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3-05-31 17:39:02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學生通過前面學習不進位的筆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理解筆算的算理。本課教學進位的,是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掌握其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數的運算”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意志、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關系著學生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計算能力是每個公民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

  學情分析

  “數的運算”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意志、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關系著學生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計算能力是每個公民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

  教學目標

  1.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在口算乘法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數學學習方法。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用一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學校買了一些彩色筆要獎給數學競賽獲獎的同學,每盒彩色筆24枝。

  2.讓學生觀察情景圖,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根據畫面情景提出問題,自己嘗試解答。

  3.全班交流,進行互評。

  學生可能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時就可以沿著這個問題導入新課的學習。如果沒有,教師也參加活動,提出問題。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學生口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導入例題,猜測得數。

  再問:如果買了12盒呢?學生獨立猜測,并記錄結果。

  二、主動探索,驗證結果。

  怎么驗證你猜測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應該計算出結果)

  1. 教學24×12的算法。

 。1)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來。(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解答情況,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2)明晰計算思路,匯報交流,體驗算法多樣化。(在電腦上展示學生的算法)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它小組要認真聽,及時補充。(學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豎式的方法,如果沒有,還需要老師繼續(xù)引導。)

 。3)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

 。4)統(tǒng)一認識,確定最簡便的方法,引導學生試寫成豎式。

  (5)針對出現(xiàn)的情況討論,關鍵處教師點撥,讓學生領悟計算方法。

  比如,討論大頭蛙提出的問題:這個“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呢?(看豎式)

  明確:因數12十位上的“1”乘24個位上的“4”得4個十,所以4要寫在積的十位上。

 。6)練習:如果買了23盒呢? 請一名學生 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7)師生共同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2.反饋練習,鞏固知識。第39頁練一練的第2小題。練習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三、 識應用,擴展思維。

  1. 第39頁練一練的第1、3小題。

  2. 趣味練習。11x11 12x12 13x13 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嘛?和同學說說吧!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的要點是乘法結合律。它是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既要使學生懂得算理、知識遷移的道理,又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它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同時,還能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各類簡便計算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開拓了學生學習的知識面。

  學情分析

  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是一個新的教學內容,雖然交換和結合在生活中接觸很多,但它比較抽象,要建立此概念對學生可能有點難度。所以教學中,應該多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體驗學習方法。讓學生自我感知,自主構建知識網絡。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學習簡便運算打下基礎。

  54名學生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整體看來很不錯;百分之四十學生踏實、認真但接受新知的能力較慢;百分之十五的學生屬于聰明卻不好學的類型;還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是學困生。我相信,通過本節(jié)課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引導教學,小組討論交流等的方式,班級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能在輕松,快樂氛圍中掌握新知。而百分之十的學生經過“一幫一”的學習也沒有問題,難的是百分之五的學生(基礎差,不好學,加上智商不同常人)。雖然班級兩極分化嚴重,但若通過努力,能達到預期效果,我也很滿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教學難點:

  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學生在前幾年的學習中對乘法交換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了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的知識,這節(jié)課是正式概括出任意兩個例子讓學生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對任意兩個整數相乘有同樣的性質,進而總結出“乘法交換律”這個術語。

  1和0在乘法中都具有特殊性,要通過讓學生進行口算觀察,讓學生明白、發(fā)現(xiàn)特殊的地方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概括、應用中學習知識。

  學情分析

  乘法交換律的教學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計算從幾組算式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并總結規(guī)律,逐步概括出乘法的交換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定律。它是由學生經過自己探索得到的,在學生心中就有實感,有了實感就有認識,有了認識就有理解學生理解了才能運用,理解得透徹就能熟練運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并能運用它進行驗算。

  2,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交換律。

  教學難點:乘法交換律的熟練使用。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猜謎:“兄弟四五個,各有各的'家,有誰走錯門,讓人笑掉牙。”

  讓學生回答謎底(紐扣)

  師:你為什么會想到紐扣?

  生:(因為扣錯紐扣了,衣服穿出去會讓人笑話)

  師:紐扣交換了位置會鬧笑話,我們剛學了什么運算定律也和交換位置有關系?誰愿意把加法交換律說給同學們聽?

 。ㄒ笈e例說明,并用字母表示)

  2,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乘法有哪些運算定律,誰愿意猜猜?

