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教學設計1
一年級下 美術
教學目標:
1.能對物象展開聯(lián)想,找到與之有邏輯關聯(lián)的形象。
2.運用層層包圍的添畫方法,畫一幅有趣的畫中畫。
3.在大膽想象、盡情表現(xiàn)、互相欣賞中享受美術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運用層層包圍的添畫方法,展開聯(lián)想,畫一幅有趣的畫中畫。
教學難點:
能夠形象地畫出所聯(lián)想到的形象。
教學準備:
1. 圖畫紙。
2. 水彩筆。
制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結合冠狀病毒需要戴口罩,小朋友們都要做好防護措施制作的故事畫,引出《畫中畫》(板書:畫中畫)
二、探討理解畫中畫
1. 出示兒歌,播放音樂,初步了解畫中畫。
2. 出示兒歌講的.這幅老鼠和貓的圖畫。
。1)出示圖畫,問:圖畫里都有什么?先畫的是什么?(從小變大)
。2)出示圖畫,問:先畫了老鼠后為什么畫貓?怎么又想到畫一張床?(層層關聯(lián))
(3)出示圖畫,問:老鼠畫在了哪?貓畫在了哪?(包圍添畫)
(4)總結畫中畫的奧秘:從小變大、層層關聯(lián)、包圍添畫。
3. 出示“小蟲、小雞和狐貍”圖。
。1)講一講:這幅圖中的故事。
(2)明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3)引導學生:添畫事物之間的距離要恰當,相鄰兩個事物的顏色有所不同。
再出示“吉他和錄音機”圖畫。想一想: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3、教師示范。
4、欣賞學生作品。
5、 明確要求
教師大屏幕出示畫法:先畫一個簡單的形象,然后在它的外圍加畫其他形象,層層包圍,畫一幅由小變大的想象畫。
六、評價作品
七、拓展延伸。
《畫》教學設計2
( 第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玲”字及詞語“樓梯”。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品詞析句,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
【教學難點】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白襯衣、繡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習字
1、(出示一件被鉤破的襯衣)同學們,昨天李老師在做家務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給鉤破了。這是李老師最心愛的一件襯衣,可是現(xiàn)在不能穿了。誰能想個好辦法,讓李老師重新穿上這件漂亮的衣服?(學生反饋。預設:在鉤破的地方繡上一朵圖案。)
2、(貼上繡花)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在鉤破的地方縫上繡花,這件襯衣似乎比原來更漂亮了。從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得也是這個道理。(出示課題)誰來讀讀課題?
4、“玲”字是今天我們要學的生字,誰來讀讀?讀得時候要注意什么?(指導讀準后鼻音)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5、齊讀課題。“玲”字還是要本課要書寫的生字,誰來教教大家該怎么寫?(指導書寫“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書,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己想辦法認記生字。
2、哪些生字容易讀錯,誰來提醒下大家?(正音)
3、(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老師給這些生字都找了個朋友,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吧。ㄗ杂烧J讀、全班齊讀。)
4、(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不帶拼音的詞語你們認識嗎?(分男女讀、開火車讀。)
5、為了獎勵同學們讀得好,老師特意為你們找來了課文的動畫,請同學們認真觀看,仔細傾聽。
6、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讀通句子。
7、指名分段朗讀,反饋、正音。
8、全班齊讀。
三、合作交流,理解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㈠玲玲為什么哇地哭了起來?
㈡玲玲是怎么解決困難的'?她是得到誰的啟示?
㈢最后的結果如何?
2、師生交流、反饋:
、辶崃釣槭裁赐鄣乜蘖似饋?
①指名回答。
、谡n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③理解詞語“端詳”(可以換成哪個詞?哪個更好?)
、芘鋭幼鞅硌荨皾M意地端詳”。(板書:漂亮、弄臟;滿意、著急)
、媪崃崾窃趺唇鉀Q困難的?她是得到誰的啟示?
①指名回答。(板書:開動腦筋、畫上小花狗)
、趯Ρ葍蓮垺爱嫛保瑢W生談談感受。
③指名朗讀爸爸說的話。
、苓@里的壞事指什么?
、葜笇Ю首x爸爸的話。(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
、弈阏业綁氖伦兒檬碌拿卦E了嗎?(隨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動腦筋)從爸爸的話中,你懂得了什么?
、缱詈蟮慕Y果如何?
、偃嗷卮稹
、诎鍟簼M意、得獎。
四、訓練表達,滲透思想
1、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你是怎么解決困難的?(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2、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板書:遇到困難,善于思考,壞事變好事。)
3、欣賞“名人名言”
五、指導書寫“樓、梯”
1、(出示生字)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導書寫。(“樓”字右半部,“女”的橫畫要長。)
【板書設計】
玲 → 滿意 → 著急 → 開動腦筋 →滿意 遇到困難
玲 善于思考
的 壞事變好事
畫 → 漂亮 → 弄臟 → 畫上小花狗 →得獎
【教學反思】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己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跡,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生活就這樣,劣勢也能轉變?yōu)閮?yōu)勢。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以積極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這篇文章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這堂課是第一課時,教學中,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品味、思索、銘記爸爸簡短語句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并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后又走出文本。能夠引導學生通過畫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換詞、出示單個生字等形式,采用指名讀、開火車,分男女等方式來學習本課生字,達到了很好的識字效果。通過自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指導重點句子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壞事變好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以及每個人物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從中領悟本課蘊含的深刻道理。
《畫》教學設計3
一、認識版畫
版畫與其他畫種作品欣賞
思考:版畫與其他畫種的區(qū)別?
