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組織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感知和體驗。
學情分析:學生的空間概念比較差,在教學中多出示模型和相應的事物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學更直觀,容易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辨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歷對熟悉實物的分類、觀察、觸摸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qū)分。
教學設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兔博士送給同學們裝滿禮物的神秘的百寶箱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著通過分一分、說一說、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操作感知、匯報交流。活動中讓學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教學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各種形狀的物體5個百寶箱,每組4個小方塊,4種圖形的圖片
課型:新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03-06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4-2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06-1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06-1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