  學生:可能有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師:你們怎么會想到有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

  學生:(根據加法中的運算定律來猜的)

  師:你們能根據加法中的運算定律,大膽來猜想乘法中有什么運算定律,

  這份勇氣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揚的,那么你們認為什么是乘法交換律,什么是乘法結合律呢?

  (讓學生說一說,能說多少就多少)

  二,驗證猜想

  驗證乘法交換律

  1,師:同學們說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你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乘法是不是具有你們猜想的運算定律呢?怎樣確認你們自己的猜想呢?

  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親自驗證一下呢?

  好,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乘法交換律”,我們分組合作完成這個光榮而又有意義的任務。

 。ㄒ螅邯毩⑺伎,想出自己的驗證方法,把它寫下來)

  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自己的合作伙伴。

  比一比,看誰的驗證方法最好,讓他作為組代表向全班匯報。

  2,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1)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3×5=5×3,6×2=2×6等等,兩個因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積不變.

  (2)我們也找了兩個數,將它們相乘發(fā)現(xiàn)兩個因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結果是相等的.

 。3)我們小組也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我們班有四個小組每組有9人,求全班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9=36,也可以用9×4=36來計算.這就是說4×9=9×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樣有交換律.

 。4)根據乘法口訣,一句乘法口訣可以算兩道乘法算式,如四七二十八能算4×7=28,7×4=28.

 。5)我們想到的是乘法驗算時,交換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積是一樣的,所以乘法有交換律.

 。6)解決問題時,一個問題可以列兩個算式,.

 。7)看圖列式時,一個圖也可以列兩個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板出算式)

  師:(總結方法)有沒有不同意見?(如有不同意見的,請認為乘法沒有交換律的同學發(fā)言)

  師:看來乘法確實有交換律,我們的數學家也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乘法是有交換律的,你們一樣很了不起.

  師:經過剛才的研究和驗證,你們現(xiàn)在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換律”嗎?

 。▋蓚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你們能用字母來表示這個運算定律嗎?板書:a×b=b×a

  三,課堂練習

  第35頁做一做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因數末尾有0乘法的簡便算法,能進行簡算.

  2.運用知識的遷移探究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運用觀察、比較、討論、歸納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中怎樣簡便就怎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能正確簡算.

  教學難點

  理解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簡便計算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筆算: 360×4 2600×3

  觀察: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一個因數末尾都有0.)

  師:我們在第五冊學過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簡便算法進行計算.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同時進行口算練習.

  2.口算:

  9×50 13×30 23×20 23×30 24×3

  8×6019×40 42×10 130×5 17×4

  2×5011×60 22×40 120×8 360×2

  訂正時,學生講述簡算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一個因數末尾有0,可以先乘0前面的數,乘完以后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如:360×2看做36乘以2,得72,在后面加一個0就是720.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 5:360×24

  (1)板書算式.觀察:例5和復習題比較,有什么異同?

  不同點:另一個因數是兩位數.

  相同點:一個因數末尾都有0.

  板書課題: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2)激發(fā)欲望,嘗試練習.

  我們已學會一位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能不能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中呢?大家試試看.

  教師巡視,并出示不同豎式.(估計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如下)

 。3)師:這幾種豎式計算結果都是一樣的,哪種方法更簡便?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確:第三種方法更好.因為先去乘0前面的數,將三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就簡便了.教師板書規(guī)范豎式.

  2.教學例6:265×30

 。1)觀察:與例5比較,有什么不同?

  (例5是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而例6是第二個因數末尾有0.)

 。2)類推練習

  我們已經掌握了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算,而這道題是第二個因數末尾有0,看誰能運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學生試做,教師巡視:

  教師巡視時,如果發(fā)現(xiàn)以下寫法:

  可寫在小投影片上,讓同學討論.并取得共識:第二個因數末尾有0時,先用0前面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再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一個0,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3)反饋練習:

  350×24 73×60 186×50

  3.教學例 7:450×20

  (1)觀察思考:例7與例5、例6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明確: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

 。2)這樣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請同學們閱讀例7并完成計算.

  引導學生交流,寫豎式時把0前面的數對齊,只乘0前面的數;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反饋練習:

  230×40 150×60

  三、課堂總結.

  師生總結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

  ①寫豎式時,先把什么數對齊?

 、诎涯男⿺迪喑耍

 、墼诔说玫臄档哪┪苍鯓犹0?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計算簡便嗎?計算不簡便的,怎樣算才簡便?

  2.根據 24×22=528,69×13=897,你能直接寫出下面各式的得數嗎?

