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匯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
我們金華人有一種很特別的習俗,那就是金華斗牛。
金華斗牛,曾與金華火腿齊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華斗牛是牛與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與牛斗,被譽為“東方文明斗!薄6放.斎,參斗之牛裝以勇士之飾,由其主人護送進入斗牛場,此時鞭炮齊鳴,觀者歡呼雀躍。
我就看過幾場:牛主把牛牽到賽場上。此時,兩牛怒目而視,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奮力斗爭,觀眾則吶喊助威,呼聲響徹云霄。敗者血肉模糊、倉皇而逃;勝者則奮蹄而追,緊隨其后,斗牛即將結束。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這里有相當大的體現。敗退之牛將被主人貶成耕牛甚至宰殺;而勝者則身價加倍,威風一時。
金華斗牛不僅僅是現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閱了資料:相傳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與魯肅微服出巡東陽郡(今金華市)。孫權為培養(yǎng)當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東陽郡大興斗牛之風。自此,婺城區(qū)雅畈鎮(zhèn)銅山白鶴廟開創(chuàng)斗牛節(jié),銅山也成了金華斗牛的創(chuàng)始地。可是現在并沒有了以前的威風:金華斗牛瀕臨絕跡。新中國成立后,金華斗牛習俗一直被廢止。1992年,金華開始重建斗牛場,恢復斗牛節(jié),欲使這一古老民間娛樂活動重振聲威?珊镁安婚L,金華斗牛剛剛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戶卻因為斗牛經驗少、飼養(yǎng)費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紛紛宰牛賣牛。
我們要好好珍惜文化遺產,不讓他們受破壞。讓金華斗牛重新站在現實的舞臺上,不再被人們遺棄。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2
寶清,一個坐落于東北的縣城。
雖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筑,也沒有遠近聞名的景色,但在寶清人的心里,這座與世無爭的小城,正是我們心中的全部,人們樸素的性格,極具風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們留戀它的原因。
東北,冷的代名詞,哪怕是立春,也仍舊是一片白茫茫,寶清人愛殺豬菜,就像北京人迷戀北京烤鴨,在冬天,嚴寒也抵不住我們火熱的心,叫上幾桌親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嘮一嘮家常閑話,小孩兒成群結隊,到外面拉爬犁,轉冰上陀螺,到了飯點,再端出用酸菜,血腸,五花肉做成的殺豬菜,邊吃邊嘮,其樂融融。
不僅殺豬菜,湯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寶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為天冷的緣故,這些食品更容易儲存,逐漸的'成為寶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嘗試過在冬天釣魚嗎?對于寶清的釣魚愛好者,這些都再平常不過,與兩三個好友,來到冰厚一米的水邊,用專屬的工具在水面鑿出兩個洞,搭上帳篷,擺上爐子,坐等魚兒上鉤,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爐子溫暖的火光,與朋友之間釣魚的快樂,將這份看似難熬的時間,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樂趣。
說到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著鑼鼓,人們穿著鮮艷的服裝,舞著,舞著,期間既有20多歲的小伙子,也有60來歲的大爺阿婆,還有一群玩玩鬧鬧的孩子,好不熱鬧!
每個人對于家鄉(xiāng),都有著同樣的感覺,寶清,一個坐落于東北的縣城,地冷,心不冷!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3
冬至這天,按照習俗吃餃子。小的時候我很好奇地問過媽媽,為什么冬至要吃餃子媽媽告訴我,因為冬至這天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傳說吃餃子能夠防止凍耳朵。
開始包餃子了嘍!奶奶把材料都準備好了,媽媽叫我:“妮妮,快來和我們學著一齊包餃子吧!”我拿起一個媽媽搟好的餃子皮,學著奶奶的的樣貌放在手上,然后用小勺挖一小點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把皮捏攏,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盡管它看上去有些皺皺巴巴的,像個滿臉布滿皺紋的小老頭?晌业男睦飬s甜滋滋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漸漸地,我包的餃子越來越有模有樣了,就像小老頭變成了小公主,我得意極了!我高興地舉起它向媽媽和奶奶炫耀說:“好看嗎”媽媽看到我包的餃子,笑著說:“十分可愛!
