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08 09:48:15 教案 投訴 投稿

(集合)實用的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合)實用的科學教案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飼養(yǎng)和觀察小兔子,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及其較為明顯的習性。

  2.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兔子的認識和感受。

  3.關心、愛護小動物,愿意照料小兔子。

  活動準備:

  1.小兔子一只。

  2.各種兔子的圖片。

  活動重點:

  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小兔子的認識和感受。

  審美元素:

  小兔子有著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和可愛的三瓣嘴,真是惹人喜愛!難怪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之一。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對小兔子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通過觀察和飼養(yǎng)小動物,也增進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之美。

  活動過程:

  1.請帶兔子的幼兒向大家介紹一下。

  2.幼兒圍繞兔子的話題相互談談,引起幼兒對兔子的關注。

  師:你飼養(yǎng)過小兔子嗎?你認識小兔子嗎?你喜歡小兔子嗎?

  3.引導幼兒就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自由觀察和交流。

  師:兔子長的什么樣?(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三瓣嘴、四條腿。)兔子是怎樣走路的?(一蹦一跳的。)它為什么會一蹦一跳地走路?(因為兔子兩條前腿短,兩條后腿長。)兔子喜歡吃什么?(蘿卜、青菜。)

  教師總結:小兔子有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三瓣嘴和四條腿,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喜歡吃蘿卜和青菜。

  4.幼兒集體表演《小白兔》歌曲,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兔子的喜愛之情。

  5.引導幼兒關心和愛護兔子。

  (1)我們怎樣關心、照顧小兔子呢?

  (2)平時,我們觀看和喂小兔子時要怎樣注意保護自己呢?

  6.總結:

  小兔子長得很可愛,性格也很溫順,我們都喜歡飼養(yǎng)它。那么,我們要注意定時喂食,喂一些干凈而且不潮濕的'蔬菜。喂兔子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能把手伸進兔子的嘴里。平時,不能往兔籠子里扔臟東西,而且要定時清理,保持兔籠子的整潔。

  7.觀看各種兔子的圖片。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知道兔子是各種各樣的。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初步了解“紙球反彈”是由于空氣的流動產生的。

  2、培養(yǎng)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并有積極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長頸瓶若干只、紙球若干

  2、使用大型積木和圖書搭建“資料室”一間。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吹紙團”引出課題。

  指導語:小朋友,老師手上有許多的小紙團,想與小朋友來玩“吹紙團”的游戲,想玩嗎?讓我們每個人拿一個紙團吹吹試試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操作吹紙團,得出結論:被吹的`紙團是向前跑的。)

  二、教師提出進一步的疑問,出示細頸瓶,幼兒再次操作。

  1、討論:紙團會永遠向前跑嗎?

  (結論:如果前方有障礙,紙團會停留在原位)

  2、幼兒用細頸瓶和小紙團進行第二次操作。

  指導語:如果把小紙團放在瓶口用力吹,你猜它會怎樣?請你們再來試一試。

  三、確立紙球反彈的現(xiàn)象

  指導語:有答案了嗎?小紙團會向前跑嗎?會跑進瓶子里去嗎?

  (結論:如果不傾斜瓶子,小紙團怎么也吹不進瓶子里)

  四、查詢資料,尋找紙球反彈的秘密

  指導語: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一起去資料室找資料好嗎?

  (查詢資料,尋找答案)

  五、延伸活動、繪制小實驗

  指導語:這個小實驗好玩嗎?我們一起把它用圖示的方法畫下來,告訴所有的小朋友好嗎?