  22×24= 13×69=

  240×22= 6900×13=

  24×220= 690×130=

  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算比較簡便?

  五、布置作業(yè).

  1.240×22 38×80 280×20 305×30

  2.(1)28的50倍是多少?

  (2)65個120是多少?

  板書設計

  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5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為了更好地突破重點、難點,本教學設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4人為一小組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同時給學生留出充分觀察、思考和發(fā)現(xiàn)新知的時間,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和發(fā)現(xiàn)。

  2、注重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及事例設計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及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本教學設計著力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素材來設計有關的數學內容,借助豆莢這一生活實物,編制6的乘法口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小棒若干根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說出下列算式的得數和所用的口訣。(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回答)

  課件出示:5×2=3×1=3×3=4×2=4×3=

  2、說出下面每句口訣的前一句口訣和下一句口訣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口訣,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三五十五二四得八四五二十

  3、揭示課題:以上是我們前幾節(jié)課學習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6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學過的乘法口訣及應用口訣進行計算。既鞏固了舊知,又為新知奠定了知識基礎。

  探究新知

  1、教學教材60頁例6。

  (1)看圖填表。

  (課件出示教材60頁例6主題圖及相應表格)

 、偬釂枺簣D中一共有幾個豆莢?每個豆莢里各有幾顆豆子?

  (6個豆莢,每個豆莢里都有6顆豆子)

 、谒伎迹1個豆莢里有6顆豆子,2個豆莢里有幾顆豆子呢?3個、4個……6個呢?請把你想到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預設:

  生1:2個豆莢里有12顆豆子。

  生2:3個豆莢里有18顆豆子。

  生3:4個豆莢里有24顆豆子。

  ……

  (2)整理乘法算式。

  師:請同學們根據所填的結果按照順序列出幾個不同的乘法算式。

  預設

  生1: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生2:前五個算式還可以這樣列:6×1=6 6×2=12 6×3=18 6×4=24 6×5=30

  解決方案,學生生活,小學數學,能動性,組織者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69頁例題,第70頁想想做做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乘式的積。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基礎上認識幾個幾相加,從而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15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天到了,天氣真好!瞧!小動物們三三倆倆的來到了小河邊,在草地上覓食、玩耍。

  師: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

 。ㄐ“淄煤托‰u)

  二、看圖、操作列加法算式,歸納發(fā)現(xiàn)幾個幾相加

  1、觀察例1,初步感知幾個幾

 。1)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2個2個地數,2個2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2+2+2=6(只)

  師:仔細觀察這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加數都相同。

  師:加數都是幾?

  師: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算式里有幾個2。(師生齊數)

  師:3個2加在一起也可以說是3個2相加。

  板書:3個2相加

  師:3個2相加得幾?

  板書:3個2相加得6。

 。2)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雞?12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3個3個地數,3個3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12(只)

  師:仔細觀察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幾個幾相加得12?

  板書:4個3相加得12

  師:你怎么知道有4個3?請一個小朋友帶大家數一數。

  指出:剛才,小朋友們從圖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幾個幾相加。

  2、操作感受幾個幾

  師:下面,我們來操作學具。15個圓片,要每堆擺的同樣多,擺擺看。

  師:你是怎么擺的?

  3個3個、5個5個。。。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幾。

  師:哎!這種擺法很奇怪(展示),老師也用圓片擺一擺。

  * * * * *

  * * * * *

  * * * * *

  師:同座討論討論這種擺法怎么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看的?

  橫著看,每排有5個,有3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5個3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15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豎著看,每排有3個,有5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3個5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5+5+5=15

  師:這兩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圓片是15個。仔細比較這兩道算式,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出:3個5相加與5個3相加的得數相同,都是15。

  三、聯(lián)系實際、認識乘法

  1.引入乘法。

 。1)師:過幾天要春游,每人交3元車費。請你們跟老師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

  師:這樣列下去繁嗎?

  師:繁!我們就得想一個辦法解決它。誰知道的?

  生:乘法(板書課題)。

  (2)小組討論,歸納發(fā)現(xiàn)共同特征幾個幾相加

  師:怎樣把它們改寫成乘法呢?我們研究研究這類算式的特點。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可能回答:都是連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數相同,都是幾個幾相加。)

  師:對了,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些加法算式都是幾個相同加數在連加,都是幾個幾相加。具有這樣特點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根據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數學家們這樣設計了乘號(演示:將+旋轉成)。

  2、教學例2。

 。ǎ保⿴煟合旅嫖覀兙蛠碛贸朔ń鉀Q這一類數學問題?磩赢。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想的?

