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合集】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讀準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熟練記憶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能區(qū)分形近聲母、韻母及間近整體認讀音節(jié)。
3、樂于記憶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有小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準備教師拼音卡片
學生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備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拼音家族為了你們吵得可厲害啦!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都說是你們的老朋友,爭著要來和你們見面。結果還是智慧王子阻止了這場爭吵。智慧王子說:孩子們認不認識你們還不一定呢?我建議你們設置聲母關、韻母關、整體認讀音節(jié)關,讓孩子們來闖關,過關了就封他們?yōu)橹腔弁,表示他們認識你們,大家看怎么樣?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都同意了。孩子們,你們同意嗎?看看哪一組的同學會是智慧王?
小組內先認一認,記一記。
二、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
聲母關。
1.分小組按聲母排列順序讀聲母。
2.開火車看老師手中的拼音卡片讀。
3.區(qū)別形近的聲母: b-p b-d b-q p-d p-q d-q q-g f-t h-n n-m。
4.小結闖關結果,頒發(fā)智慧星。
[活動二]
韻母關。
1.分小組按韻母排列順序讀韻母。
2.指名讀老師手中的拼音卡片。
3.區(qū)別形近的韻母: ei-ie ui-iu un-un an-ang in-ing en-eng。
4.小結闖關結果,頒發(fā)智慧星。
[活動三]
整體認讀關。
1.分小組按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排列順序讀整體認讀音節(jié)。
2.指名讀老師手中的拼音卡片。
3.區(qū)別形近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zi-zhi ci-chi si-shi yin-ying。
4.小結闖關結果,頒發(fā)智慧星。
[活動四]
風險關。
開火車讀讀一讀的內容。都讀對了有兩個智慧星,讀錯了要減去一個智慧星。小結闖關結果,頒發(fā)智慧星。
[活動五]
總結。
總結:評出智慧王。
三、學習效果測評:用拼音認一認同學的名字。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過雨點動態(tài)的變化,認識他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4、隨文認識“落”、“進”兩個字并能正確書寫,了解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
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tài)。
2、了解它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或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受意境之美、語言之美。
教學準備:本課的教學課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雨點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口述謎題: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猜猜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雨的詩歌,名字叫《雨點》。
板書課題:雨點。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在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吧。
1、課件放映課文制作的動畫。
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落下來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給大自然帶來了樂趣……
2、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
3、檢察自學。
、懦樽x詞語。(課件出示)
指名拼讀詞語:落進睡覺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海洋跳躍
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讀。
、粕肿x好了,誰愿意試著讀讀課文。
4、指名逐句讀,師生評議(指導讀好“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體會雨點的變化。)
過渡:課文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動畫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便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好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并提出朗讀要求,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是學生有目標去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哪些地方?用“——”標出來,在那里干什么?用“……”標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2、反饋教學信息。
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
、派。課件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它們不同的特點。同時在黑板上貼出這四幅圖片。(要求把話說完整)
、普l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和里。
、请S文進行“落”、“進”這兩個生字的教學。
、傩∨笥褌兿氩幌雭韺懸粚憽奥洹、“進”這兩個字。
②卡片出示:落、進。請大家仔細觀察,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說說。
、劢涣髯R字。學生運用已有學習漢字的基礎想出各自的辦法來記住這兩個字。
、芪覀儾坏涀∷鼈,還要會寫,先請學生說怎樣寫好,要注意什么,接著老師范寫,學生豎空,再讓大家描一描、寫一寫。(提醒學生注意“進”先寫里面的再寫外面的)
3、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老師有四顆小雨點,小朋友們,你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來找找小雨點的家吧。
生答,請拿有小雨點的學生在黑板的四幅圖上貼上小雨點,并在圖下板書: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4、指導朗讀。
想一想,課文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1)指名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2)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tài)也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示出來?找同桌的一起練一練。
(3)指名表演。
在學生讀的同時再次顯示上面出現(xiàn)的四幅圖,圖文結合,進一步感受到池塘多么平靜啊,一點波紋也沒有,雨點就像躺在大床上睡著了;雨點落進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雨點跟著嘩嘩流淌的河水高興的奔跑呢;還有一些小雨點來到了奔流不息的海洋里,隨著澎湃的海水在不停的跳躍呢。
。4)指名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5)反復讀,齊讀。
。6)試背課文,看圖有感情的背誦。
設計意圖:“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和小雨點一起感受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樂趣。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由四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是ao、ou、iu三個復韻母,每個韻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棉襖,借“襖”的音學習ao的讀音。第二幅圖是藕,借“藕”的音學習ou的讀音。但“襖和藕”都是第三聲,要變?yōu)榈谝宦暡攀恰癮o和ou”的讀音。
第二部分是ao、ou、iu的四聲。
第三部分是聲母與ao、ou、iu的拼音練習。
第四部分是帶調拼音與三拼音練習。
二、教學要求
1.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能認清形,讀準音,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學會ao、ou、iu的四個聲調,能正確讀出帶調韻母。
3.練習與聲母拼音。
三、教具
聲母尺、四聲盤、四線格絨板、活動字母/a、o、i、u和調號。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的音、形、四聲和標調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本課有關的舊知識。
1.用聲母尺復習與ao、ou、iu拼音的聲母。
2.用四聲盤復習單韻母及四聲,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口形變化。
(二)新課。
1.明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復韻母。第11課。(板書:11)
2.看圖提出ao、ou、iu三個復韻母。
【第一幅圖】
提問:第一幅畫的什么?“襖”的音讀成第三聲是什么音?(老師用手勢引導)
出示拼音卡片:ao,齊讀ao。
提問:為什么說ao也是復韻母?
觀察老師讀ao時的`口形變化。(先讀a的音,逐漸過渡到o的口形)
提問:老師讀ao時,口形有什么變化?
講解:復韻母是兩個單韻母組成的,讀音時,口形變化要快。
看卡片練習讀音。(開小火車,分組讀,老師檢查口形)
【第二幅圖】
提問:誰知道第二幅圖畫的是什么?“藕”的音讀成第一聲是什么音?
出示拼音卡片:ou
讀后提問:復韻母ou是怎樣組成的?怎樣讀?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小結:兩個單韻母快讀就是復韻母的音。
開小火車正音。
【第三幅圖】
提問:第三幅圖畫的是什么?郵票的“郵”讀成第一聲是什么音?
