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200字(通用10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個人教案教學反思200字左右(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1
初讀文章后,發(fā)現一個“藍”字貫穿文章始終,課文從頭到尾都在盡情描寫拉薩天空的藍;再仔細讀文,發(fā)現作者的語言又是如此之豐富,只為描寫天空的`藍,就用了“湛藍、透亮、純凈、明潔、藍寶石、藍晶晶”這么多詞語。
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立足于讓學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詞句,通過反復品讀,讓學生學習作者豐富的語言。如:“湛藍”、“藍晶晶”寫出了藍的程度;“透亮”、“ 純凈”、“ 明潔”寫出了藍天的通透、無暇;“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兩個句子則更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藍天如水的意境。這些詞句讓學生無限神游于拉薩的天空之上,感受到了拉薩與眾不同的天空的美。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2
在本課中,我通過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操練所學的句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從而達到掌握新句型和靈活運用新句型的目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利用Let’s say and do, 把Let’s learn中的四會單詞的'原形及現在分詞較好地復習了一遍,并很生動形象地呈現出現在進行時。
2) 利用Watch the video,較好地引出所學的句型,過渡很自然。
3) 利用圖片,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句型在小組中互相進行對話,從而掌握句型。
4) 能層層深入,逐層遞進。不足的地方表現為:
1) 時間把握得不夠緊湊,出現前松后緊。
2) 小組活動練習的時間少,檢查面不夠廣。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3
一、適宜性行為 :
1、 整合的意識很強。
2、 環(huán)節(jié)設計不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回顧已學的內容,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圖形 符號的.刺激進一步感知歸納 。
3、 幼兒的興趣很高,能積極地參與,撕出的作品效果還不錯。
二、不適宜性行為:
1、 目標不夠確切,目標太單一。
2、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出示實物,才能讓幼兒感知體驗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 。
3、 太注重結果 ,不注重過程。
4、 要贊美孩子,要非常欣賞孩子,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4
這一節(jié)課,教師以學生為本,抓住學生的已有認知和學習興趣設計教案。教案設計層次清晰,教師教學有重點,有層次。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了配樂朗誦,填寫古詩的方式,將課堂氣氛調動很到位,學生的感悟有了升華。
但在這節(jié)可上,教師按教案設計行課,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靈活的`變通較差。感覺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的參與及情緒都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5
復習導入后,讓學生仔細讀文,看看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對文章內容有何感悟?(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段落甚至一個標點,來談你的理解和感悟。)邊讀邊畫,可以批注。
在學生充分自我感悟基礎上,我引導他們小組合作交流。在充分交流、探究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匯報。(可以小組形式進行)我預想中,學生也許會按照文章的寫作順序進行匯報。但第一個學生的.發(fā)言,就直指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我便順其自然,循著學生的思路往下進行,沒想到,這節(jié)課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過程如下: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6
結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加深了學生對1千米長度概念的理解。
對于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到: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車上的路程表,等等。
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通過說一說、量一量、走一走等系列活動使學生建立起數感,感知、體驗“千米”的含義,為以后進一步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7
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我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
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敝械摹皠偂;“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幾條,送給學生。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8
《布谷》預先設計的第一課時先讓學生感受歌曲氛圍,因為他們識字也不困難了,認為可以聽幾遍記住歌詞,不需要再反復朗讀歌詞,再然后主要學習跳華爾茲舞步,主要感受體會三拍子的特點。第二課時學習歌曲,它的節(jié)奏也不復雜,估計會在短時間內學會歌曲的演唱,所以還預設可以學習歌譜。
實際第一課時舞步跳得稀里嘩啦,亂,歌曲等于囫圇聽了幾遍,第二課時先聽了一遍錄音,接著跟琴視唱,唱得還挺流暢,就是聲音不清脆,悅耳,尤其小組演唱或獨唱時就打磕,
仔細思量,我首先就犯了一錯誤,雖然他們腦中對歌曲旋律有印象,但一年級小孩認字不扎實,主要也沒仔細讀歌詞,整首歌曲基本屬于跳躍式學習,沒有一步扎實進行,以至會出現學生演唱不流利,沒有多少精力和能力,達到聲音的.優(yōu)美。
可以見得,明白學生的年齡特點很重要,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9
《布谷》,是一堂音樂活動課,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課堂中,我一直以為學生是要手把手地讓學生自行的去學習知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
一開始,學生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因為教材上的音樂和課本里的音樂有點不同,學生們唱的亂七八糟,后來跟孩子們講講之后,講清楚了,他們唱的還不錯,在比較熟悉了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們排成了4支隊伍,圍成一個圈,讓他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來編排動作來表演。
在十分鐘之后,開始檢查他們的成果,他們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到的好,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在活動中玩的很開心,有的同學圍成一個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來,有的同學快樂、整齊地拍著手唱著歌,有舞蹈基礎的同學還把平時的積累運用了上來,還有的同學像小鳥一樣歡樂地“展翅飛翔”。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10
語言活動詩歌《家》此次活動,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并用肢體表現模仿小鳥飛、蜜蜂飛、蜻蜓飛,使幼兒在寬松愉快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下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透過直觀教學法結合多次欣賞,使幼兒更好的掌握詩歌的資料;透過談話法幫忙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yōu)美語句,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潛力;透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意境,為仿編詩歌打下了很好的鋪墊。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透過小鳥的家、蜜蜂的家、魚兒的家、蜻蜓的`家,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做做,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到達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幫忙幼兒理解詩歌資料時,應多多讓幼兒去感受去體會,教師應多引導、多提示、多模仿,深深的去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在仿編詩歌時,大多數幼兒都能理解,但作為教師應兼顧到個體差異,多關心、多幫忙、多鍛煉那些口語表達潛力差的幼兒。
【個人教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麥哨》教案及教學反思11-18
《賣報歌》教案及教學反思11-18
《剪羊毛》的教案及教學反思11-18
《我從哪里來》教案及教學反思11-21
《只怕不抵抗》教案及教學反思11-18
《郵遞馬車》教案及教學反思(精選5篇)11-07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毛毛蟲》11-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雨傘》及教學反思11-21
投影的教學反思11-05
《爭吵》教學反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