包完餃子后,媽媽問我:“妮妮,想不想吃”我連忙回答:“想啊!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庇谑,媽媽立刻打開煤氣灶開始煮餃子。不一會兒,鍋里的水沸騰了,餃子們一個個浮了上來,它們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就像一群小白鵝悠閑地在河里游著。餃子出鍋了,我連忙用筷子夾一個往嘴里送,一股香氣從我的`嘴里飄向深處。我覺得自我包的餃子和外面賣的餃子味道截然不一樣,它更美味。
我喜歡吃餃子,更喜歡吃自我親手包的餃子。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我包的餃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
在家鄉(xiāng),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風俗過節(jié),我們的風俗也不遜色于別的地區(qū)呢!
就拿離我們最近,也最喜慶的節(jié)日——春節(jié)來說吧!
春節(jié),在我們家鄉(xiāng),過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買肉,買糖,屯年貨,生怕去晚了就沒得挑了。還有做饃饃,殺公雞,拜社王爺等風俗?赡悴恢腊桑@還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啊,很講究,每天該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壞了風俗。例如陰歷臘月二十八需要“把面發(fā)”,那就必須“把面發(fā)”,缺了少了都不行。還有春節(jié)得貼對聯(lián),不貼,“!本筒粊,也沒年味兒。還有吃餃子,象征團圓吉祥,春節(jié)就也得必須吃餃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還會收到壓歲錢,并且會對長輩說祝福語。
而第二天,則是串門送禮,祝福親人在新的一年里順心、健康、有才、進步。我們村里,還會有“會”。就是大家出來擺攤,還有人逛“會”!皶鄙峡捎性S多小孩兒見了兩眼一亮的:糖畫,棉花糖……那兒不僅有吃的零食,面攤也有!賣玩具、衣服、首飾、掛畫的也很多,年味兒十足,大家也都喜氣洋洋的。十分熱鬧,人們肩膀碰肩膀,腳尖碰腳跟。
春節(jié)還有一個都有的'風俗。過年回家,與長輩團圓。這也是家鄉(xiāng)的風俗。
還有,家鄉(xiāng)過節(jié)的風俗很多:端午節(jié),包粽子,系彩繩;重陽節(jié),團聚,插茱萸;七夕節(jié),看星星;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
家鄉(xiāng)的風俗,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帶著,都要記在心里,做在手上!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我的家鄉(xiāng)都有用地地菜煮蛋吃的`習俗。據說在這一天吃了地地菜煮雞蛋,一年都不會頭痛。
這天早晨,我和媽媽挎著籃子來到田里找地地菜。哇,還真多耶,這里一叢,那里一簇。我們擼起袖子干得熱火朝天,雖然已累得滿頭大汗,但卻滿心歡喜,只想采得更多。用不了多久,我和媽媽的籃子已經裝不下了。我們滿載而歸,回到家里,把菜洗得干干凈凈,然后找來一口大鐵鍋放進去,再放入適量的水,最后放入雞蛋,記住,千萬別放鹽,原汁原味才更香。
煮了四到五分鐘后,要把雞蛋拿出來,把蛋敲碎一點點,再放進鍋里煮,這樣才更入味。煮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開鍋了,我們小朋友圍在灶臺邊,看著媽媽從鍋里把雞蛋一個個撈出來,放到涼水里。聞到那香味,我們不禁直咽口水。還沒等雞蛋涼冷,就迫不及待伸手去盆里拿一個剝開,邊剝邊被燙得只叫喊,吃一口到嘴里,滿嘴清香,地地菜的香味完全融入到雞蛋里。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呀。