出示拼音卡片:iu(老師檢查讀音)
3.復習 ao、 ou、 iu三個復韻母。
(1)用卡片按順序和打亂順序認讀。(齊讀、分組讀、指名讀)
(2)找卡片。(讀后把卡片放在黑板槽里)
提問:誰能找出ao?誰能找出ou?剩下的字母念什么?(學生從黑板槽里拿出老師念的卡片,全體同學讀后,交給老師)
課中休息:唱《上學歌》和做傳口令游戲。
4.練習 ao、ou、iu的四聲。
提問:復韻母和單韻母有什么共同特點?誰能讀出ao、ou、iu的四聲?
用四聲盤順讀四聲和打亂順序讀。
5.學習標調位置。
提問:(1)誰還記得標調的口訣是什么?(有a標a上,無 a找o、e、i、u并列標在后)(2)ao的四聲調號標在哪兒?ou呢?(指名學生把調號寫在小黑板的ao、ao、ao、ao、ou、ou、 ou、 ou上)(3)iu的調號怎樣標?為什么?
6.區(qū)別iu與ui的讀法和寫法。
板書:ui、iu
提問:第一個復韻母讀什么?怎么知道它念ui?第二個復韻母呢?為什么?iu和ui有什么不同點?有什么相同點?調號為什么都標在后面的韻母?
用卡片快讀辨別ui與iu。
7.認讀帶調韻母。
(1)用四聲盤打亂順序讀ao、ou、iu的帶調韻母。說說平時說話用得著這些音節(jié)嗎?
(2)指名說出:2o、4o、#u、%u等音節(jié)所組之詞。(如:2o熬粥、熬夜、4o驕傲、奧運會,#u歐洲、海鷗、%u嘔吐、偶然)
(3)小結:ao、ou可以自成音節(jié)。iu不能自成音節(jié),必須與聲母相拼。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練習拼音,會用所拼音節(jié)組詞,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卡片認讀ao、ou、iu三個復韻母。
2.指名說出ao、ou、iu為什么是復韻母。
3.讓學生在絨板上用活動字母指出ao、ou、iu,并按老師說的音節(jié)擺上調號。
(二)新課。
1.練習拼音。
(1)分別用卡片d、t與ao,g、h與ou,j、q與iu相拼。
(2)板書射線拼音表:
、僦v解:前面的聲母是發(fā)音的準備,也就是擺好發(fā)聲母音的口形。拼音時聲母要讀得又輕又短,很快地連讀復韻母,這樣就把聲母和復韻母拼合起來了。
、诶蠋熓痉镀醋x第一組射線拼音表。
、厶釂枺赫l會拼讀第二組射線拼音表?
、荦R拼第三組。
課間休息:說兒歌——請你像我這樣做。
(3)聲母與帶調韻母相拼并用所拼音節(jié)組詞。
、侔鍟3o,指名讀后,再板書:y并連線寫成y—3o→y3o。提問:誰會拼這個音節(jié)?這是什么y3o?(組詞如:咬東西、舀水等)
、诎3o的3換成%u成為y—%u→y%u。提問:誰會拼音并組成詞?
2.復習三拼音。
(1)板書:ji1,指名讀后連線成為j—i—1→ji1。拼讀后組成詞語,如:回家、加法、嘉獎等。
(2)把上面拼音表中的j改寫成q,拼讀后組詞。如上面的方法把1和#改寫成ao和ou練習拼讀。
(3)提問:剛才我們拼的四個音節(jié)是幾拼法?為什么叫三拼音?三拼音時要注意什么?
3.讀課文:領讀后齊讀。
4.指導書寫:
(1)提問:寫ao ou iu三個復韻母時要注意什么?說一說它們各占什么格位?
(2)指名到四線格絨板上擺出 ao ou iu(指導距離要適當)
(3)抄寫字頭。
(三)總結提問。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什么?
(四)作業(yè)。
本課所學復韻母各寫一行。
(五)教具的制作。
四聲盤
(六)教學提示
在漢語拼音方案中iou、uei兩個復韻母和聲母拼音時,要省略中間的o、e,變成iu和ui,調號要移到后一個字母上。本教材是采用變通方法直接教省寫式iu、ui,這樣可避開拼寫規(guī)則。教學時,不要告訴學生。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這是我上漢語拼音的第一課,小朋友的表現(xiàn)令人佩服,甚至是出乎意料,驚嘆于剛進小學的孩子,竟會這么出色。
【片段1】
(出示本課情境圖)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
生:我覺得這里很美。
師:美在哪兒?
生(指著圖):樹木、房子、草地、小女孩、小河、小蜻蜓、大白鵝、小鴨子都很美。
生:我想到這里的空氣一定很新鮮。
師:你是怎么想到的,能告訴大家嗎?
生:因為我看到這里的樹木很多、很綠。
師:小朋友,樹木不但能給我們帶來新鮮的空氣,還能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你們喜歡這美麗的山村嗎?
生(齊):喜歡。
師(指著圖):山村的'早晨實在太美了,讓我們來到這美麗的山村里看看小女孩、大公雞、大白鵝在做什么呢?哪個小朋友的耳朵最靈,能聽到好聽的聲音呢!
生:我聽到小女孩在唱a字歌。
生:公雞在唱o字歌。
(師出示a和o)
生:我聽到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小鴨嘎嘎地叫著,大白鵝也唱歌。
生:我會背《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師出示e)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還很聰明,現(xiàn)在一邊看畫面,一邊跟老師讀:小女孩唱歌,a、a、a;大公雞打鳴,o、o、o;大白鵝撥水,é、é、é。
我覺得,在學習拼音之前,要注重引導學生先觀察圖,欣賞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漢語拼音的第一課。充分利用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拼音,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語言,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
【片段2】
師:同學們,你們能把a、o、e的形記住嗎?
生:能。
師:書上這幅圖能幫你們記住a、o、e的形,請大家看看圖,想一想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試著同桌交流交流。
。ㄉハ嘟涣,有些第一次不會,老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上臺指著圖說。
生:我發(fā)現(xiàn)小女孩的頭像a。
生:我發(fā)現(xiàn)大公雞打鳴這個圓圈像o。
生:水中的影子像e。
師:水中誰的影子呀?把話說完整好嗎?
生:水中大白鵝的影子像e。
師:說得好!你們還有什么好的方法把a、o、e記住呢?也可以編一編順口溜,像剛才老師教你們讀的那樣:小女孩唱歌,a、a、a。小組討論討論。
生:我覺得o像個游泳圈。
生:我覺得o特別像一個鑰匙圈。
生:爸爸上網時,我看見一個e在不停地轉。
師:真聰明!這說明你們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誰能編一編順口溜呀?
。ú灰妼W生舉手)我們一起編好嗎?
師:水中一只鵝,它的(指著圖)
師生:倒影──e、e、e。
師:(指著o圖)誰來編順口溜?
