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音樂《走進新時代》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音樂《走進新時代》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喚起自豪感與使命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識及奮發(fā)向上的積極樂觀精神。
2.通過學唱、小組合作等方式,加強合作意識,提升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通過學習本課,能夠聯(lián)系歷史背景準確掌握歌曲歌頌的對象及演唱形式,能夠用飽滿的熱情演唱歌曲片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聯(lián)系歷史背景準確掌握歌曲歌頌的對象及演唱形式,認識頌歌這一聲樂體裁。
【難點】
能夠用飽滿、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片段。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伴著歌曲《走進新時代》的音頻走進教室,體驗歌曲的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利用多媒體放映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所取得重要成就的畫面,提問學生有怎樣的感受?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通過交流感受到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從新中國的發(fā)展入手導入課題。
3.播放多媒體,介紹歌曲以及作者。
(二)感受體驗
1.完整欣賞歌曲。播放張也版的《走進新時代》視頻資料,學生傾聽歌曲。同時出示歌譜:請學生結合歌詞找出能歌頌內容的歌詞,并說出歌頌的對象或事件。
2.復聽歌曲,思考問題:歌曲分為幾個樂段?你是如何劃分的?劃分的依據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在此基礎上總結,得出歌曲分為兩個樂段,分主歌和副歌兩個部分。
(三)分段賞析
1.教師播放第一樂段,學生輕聲跟著哼唱曲譜,并結合歌曲背景思考這一樂段的演唱情緒如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師生共同總結:第一段親切抒情,用敘述性的方式,表達了我們豪邁的心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2.教師通過范唱和學生模仿的方式填詞齊唱第一樂段,注意處理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
3.教師播放第二樂段,請學生對比第一樂段思考其演唱情緒、旋律特點及表達的意境。學生自由回答并總結這一樂段熱情豪邁,旋律音高基本在高音區(qū)進行,情緒顯得更加激動,與第一段形成了對比。抒發(fā)了中國人民在世紀之交,在繼往開來領路人的帶領下,滿懷豪情地走進新時代的情懷。
4.請學生根據對歌詞的理解,跟著老師的琴聲哼唱第二樂段,教師提醒延長音處拖夠時值以表達充沛的情感。
5.完整聆聽歌曲,師生共同探討:這是一首現(xiàn)代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歌頌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在此基礎上補充總結:這首歌曲是頌歌,是以領、合唱的形式來歌頌黨、歌頌人民的歌曲,表達了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6.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選擇題“《走進新時代》這首頌歌,屬于以下哪種類型呢?”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作出選擇并分享依據。
A.速度較慢,旋律比較寬廣、具有莊嚴宏偉的氣勢;
B.采用進行曲的體裁,具有剛毅豪邁的氣概;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點,親切、深情。
7.教師組織活動播放《媽媽,你快留步》《當兵的人》《黃河頌》,并請學生辨析歌曲類型,說出歌頌的對象及演唱形式,各學習小組合作完成一張表。
【高中音樂《走進新時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教學設計07-06
最新高中音樂教學設計題 高中音樂教學設計02-28
走進新時代作文04-14
走進新時代作文07-13
《走進非洲》教學設計10-06
走進麗江教學設計09-15
走進春天教學設計05-29
《走進麗江》教學設計06-12
成語走進新時代作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