1、什么是版畫?
是通過制版和印刷的過程來完成的',可以同時出現(xiàn)許多作品。
2、版畫的制作工具
制版工具:板材、刀具(刻刀、剪刀)、膠滾、木蘑菇、板刷等。印刷工具:版畫油墨(水性或中性)、顏料(水彩、水粉、國畫)白卡紙或圖畫紙。
3、版畫的種類:凸版、凹版。
二、分析版畫的美感
欣賞版畫作品讓學生分析并說出感受。
1、主要歸類:以黑襯白、以白襯黑、黑白互襯。
2、灰色的處理是黑白木刻的關鍵。
木刻:刀感味,力量感,木紋的肌理美
銅版畫:細膩的表現(xiàn)風格
紙版畫:層次感、制作方便
三、制作過程(看錄像)
1、畫稿
2、透版
3、剪貼
4、印刷
四、小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yè)展評。
《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玲”等8個生字,會寫“玲”、“肯”、“糟”三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教學難點:能從這個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指讀單元導語,說說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齊讀課題?戳诉@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玲玲畫了一幅什么畫?為什么要畫這幅畫?在畫畫的過程中,她遇到了什么事,是怎么解決的?)
二、初讀識字
1、帶著上面提出的問題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讀帶有生字的詞語(生字帶拼音),然后去掉拼音讀。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5、把這些生字放入課文中你還認識嗎?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時思考:玲玲在畫
畫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事?她是怎么解決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畫弄臟畫小花狗
三、細讀感悟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玲玲心情的句子。
。1)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
。2)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3)玲玲滿意地笑了。
2、指讀第一句,理解“端詳”一詞,同桌相互做端詳?shù)膭幼鳌U埬阕屑毜囟嗽斄崃岬漠,說說畫的怎樣?
3、玲玲對自己的畫多么滿意啊!可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在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怎么樣了?(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板書:哭這時玲玲是多么傷心!誰能帶著傷心的語氣讀讀這句話?(指讀、齊讀)哭什么呀,畫弄臟了,再畫一張不就行了嗎?(來不及了)這時候的玲玲是多么傷心,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不光傷心,還很著急,你能讀讀玲玲說的這句話嗎?(指讀男女生讀齊讀)
4、這么傷心、這么著急的玲玲,誰能來安慰一下?
這時爸爸也在安慰玲玲,爸爸是怎樣安慰玲玲的?讀爸爸的話。爸爸為什么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么呢?
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玲玲看了現(xiàn)在的這幅畫是怎樣表現(xiàn)的?(滿意地笑了)板書:笑
5、讀“想了想……滿意地笑了。”這一自然段,“想了想”說明了什么?從“懶洋洋”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說明玲玲的家是一個怎樣的家庭?你們對這幅畫滿意嗎?請帶著這樣的語氣讀讀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6、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fā)下,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住了污漬,更給這幅畫增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讀爸爸說的話。在課文中,“壞事”指什么?板書:壞事這里的壞事還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昂檬隆痹谖闹杏种甘裁?板書:好事這里的好事還指生活中令人滿意的事、令人高興的事。要想把壞事變成好事,我們應該怎樣做?板書:肯動腦筋
8、從爸爸說的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背誦爸爸說的這句話。
四、指導寫字
1、寫“玲、肯、糟”三個字時應注意什么?
2、教師范寫。
3、先擺好姿勢,再在書中田字格內書寫。
《畫》教學設計5
【教材說明】
《畫》是鄂教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
【教學要求】
1、會認“遠、刊、近、聽、春、還”6個漢字。
。病⒔柚匆衾首x謎語詩,熟讀成誦。
。、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學過程】
一、誦讀兒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薄⒍嗝襟w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yōu)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
、艑W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
、仆换プx,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
、瞧醋钟螒,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薄W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病⒏鶕(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xiàn)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薄⒄遗笥延螒,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病⒅笇鴮憽叭、義、火、文”
。、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畫》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人物臉形、五官、表情等特點,掌握三庭五眼的規(guī)律,并運用線描的方式畫一幅人物肖像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身邊小伙伴的觀察、描述和分析,能夠準確抓住人物特征及其比例關系,提高動手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造型能力,體驗以線造型的藝術魅力,增強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人物臉形的特點以及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
難點:能夠準確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神態(tài),運用線條進行表現(xiàn)。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展開“明星猜猜看”的游戲,多媒體課件展示明星頭像圖片,并提問:
你們有自己喜歡的明星嗎?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學生回答自己喜歡的明星,教師總結:在對明星外貌進行區(qū)分的.過程中,我們會抓住某一個外貌特征來進行比對,那么在表現(xiàn)人物肖像時我們該抓住哪些特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神奇的天地《肖像畫》。