 。ǹ梢詳狄粩担部梢运阋凰。)

  師:怎么數呢?

  這樣數得的:2、4、6、8。一共有8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 2+2+2+2=8

  師:有幾個2相加?

  板書:4個2相加

  師:4個2相加,可以寫成幾乘幾?

  板書:24 或 42

  師:2表示什么?從哪兒來的?

 。幢硎臼裁?從哪兒來的?

  指出:2就是這個加數,4表示2的個數,有4個。

  4個2相加,可以寫成24 或 42

  師:等于幾?

  板書:=8

 。2)介紹乘號、乘數和積等名稱以及另一種寫法。

  師:下面我們來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符號叫乘號(書空),讀作乘(板書)。這道算式誰來讀一讀?多請幾人讀。

  板書:24讀作2乘4。

  師:4和2的名稱是乘數(板書),8的名稱是積(板書)。

 。3)說出24=8這道算式里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師:2和4叫什么?8呢?

  師:誰會讀?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乘法,4個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個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簡便

 。1)師:你會不會將剛才我們列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師: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2)教學試一試

  師: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小朋友們正在跳長繩,誰來說一說圖意?

  師:加法算式你會列嗎?乘法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指名讀題。

  師:哪種寫法簡便?

  師:今后要求幾個幾相加,你會怎樣列式呢?為什么?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薄⑾胂胱鲎1

 。1)(看動畫:鋼筆圖)

  師:有幾盒?每盒有幾支?

  師: 一共有幾個2枝?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個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動畫:鮮花圖)

  師:有幾束花?每束有幾朵?

  師:一共有幾個5朵?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個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師:先用圓擺一擺,再寫算式。每堆擺2個,擺4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2)師:每堆擺4個,擺2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 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是:

  小朋友們問老師:幾個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說2個朋友抱一抱。那么臺上的小朋友就要兩個兩個的抱在一起, 臺下的小朋友就要說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聽明白了嗎?

  開始游戲!先選6人上臺,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例一教學不進位的乘法,讓學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基礎上,探討每一位上的積都不滿十的任意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引出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通過計算使生懂得任意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都是把這個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的估算的意識,教學時,可先讓學生估算,然后讓每個學生先自己獨立試做,再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交流各小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討解決問題的方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精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筆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300×220×450+76+4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說圖意,并提出一個用乘法解決的問題。

  2、怎樣列式,說說問什么要這樣列。

  3、先估計計算結果。

  4、要算出精確的結果該怎樣計算呢?

  5、全班匯報。

  方法一、擺小棒。

  方法二、連加。

  方法三、分解組合。

  6、組織學生討論這幾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7、引導學生用豎式計算。

  老師板書并講解。

  第二個因數要與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3逐個與2和1相乘。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苯洑v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怖斫鈨晌粩党藘晌粩档墓P算原理。

  ⒊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寫法。

  教學過程:

 、鍙土晫

  ⒈口算

  22×3= 33×30= 50×4=

  60×70= 62×10= 40×8=

  ⒉創(chuàng)設情境:王老師到書店買書,每套書有14本,12套一共有多少本?

  ⒊提出問題:如何列式?如何計算?

  請不同的同學說說自己是如何列式并計算的。

  14×12=?

  引出今天的新課: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

  ㈡探究新知

 、眹L試計算

  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把結果算出來嗎?

  方法一:口算

  可以把12分成10和2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二:豎式

  想一想:該怎樣列豎式呢?怎樣計算?

  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指導:先用個位上的2與14相乘,乘得的積的末尾與個位上的2對齊,再用十位上的1與14相乘,乘得的積與十位上的1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1 4

  × 1 2

  ——————

  2 8

  1 4

  ——————

  1 6 8

  ⒉比較哪種算法更簡單?