小伙伴們,你們家鄉(xiāng)有這樣的習俗嗎?這天,你們能吃到這么美味的地地菜雞蛋嗎?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6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一樣地方的風俗文化肯定也會不一樣,我家鄉(xiāng)有很多趣味的風俗,下頭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xiāng)最趣味的風俗之一——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余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齊,有說有笑的。一齊等待著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最終,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群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肮∈俏椠垷舻年犖閬砹恕!蔽沂值门d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游”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游現。
在我們那里,誰也不能從龍燈那里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著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龍燈會,是不是很趣味呢,如果有機會,必須要親眼來看看,相信你必須會喜歡這個趣味的活動的!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7
俗話說得好:“千里不一樣風,萬里不一樣俗”。每一個地區(qū)都是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我國很多傳統(tǒng)式節(jié)日:新春佳節(jié),中秋佳節(jié),端午,九九重陽節(jié)。每一個節(jié)日都是會在大家平淡的生活造就一個又一個高潮迭起,最繁華,最莊重的',必是新春佳節(ji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百里屠蘇。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時,隨處洋溢著濃濃年味兒。到臘月二十三,家家逐漸提前準備年貨禮盒,市集上已經是人潮人海。
在春節(jié)早晨,家家每一戶都門口一片紅火,都掛起了紅燈籠,家家飛出酒食的香。團圓飯莫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伙兒圍坐桌旁,純手工制作的美味陸續(xù)擺上飯桌,大大家一會兒大聲說出笑,一會兒相互之間端酒以表明自身對別人的衷心祝愿。吃過團圓飯,小朋友們在院里相互之間玩耍,大大家在屋子里談笑風生,看春晚,歡笑聲源源不斷。家家高掛起小燈籠,街上鑼鼓喧天!爱!”秒針偏向了十二點,新的一年趕到,煙火相繼升上星空,每個人臉部洋溢著笑容,每一戶都提前準備祭天,爆竹聲,歡聲笑語在大地面上很長時間地縈繞著。
紅火的新春佳節(jié)一過,大家就以全新的外貌迎新年。春節(jié)是夕陽,年終最終一道風景,新春佳節(jié)也是夜露,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8
我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么唱下去。一般持續(xù)三天左右,這三天里,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么擠也擠不進去的。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出門在外的`游子聽到這熟悉的鄉(xiāng)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并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里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9
年的腳步一天天近了,臘月也已悄然到來了。
在我的家鄉(xiāng),一進臘月人們就充滿了迎春的熱情。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xiāng)噴香的臘八粥里溢出來的。
每年臘月初八的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婦們就早早地起了床,忙著洗糯米、撿各色豆類、選各種干果,備齊各種佐料,用小火慢慢熬制臘八粥。臘八粥中赤豆、紅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讓粥變得甜膩膩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紅豆則不一樣,這可是有故事的'呢!
