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學設計(實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的】
1、誦讀課文,做到字音正確,停頓恰當,并注意語氣。
2、了解全文內(nèi)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讀準下列字音:
仞懲塞(懲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損魁父之丘)遂
荷叩箕畚齔匱亡(亡以應)厝朔
2、讀好下邊句子中的停頓:
、艖蜕奖敝
、圃荒軗p魁父之丘
、撬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
、揉徣司┏鞘现灼抻羞z男
⑸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學生自己放聲讀一遍課文。其間,遇到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看注釋或。
二、互讀課文
兩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讀,一個聽。聽者發(fā)現(xiàn)讀音有錯,當即指出。兩人對某字的讀音意見不一致時,記下這個字,留待一會兒解決。
三、訂正讀音
教師逐一出示寫有下列字的卡片(或?qū)⑾铝凶旨袑懺谝粔K小黑板上),請學生個體回答,集體訂正。正音時,有意識引導學生了解字詞的意思。為后邊了解課文內(nèi)容做準備。
萬仞懲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擔者叩石
箕畚始齔窮匱亡以應一厝朔東
四、再讀課文
學生再次放聲讀一遍課文。教師提示:注意讀準字音。
五、讀好停頓
教師逐一出示下列語句(制成卡片,或?qū)懺谛『诎迳?,請學生讀出其中的停頓,然后,對為什么這樣讀作一點解說。其間,隨時提示學生會借助注釋來讀,慢慢培養(yǎng)使用注釋的習慣。
下邊語句中所畫的/為停頓處,供參考。
懲/山北之塞曾不能/損魁父之丘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六、試譯課文
兩個學生一組,由一位學生根據(jù)書上注釋和自己的理解,串譯課文大意;另一位學生訂正或補充。二人遇到不會解釋或意見不一致的語句,將它們畫下來,留待一會兒解決。
此時,教師作巡視,注意了解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使后面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七、集體討論
每一組提出疏通文意時遇到的問題,全班研究、討論。意見不一致時,教師適時給予點撥。
待學生沒有問題再提,教師提出下列語句,指定學生說出大意,以檢查剛才學生們自譯的效果,也是將重點突出,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語句,學生們已提出,此時教師不必再檢查。
說出下列語句的意思和加粗詞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陽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4、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5、叩石墾壤
6、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八、聽讀課文
教師讀課文,學生聽讀。要求: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不看書。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前面讀、譯、議的基礎上,通過聽讀,回憶強化學生對課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對前面施教內(nèi)容的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積累文言常識。
【教學過程】
一、研究內(nèi)容(討論如下幾個問題)
1、能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意思嗎?
本文寫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認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為什么?
討論這個問題,要緊扣課文內(nèi)容。要點是:
、庞薰菫榱藙(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決心移山的──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葡露藳Q心移山,就毫不動搖──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枪适碌慕Y(jié)尾,終于感動了天帝,將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說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話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聰明呢?
回答要點:表面看起來,智叟好像是聰明。因為愚公畢竟年且九十了,兩座山又這樣大,很難移走。但是,他卻沒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孫孫不斷挖下去,山不加增,終于會成功的哲理。他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更說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聰明。課文要告訴人們什么道理呢?
面對困難,要敢于斗爭,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會取得成功。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聰明的。
5、怎樣理解課文的神話結(jié)尾?
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jié)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
6、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著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
二、詞語練習
學生做課后練習。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積累文言常識。先個體做,后全班訂正。有條件的,可適當補充以下內(nèi)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無)
一厝朔東(厝──措)
無隴斷焉(隴──壟)
三、背誦課文
背誦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應。
四、擴展研討
讀練習五第1題。討論我們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再背課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記牢。
2、寫一篇讀后感:
參考題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讀《愚公移山》有感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10-01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04-17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03-24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15篇04-21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15篇)06-09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匯總(15篇)08-05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24
《愚公移山》教案設計范文08-26
《愚公移山》教學反思12-31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