  計算的時候對比一下,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更簡便?(豎式計算更簡便)

  ⒊洋蔥微課視頻

  播放洋蔥微課視頻,觀看的同時自己也要動手做,比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看視頻注意計算過程

  ㈢鞏固練習

 、苯滩46頁做一做

  自己做,集體訂正。

  ⒉洋蔥微課隨堂練習

  出示題目,叫學生解答,全班一起訂正。

 、枵n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一: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計算。第一種是用拆分法進行口算,第二種是豎式計算。

  學生二: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乘起。

  總結: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各位上的數,所得的積的末位要與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各位上的數,得數表示多少個十,所得的積的末位要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枵n后反思

  上課的時候,結合了傳統(tǒng)教學與視頻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內容。先通過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有一個認識,然后通過生動有趣的洋蔥微課視頻繼續(x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大部分學生能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并進行正確計算,個別學生在乘積的數位對齊方面還有些混淆,需要在做題的時候多強調,多練習。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學難點是: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三、學習準備

  課件、學習單、實物展臺

  四、教學過程

 。ㄒ唬㈩A習自學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預習了老師下發(fā)的自主學習單,誰能來為大家展示自主預習單上的第一題?

  師:你能具體說說你的方法嗎?計算的地方你會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學生會強調豎式寫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乘起,用第二個因數依次與第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相乘。

  師:43×2積十位上的8是怎么來的.?8為什么寫在十位上?預設:8是十位上的4乘2得來的,表示8個十,所以寫在十位上。這是原來我們所學舊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板書:兩位數筆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ǘ┬〗M合作

  1、出示例題

  提醒學生讀題要完整,先讀已知條件再讀問題,注意把情境說出來。該怎么列式呢?14×12=

  師:原來我們只學過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沒學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想一想該怎么計算呢?下面給同學5分鐘的時間自己想一想該怎么計算,寫在導學案中,看看誰的辦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學的內容,完善答案。

  2、準備小組匯報。

  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小組交流計算方法,看看哪組的辦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通過畫點子圖,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ㄈ┙涣髡故

  (一)小組展示,彰顯風采小組展示:

  預設1:利用拆分思想,轉化成口算

  將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預設2:將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預設3:利用拆分思想,轉化成一位數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預設4:運用豎式。直接將14×12的豎式寫出來。預設5:運用連加,真的用14個12相加求結果。

  預設6:直接數點子圖。一個一個去數一共有多少點子,從而求出答案。如果只出示到這里,老師要提示:他是數點子的個數,同學們想想有沒有更快的數點子的方法。從而推出第6

  預設7:圈畫點子圖,先圈出10行,一行14個,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個點子,然后把這兩部分加在一起。

  1、學生糾正、補充、質疑

  2、教師精講、點撥、評價

  回顧一下看看同學們的方法,老師點評,劃分為3種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辦法,將新知識轉化成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用口算就能解決。

  板書:轉化、口算

  ②利用豎式解決,板書:豎式

  ③利用點子圖,板書:圖形

  3、比較哪種方法簡單

  我們數學講究簡便,同學們看看哪種方法最簡單?為什么呢?預設:豎式最簡單,豎式一步就能算出來,還容易看明白。

  師總結:當我們算較大的數時更能體現(xiàn)豎式的優(yōu)越性。

  4、溝通口算、豎式計算和點子圖之間的關心

  師:請同學們觀察豎式計算還和哪種算法的計算方法一樣?

  預設:豎式和口算第一種算法和點子圖的算理是一樣的。

  5、師講解三者的異同。

  對著豎式和點子圖點撥: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過小組交流,師生共同補充的方式,完善學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對算法的理解。以同學給同學講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達標延伸

  1、用豎式計算。

 。1)33×31=(2)43×12=(3)11×22=(4)23×13=

  2、解決問題。

  一本書有300頁,如果每天讀22頁,2周能讀完嗎?如果每天讀40頁,7天能讀完嗎?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分析

  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xiàn)是在學生學“1—6的乘法口訣”以后。由于他們已經具有學習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體現(xiàn)了提高學生學習獨立性要求的編寫意圖。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7的連加過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訣,能正確計算7的乘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認識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歸納、推理,編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能用7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7的乘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法和學法

  [教法]

  在深入鉆研與把握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新課標》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力求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課程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知識遷移作用,引導學生自我完成對7的乘法口訣的探究、編制,在初步經歷“觀察、嘗試、操作、交流、欣賞”等數學活動中形成相關的活動經驗,體驗數學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課堂上,力求創(chuàng)建一種開放的、浸潤的、積極互動的課堂文化,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有效。在推導7的`乘法口訣和討論怎樣記憶時分別運用直觀演示

  [學法]、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lián)系來理解并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

  基本教學模式可以下圖來表現(xiàn):

  教學流程圖: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回顧,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1-6的乘法口訣:

  (電腦展示三個六邊形),你會看圖列算式嗎?并用一句乘法口訣計算兩道乘法算式。(電腦畫面依次顯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訣)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游樂場參觀有趣的擺帆船比賽,比賽就要開始了,大家請看(出示課件)

  擺1只小船用了7個△,擺2只這樣的小船要用幾個△?那擺3個呢?……擺7個呢?讓學生將個數填在表格里。

  師:我們一起把這一列數讀一讀。

  學生讀7、14、21、28、35、42、49。

  師:這些數都與幾有關系呢?