傳說有“赤豆打鬼”之說。據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作祟,小孩子生病、人們品行不端等都是因為惡鬼的原因。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臘月初八這天熬粥,借粥里的赤豆、紅豆來打鬼,驅疫迎祥,這才有“赤豆打鬼”之說。
熬制臘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制,等到熱氣騰騰,香味彌漫整個廚房的時候,臘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致,那份溫暖,是商店里買來的八寶粥無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熱氣騰騰、香甜軟糯的臘八粥,就仿佛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熱乎乎的。不管寒風多么刺骨,始終洋溢著溫暖。
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臘八節(jié)過后,馬上就要迎來了春節(jié)。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迸D八節(jié)是春節(jié)的前奏,它也別有一番風味!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0
我生于浙江一座不大不小的城中,與著名的橫店影視基地相鄰。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這兒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民風淳樸。
小時最向往的便是每年春節(jié)回家過年感受家鄉(xiāng)的那些風俗。
每年正月初八是我們那兒上山登高祈福的好日子。初七晚上我們就要沐浴更衣,初八凌晨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出發(fā)前我們還要沐一次“火浴”(用稻草把點上火,一家人圍著火堆一邊抖抖衣服一邊轉,而后用雙手捧著煙氣在面前做幾個洗臉的動作)以示對佛祖神靈的崇敬。然后驅車趕往四五十公里以外的方巖祭拜天神。
這習俗與日本神社祭拜大同小異。天色未明,方巖山上卻是燈火輝煌。我們耗費三四個小時一一祭拜完所有神壇后,趁著剛放明的天空回到家中。子孫們一一跪在祖宗像前,由最年長的長輩撒下硬幣,老輩人說搶到的`硬幣越多,這一年就越順利。中午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午休,這一覺我們常常睡到傍晚時分才昏昏沉沉的起來。
夜深了,但城中厚重的聲音未沉。廣場上社戲才剛剛開始。爺爺和姥爺輩的人紛紛前往觀看。臺上的演員賣力的唱著、演著,臺下傳來陣陣喝彩聲。這段時間也成為了小孩們的天堂,不用受父母管束,吃喝玩樂,隨心所欲,一年中這種時間對于我們極其難得。
家鄉(xiāng)的風俗承載著我許多兒時的歡樂和回憶,而現在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學習、游戲……占據了,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兒時的快樂于我們也漸行漸遠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1
廣州具有文化意義的節(jié)日風俗有很多,但是特殊的風俗只有一個——喝早茶。
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的飲食風俗。廣州人把飲早茶當作吃早餐。廣州人去茶樓喝茶吃點心是一種傳統(tǒng),既健康又實惠。
清晨,我們一家人去喝早茶,來到茶樓,總是無比熱鬧,傳進耳朵里的或是“飲佐茶未”或是賣點心的吆喝聲,看到的都是人們享受點心的情景。
看到他們的食物,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看了那么久,我也該吃點了吧,我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綠茶,這味道仿佛在夏天吃冰棍一樣,清爽至極。過了一會兒,一盤盤具有廣府特色的點心陸陸續(xù)續(xù)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菠蘿糕放入嘴中細細品嘗,里面的蘿卜頓時在我口中蔓延開來,我不禁閉上雙眼細細品味!斑@真是太好吃了!”
于是我開始品嘗在桌上的每一件點心,它們都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特色,它們的味道在我的味蕾中徘徊跳躍著,就像是共同演繹了一場關于早茶的交響曲。有香的、脆的、軟的……我三兩下把一盤點心吃得精光,正想再來一塊,卻發(fā)現只有空盤了,我咽了咽口水,覺得唇齒留香,真令人回味無窮。
喝早茶代表了廣州人獨有的特色,茶代表了好客儒雅,點心代表情心細致,這些精髓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把這個風俗傳承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2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各自的鄉(xiāng)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量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如此,還要在窗戶上貼福,而且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倒了,福到了。春節(jié)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說新年快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后,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里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著,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點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煙花飛快地沖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著,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只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佮,一個不一樣的習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3