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有些動物也能預報天氣,知道一些常見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表現(xiàn)。

  2、通過模仿、表演,掌握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動作。

  3、引起幼兒探索關于動物的各種小秘密及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二、活動準備

  1、農地、小河的圖片各一張、農民伯伯及小朋友游泳的圖片、烏龜、螞蟻、青蛙、燕子、魚、雞等動物及與他們相對應的圖片、下雨的圖片若干張。(也可制作與其相對應的課件)

  2、烏龜、螞蟻、青蛙、燕子、魚、雞等動物的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烏云、太陽的頭飾個一個;沙包若干。

  3、錄音機、磁帶

  4、提前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天氣變化,使幼兒對天氣有初步的了解。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提問的方式導入

  (1)今天天氣怎么樣?

 。2)你是怎么知道今天的天氣的?

  2、了解知道天氣預報的幾種方法

 。1)教師讀報紙上的天氣預報和手機上的天氣預報

  提問:剛才老師是從哪里知道天氣的情況的?

  你聽到了什么樣的天氣?

 。2)觀看錄象[CCTV—天氣預報]

  提問:電視里的阿姨在干什么?

  她是怎么給我們播報天氣預報的?

  天氣預報員是怎么知道天氣的變化的? (引導幼兒討論,充分發(fā)揮想象,主動表達自己想到的各種預知天氣的方法)

  教師總結:“氣象專家是通過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觀測云象,利用專業(yè)氣象儀器測出氣溫、風速等氣象情況,來預知天氣。(可出示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氣象儀器等圖片)3、知道一些動物于天氣的關系

 。ㄒ唬┪浵伆峒

  師:氣象員阿姨的本領可真大,每天都告訴我們天氣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農民伯伯正在地里干著活(教師出示農民伯伯干活的`圖片)咦!他看到了什么?(教師出示螞蟻搬家的圖片)

  幼:螞蟻搬家!

  師:于是農民伯伯就回家了(收起農民伯伯的圖片)不一會,天就下雨了(出示下雨的圖片,放在螞蟻搬家圖片的后面)

  提問:(1)咦!農民伯伯沒聽天氣預報怎么知道天要下雨的呢?

 。2)是誰給農民伯伯報的天氣呢?(引導幼兒討論,并根據(jù)已有經驗和圖片的暗示知道是螞蟻給農民伯伯預報的天氣)

 。3)螞蟻是怎么告訴農民伯伯天要下雨的呢?

 。4)螞蟻們?yōu)槭裁匆谙掠甑臅r候要搬家呢?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螞蟻是怎么說的?(教師播放錄音機,聽螞蟻說搬家的理由)

 。ń處熜〗Y:原來快要下雨的時候,螞蟻怕他們的家被雨水淹沒,要把家搬到高高的地方去。當人們看到螞蟻搬家了也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小螞蟻用搬家來告訴我們,天要下雨了,讓我們也能快快找安全的地方躲雨。)

  師:,小螞蟻也能預報天氣變化,真神奇!讓我們也來學學小螞蟻搬家預報天氣吧!(通過運用肢體語言及沙包,學學螞蟻搬家,加深幼兒的記憶)

 。ǘ┲吏~兒在下雨前的表現(xiàn)

  師:大哥哥在河里游泳,多開心。⌒◆~兒也探出腦袋來湊熱鬧啦。ǔ鍪緢D片)咦?大哥哥怎么不游回家了呢?(拿走大哥哥的圖片)啊呀!下雨啦。ㄙN上下雨的圖片)幸虧大哥哥早回家,不然久要淋雨了!

  提問:(1)大哥哥怎么知道天要下雨的呢?

 。2)是誰給他報的天氣預報呢?(根據(jù)螞蟻搬家的經驗,幼兒能很快說出是魚兒報的天氣預報)

  (3)魚兒是怎么告訴大哥哥的呢?

  師:我們來聽聽魚兒探出腦袋來說了些什么。(播放錄音,聽魚兒為什么露出小腦袋)

  師:快下雨之前,,水里很悶,魚兒只好探出小腦袋,到水面來透透氣。魚兒們探出小腦袋也是想告訴人們要下雨拉,快回家吧!魚兒真神奇,他也能給我們預報天氣。我們特來學學魚兒露出小腦袋預報天氣。

 。ㄈ┏鍪臼S嗟膸赘眻D片

  師:看,這些小動物又在干什么呢?(同時剩余的幾副圖片,讓幼兒說說動物們的表現(xiàn))

  先觀察小燕子低飛的圖片

  提問:小燕子怎么飛的這么低呢?