活動二:描述分析
1.臉形特征
(1)引導學生同桌間互相觀察:
你知道你同桌的臉形有什么特點嗎?(有的是方方正正;有的是頭部上方較下方更圓潤)
(2)用多媒體展示八種不同的臉形和相對應的漢字,引導學生進行連線游戲,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將對應的臉形和漢字相連接。
結合漢字,不同的臉形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為了幫助人們把握人的臉形特征,古代藝術家把臉形歸納為“田、由、國、用、目、甲、風、申”八個字型的臉形。面扁方為田、方者為國、倒掛形長為目、上削下方為由、上方下削為甲、上削下尖為申、腮闊為風、上方下大為用。即為“八格”,臉形特征有規(guī)律可循:“像之大概,不外八格”。但是臉形特征因人而異,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人臉形比較明顯,有的人具備多種臉形特點。
2.五官比例
教師多媒體展示五官的比例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動手量一量,找一找頭部的五官各部分的比例有怎樣的特殊之處?(頭長均等的分為三部分,面部寬度有五只眼睛的長度)
(2)繼續(xù)觀察、測量,圖中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頭部長度的二分之一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從發(fā)際到眉弓,等于眉弓到鼻底,又等于鼻底到下巴,即為三庭,上庭是從發(fā)際到眉弓、中庭是眉到鼻底、下庭是鼻底到下巴。臉的正面,眼睛處于頭部長度的二分之一位置,臉寬為五個眼睛長,兩眼之間為一個眼長,叫做“五眼”。這就是人物面部比例:三庭五眼。
3.肖像畫作品
展示費欣的速寫作品《東方少女》,仔細觀察:
(1)作品中呈現(xiàn)出了什么樣的形象?(一位側頭少女的形象)
(2)畫家是以什么形式畫出這位東方少女的?(線描)
(3)根據(jù)作品簡單分析畫家是怎么運用線條作畫?(粗細、長短、曲直、疏密)
學生分享發(fā)現(xiàn),教師總結:不同形式的線條出現(xiàn)在不同的部位,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畫面特點。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以自身為例示范肖像畫作畫步驟:
1.確定臉形特征;
2.確定五官的位置;
3.細致刻畫五官。提醒學生注意人物表情的變化,為了凸顯人物特征,可適當添畫人物衣褶。
活動四:實踐展評
1.認真觀察組內的同學,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角度進行描繪,完成一幅有趣的線描人物畫作品。2.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注意人物表情、面部比例。
3.完成作品后,舉辦“寫生照相館”,請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作品。
4.其他同學從臉形、表情、面部比例等方面,互相評價作品。
(如《我的好同桌》:臉形——田字臉;表情——開懷大笑;面部比例——符合三庭五眼。)
活動五:小結作業(yè)
1.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都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并進行情感升華:本節(jié)課我們與同桌進行了很多小互動,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了豐富的肖像畫知識。希望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和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同學的情感。
2.課后請學生將本節(jié)課畫的作品送給作畫的同學。
《畫》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三原色,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紅色為主色調畫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對色彩美的感受能力記憶運用色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練習生活實際,引領學生走入紅色的畫感受體驗三原色中的紅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紅色的實物和圖片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感知紅色帶給人熱烈、喜慶、歡快的美感。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畫色彩畫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共同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魔術激趣,引入課題
1、小魔術:將蓋子上涂有顏料的礦泉水瓶搖一搖,分別變出紅、黃、藍三種顏色。
教師:世界上有三種顏色是無法調和出來的,它們就是被稱為三原色的紅、黃、藍
2、紅色是三原色之一,在很多國家,很多的場合有特殊的意義,本課我們就以紅色為主來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
出示課題紅色的畫
二、講授新課:
1、節(jié)日感受紅色
教師:考考你,在節(jié)日或喜慶的場面,哪種顏色用的最多?它給人什么感受?
生:紅色,快樂、紅紅火火
。ǔ鍪具^節(jié)日的圖片)
小結:紅色是中國傳統(tǒng)的'喜慶顏色,它鮮艷、溫暖,熱烈,代表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在過年過節(jié)、慶;顒右约盎槎Y上常用到它。
2、色彩小集市
請學生介紹自己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紅色
(1) 自然界中有哪些東西是紅色的水果
生:蘋果、草莓……
。2) 動物有哪些是紅色的
生:金魚、紅猩猩、火烈鳥……
。3) 生活中那些紅色的物體或情境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3、看看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了解紅色的畫
欣賞農民畫《剝玉米》
。1) 請你找一找畫面中深淺不同的紅色
(2) 考眼力:除了紅色,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還有藍色、黃色、綠色…..
。3) 紅色的畫在畫面中起到什么作用?
。4) 這幅畫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你感覺到了嗎?
小結: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這幅作品正是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表現(xiàn)到了極致,整幅畫面以大紅色鋪底,上面添加了一些黃、黑、藍、綠燈對比強烈的顏色,使得作品絢麗多彩,艷而不俗,給人愉悅的視覺美感。
4、游覽名家畫廊
欣賞中外名家的紅色的畫
思考、討論、交流,畫面中用紅色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
。1)《雞冠花》林風眠:表現(xiàn)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畫面。
。2)《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李可染:處于對毛主席的崇敬,表達了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使用朱砂使畫面中的秋色更紅火,更熱烈
(3)《百萬雄師下江南》
。4)《阿爾泰傍晚》周韶華 :天山紅已經成為周韶華藝術的一個標志
(5)《紅色的和諧》法國 馬蒂斯:它是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通過這幅畫讓我們看到他奇特、神秘的想象。
5、游覽小小畫家畫廊:小朋友的畫表現(xiàn)了哪些題材?
