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1
書,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是我們的長者——不斷啟迪我們;它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一位知心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教給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育人。風華正茂的我們,擁有飛揚的教育激情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生抱負。而讀書,正是教師專業(yè)成長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我深深地感受到:書是我永遠的老師,讓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前進,不斷地自我完善!
記得有人曾說過:是陶行知老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了一大步,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利用暑假,我好好研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其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回想十幾年前,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一心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我認為憑借著學生時自己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成為優(yōu)秀教師也不會太遙遠。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卻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通過對《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仔細研讀,我深深地折服于先生偉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主要有這么兩點感受:
一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
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以“權(quán)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qū)W生家庭的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背景以及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tǒng)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是師生都在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斷成長,教師要虛心向周圍的人、乃至學生學習,以此來完善自己。
人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這塊陣地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認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講道德、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人的發(fā)展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把人的發(fā)展作為首要目標來追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diào)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己的發(fā)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
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我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盡最大的努力去踐行這些先輩的指引,從而讓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師的責任。
書籍是教師創(chuàng)新的源泉,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讀書能讓教師超凡脫俗,讓“經(jīng)師”成為“人師”,讓“庸師”成為“高師”。我常常覺得,我們很可能一輩子平庸,但只要我們能努力追求,就能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或教學專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與書同行,讓專業(yè)化成長早日駛向理想的彼岸!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2
最近,我閱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陶行知教育名篇》,這位我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書中深邃的教育理念,對于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來說依然具有深遠的影響,也體現(xiàn)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教育著眼點的長遠。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書中給我們提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準則。教者為范,學者為師。作為一名教師,要具備起碼的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要有同情心,寬容心,要公平、公正,一完水端平;要有淵博的學識,智慧的頭腦;要有寬闊的胸襟,除此之外,更要有一顆愛心,要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前提。教師交給學生一顆赤誠的愛心,學生一旦感受、理解這種偉大的愛,就會轉(zhuǎn)化為與教師的教育相適應的自覺行為,從而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師關(guān)愛學生,就必須象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無私而坦誠。這樣教師和學生就可以打成一片,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愛好、興趣等?梢越o他們解疑答難,與他們談理想、談人生、談國事、談家事,無拘無束,既交流了思想,也溝通了感情,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學生生活上的關(guān)心,是建立融洽、良好師聲關(guān)系的橋梁和紐帶。比如,有的學生生病了,仍堅持到教室上課,甚至將吊瓶帶到教室里去掛,此時,作為教師,應當首先表揚該學生的這種學習精神,但對學生的這種方式,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種方式給以提出善意的.規(guī)勸:“你先回去休息,好好治病,拉下的課程我放學后去給你補,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庇械淖⌒I蛞恍┣闆r,所帶錢糧不夠,未到周末就要請假回家,我往往先勸住他們,不要請假,否則既浪費時間,且回家的路上又不安全,所缺錢糧先到我這里拿,以后回家再帶來。平時學生之間產(chǎn)生小摩擦,我也是就事論事,不分男女、不分好生與差生,總是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對待班級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尊重學生,自始至終心中有學生,關(guān)心他們,愛護他們,這樣,你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受到他們的愛戴。
關(guān)心和愛護學生,要有的放矢,既不放縱學生,也不放棄差生,心中始終要有這樣一個觀點: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材,他們每一個人將來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
我曾經(jīng)帶過這樣一個學生: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認真,學習成績突出,學習方法上有一套成功的經(jīng)驗,但不愛勞動,對集體漠不關(guān)心,性格較孤僻。我就經(jīng)常找他談心,開導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是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而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團隊精神,與周圍人能融為一體,德才兼?zhèn)涞娜瞬,而不是只會啃書本的“書呆子”,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懂得“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不會干枯,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苯(jīng)過不斷談心,這名學生后來變成愛勞動、愛集體、守紀律的優(yōu)秀學生。
我認為,愛學生必須從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觀點出發(fā),替他們長遠考慮,如果只顧眼前,以為聽話愛學習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可以不做政治思想工作,那就體現(xiàn)不出師愛的深遠意義。
愛學生,最難的是愛后進生。要想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zhuǎn)化工作,就必須克服教師對后進生感情上的障礙,不厭惡、不嫌棄、不疏遠他們。相反,要滿腔熱忱的幫助他們,要象園林工人對弱苗一樣,給予他們以更多的關(guān)心和扶植,促其健康成長。
在后進生轉(zhuǎn)變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反復。因此,作為教師,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束之以規(guī)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有堅定的信心,俗語說的好“母不嫌子丑”。再難管的學生也要盡心盡力,毫不懈怠,將師愛的種子播入學生的心田,不怕它不會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相關(guān)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10-07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0-13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精選6篇)03-08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精選10篇)10-07
陶行知學習心得07-03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3篇10-07
學習陶行知學習心得07-11
陶行知學習心得15篇07-03
陶行知學習心得(精選19篇)04-18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