  師:我們來聽聽小燕子是怎么說的?(播放錄音)

  提問:(1)小燕子為什么飛的這么低?

 。2)小燕子想告訴我們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貼上對應的下雨圖片)

  師:小燕子也是個神奇的氣象員,它低飛是因為在下雨之前高處的空氣潮濕,會打濕昆蟲的翅膀,那昆蟲只能降低飛行高度,小燕子為了能吃到昆蟲,也只能飛低點。我們也讓學學小燕子飛的低低,告訴人們要下雨了!

  (根據(jù)幼兒對小螞蟻、魚兒、小燕子預報天氣時的現(xiàn)象,剩下的“青蛙呱呱叫、烏龜出汗、雞在雞窩門前跑來跑去不肯進窩“等圖片,教師可先聽錄音在提問或者久根據(jù)換面提問,可這樣提問:它是怎么樣來預報天氣的呢?并和幼兒一起模仿它們的動作預報天氣)

 。ㄋ模┛偨Y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氣會怎么樣。

 。ㄓ變焊鶕(jù)已有經驗回答,如:空氣悶熱、空氣潮濕等)

  師:一些動物也能感受到這些變化,所以就表現(xiàn)出一些反常的現(xiàn)象,人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了。小動物們幫助了我們知道天氣的變化,他們很厲害!

  4、游戲《我是小小氣象預報員》

  師:小動物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當回神奇的氣象員吧!

  游戲玩法:幼兒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教師戴上太陽的頭飾,那小朋友們就隨樂玩耍,教師戴上了烏云的頭飾,小朋友們就根據(jù)自己扮演的動物,用肢體語言預報天氣。(游戲可進行數(shù)次,每次可讓幼兒交換頭飾,感受不同動物的表現(xiàn),也可讓幼兒來當太陽和烏云。)

  游戲注意點:表演時不可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及時根據(jù)教師的頭飾做相應的反應。

  三、活動延伸

  請幼兒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做氣象員的,并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與天氣”這方面的資料。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引導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探索發(fā)現(xiàn)拉線玩具的正確制作方法;

  2、 鼓勵孩子通過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初步掌握拉線玩具的正確玩法;

  3、 體驗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四個洞的圓片積木,粗的毛線,細的棉線,剪刀,視頻轉換儀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拉線玩具,了解制作材料;

  1、教師出示拉線玩具介紹: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種玩具,叫拉線玩具,你們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幼兒觀察講述:積木和線;

  2、你知道這個拉線玩具是怎樣玩的嗎?

  請幼兒來試試,后教師示范。

  3、提出操作要求:請你也來自己動手做一個拉線玩具,玩一玩。

  二、引導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探索發(fā)現(xiàn)拉線玩具的正確制作方法

  1、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可適當幫助個別孩子學習打結;

  完成的孩子可以玩,教師要注意觀察孩子玩的情況。

  2、集合介紹,了解穿線的方法和線的粗細不同對拉線玩具的玩有一定的影響;

 。1)請拉線玩具轉不起來和能轉的孩子來示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穿線的時候只能穿對角的兩個洞。(教師利用視頻展示,使幼兒掌握)