思考:以紅色為主色調畫一幅畫,你想表現(xiàn)什么內容?
三、藝術實踐:
請你以紅色為主色調,將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場景創(chuàng)作出一幅紅色的畫
四、評一評,誰的作品將紅色表現(xiàn)得喜慶,熱烈豐富
《畫》教學設計8
教材簡說
本課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2、了解詩意,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課前準備:課件識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興趣
師:,從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學過不少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先復習一下《猜一猜》。
。ㄉR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這首兒歌還是個謎語,誰還記得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還能把它帶回家讓別人也猜一猜。
二、講讀古詩,認讀生字
師:我們邊來欣賞圖片,邊來學習好不好?首先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說說上面主要畫了些什么?
1.第一幅圖——遠看山有色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出示:遠看山有色。)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遠”“色”(遠——讀音和偏旁,色——讀音)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里最主要是描寫“山”(板書山)
(4)加上動作表演讀
2.第二幅圖——近聽水無聲
1)請一位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出示:近聽水無聲。)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近”“聽”“無”“聲”(近——與遠比較,走之兒;聽——讀音;無——字義,與天字比較;聲——讀音)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主要描寫“水”(板書水)
4)加上動作表演讀
3.第三幅圖——春去花還在
1)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節(jié)開的?(春天)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春天過去了沒有?所以說……(春去花還在)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春”“還”(春——讀音,還——偏旁和組詞)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里最主要是描寫“花”(板書花)
4)加上動作表演讀
4.第四幅圖——人來鳥不驚。
1)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出示:人來鳥不驚。)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人”“來”“驚”——(人——讀音,與八和入比較;來——加一加來記;驚——讀音,意思,偏旁)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里最主要是描寫“鳥”(板書鳥)
4)加上動作表演讀
5.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 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 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么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 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jié)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 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么樣?(鳥就會受驚,會飛走)
師:這首詩里寫的內容跟生活中的都不一樣的,是不是它寫錯了呢?為什么他要這樣寫呢?
指名回答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系。(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讀給同桌聽
2.找出生字并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xiàn)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4.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著背誦。
1.齊讀課文。1)當小詩人誦讀。2)當小演員表演讀
2.試著背誦。找搭檔背誦(一人背,一人說意思)
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可配樂)
3.創(chuàng)設情境檢查背誦情況
師生對話表演1)師當姐姐,讓生背誦。2)師當妹妹,讓生表演背。3)師當媽媽提問:題目為什么取畫?4)師當奶奶,讓生講詩句的意思。
六、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與生字寶寶交朋友
2.摘果實。(點擊果實會落下來。)
3.找生字
4.說出遠的偏旁,并說說文中還有哪兩個字,也是這個偏旁。說出驚的偏旁。
5.指導書寫“人”: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播放動畫寫字。)
6.課外作業(yè)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7.收集謎語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背誦課文
1. 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并口頭組詞。
2. 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3. 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4. 根據(jù)畫面背誦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二、趣味練習
1.找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三、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火、文、六。(播放動畫書寫。)
火:要指導學生掌握它的筆順,第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六: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四、議一議,完成作業(yè)。
1.為什么人走近聽,還是聽不到水聲?
2.為什么春天已經過去了,花還沒謝?
3.為什么人走近了,鳥沒飛走?
4.完成課堂作業(yè)本。
《畫》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lián)系比較后,順利地悟出謎底。
【教學目的】
。、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病W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
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 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 學生動腦筋猜
、 出示掛圖(課件):
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病⒆屑毧催@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講讀第一、二行:
⑴ 看圖說話:
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⑵ 想一想:
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 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 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 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xiàn)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 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 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 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⑤ 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 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⑦ 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 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講讀第三、四行:
⑴ 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 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 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 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 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yè)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
。、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 ) 近( ) 京( ) 聲( )
運( ) 聽( ) 驚( ) 色( )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薄⒆杂衫首x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病⒅笇Ю首x: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场⒏鶕(jù)畫面背誦課文
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課件(聲畫統(tǒng)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yè)指導
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識字8個“玲、詳、幅、獎、催、叭、臟、筋”,寫字4個“肯、腦、筋、糟、”。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玲玲不但聰明可愛,而且還會畫畫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板書課題)
2、學生讀課題,學習四會字“玲”。學生講字,看到這個字你還會想到哪些字?換偏旁“鄰、嶺、零、冷”等)。
3、“玲玲”兩個字放在一起,第二個“玲”讀輕聲。玲玲畫的是什么?她的畫怎么了?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分段試讀、糾正字音。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這么好的一幅畫怎么會弄臟?
自由讀文第1——4自然段。指名讀文。匯報畫是怎么弄臟的?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這四個自然段中有六個生字是我們要認的,請同學們讀一讀它們在文中的詞語。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老師把生字請出來你還認識么?