每逢元宵節(jié),湯圓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你瞧,那白白胖胖的小湯圓,就像一個個在湯池里自由自在玩耍的小娃娃,他們在家家戶戶的鍋里翻騰,咕嚕咕嚕的聲音,讓人想起來他們的模樣,口水就不知不覺的流了下去。
每年正月十五這天,我都會和媽媽一起做湯圓,當然,做湯圓要有材料,如:糯米、芝麻……剛開始,媽媽把糯米粉,水……一些東西加進去,讓我來揉面,可我并不會揉面,媽媽在一邊教我,不一會兒,我就變成了小白貓,面好不容易才把面揉好,就開始做元宵里的芝麻餡,我把一個小團面放在手里i,把面團壓扁,在里面加入剛做好的芝麻餡,揉一揉,一個湯圓就做好了,緊接著我和媽媽又做了好多,做好了,媽媽開始下鍋煮,雖然只有短短地幾分鐘,可是,我感覺,已經過了幾個小時,過了好久,湯圓終于好了,我趕忙嘗了一口,媽媽連忙說剛煮好的湯圓不能吃,燙!可我就像沒聽見似的,一口咬了下去,啊!好燙呀!媽媽,媽媽平靜的只說了一句話,誰讓你不聽我的話呢的?活該,我包的元宵雖然沒有那么美觀,但還是非常好吃的。
我喜歡元宵節(jié),因為我愛吃元宵,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民俗,那就是賞月。我們的課文上《北京的春節(jié)》老舍先生曾經說過:“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jié)呢,恰好是明月當空。”所以,每當夜色降臨,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門,去賞月亮。
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許多,但是元宵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4
在過年時,每家每戶都會有自己過年的習俗,而我們的習俗——放鞭炮。
在今年春節(jié)前,我們買了許多煙花、鞭炮,準備到除夕夜開始放,買煙花時我一直對爸爸說,買最大的煙花。爸爸同意就給我買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放炮。終于,等到了12點,我立刻跑下樓放炮,可是我突然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放炮,于是我問了爸爸,他笑著回答說:“因為放炮是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而且在古代只有鞭炮,沒有煙花,所以有了一個關于鞭炮的傳說,‘從前有個怪獸叫“年”,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后來有人知道了他的弱點——怕紅、光、響,所以人們造出了鞭炮!發(fā)明了對聯(lián),留下穿紅衣服,守更待歲的習俗!
爸爸講完后,我們便開始放煙花,爆竹。雖然煙花五彩繽紛,火樹銀花,但是我更喜歡鞭炮,因為每次放鞭炮都感覺年獸已經被趕走了。
放完煙花后,我查了一下爸爸給我講得故事,原來那只是傳說,關于鞭炮的來源—為了驅邪,一開始用鞭子抽地,后來有了火藥,制作出爆竹,因為聲音相似,就出現了鞭炮。
這次春節(jié)不僅玩得開心,還知道了關于鞭炮和春節(jié)的故事,真是一舉兩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5
我的童年是在麗水鄉(xiāng)下度過的,那兒每年中元節(jié)都要放河燈。媽媽不許沒有九歲的孩子去看河燈,怕出意外,再加上姐姐們每次看河燈回來,總是一副滿足的樣子,我于是也覺得河燈是個極神圣極美好的東西了。
九歲那年的中元節(jié),我被允許第一次去看河燈。一周前,我就開始興奮,天天拉著人家嘮河燈。
終于熬到了七月十五,天還沒黑,我就蹲在河邊等。我清楚的記得,那天的時間走的多慢:云飄來又飄走,鳥兒已經飛了上百個來回,可天就是不黑。過了好久,姐姐才姍姍來遲。我催促她:“放嗎?放吧!”可姐姐卻只是故作老成地搖搖頭,說:“還不到時候。”我急了,但卻不說話,只是盯著姐姐看。她似乎也受不住我渴求的目光和河燈的誘惑,打開裝河燈的籃子,拿出幾個河燈。她做的河燈總是很精致:彩紙折成荷花的模樣,每一片花瓣都是不同顏色,荷花中央用膠水固定了蠟燭。我不由聯(lián)想到媽媽說“荷花燈是用來悼念逝去的親人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畏之意。姐姐點亮蠟燭,俯下身子,將河燈輕柔地往水中一放,荷花狀的.河燈便緩緩漂遠去,直至沒入一片燈光之中。
來放河燈的人漸漸多起來,河燈便也增多了。幾十盞河燈匯成一股彩流往遠處流去,然而沒過多久又瀟瀟灑灑地分開了,將被夜?jié)娚夏暮匦氯境赡藓缟,并帶著此岸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幽幽閃閃地飄向彼岸,燭光悠悠,溫潤而又神圣。
回到家后,我們還必須吃鴨子、喝茶,F在想來,那的確是極美好快樂的日子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9-0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8-1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6-12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1-3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經典】07-29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1-0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5-23
家鄉(xiāng)的風俗02-2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推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