 。2)比較線粗細的兩個孩子玩拉線玩具的情況,得出粗線可以,細線不可以。

  3、根據(jù)講述的情況請部分幼兒調整自己的.拉線玩具。

  提醒孩子可以利用剪刀剪去打結的部分,重新打結。

  三、鼓勵孩子通過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掌握拉線玩具的正確玩法

  1、在孩子第二次玩拉線玩具的基礎上再請孩子來示范比較,為什么有的孩子能連續(xù)的轉起來,有的孩子卻不能。

  孩子講述自己的經驗,教師總結:一定要將線多繞,直到套線的手指有很緊的感覺,而且手的動作要一拉一松。

  2、孩子第三次玩,鼓勵同伴間互相介紹自己的經驗。

  四、延伸活動

  1、鼓勵孩子同伴間進行比賽,看誰玩的時間長。

  2、為孩子提供不同數(shù)量洞的積木,不同粗細的繩子,鼓勵孩子嘗試再做一個,有所比較的玩一玩,發(fā)現(xiàn)不同之處。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用紙條制作成麥比烏斯圈。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麥比烏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數(shù)后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

  3、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

  4、通過猜測驗證記錄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長紙條。

  2、麥比烏斯圈若干個,分別有一條線、二條線、三條線。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筆。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共同制作紙圈。

  1、出示紙條:這是什么?(紙條)

  2、變一變,看它變成了什么?(紙圈)

  3、你會做嗎?請小朋友來做一個這樣的紙圈。

  4、教師出示麥比烏斯圈,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圈,看一看,這個圈和剛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會做這個圈嗎?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會做了嗎?請你來做一個這樣的圈。

  8、你做好了嗎?你是怎么做的?請你給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師小結:把紙條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這樣的圈。咱們做的這個圈啊,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做麥比烏斯圈。是德國科學家麥比烏斯在1858年發(fā)現(xiàn)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給這個圈取名為麥比烏斯圈。麥比烏斯圈還有許多的秘密呢,F(xiàn)在,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二、比較:普通的圈和麥比烏斯圈,了解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1、講解做法:現(xiàn)在,小朋友都有了兩個圈。請你用彩筆找一個點,然后輕輕的拖動你的紙圈,在紙圈的內側畫線。最后要讓你畫的線連接起來。(教師示范)

  2、操作:幼兒畫線。

  3、幼兒表述:你的線畫好了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4、教師小結:普通圈的.線只畫了一個面就連了起來,但是麥比烏斯圈的線特別長,畫過了黃顏色的一側又到了藍顏色的一側,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fā)點。

  5、麥比烏斯圈就是這么神奇,老師這里還有一列麥比烏斯火車呢,我請兩個小朋友坐坐看。嗚嗚,我們的火車出發(fā)了,看,小朋友們正在藍色的車廂里,我們的小朋友又來到了紅色的車廂里。寶貝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6、幼兒思考回答:麥比烏斯圈把兩個面連在了一起。

  7、教師小結:孩子們說的太對了。普通的圈都有兩個面,麥比烏斯圈呢是把這兩個面連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面。

  三、探索:沿著麥比烏斯圈的二等分線剪開和三等分線剪開會有神奇的結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厲害,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麥比烏斯圈的秘密。老師還要再考考你。(普通紙圈)我這里有一個普通的紙圈,我們來猜測一下,如果沿著紙圈上的線剪開會怎么樣?(記錄)

  2、老師來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時候,要先對折剪一個小口,然后再沿著線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開。

  3、瞧,它變成什么了?

 。ǘ1、老師這里還給你準備了什么?瞧,是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如果沿著這條線剪開會怎么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我們來剪一剪好不好?請小朋友拿出剪刀,我們來做一做試一試。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么樣子了?請幼兒講述?匆幌,現(xiàn)在的麥比烏斯圈有幾個接口?

  5、它的結果跟你猜的一樣嗎?