。ㄗ挚ǔ鍪荆┰敗⒎、催、叭、獎、臟。指名讀、開火車讀。
學生識四會字“叭”,強調字音。
學了這個字,你能填空嗎?(叭)的一聲,鉛筆尖斷了。引導學生理解“叭”是一個表示聲音的詞語。
叭的一聲,( )掉到了地上。叭的一聲槍響,________________。
學生齊讀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2、畫被弄臟了,玲玲是怎么處理的?學生讀文。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
玲滿意地笑了。
。▽W生匯報)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把弄臟的.地方遮掩了。
在這兩個自然段中,三個生字是我們要寫的,學生讀。
練習:用加一加的方法組成新字,并組詞。句(狗)、弟(梯)、婁(樓)
。、看到玲玲的做法,爸爸是怎么說的?學生讀文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擴詞:糟糕、糟害、糟蹋
“肯、腦、筋”三個字都帶有月字旁。你知道月字膀的字和什么有關系嗎?(和身體的部位有關系)
“肯”為什么也和身體有關系?“肯”在以前是這樣書寫的(課件演示),它的本意是指“附著在骨頭上的肉”,但是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你知道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嗎?你能為它換個詞嗎?
只要( )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玲玲通過動腦筋,把壞事變成了好事。生活中的你,通過動腦筋,解決了什么難題?
學習四會字“筋”,動腦筋也是要花費很大氣力的!
。、學習了所有生字,希望同學們能把課文讀流利,同桌兩個人對著讀一讀吧!
5、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她通過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狗),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四、寫字指導。
1、出示9個要寫的生字,按結構給生字歸類。
說一說不同結構的字,都有什么特點。
。病⒅笇懽帧霸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學生講字。這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注意哪些,如:左窄右寬,頭齊腳齊等等。
注意觀察“一、曲、日”怎么寫才正確、美觀?(先寫一,再寫曲,曲的兩豎要穿透一,寫得略比一寬,日字變得比平時矮小一些。重點指導“曹”筆順。
。场ⅰ澳X、筋、肯”。學生觀察三個字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主筆在橫。
“腦筋”兩字月字旁的寫法相同,但由于結構不同,寫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示范寫字(練寫、展評)
四、鞏固識字、總結全課。
1、換詞認讀:玲瓏、詳細、條幅、夸獎、催促、喇叭、臟亂、筋疲力盡
。、換語境鞏固。
玲玲的這幅畫獲得了一等獎,老師催她到學校展覽?墒窃诩依镌趺匆舱也坏侥欠。突然,聽到門外叭的一聲。她來到樓梯間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畫上。她想:糟糕,又弄臟了,這可怎么辦?她又動腦筋想起辦法來……
看來玲玲真是一個愛腦筋的孩子,也希望同學們能向她學習,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動腦筋解決。
《玲玲的畫》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但往往這樣卻是我們心中最“怕”的課文,因為它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用大家的話說,就是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很難尋找“閃光點”。在我們語文工作室全體成員的幫助下,最后上課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也很好。
以下是我認為在教學時比較滿意的地方:
1、“叭”字的教學設計有梯度;
首先知道“叭”是表示聲音的詞語:(叭)的一聲,鉛筆尖斷了;然后想一想,還有什么掉到地上發(fā)出了“叭”:叭的一聲,( )掉到了地上;最后展開聯(lián)想:叭的一聲槍響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在完成這三個練習后,從音、義上已完全掌握了這個字。
2、“肯”字帶來了語文味。
“肯”中帶有月字底,為什么也和身體部位有關系?查找《說文解字》后,才知道“肯”是一個會意字,本意指“附著在骨頭上的肉”。相關知識用多媒體課件展出,為識字課堂帶來了濃濃的語文味。
3、寫字教學扎實、學生寫字充分。
學生平時訓練到位,寫字前已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四觀察”:結構、寬窄、頭腳、定位筆劃。要寫的字都是合體字,要注意互相避讓,互相包容。“糟”字右邊的“曹”分為三部份記憶,這樣學生很容易記住筆順。
通過這次活動,我成長了許多。在工作室的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取得了點滴成績。再次感謝的室友們!
《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兒”。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ǘ┻^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學習生字,使學生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中掌握識字方法,同時,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獲得感悟,感悟詩的語言美。
。ㄈ┣楦小B(tài)度、價值觀
通過欣賞美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的能力,陶冶良好的審美情趣,同時通過同桌以及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每個小組一份全詩的字卡。
3、學生每人一張山水畫。
教學重點:
1、對生字的掌握。
2、對詩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難點:
對詩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過程:
一、誦讀兒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
生:是雙手!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謎語詩,老師相信,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的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師:a、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b、遠處的是什么?近處的呢?
2、范讀課文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你喜歡這幅畫中的情景嗎?有位詩人看到這么美的情景,作了一首詩,大家想聽嗎?(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隨音樂范讀)
3、自學,讀通全詩
師:a、這么美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下來嗎?
b、我們已經學習了拼音,下面請拼音朋友幫忙,用你的小手指著讀一下,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準確的讀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那咱們就開始吧!(巡視)
c、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在認真的練習,那位同學敢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讀的對不對!(抽生讀,隨時評價)
d、很多同學都想讀,下面你就讀給你的同桌聽,你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同桌有不會的,你就當小老師教教他?纯,哪對同桌合作的最好。
e、同學們練得真仔細,哪對同桌愿意讀給大家聽?(抽讀隨時評價,糾正讀音)
f、他們合作的多棒呀?咱們大家一起合,試試看?(齊讀)
4、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1)去掉拼音讀全詩
師:大家看,團結的力量就是大,我們一起把這首詩讀的又準確又流利。同學們認字認的真棒!現(xiàn)在,拼音朋友都不見了,你還能讀下這首詩嗎?(多媒體課件展示整首詩,去掉拼音)生練讀
師:哪位同學起來試著讀讀看?(抽生讀,隨即鼓勵評價)
。2)在詩中認生字
師:現(xiàn)在老師來變個魔術(生字變紅)你能認出這些紅色的字娃娃嗎?哪位同學起來當小老師?他讀對了,大家就跟讀兩遍。(讓學生隨文識字)
(3)脫離詩句認字。
師:同學們真棒,這次生字娃娃從詩句中跳出來,想考考大家。這次你還認識他們嗎?