眾生:一個圓圈,o、o、o。
在這里,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新的發(fā)現(xiàn)”,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過程很有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形象的畫面進行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像字形,最后指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編順口溜記憶字形。學生在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形式中,愉快地學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詞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氣象特點。
3.認識偏旁雨字頭、左耳旁,能正確認讀“霜”等8個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詞語、詞串)。
2.能正確認讀“霜、吹、落”等8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春、風、花”等7個生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詞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氣象特點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小朋友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2.出示有關四季的圖片,做游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jié)。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2)根據(jù)交流出示詞語:
春風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xiàn)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霜是水汽在溫度很低時,一種凝華現(xiàn)象,跟雪很類似。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xiàn)象。
(3)相機識記生字。認識部首“雨字頭”。
(4)仔細觀察,說說“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5)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空,并口頭說出筆順。
4.教學詞串: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1)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很大的感覺,讀好“落”。
(5)了解“霜降”。 霜降,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àn)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認識部首左耳旁。
(6)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輕盈。
(7)有感情地齊讀第二組詞串。
5.教學詞串: 青草 紅花 游魚 飛鳥
池草青 山花紅 魚出水 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3)出示詞串三和四。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6.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換偏旁法,如“雪”,可以通過換偏旁變成“霜”識記;比較識記法,如“入”字,通過和“人”比較識記;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加一加法,如“落、飄”,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記憶。)
(2)小組內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反復朗讀,加強鞏固
1.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梢园凑照n文順序讀,也可以打亂順序自己調整讀。
2.班內交流讀。
方法1:按照詞語——詞組——詞語——詞組的順序。
方法2:調整次序,如:春風——春風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飄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讀。
4.教師總結。
四、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課本13頁有8個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借助拼音讀一讀這些詞語?幢卷摬鍒D,猜一猜這些詞語可能是什么意思?
各種形式讀四字詞語(帶音節(jié)拼讀、去音節(jié)讀、男女比賽讀),適時糾正不規(guī)范的讀音。
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
柳綠花紅 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齊放 白鳥爭鳴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病⒔M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使學生準確把握作品內容、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
二、教學重點
。薄⒔虒W的重點是意義的構建與呈現(xiàn),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把文本與直接、間接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對文本產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并用自認為恰當?shù)穆曇粜问絹沓尸F(xiàn)這種理解。
。病⒎治觥吨虑嗄旯瘛返膬仍谇楦行,把握詩作內容,加深理解,尋找傳達詩作思想情感的聲音形式
三、教學過程
。薄⒔榻B作者和背景
這是詩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為總題寫的.七首組詩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頗具號召力、影響力的政治抒情詩。這首詩最初發(fā)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學》上。1955年,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召開,詩人懷著強烈的革命責任感和火一般的戰(zhàn)斗激情,以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獻上了這首氣勢磅礴詩篇,號召和鼓勵青年積極呼應時代的召喚,投入火熱的斗爭,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擔,完成先輩未竟事業(yè),為改造祖國的山河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原詩較長,選入教科書時作了刪節(jié),主要刪除了與當時政治背景聯(lián)系較多的內容。
2、讓學生誦讀
。、理解詩歌
。ǎ保┑1節(jié)寫了什么?(第1節(jié)點明了題旨,指出青年人的身份,不應該再稱作“年輕人”,不僅因為“嬉游的童年”已經過去,更是因為已經成為“祖國的精壯的公民”,意味著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經成為社會人,因而應該勇敢地擔負起祖國、社會賦予的歷史重任。)
。ǎ玻┑2、3節(jié)寫了什么?(號召青年人“投入火熱的斗爭”,表明了全詩的主旨)
。ǎ常┑4至6節(jié)寫了什么?(詩人從未來、歷史、現(xiàn)實三維空間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題。)
。ǎ矗┳詈笠还(jié)寫了什么?(是全詩的結尾,從祖國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國和我們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給祖國貢獻的越多,我們的生活也就越光輝越廣闊。在激越的情感中滲透了人文關懷,便于讀者接受。)
。、小結:馮牧在《郭小川詩選代序》中這樣高度評介郭小川的創(chuàng)作:“他的詩篇,他的歌,使我們看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使我們聽到了時代前進的聲音。”這首詩,恰恰就是那晶瑩透亮的露珠,折射著時代的光輝。詩人以議論入詩,于感情洶涌中閃射出真理的光芒,使詩成為響亮的戰(zhàn)鼓,時代的號角,因而受到青年讀者廣泛熱烈的響應?梢哉f,化小我為大我,充滿強烈的革命責任感,洋溢著真摯的革命激情,這正是郭小川詩的靈魂所在。
在形式上,詩人采用了馬雅可夫斯基階梯詩的形式。詩句簡短有力,節(jié)奏鮮明,有如階梯一樣的詩行排列,造成了熱情奔放的氣勢。郭小川在《關于〈致青年公民〉的幾點說明》一文中曾解釋道:“我之所以采取這種所謂‘樓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馬雅可夫斯基的現(xiàn)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為我不善于使用中國語言。為了表現(xiàn)稍許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寫的句子總是老長老長的(短句子總覺得不夠勁),而如果把二十個字排成一行,那讀者(尤其是朗誦者)一定會感到難念。”采用“樓梯式”排列,使詩充滿了力度,增強了音樂性,形式和內容和諧統(tǒng)一。
當然,詩人當時正處于創(chuàng)作的爆發(fā)期,詩作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存在議論多于描繪,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學會zh、ch、sh、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二、教學準備:zh、ch、sh、r四個聲母的'卡片及圖片。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ǘ┲笇Э磮D說話
1、觀察第22頁圖畫,說說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2、找出帶有“zh、ch、sh、r”四個聲母的音節(jié),把它圈出來。
(三)教讀
學習聲母“zh”
1、出示圖片,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阿姨坐在椅子上織毛衣。)
2、出示聲母zh,看看它與圖上哪部分相似?怎樣記住聲母zh?(z,多了一個h。)
3、教讀zh(注意口形,舌頭翹起來,是翹舌音。)
4、齊讀、小組讀、個人讀
用以上步驟學習聲母“ch、sh、r”
鞏固讀法:(小組開火車讀,彈鋼琴游戲)
。ㄋ模┙虒
1、請大家觀察“zh、ch、sh”與“z、c、s”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2、指導書寫注意事項:zh、ch、sh中兩個字母不能分開,要寫緊湊些。(老師板書,學生書空。)
3、再觀察r,指導書寫步驟。(老師板書,學生書空。)
4、指名板書,其他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提示書寫姿勢)
(五)小結
。┎贾米鳂I(yè):四個聲母每個寫兩行。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讀準生字詞的音,同時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抓住懷素認真寫字的句子,體會懷素寫字時的認真、刻苦。
3.會用“……先……再……”的句式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合一,優(yōu)化導入。
1.教師出示帶有拼音的“寫字”二字。
(1)誰會讀?(指讀)
。2)你平時是怎樣認真寫字的?(請平時字寫得好的同學介紹)
2.做的真好,難怪你個的字寫得那么棒!你們知道嗎?古時候有個書法家叫懷素,他從小也跟大家一樣,寫字可認真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寫他的課文。(出示課題:12.懷素寫字 生讀課題)
3.你了解懷素嗎?誰來向大家介紹?
