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2、激發(fā)幼兒探索世界奧秘的興趣。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了解信息傳遞帶來的便利,培養(yǎng)幼兒的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動物傳遞信息的圖片、資料
2、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資料。
3、螞蟻、蜜蜂、螢火蟲等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老師和幼兒打電話游戲導入
二、幼兒觀看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
三、鼓勵幼兒分小組討論、交流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四、游戲:扮演小動物傳遞信息找伙伴。
教學反思
這次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幼兒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了解,知道了任何動物都有同伴之間交流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看錄像,借助錄像的形、色、音的直觀形象,幫助幼兒能輕松地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在教學最后運用游戲的教學形式,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體驗動物特殊的交流方式,師生互動較好。不足的是由于課前考慮不周,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較少;其次在教學中我覺得還是缺乏評價的多樣性和實效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在游戲中學著聽口令,提高自控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游戲玩法】
請一個孩子背對著大家,嘴上喊一二三,然后回頭看伙伴們,看到有誰在移動的為犯規(guī),只能在原地停止游戲一次。其他孩子在一條相距大約3米的起點線上,
只能在喊口令的孩子背身過去時才能移動,否則做違規(guī)處置。以誰先到終點拍到喊口令的孩子為勝。
教學反思:
1、孩子的主體性: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成了這堂課的主體,教師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說一說、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總結游戲的玩法。來;自.大;考吧;幼.師網;這個兩人三足是在孩子們平時玩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正因為是孩子們經常玩的,所以更要讓幼兒自己自由發(fā)揮更多不一樣的玩法,也由于是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玩起來也特別的'帶勁。
2、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
在本次活動中我提供了綁腳繩子若干、盒子若干、平衡木等材料,讓幼兒在自由探索時可以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因為材料的豐富多樣,所以孩子們不會出現你爭我搶的現象,這樣很好的保證的游戲的秩序。孩子們在豐富多樣的材料中學會了游戲的玩法,體驗了游戲的快樂。
3、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興趣。
在整個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幫小學里的哥哥姐姐運皮球,從而讓孩子們進行兩人合作進行練習,并讓幼兒知道在去這條路上有很多的困難,我們要把困難克服了才能夠把皮球運過去,所以在運皮球之前要把本領學好。從而讓幼兒進行自由探索本領,而后學會本領。最后以把本領學會,去幫哥哥姐姐運皮球為結尾。讓整個情景都參與其中,讓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能控制聲音的變化,用優(yōu)美的聲音形象的表現"原聲"和"回聲",發(fā)展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2、了解山谷回音的現象,明白簡單的道理。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磁帶。
2、回音錄像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看回聲錄像。
2、討論回聲現象,讓幼兒明白簡單的道理,能用聲音形象的表現"原聲"和"回聲"。
(1)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回音產生的條件。
師:剛才看到、聽到了什么?教師再次放錄像驗證幼兒的說法。
小結:人在對著障礙物,大約17米的距離時大喊,可以聽到回聲。
。2)了解"原聲"和"回聲"的區(qū)別,請幼兒進行模仿。
(3)幼兒嘗試模仿"原聲"和"回聲"。
教師強調原聲和回聲是一樣的,但原聲聲音要高、強,回聲聲音要小、弱。如:唱的"啊",回聲也是"啊",不能變。
3、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聽到了什么?請幼兒說一說。
。2)再次欣賞歌曲。
4、幼兒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幼兒跟教師一起唱歌。
(2)教師與幼兒分組唱,教師唱原聲部分,幼兒唱回聲部分。教師強調幼兒唱回聲時,聲音要弱、要小。
。3)教師與幼兒交換演唱部分,幼兒唱原聲,教師唱回聲。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5、幼兒演唱歌曲。請幼兒分兩組進行表演。一組唱原聲,一組唱回聲。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演唱技巧。
6、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空曠的地方,遠距離對著墻大喊,進行嘗試。
活動反思:
回音較為抽象,孩子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著。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孩子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為易呢?本次科技活動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話”的動畫片直觀形象地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回答,很多幼兒在生活中注重觀察,他們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
為了增加樂趣我設計了“回音的游戲”,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比較好,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時,我只注重了讓孩子去模仿,模仿時注意一個聲音高,一個聲音低,卻沒有關注孩子的回聲的模糊、斷斷續(xù)續(xù)的、回音的重復這一點處理得不好。我要靈活地掌握幼兒的每一個問題,讓幼兒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學透,掌握牢固。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教案08-26
【精選】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精選)09-30
大班教案(精選)09-30
大班教案(經典)09-17
大班的教案04-12
【經典】大班教案08-01
大班教案(經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