。4)打亂順序認字
師:這次,生字娃娃跑的到處都是,看大家還認不認識他們了?請看!同桌倆先練讀一下,一會看誰能當小老師領讀。
師:哪位同學能當小老師領大家讀?他讀的時候大家聽好了,他讀對了,我們就讀兩遍,讀錯了我們就給他糾正過來。
(5)選字組詞、說話、背兒歌或古詩。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把這些生字記下來了,誰能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字組詞、說話或者背一首詩?(生回答,適時評價)
(6)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子上拼出這首詩。
師:現(xiàn)在組長拿出老師發(fā)給你的字卡,和組員一起用這些字卡拼出這首詩,組長先看看怎樣才能擺的最快?哪個小組愿意到黑板上擺擺看?好,現(xiàn)在開始吧!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各個小組合作的`方式都不一樣,咱們請第一個擺完的小組交流以下他們的做法,好嗎?
小結:看來,同學們要學會分工合作,這樣做起事來才會又快又好!這次擺的慢的小組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訓,做得更好。
三、美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1、師:這么美的詩,同學們想不想美美的讀一下?下面你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詩美美的讀幾遍,并讀給同桌聽。
2、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一句。
4、創(chuàng)設情景,美讀全文。
。ǘ嗝襟w展示整首詩加畫面,播放古典音樂)
師:你能試著把這首詩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嗎還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ㄉ叡硌葸呎b讀)
師:同學們練習的那么認真,哪位同學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師:很多同學都想讀,那就請想讀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讀,還可以加上你喜歡的動作。
四、在美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師:同學們讀的真美!這么美的詩,你想不想把它背下來?你先自己試著背一下!
a、生自由練習;b、抽生背;c、四人小組開火車背;d、齊背
五、裝飾山水畫,再現(xiàn)詩的意境。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把詩背下來了,老師獎勵同學們一幅畫!同學們看,這幅畫美嗎?請同學們給這幅畫涂上你喜歡的顏色,看誰涂得最美!
六、美字練習:
師:剛才同學們動手裝飾的山水畫美極了!咱們再比比看,誰的小手寫的字最美。ǔ鍪救恕海┩瑢W們說一下,“人”怎樣寫?老師想把這兩個字寫的美一點,應該注意什么?(找準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頓筆)
生練習書寫,注意寫字姿勢。寫完展示,讓學生進行評價。
七、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還背下了這首詩,收獲可真不少。回家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看他們能不能猜出謎底,如果猜對了,你就把自己裝飾的這幅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下節(jié)課,我們開個謎語竟猜會!
《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知道招貼畫的意義特點和分類,分析招貼畫的構成形式及基本創(chuàng)意方法。
2、技能目標:
嘗試運用文字、圖形及色彩為班級、學;蚰稠椈顒舆M行招貼畫設計,體驗有創(chuàng)意的招貼畫設計、制作過程。
3、情感目標:
為學校某項活動或現(xiàn)象進行招貼畫設計,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招貼畫的意義特點和分類,以及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
教學難點: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一幅招貼畫。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招貼畫圖片、紙、畫筆、剪刀、顏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招貼畫圖片、紙、畫筆、顏料等。教學過程:
一丶引入階段
1、教師出示部分招貼畫,問:同學們,你們見到過類似這樣的
畫嗎?你知道他們是什么畫嗎?
