的話。
2)教師扮小熊,全班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分角色進行表演。
五、延伸活動:
1)在操作活動中,重點引導幼兒理解什么球會沉在水底?什么球會浮在水面?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2)進一步探索石子、雪花插片、橡皮泥、空盒子、泡沫板、塑料吸管、舊報紙、玻璃球、積木塊、在水中的變化,理解了“上浮”、“下沉的概念。
【《大皮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拍皮球》教學反思10-07
大班音樂《拍皮球》教學反思10-06
小班體育活動《大皮球真好玩》優(yōu)秀教案附教學反思10-06
小皮球的活動反思范文10-06
語言活動《小皮球》反思07-30
《拍皮球》教學設計06-01
大皮球真好玩教案09-18
小班體育游戲大皮球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