。☉阉厥俏覈瞥晃恢臅遥茖懖輹。有草書《四十二章經》、《千字文》流傳于世。他的字飄灑自如,對后人影響很大。)
4.小朋友們想要知道懷素是怎樣成為著名書法家的嗎?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出示生詞
。1)課前小朋友已經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會讀嗎?
古時候 先 書法家
和尚 這樣 有名
日子一長 長大 好學上進
你覺得哪些詞容易讀錯,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老師領讀難讀詞語。 指導讀好輕聲和后鼻音
相機理解“好學上進”
、 “好”還有一個讀音,讀什么?(生交流后出示拼音)誰能用“好”組組詞?
② 在這兒讀——,你知道“好學上進”是什么意思嗎?
、壅n文中說誰“好學上進”?我們班上有“好學上進”的人嗎?你為什么覺得他好學上進呢?
、鼙纫槐龋凑l是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2)剛才小朋友們讀的.都很棒,老師等會要提高難度,給你一分鐘,快讀一讀,記一記。
。3)到四人小組里讀給組長聽,小組長要組織好。
。4)哪個小組來展示?指名2組讀。
2、詞語讀得很棒,課文會讀嗎?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讀第二自然段。把書打開到126頁,大聲讀第二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分鐘準備。
(1)誰來讀?他讀得怎樣?
(2)誰來向他挑戰(zhàn)?挑戰(zhàn)成功了嗎?為什么?
3、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三、讀懂課文,入境悟情。
1.懷素到底是怎樣認真寫字的?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畫出描寫懷素認真寫字的句子。
。1)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2)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懷素很認真?
、俳涣鞒鍪荆簯阉貙懽址浅UJ真。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
②反饋:
“引讀: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什么叫非常認真?
③“先……再……”
懷素寫字不僅認真,還很有方法。他總是先( ),再( )。
懷素寫字時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這句話中有2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是——
這里的先“看清字的形狀”和“記住字的筆順”能顛倒嗎?為什么?
“先”是排在前面的事情,“再”是排在后面的事情。
小朋友做事也要有序地進行,誰能用上老師給你的句子說一說。
早晨起床以后,我總是先( ),再( )。
上午到了學校,我總是先( ),再( )。
晚上放學回家,我總是先( ),再( )。
自由連說、交流
而懷素寫字時先——,再——
懷素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只是一次?兩次?(不是)
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總是)什么是“總是”?(一直 每次)
誰能通過朗讀告訴大家,懷素每次寫字都這么認真。
正因為懷素每次寫字非常認真,所以他的字——進步很快。
(3)連起來讀第二自然段,夸一夸懷素。
。4)背誦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感悟懷素寫字的“刻苦”
。1)有了認真的態(tài)度、正確的方法,懷素的字進步很快?墒,當時懷素很窮,買不起紙。為了寫出更加漂亮的字來,聰明的懷素相處了一個好辦法,他找來一塊木板——(引讀)他寫呀寫呀,日子一長,——(引讀)
(2)理解重點句:他寫呀寫呀,日子一長,木板竟被寫穿了。
●理解“穿”。
這里的“穿”是“破”、“通”的意思。
懷素寫字的工具是毛筆和木板,老師今天把毛筆帶來了,我們的桌面就是薄薄的木板,哪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用毛筆在木板上寫字。
你能把木板寫穿嗎?
●理解“竟”。
可是,懷素就把木板寫穿了!你能想到嗎?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句話中有一個字就是“沒想到”的意思,知道是哪個字嗎?
●補白“寫呀寫呀”。
一支軟軟的毛筆,怎么就能把硬邦邦的厚厚的木板給寫穿的呢?
傳說,懷素小時候只要看到匾牌石刻上的好字,他就仔細看,認真想,用木板代替紙練字。他家附近的池塘因為被他用來洗筆,池水都變黑了,被人們稱為“墨池”。
現(xiàn)在你知道木板為什么會被寫穿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想象——:為了練出一手好字,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懷素已經在木板上(寫呀寫呀);傍晚,天已經黑了下來,懷素還在木板上(寫呀寫呀); 寒冬臘月,懷素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一塊漂亮的石碑,他趕緊在木板上(寫呀寫呀); 盛夏酷暑,懷素在炎炎烈日下看到一塊匾牌上的好字,他立刻在木板上(寫呀寫呀) 大家都說懷素的字已經很好看了,他還在(寫呀寫呀)……
就這樣——指。
3、小結:
讀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懷素寫字的秘訣不僅在于他有認真的態(tài)度、正確的方法,還在于他有不怕吃苦、好學上進的精神!
四、巧借課文,指導書寫。
1.學了課文,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佩服懷素。讓我們也向懷素那樣來認真寫字吧。
2.出示:寫 字
(1)爭當“小懷素”
你準備怎樣做小懷素?(先看清字形,記住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
。2)師范寫,邊寫邊說:“寫”上橫右縮手,下橫左伸手;“字”彎鉤背不直,但是站得正。
(3)學生按要求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書寫姿勢。)
五、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字也寫得很認真。那是不是,一次認真寫字就能成為書法家了呢?要成為有名的書法家必須日日寫,月月寫,年年寫,堅持下去,能做到嗎?
板書設計:
12.懷素寫字
非常認真 看 記 寫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課題
烏鴉喝水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是童話,它借助烏鴉喝水這件事,告訴學生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的設計我特別注重有效引導,架起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意在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
在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課文,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戰(zhàn)勝困難。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偏旁“攵”。
2、朗讀課文,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3、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戰(zhàn)勝困難。
學習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學前準備
1、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
。ㄓ脮r:5分鐘)
1、同學們,還記得老師給你們講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嗎?故事中的烏鴉是多么愚蠢呀!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只烏鴉,看看這又是一只什么樣的烏鴉呢?