師總結:這樣的畫叫張貼畫。張貼畫又稱“海報”或“宣傳畫”,是通過張貼來進行廣而告之的大眾藝術。具有很強的信息傳達作用的美術作品。
。ㄔO計目的:直接引入招貼畫,開門見山,簡潔明了)
2、張貼畫的張貼形式。
。ㄔO計目的:對張貼的形式有新的了解。)
3、板書《張貼的畫》。
二、新授階段:
。ㄒ唬┱匈N畫的意義、分類與主題
1、張貼的畫的意義
招貼畫是按照一定數(shù)量印刷復制的平面設計作品。目的是通過生動、活潑或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傳遞一個特定的社會政治文化活生活的信息和價值觀。
2、張貼畫的分類。
師總結:商業(yè)海報、政治宣傳海報、公益海報、體育海報、文化海報。
3、招貼畫的主題
。1)教師帶領學生分析2008年北京奧運會征集志愿者的海報。了解招貼畫的信息。知道主題是招貼畫向人們傳達的最主要的信息。
。2)分析《吸煙有害健康》、《低碳生活》兩幅招貼畫,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創(chuàng)意主題。
(設計目的: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學生通過自學能夠主動掌握,落實雙基能力是教學的基本目標。)
。ǘ┱匈N畫的'創(chuàng)意設計1、教師演示海報設計
老師做一幅節(jié)水海報,學生觀察,思考:老師用了什么創(chuàng)意設計的手法。
2、海報創(chuàng)意手法
(1)教師出示海報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畫分別用了什么創(chuàng)意手法。
。2)總結:海報的有聯(lián)想、重復、象征、擬人、夸張、幽默、對比等。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的體驗,加深對創(chuàng)意設計手法的理解)(3)色彩設計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思考色彩設計的特點。(4)文字。一幅招貼畫的文字簡潔明了,突出主題。(設計意圖:從圖形、文字、色彩、構圖等要素來學習海報的創(chuàng)意設計的手法,明確藝術形式是藝術主題表達的手段。)
三、作品欣賞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一些招貼畫作品,增強學生對招貼畫的感性認識。
四丶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選擇校園某項集體活動或某種現(xiàn)象,設計一副張貼畫,
比一比誰的設計更有創(chuàng)意。
五丶展示、評價:1、說一說自己的設計意圖
2、學生對同學的作業(yè)進行評價,體會設計的主題、創(chuàng)意,以及提出建議。
3、教師點評。六、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針對校園中的某種現(xiàn)象,制作一幅海報,號召同學們向善、向美,做優(yōu)秀中學生。
板書設計:
7、張貼的畫
一、海報的定義二、海報的意義三、海報的分類四、海報的主題
五、海報的創(chuàng)意方法(圖形、文字、色彩)
聯(lián)想、重復、象征、擬人、夸張、幽默、對比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此之前的幾冊中,學生對于設計課已經有了初步了解,本課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藝術設計與生活應用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欣賞招貼畫,體會招貼畫的藝術美感,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綜合運用視覺傳達設計知識,設計制作一些主題明確、有個性的招貼畫,可以促進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并增強學校、班級的凝聚力。
效果分析
本課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教師展示了很多幅構思新穎、不同類型的招貼畫,供學生欣賞,學生易于接受,教學效果明顯。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方法,初步懂得招貼畫的分類和藝術風格、創(chuàng)作的基本知識,學生能運用美術字、圖案及色彩進行招貼畫設計,創(chuàng)作出有個性的招貼畫,讓學生充分感受招貼作品的藝術美。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快樂,我從作業(yè)的完成、作品的構圖效果、文字、圖形、色彩、語言的表達等方面,讓學生自評、互評,同時給予指導,力求讓每個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都有收獲,獲得成功的喜悅。
《畫》教學設計13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的課文,講述了一個名叫玲玲的小女孩因不小心把已畫好的畫弄臟,由最開始的著急(“哇地哭了起來”),經過爸爸對她的啟發(fā),最后竟然變壞事為好事(把弄臟的地方畫成一只小花狗),改后的畫獲得了一等獎的故事。教學時應該特別注意文中玲玲爸爸的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強調要保持好的心態(tài),才能將劣勢轉為優(yōu)勢。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玲、詳、幅、獎、催、叭、臟、筋”,積累“端詳”等詞語。
2、會寫“玲、叭、樓梯”四個生字。
3、把課文的前七自然段讀正確,讀通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1、懂得“端詳”等詞的意思,靈活運用所學生字;
2、寫好“樓梯”二字。
一、導入課文
1、今天有位小朋友來到了我們二(二)班的課堂,大家想知道她是誰嗎?瞧,她向我們走過來了,還在向我們打招呼呢。≒PT1)讓我們認識一下她吧。(教讀“玲”的拼音)看老師寫她的名字,仔細看哦,它是左右結構王字旁,但王的最后一筆變成提,右邊是個“命令”的“令”,不是“今”。會寫了嗎?趕緊把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寫在“我會寫”的田字格里吧。
2、玲玲是位很聰明的小姑娘,她畫得一手好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玲玲的畫》(板書課題),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掃清障礙,為讀通課文做準備
1、小朋友回去都預習課文了,老師現(xiàn)在要考考你們,看你們預習得怎樣了?(PPT2)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這些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下面就把它們帶回到課文中去讀讀課文吧,你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流利。端起書本,開始吧。
3、讀完了?老師這里有一個長長的句子,想請小朋友來教教老師怎么讀,行嗎?(PPT3)自己先讀讀看。指名讀,教師跟讀,齊讀等。
4、下面咱們再把這些生字朋友帶到課文中去,同桌之間你一段我一段再把課文讀一讀,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5、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老師要獎勵你們欣賞玲玲的畫,請看:(PPT4)
2、這幅畫畫得怎樣呀?自己先讀讀第一自然段,玲玲對這幅畫的感覺是怎樣的?是很(滿意的),板書:滿意。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端詳)那“端詳”是什么意思呢?像老師這樣是不是端詳呢?(教師示范)哪位同學來演一演?對,他表演得真不錯,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個遍就是“端詳”。誰能讀好這句話?她讀得真不錯,咱們也學著她的樣,把這句話讀一讀。
3、就在這時候,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趕快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學生讀后出示PPT6。
。1)自己讀讀這一段,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指名回答(板書:難受、著急)
。2)指名讀。問:玲玲你為什么那么傷心啊?師:“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究竟玲玲會怎么做,咱們下次課繼續(xù)學習。
四、寫字
1、教師范寫“叭”“樓梯”三字。
2、學生觀察,指出寫時應注意的地方,不足之處教師補充。
3、學生寫,寫一個看一個,爭取寫得一個比一個好。
《畫》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沙畫瓶。
用沙子把瓶子包裹出來,在上邊畫畫。
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讓學生提高動手能力。
2、使學生在玩耍的過程,輕松愉快上課。
3、通過介紹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沙畫瓶,并學會如何制作。
2、難點:涂色的細致性。
課前準備:
沙子若干、水粉顏料若干、水粉筆、白乳膠。
教學設計:
一、導入自我介紹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個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與大家在少年宮相見,我是一名美術教師,也是今天你們手工創(chuàng)意的老師,我姓劉,大家可以稱呼我劉老師。
我們少年宮的手工課是個人制作,分享材料的課程,每個人都有作品,但是材料與工具都是要小組共享的,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要學會分享。
既然我們到了教室,那么在紀律和衛(wèi)生這些小的問題上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對不對?學生集體回答(是的)
師:既然你們表現(xiàn)這么好,那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聊聊小時候玩的游戲吧?