  6、教師小結:一個麥比烏斯圈沿著中間的線剪開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而且有了兩個接口的麥比烏斯圈。

  (三)1、教師出示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

  師:這個麥比烏斯圈上有兩條線,那如果我們把這兩條線都剪開,會變成什么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究竟是誰猜的正確呢?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請小朋友按照我們剛才的方法,把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么樣子了?幼兒講述

  5、跟你猜測的一樣嗎?有許多的東西我們的猜測其實不一定正確,只有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才能確認。我們的科學家呢就是這么做的。今天我們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麥比烏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后會變成一個更大的麥比烏斯圈。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后變成了一個大一個小兩個套在一起的麥比烏斯圈。

科學教案 篇6

  探究:通過一系列觀察光發(fā)生反射的現(xiàn)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點。

  知識:制作潛望鏡,了解光的反射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情感:過對光的反射的實驗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一系列觀察光發(fā)生反射的現(xiàn)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制作潛望鏡。

  教學方法:

  實驗與操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鏡子。

  2.學生準備:鏡子、長方體紙盒、兩塊鏡片、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說說光是怎樣傳播的?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光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引發(fā)新的學習內容。

  二、將太陽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

  1、老師在一面外墻上設置了一些“靶子”,請你想辦法,使用手里的鏡子,將太陽打“靶子”上。

  2、學生活動。

  3、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在實驗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用鏡子反射陽光是學生很熟悉的游戲了。通過打“靶子“將太陽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學生知道平面鏡子可以反射太陽光,隨著平面鏡的移動,反射的太陽的光線也可以改變。

  三、使反射的太陽光的光斑更亮.

  1、要想使反射到墻上的太陽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辦法?應該怎么做?

  2、學生設計方案、實驗。

  先由學生提出應該具體怎樣操作,他會意識到這個任務一個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會更加珍惜合作的機會,體會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

  四、將陽光“請”進教室.

  1、想辦法將陽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墻上,看看哪個組的方法好。

  2、學生活動。

  3、說說你是怎么做的?通過玩鏡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觀察活動,學生已經對光的反射現(xiàn)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體會。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讓他他說出具體的科學通理,只要能將實驗現(xiàn)象進行描述就可以了。

  五、制作潛望鏡.

  1、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光的反射?誰知道潛望鏡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構造可能是什么樣的?

  2、學生討論。

  3、簡單介紹潛望鏡和制作方法。

  4、學生動手制作。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各種電動玩具,能探索發(fā)現(xiàn)其共同的特征。

  2、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如有條件,請幼兒從家里帶一個電動玩具到幼兒園。

  2、電池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的玩具。

  教師:今天小朋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玩具。請你說說你帶的.是什么玩具?

  請幾位幼兒演示自己的玩具給大家看,激發(fā)大家的興趣。

  2、確立小組名稱。

  教師:請你們自己都來玩一玩自己的電動玩具,看一看他們會不會動?

  教師:你打開開關的時候,你的玩具會怎樣?(玩具汽車向前跑、玩具母雞生蛋了……)

  教師:電動玩具為什么會動?(玩具里有電池)

  3、教師幫助幼兒了解電池的作用。

  教師:老師請大家把電池拿掉,看看玩具還會不會動?(不會動、不會轉、不會亮……)

  教師:我這還有兩個玩具,他們?yōu)槭裁窗采狭穗姵剡不能動呢?(將電池裝反了)

  讓幼兒猜測、討論,引導幼兒認識安裝電池要注意正負極方向。

  教師:請你們也來試一試,在你的玩具中裝上電池,看他會不會動?個別指導幼兒裝電池,教師示范裝電池。

  幼兒嘗試玩電動玩具,交流電動玩具的特征和電池的作用。

  4、幼兒互換玩具,繼續(xù)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后,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tài),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2、加深對身體的了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

  2、動畫視頻。餅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每人吃一塊小餅干,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一塊好吃的餅干,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一起來嘗嘗。好吃嗎?

  二、欣賞故事,感知作品內容的有趣,認識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剛才我們吃的餅干還在嘴巴里嗎?去哪兒呢?有的小朋友說餅干去了———還有的小朋友說———那餅干究竟去了哪兒?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聽食物經過了人體的什么地方?