2、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識字。
。ㄓ脮r:10分鐘)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自己用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3、匯報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匯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3、同桌互相拼讀生字詞。
4、“開火車”認識生字,做猜字游戲。
5、給生字找朋友。
1、為下面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多(dōu duō)法(fā fǎ)
進(jìn jìng)
鴉(yā yá)
三、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ㄓ脮r:20分鐘)
1、老師再讀課文,學生再通過聽解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2、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課文。想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3、抽學生分段讀讀課文,也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讀。
4、想一想:
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練習說話)
還有比這個辦法更好的辦法嗎?比比哪個辦法是最好的?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烏鴉?你應該向它學習什么?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開火車”讀,分段讀課文。
3、齊讀課文。
4、討論交流怎樣能喝到水。哪種辦法好。
5、夸夸這只烏鴉。
6、再齊讀一遍課文。
2、我會數(shù)。
課文一共有個自然段。
3、我會想。
烏鴉還能用什么辦法喝到水?
四、實踐活動。
。ㄓ脮r:5分鐘)
1、你們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樣做呢?
2、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聽。
交流匯報。
教學反思本課我以《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為引子,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由讀到認再到聽,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在理解課文進行朗讀感悟時,以讀為主,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并通過合作交流,理解烏鴉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實踐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擴展體驗,為學生的語言表達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書寫“只、石、多、出、見”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1、能正確書寫“只、石、多、出、見”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前準備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激情導入,溫故知新。(用時:8分鐘)
烏鴉雖然全身烏黑,長得不好看,可是很愛動腦筋,F(xiàn)在比一比,誰能把這只烏鴉讀得更可愛。
1、自由朗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朗讀。
二、學習生字。(用時:20分鐘)
1、抽學生讀生字卡片,全體讀。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會寫的是哪幾個字?看田字格認讀。
4、師范寫,生模范寫。
1、認讀生字。
2、觀察生字的寫法。
3、描紅,仿寫。
4、作業(yè)展覽。
4、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只()畫,第二筆是()
見()畫,第三筆是()
多()畫,筆順()
5、比一比,再組詞。
三、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延伸。(用時:7分鐘)
放學了,小剛肚子餓,可是媽媽把好吃的點心掛在籃子里,小剛怎么都夠不著,那該怎么辦呢?
1、暢所欲言。
2、比較哪種辦法最好,從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特。
四、實踐活動。(用時:5分鐘)
1、動手做一做“烏鴉喝水”的小實驗。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自主選擇喜歡的詞語填在空花朵上。
養(yǎng)成自主積累詞語的習慣。
6、我會照樣子寫詞語。
一顆一顆_________一只一只_________漸漸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中,老師遵循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需求,活用教材,適時地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延伸,創(chuàng)設了小剛的故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并開展了“動手做一做‘烏鴉喝水’的小實驗”的實踐活動,在寫字教學時,主要以自主學習為主,利用課件直觀地展示生字的占格及寫法,并采用文中形式的認讀鞏固練習,學生完成生字后,及時給予評價,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使生字及時得到鞏固。
《烏鴉喝水》課堂教學片段
品詞析句,用詞準確(教學難點)
。ㄕn件出示:對比下列兩句話,說一說哪句話說的更準確。
1、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
2、烏鴉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比一比,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生:(靜心默讀,畫出不同的地方。)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你們能認真比較、認真畫圈,可真棒!那誰能來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個一個地”。
師:很好,兩句話的差別你已經找到了,F(xiàn)在我們再來讀一讀,看一看哪句話可以更準確地表現(xiàn)當時的情景。
。ㄉR讀兩句話)
師:你能說出你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有“一個一個地”更好,烏鴉沒有手只能用嘴叼,它一次只能叼一個。
師:你是從烏鴉一次能叼食物的多少來說的,這個答案很合理。誰還能來說一說?
生:我覺得有“一個一個地”更好。瓶子的瓶口小,一次不能放很多,只能一個一個地放。
師:你很了不起,抓住了瓶口的特點。這是聯(lián)系前文中告訴我們的情況來分析的,真棒!
生:我覺得瓶子旁邊的石頭不一定都能放進瓶子里,烏鴉可能還要挑一挑,所以它只能一個一個地放。
師:你的聯(lián)想真豐富,還想到了小烏鴉可能要挑選一下,太可愛了!我覺得同學們像長了火眼金睛一樣,你們能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并聯(lián)系上下文,選出了最為準確的句子。當我們寫句子的時候也要想一想怎么寫更具體、更準確。下面請你們自由讀一讀第一句話,想一想該怎么讀。
。ㄉ杂勺x然后匯報)
生1:“一個一個地”應該大聲讀,強調出來。
生2:“一個一個地”應該慢點讀,因為烏鴉沒有手,它用嘴叼,沒有那么快。
師:好,帶著你們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材簡析
《小溪生病了》是“保護環(huán)境”單元的主體課文,是一篇淺顯、通俗易懂童話故事。講述了小兔、小羊、小猴向小溪里扔紙屑、丟果皮、倒垃圾,使清清的小溪變黑了、變臭了、生病了;他們著急地請小鳥幫助找醫(yī)生,小鳥說他們自己就是醫(yī)生;小動物們都明白了小溪生病的原因,又使小溪變得清澈了。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小溪為什么“生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強化保護生態(tài)的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并自主增識生字,有選擇地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小溪為什么生病了,后來怎么變清了。
教學難點
理解小鳥的話的含義和小動物們聽了鳥的話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人和動物都會生病了,最近老師聽說了一件怪事,山谷里一條美麗的小溪也生病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小溪生病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平日里歡快活潑的小溪怎么會生病呢?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讀讀課文來解決吧!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課文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音節(jié)連讀,把句子讀通順。
2.你能看漢字讀課文嗎?(①看漢字讀課文時,遇到生字用以前學過的方法來學習;②把文后雙線格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圈畫出來,多讀幾遍;③學生看漢字自由讀課文)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①先動筆給課文標出自然段;②分自然段輪流讀課文)
4.同學們讀得真不錯呀!我們讀了這么多遍課文,那么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們讀懂了什么呢?(指名回答、整體感知課文)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通過反復讀課文,我們知道了小溪也是會生病的,那么小溪生病之前是什么樣子的.呢?