生:回憶游戲,電腦、騎單車......
師:堆沙子、或泥巴,這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游戲,你們想體驗一下嗎?
二、新授課
1、出示課題——沙畫瓶
什么是沙畫瓶:用沙子在瓶子上作畫。
師:(觀看沙畫瓶的圖片)這些瓶子有什么特點?
生:觀察圖片,總結其特點。
師:并對學生所說進行補充,并總結。
2、制作材料介紹
師:圖片上的瓶子是通過什么材料工具制作出來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出示ppt)
三、繪制流程
師:現(xiàn)在是不迫不及待了,在制作的時候要保持紀律和衛(wèi)生。
。ㄒ唬╅_始操作
1、涂乳膠
師:把瓶子的每個角落都均勻的涂上白乳膠。
2、粘沙子
師:把沙子均勻的粘在瓶子上,看不到瓶子為佳。(演示)
注意:
1、不能把沙子弄在地上。
2、不能用沙子打鬧玩耍。
3、晾干并畫圖紙。
師:粘好沙子之后就開始晾干,在晾干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繪制圖紙,根據(jù)瓶子的外形,畫圖案,(每組發(fā)一張白紙,把瓶子的外形畫上,在畫圖案)講述圖案。(演示)
4、畫外形
師:把畫在圖紙上的.圖案,用黑色顏料畫在瓶子上,晾干。注意:畫的時候要細致,注意水分。
5、填顏色完成
師:晾干就開始填顏色,顏色鮮艷,不混色。
。ǘ⿲W生質疑:對制作過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老師進行解說,并適當演示。
。ㄈ⿲W生出現(xiàn)的問題
1、涂乳膠不細致;
2、玩沙子;
3、水粉掌握不好;
4、涂色不細致。
。ㄋ模┳烂嫘l(wèi)生
收拾自己的桌面、地面的衛(wèi)生。
四、學生作品創(chuàng)意展示
師:今天的沙畫瓶完成的特別好,我們選一個小組來展示一下他們組的作品。
展示內容:講述自己的作品名稱、制作感受和寓意并根據(jù)作品來展示一下。
五、學生作品展示
《畫》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嘗試用中國畫繪畫工具作畫,了解中國傳統(tǒng)筆墨的技法并能運用到實踐當中。
2.賞析與實踐,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3.促進學生繪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xiàn)。
【教學難點】
很好的控制用筆和用墨,熟練的完成繪畫。
三、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掛圖、ppt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鷹嘴的局部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圖片當中表現(xiàn)的是哪種鳥類的喙?
學生觀察回答,教師總結:老鷹,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筆下的老鷹是什么樣子的?順勢引出課題——《花鳥畫》。(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二)直觀感知
教師展示“鷹”的整幅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并請同學介紹鷹的外形特征。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尾、翅膀、腿六個部分,體表都披有羽毛,鷹的`嘴呈鉤狀,足比較大、有長而呈鉤狀的爪。
教師繼續(xù)展示畫家筆下的鳥,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與自然中的鷹有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筆墨情趣,生動等。
(三)具體分析
教師展示畫家作品局部圖,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畫家是怎樣運用筆墨來表現(xiàn)的?
學生討論回答:墨色有深有淺,用筆有實有虛。
教師總結并講解:墨破色、濃破淡的技法。學生局部嘗試,結合實踐理解其技法。
(四)示范講解
教師講解貓頭鷹的畫法:(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1.先用濃墨點睛勾喙,然后用淡墨畫出頭和頸部;
2.用淡墨畫出腹部,然后用濃墨破頭部和腹部的淡墨;
3.再用濃墨勾出爪部并畫出枝干;
4.用破墨色法畫出葉子,并給其他部分上色,題款完成。
(五)實踐練習,作業(yè)展評
1.學習練習畫一只貓頭鷹。(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2.教師巡回輔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把一些較好的作品展示出來鼓勵學生,指出優(yōu)點、缺點,并對一些畫得不夠好的學生給予指導。
(六)小結作業(yè)
學生臨摹不同姿態(tài)的貓頭鷹。
五、板書設計
【《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教學設計01-28
《畫》教學設計02-13
《樹葉畫》教學設計09-19
《畫》教學設計范文03-16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4-22
《字與畫》教學設計04-18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03-20
《玲玲的畫》教學設計02-14
《畫雞蛋》教學設計02-17
《橙色的畫》教學設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