  欣賞故事視頻

  三、回憶內容,體驗自己身體的消化器官

  1、聽完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們知道食物去人體旅行,都去了些什么地方?

  幼兒說到哪個部位,教師點擊相應圖片。

  口腔(咀嚼功能)嘴巴—它還有呢外一個名稱叫口腔,它有什么本領呢?

  食道(運輸功能)脖子—對脖子,它里面有一根細細的長長的管子,你們知道叫什么嗎?(食道)它可以干什么呢?食道就像滑梯一樣,幫助人體運送食物。

  胃(攪拌功能)胃又有什么本領呢?把食物顛來倒去地,像攪拌機一樣把食物絞成稀泥糊糊,小腸(吸收營養(yǎng))它可以干什么?從食物中吸收營養(yǎng)大腸(垃圾的倉庫)大腸是食物垃圾聚集的地方,大腸的終點是什么?(肛門)肛門負責把垃圾排出人的體外

  2、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食物經過人體都去了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它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豐富詞匯"消化器官"。)我們每個人身體里面都有這些消化器官,這些消化器官在我們身體里工作著……口腔里的牙齒能咬碎食物、食道像滑梯一樣往下運送食物、胃把食物顛來倒去地,像攪拌機一樣把食物絞成稀泥糊糊、、小腸從食物中吸收營養(yǎng)、大腸是食物垃圾聚集的倉庫、大腸的終點就是肛門,負責把垃圾排出人的體外。

  3。幼兒操作游戲:圖片排序。(演示畫面二)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排序游戲:請看圖片上有一根長什么?繩子上夾著—夾子,請你們按照人體消化的順序,對下面的這些消化器官進行排隊,一個一個的夾到夾子上。誰來說說,誰排第一—————————

  四、游戲"翻翻樂",鞏固和拓展相關經驗

  1、小朋友們真能干,下面我們再來玩一個"翻翻樂"的游戲。(放PPT),這個游戲一共有六道題,不管你指到誰,它就會翻開,給你帶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回答正確方能過關,才能進入下一題。小朋友加油喓!

  2、關于人體消化器官,你還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3。游戲:對錯猜猜猜。

  1、吃飯時細嚼慢咽(對)

  2、運動后馬上喝水(錯)

  3、吃完后慢慢地散步(對)

  4、飯后劇烈運動(錯)

  5、天熱時多喝開水,少喝飲料(對)

  6、吃湯泡飯(錯)

  7、一邊吃飯一邊講話(錯)

  8、不吃早飯(錯)

  五、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真棒!坐了這么長時間,為了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那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附"翻翻樂"游戲題:

  1、"飯后,我們一起去踢球吧!"這樣的做法可以嗎?為什么?

  2、"游戲真好玩呀,大便先憋一下吧。"這樣的做法可以嗎?為什么?

  "為什么有時候我們會拉肚子呢?"你能說出原因嗎?

  3、身體里哪個消化器官有點像攪拌機?為什么說胃或口腔像攪拌機?

  4、暴飲暴食對嗎?

  5、經常吃粗糧好嗎?(可以追問:粗糧有哪些?)

  6、睡覺蹬被子對嗎?

  活動反思:

  幼兒知道健康的牙齒白白的,不疼痛,沒缺口;不健康的牙齒會疼、延遲的顏色是黃色或黑色,有的牙齒上有蟲洞,有的咬不動稍微硬一點的食物,討論如何保護牙齒時,部分幼兒缺乏輕聲討論交流的習慣,不能按要求傾聽同伴的發(fā)言,自我意識較強,個別組有爭搶發(fā)言標志牌的現(xiàn)象,活動常規(guī)需要長期培養(yǎng)?傮w說來,幼兒知道牙齒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護牙齒的方法。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經典】科學教案08-31

[經典]科學教案09-02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14

(經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范文04-06

冬天科學教案02-14

科學教案模板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