(一)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1.結合課件體會小溪“清清的”、“綠綠的”、“唱著歡樂的歌”的美麗景象。
2.這條小溪清清的、綠綠的整天唱著歡快的歌,那么你能讀出小溪的高興、快樂的樣子嗎?(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抓住“清清的”、“綠綠的”、“天天“、“歡樂的”等詞語體會和評議朗讀時的語氣。)
3.心里覺得快樂還不夠,還要在表情上把它表現(xiàn)出來,注意讀出“美”的語氣。誰來讀?(指名再讀第一自然段)
4.我們一起讀,讀出小溪的高興和快樂。
(二)學生自由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小溪原來是又美麗又健康的?伤趺磿×四?它是怎么得病的?3.就這三個小動物往小溪里扔紙屑、丟果皮、倒垃圾嗎?(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省略號)你想想還有誰可能會怎么做。
4.現(xiàn)在誰能完整地說說小溪是怎么生病的?(結合課件體會“變黑了”、“變臭了”的景象)
5.看看生病的小溪什么樣?課文中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指導朗讀,讀出小溪的難過、痛苦。)
6.剛才我們提出問題,通過認真讀書還解決了問題,你們真會讀書。老師請同學幫個忙,老師讀書時也有個問題,小溪生的病是誰治好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重點引導理解小鳥的話的意思和小動物為什么不好意思了。)
7.小溪的病治好了,它又變成了什么樣?是什么樣的心情?(指導朗讀:體會小溪病好之后的歡樂心情)
四、拓展延伸,走進生活
1.課文我們讀完了,那你讀懂了嗎?誰給大家統(tǒng)一說說小溪為什么生病了?后來它的病是怎么好的?
2.小溪病好了,他會對小動物說些什么呢?(自由交流)
3.猜猜小動物們現(xiàn)在會做些什么呢?
4.除了把小溪里的垃圾清除掉以外,還有什么好辦法來美化小溪呢?同學們快想想辦法。行動起來吧!(學生合作讓小溪變的更美,有的在小溪邊畫花草,有的在小溪邊立警示牌……)
五、總結全文
小溪的病好了,恢復健康的小溪又在一路歡歌向前流淌,它要把小朋友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事告訴給每一個人,希望同學們也能告訴給你周圍的人,讓我們共同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第二課時
一、識字寫字,積累詞語
1.識字。
、俪鍪驹~語卡片(帶拼音)讀。
、趩为毘鍪驹~語中的生字(不帶拼音)讀。
、圩杂山M詞并進行說句練習。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共6個。
、佟皝G”字,先觀察字形、筆順書寫;自由討論匯報書寫應注意的事情;生書寫;投影展示學生的字;總結“丟”字的學習方法。
、谟脤W“丟”字的方法學習其他字。
3.填寫“自選詞語”匯報交流。
二、拓展閱讀,深化體驗
1.快速瀏覽《閱讀》中與本課相關的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文章1至2篇,讀懂大意即可。
2.總結課文。
同學們,小動物都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了,那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呢?
保護環(huán)境應該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美,人類才能健康地生活。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讀熟課文,認會1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認會15個生字。
3、練習看上下文猜字。
4、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電腦繪制的四幅圖及詞、字等幻燈片。
教學布驟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隨文識字,讀通課文
導語:同學們,動物王國里發(fā)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瞧,故事的主人公已經出場了!
課件展示:五個可愛的小動物伴著音樂走了出來。緊接著題目出現(xiàn):《珍貴的紀念》。板書課題。
范讀全文
師:哪一組合作的最好,讀得最認真,一會兒請他們?yōu)榇蠹易x。
看圖認識主人公
讀課題兩遍
手指字認真聽
手指字輕聲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把不認識的字用" "圈起來,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
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合作認字。小組內解決不了的下座位請教老師或其他組的同學。
1、同桌之間當小老師檢查。(1生讀,另一生手指字認真聽)
2、讀完的學生舉手示意;
3、讀得快的學生感情朗讀或認綠線格中的字。
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滲透性識字
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把字音與字形對應起來;
3、在朗讀上作示范。
1、滲透"猜字"識字辦法;
2、把字音與字形對應起來,再次隨文識字。
3、引起學生的定向注意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2、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的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實現(xiàn)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1、繼續(xù)隨文識字;
2、練習朗讀全文;
3、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5、讓一部分學生先認會字,便于下面進行合作學習。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請學得快、合作得好的學生先讀,相互檢查朗讀情況。
2、逐段相機出示課件:
A、亭子、臺階及動物們手舞足蹈高興的樣子
B、動物們留紀念的過程。
C、第二年春天來到時,亭子周圍鮮花盛開,蝶飛蜂舞的情景,動物們依次上場,引導理解: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紀念?為什么"這才是最珍貴的紀念"
兩個同學(同桌)讀完后,另一桌讀,讀完后評議。
1、看圖認識"臺階"、"亭子";
2、感受動物們建好亭子后的喜悅心情。齊讀第一段。
看圖認識"刺猬"
1、先齊讀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2、討論交流。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及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
1、滲透感情朗讀。
2、閃動的字由靜變動,吸引了學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學生識字。
1、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通過討論,明確小刺猬留下的紀念是什么,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物的良好習慣,同時感悟這份紀念的珍貴。
三、由詞到字,認會15個生字。
1、課件出示11個詞。(依次出示)
2、要求在小組內學生字,請學生談學習過程。
3、開火車讀字。課件展示,讀對一個字,送學生一份小禮物留作紀念(課件上的`小物品)
A、認識的學生主動站起來讀。
B、開火車讀,讀對了,全班跟讀。
A、小組長檢查,把會的字用" "標出來,不會的圈出來。
B、生生互教互學。
C、交流學習方法或好的學習習慣。
開火車讀,組詞讀或只讀出字音,
1、縮小語境,幫助學生認字。
2、認字過程有層次性,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識字目的性強,提高識字的效果。
2、組與組互動,生與生互動,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3、廣泛的信息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互動、相互溝通、影響、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1、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2、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愉悅--為自己的收獲,推動學生今后依然在興趣盎然中自主學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會根據(jù)拼音熟練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筆畫,能夠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教學重難點:
1、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筆畫,能夠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2、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根據(jù)拼音熟練地朗讀課文。
2、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兩、東、西”3個生字,能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3、感受月亮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引思
1、談話:同學們,一個月當中,月亮有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上弦月——圓月——下弦月。
2、出示月亮變化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圓月,彎月各像什么。
3、導入:月亮愛照鏡子,每經過河邊、湖邊,它都不忘記留下自己的影子,看看是胖了還是瘦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月亮的兒歌——-《河里的月亮》。(板書課題,領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披文入情
1、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師配樂朗讀,指導學生結合拼音自由讀。
2、認讀生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教師領讀。
(2)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3)去拼音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3、全班齊聲讀課文。
4、出示第一句。
(1)教師領讀,學生自讀。
(2)教師解釋“滾圓”的含義。
(3)出示情境圖,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描繪圓月。
5、出示第二句。
(1)指導學生自讀,讀出既驚又喜的感情。
(2)引導學生分析月亮碎了的.原因。
教師歸納:因為魚兒游過,把平靜的水面打破了。
(3)出示月亮在河中波動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理解“一塊、兩塊、東晃、西晃”的含義。
(4)齊讀第二句。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河面逐漸平靜的畫面,讓學生描繪河水逐漸平靜的過程。
(2)教師領讀,指導學生自讀。
(3)學生齊讀,指名讀。
7、指導學生簡單復述文中月亮的變化過程。(圓——碎-----圓)
8、寫字指導。
(1)出示“兩、東、西”的筆順圖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導學生說出它們的筆順筆畫,教師強調撇折和豎彎這兩種筆畫。
?教師范寫生字,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領。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要求學生用“兩、東、西”組詞、說句。
三、梳理鞏固,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2、說話練習。
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
彎彎的月亮掛在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兩、東、西”,評比書寫情況。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河里的月亮》,感受到了月亮的可愛美好。你們背誦過哪些有關月亮的兒歌?下節(jié)課背誦給同學們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背誦課文。
2、掌握筆畫橫折提,會寫“讓、會、再、么”4個生字,并能組詞說句。
3、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3、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兩、東、西”。
4、學生交流有關月亮的兒歌。
二、理解課文,披文入情
1、小組合作探究:天上一個月亮,河里一個月亮,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有月亮?
組織學生學兒歌:
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小鳥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寶寶說:“月亮和我好。”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后思考:小姑娘想干什么?小男孩會說些什么?
3、思考:月亮開始是什么樣子的?中間有什么變化?最后又變成什么樣子?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4、背誦課文。
(1)指導小組或同桌間進行分組背誦比賽。
(2)指名輪流背誦。
(3)全班齊背課文。
5、學習生字書寫。
(1)學習新筆畫橫折提。
(2)出示“讓”的筆順圖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示范,并強調言字旁的書寫。
學生描紅,并在田字格中書寫。
(3)同法教學“會、再、么”。
(4)指導學生用“讓、會、再、么”組詞說句。
三、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希望學生們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月亮的變化,積累有關月亮的知識。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及偏旁:“雨”。
(2)圖文結合,了解夏天景物的特點。
。3)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夏天景物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有序、細致地觀察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與關鍵
1、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2、利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將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
課件展示:孫悟空
師:孫悟空想邀請同學們到花果山去玩,同學們想不想去?但要經過兩個地方,而且要把這兩個地方的生字都記住了,才能有資格進入花果山,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發(fā)吧!
二、圖文結合,認識生字,積累詞語
。ㄒ唬⿲W習夏天開的花
、賻煟盒∨笥褌內ミ^花園嗎?花園里都有些什么花?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花園究竟有些什么花?
、谡n件出示:葵花、茉莉、荷花
、壑该x。
④全班齊讀。
(二)學習夏天的動物
師:接下來我們到了動物園,但要進動物園得先猜謎語
課件出示謎語
、 身上衣服像西瓜,白白肚皮大又大。
唱起歌來呱呱呱,會吃害蟲保莊稼。(青蛙)
、 課外拓展:青蛙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們該怎樣保護它?
、 說鳥不是鳥,躲在樹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實全不曉。(知了)
、 提要求,注意輕聲,指名讀。
、 腿長胳膊短,眉毛蓋住眼。
有人不吱聲,無人大聲喊。(蟈蟈)
。ㄈ⿲W習夏天的氣候
課件展示:“雷雨”和“臺風”
⑴師:哎呀,不好了,發(fā)生什么事了?你見過的雷雨是怎樣的`?下雨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如果在郊外遇到下雨了該怎么辦?
⑵師:大家說說看,臺風和春風有什么不同?
、切〗Y:“臺風”和“雷雨”是夏天中比較顯著地天氣特征,你還知道夏天的其他天氣特征嗎?
、葘W生匯報,教師板書(炎熱、白天長、夜晚短)
三、游戲鞏固
從口袋里抽字卡,并用抽到的字卡造句。
四、認識生字
1認識“雷”字,你們會怎樣記住它呢?
1、組詞、造句。
2、在田字格書寫,注意格式。
3、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
五、課文拓展,畫畫夏天的美麗景色。
《識字5》教學反思
“文章不是無情物”“兒童是情感的王子”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以言語作品為中介展開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對話,感悟過程。在特定語言情境中領略文章的景、情、人物,體會作者的思想。因此教師要積極營造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情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興趣盎然,深有體會。教學開始我播放夏天的景色的錄像,那臺風、雷雨、水果、動物、花卉便印在了學生的腦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在識字過程中設計孫悟空邀請同學們去花果山玩,要闖關,以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唱歌,圖畫再觀情境。在這樣的教學中,大家可以看到學生的整個身心都投入了學習活動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人格的構建。
當然這堂課也還有遺憾之處:在學生識字看圖,圖字結合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得不夠緊湊,以致于后面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展示學生的作品。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更加認識到自己必須樹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以人為本,立足發(fā)展”讓學生天天在快樂中成長,也讓自己天天在快樂中成長。這將成為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觀察晴朗的夜空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都觀察了晴朗的夜空,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暢談)
2、老師也看了美麗的夜空,并把它拍攝了下來,想欣賞嗎?(出示課件:晴朗的夜晚,閃爍的星星在藍天中一閃一閃,并配有《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歌曲)
師:這么美的夜空,要是給它加點什么,一定會變得更美!在學生的提議下,畫上“月兒”。出示 的月兒,誰能說一說。學習生字“彎”(wān).
3、有了這月兒,老師又想到了一首歌曲,想聽嗎?播放《小小的船》。
4、引入:這首歌曲好聽嗎?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等學完了課文,我們也來唱一唱,好嗎?
二、初讀全文,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己跟讀)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你在兒歌中認識了哪些字?與同桌交流識記方法。
4、推薦交流得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并隨機點擊課件,出示生字,讓隱藏在畫面的星星里的生字閃現(xiàn)出來,在認識“閃”時,請大家認識新偏旁──“門”。
三、誦讀課文,感悟體味。
1、再創(chuàng)情境:天上有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兒,這彎彎的月兒多像一艘小小的船呀!(放音樂)有一位小朋友就聽著這美妙的音樂乘上了月亮船,飛上了藍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兒歌)
2、學生自主朗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讀給同桌聽,讀給自己的好朋友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3、交流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愿意的還可以表演,說說讀這一句時自己心里的感覺或想法。隨機引導學生體會“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這些疊詞的韻味,并適當指導朗讀。
4、背誦表演,積累語言:
這么美的兒歌,老師真想讓它永遠留在自己的腦海里。你呢?就讓我們把它背下來吧!自由準備,可以一人,也可以合作,還可以表演背。
上臺展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
四、發(fā)揮想象,練習說話。
1、課件再次出現(xiàn)課文情境:
小朋友這么美的朗讀,老師聽著聽著,仿佛也乘上了月亮船,到美麗的星空去游玩了一番。你們想乘上月亮船嗎?(音樂響起)師生一起邊做劃船動作,邊閉上眼睛,想象自己飛上藍天。
2、你看到什么了嗎?聽到什么了嗎?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說一說。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了 ,
(聽見了) 。
3、你覺得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空還像什么?
彎彎的月兒像______
閃閃的星星像______
藍藍的天空像______
4、總結談話:關于月兒、藍天、星星還有跟多有趣和優(yōu)美的兒歌呢!只要我們大膽想象,我們自己也能編好多好多優(yōu)美的兒歌呢。
五、鞏固識字,“情境”書寫。
1、開“小火車”認讀要學會書寫的4個生字。
2、課件展示書寫過程,看清書寫順序。
3、學生試寫感悟,交流書寫體會。說說書寫時發(fā)現(xiàn)什么或覺得哪一筆有困難。
4、教師根據(jù)學生書寫情況示范指導,學生練寫。
5、引導欣賞:自我欣賞,組內欣賞,集體欣賞。
六、引伸課外。
課外查找有關月兒星空的兒歌,讀一讀,你覺得好的推薦給班級展示臺,讓更多的小朋友來讀。
【板書設計】
小小的船
彎彎的月兒像______
閃閃的星星像______
藍藍的天空像______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化的,在教學中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體驗與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本課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下雨的情境,讓學生轉換角色,進入雨點的世界。以童趣為本,朗讀為主,充分發(fā)揮想象,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互動學習,能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2、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點的動態(tài)變化,從而認識自然現(xiàn)象。
3、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能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重點】
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讀懂課文,認識雨點的動態(tài)變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雨點”(學生讀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小雨點上那兒去啦?
2、你們瞧:小雨點又沙沙地下起來了!<多媒體歌曲>多么歡快的小雨點,讓我們一起走進小雨點的世界。
3、現(xiàn)在你就是可愛的小雨點,認真地讀讀課文,你想落進哪兒就落進哪兒。讀后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開頭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雨中世界,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把學生帶入其中,渲染了課堂氣氛,為全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調,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很快進入角色,感受小雨點的歡快可愛,為下文想象說話打下了伏筆!
二、換位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交流。
2、集體對話交流:小雨點,你想落進哪兒?
。▽W生選擇學習課文段落)
(一)生:我想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1)為什么呢?(因為池塘里的水一動也不動,我來到這里,就想好好地睡一覺。)
。2)瞧,小雨點真的睡覺了。<多媒體雨點落在池塘里>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老師真想來讀讀這句話(范讀)誰來試一試---評議(他讀得怎么樣?)小雨點睡著了,(“睡覺”閃爍變色)我們不要吵醒它,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ǘ┥何蚁肼溥M小溪里。
。1)<多媒體小溪流淌圖>小雨點來到小溪你看到了什么?
。2)師引導: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就向在----看著看著,小雨點也想--
。3)你們看:<多媒體雨點落在小溪里>雨點真的在散步了!
(4)指導朗讀: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誰想來讀一讀---評議(“散步”閃爍變色)賽讀---齊讀
(三)生:我想落進江河里。
。1)<多媒體江河奔跑圖>來到江河,你看到了什么?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瞧:<多媒體雨點落在江河里>小雨點呀小雨點,你要隨著江河水跑到哪里去呀?(學生發(fā)散思維訓練)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難怪雨點跑得那么快!它的作用可真不小。誰會讀(指名讀)—評議—賽讀)(“奔跑”閃爍變色)師導: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騰向前,真像在奔跑。多有力。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一讀。(齊讀)
。ㄋ模┥何蚁肼溥M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1)我們一起去看看:<多媒體雨點落在大海里>咦,雨點你怎么跳起來了呀?你都看到了什么?
。2)大海里波浪翻滾,雨點在大海里一會兒被掀到浪尖,一會兒被拋到浪底,就像在跳躍。此時雨點的心情怎樣?看它張開的大嘴,仿佛在----(學生發(fā)散思維訓練)<多媒體畫面音樂>]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好快活呀!誰來讀?(指名讀)—評議:(跳躍)(“跳躍”閃爍變色)—賽讀。多神奇、多有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這樣設計意在讓學生入情入境,與小雨點融為一體,既富有童趣,又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地方,高興落進哪兒就落進哪兒。這樣有選擇地學習,使學生興趣徒增,想讀、愿讀、體驗得更真切、更到位,而且生動。教師完全放手開放課堂,讓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避免了繁瑣的分析,讓學生自讀自悟,品味語言,學生在自由選擇合適的句子朗讀感悟時,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趣味盎然,使課堂成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三、朗讀鞏固:
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所到的地方。
1、<多媒體整個過程>現(xiàn)在讓我們連起來向聽課老師介紹一下:(齊讀全文)
2、指名朗讀:你愿意問誰介紹就向誰介紹?(邊說邊演)
3、指導背誦:誰能不看書、不看圖就能把小雨點介紹出來?(指名邊背誦邊表演)
〔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伙伴,摒棄了原先固定的同桌互讀,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體的尊重,體現(xiàn)了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還注重語言的積累,將配樂表演融入背誦之中,讓學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四、實踐拓展:
瞧,小雨點多開心哪!
1、也是可愛的小雨點,我喜歡落在柳條上,在柳條上蕩秋千。
2、雨點,你還想落到哪兒去?(學生練習說話)
你們這些小雨沙沙沙沙下得真歡呀!<多媒體歌曲>(學生唱)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大膽發(fā)揮想象,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3、春天被你們裝扮得可漂亮了!你們瞧<出示多媒體春景圖>學生觀圖美嗎?剛才他們還在說悄悄話呢!說是感謝你們這群可愛的小雨點給他們帶來得生機。你們高興嗎?希望你們能為大自然作更大的貢獻。
板書:
池塘圖,睡覺
4、雨點,小溪圖,散步
江河圖,奔跑
海洋圖,跳躍
〔課文板書我主要以貼圖為主,配以簡潔的文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直接、簡潔的板書再現(xiàn)了文章的語言,轉文為圖,將學生領進了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感受語言的童趣。〕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01-08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3-14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學設計03-29
一年級語文《畫》教學設計01-19
一年級語文《夜色》教學設計11-20
一年級語文《所見》教學設計12-05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01-17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1-17
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教學設計01-01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