 。ò鍟7)師:從這一列數中,我們能看出:1個7是多少?2個7呢?“21”是幾個7?幾個7相加得28?……

  學生回答后教師組織學生看著屏幕中的數說一說:1個7是7,2個7是14……師:看著上面的這個表,你猜猜咱們今天要編寫幾的乘法口訣,你會編嗎?環(huán)節(jié)二:動手操作,啟發(fā)思考

  1、自主探究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展開自主學習:

 。1)覺得自己能夠推導口訣的學生,開始獨立探究。

 。2)如果有困難,可以主動尋求他人幫助,可以向同學請教,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3)覺得無從下手的學生,和老師一起推導7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拿出學具,引導學生根據乘法的含義,分別想1個7、2個7各是多少?依次寫出乘法算式和得數,推導出第一、二句口訣。

  2、合作交流

 。1)學生小組活動。

 。2)學生小組匯報:

 、僬f說你編的7的乘法口訣?(課件出示)

  ②說說7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特點?

 、勰阏J為7的乘法口訣哪幾句最難記?你怎樣記的?

  視頻展示其中小組所編的口訣。其余學生辨析:所編的口訣是否正確?并檢查本小組編寫的口訣是否正確。

  3、尋找規(guī)律,理解記憶口訣

  (1)大家自豪地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

 。2)對口令

  形式:師生對口令,生生互動,小組之間對口令,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1

  設計說明: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與以前學習的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難點是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簡便的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以舊知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另一方面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簡便算法的優(yōu)越性,從而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舊知有效遷移。

  在教學例6時,引導學生借助筆算乘法的方法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理解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方法與以前學習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是一樣的,使學生借助已有知識進行有效遷移。

  2.加強比較,體會簡便算法的優(yōu)越性。

  本節(jié)課在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突出兩種方法的比較,讓學生體會雖然兩種方法豎式的寫法不同,但結果相同。同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二種方法的算理,加深對簡便算法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促進遷移

  1.出示口算題并計算。

  30×3 400×2 50×6 3000×2

  2.引導學生觀察口算題,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ㄆ渲幸粋因數是一位數,另一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至少有幾個0)

  3.學生交流口算方法并總結: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去乘第一個因數0前面的數,再看第一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后面添上幾個0。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已學知識,將學生引進學習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習新知理清思路,做好準備。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67頁例6。

 。1)學生讀題,分析題意。(結合實際生活給學生滲透“每套280元”是單價)

 。2)明確怎樣列式“求一共花了多少錢”。(根據學生的回答,列式為280×3)

  2.探究解題方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生獨立試做,師巡視)

  方法一 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個數位上的數,由于第一個因數個位上是0,乘3后還得0,所以在積的個位上寫0,這個0起占位作用。

  方法二 把280乘3看成28個十乘3,先算28乘3,寫豎式時把8和3對齊。得出的84表示84個十,再把第一個因數末尾的0落下來,這個0起占位作用。

 。2)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方法二對不對?為什么?

 。ǚ椒ǘ菍Φ。因為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是可以用0前面的數先乘一位數,再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所以筆算時也可以用0前面的數先乘一位數,再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引導學生比較以上兩種方法的異同點。

  不同點:方法一是按照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的;方法二是用多位數0前面的數先乘一位數,再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相同點:計算結果相同。

  4.引導學生討論用方法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1)列豎式時要怎樣對齊?

 。ǖ诙䝼因數要和第一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2

  教學設計理念: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體現(xiàn)數學無處不在。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龍舟比賽的場景,把學生帶入現(xiàn)實生活中去學習數學;通過手勢學習口訣,激發(fā)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經歷過程,全員參與,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經歷主動編寫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特別注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兩個關系的處理上。

  3、精心組織,滲透方法,體現(xiàn)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學生始終在主動地進行觀察、推理、驗證、交流等數學活動,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滲透了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

  教學內容簡析:

  1、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表內乘法(二)中的《9的乘法口訣》。

  2、知識基礎和作用:本節(jié)課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義和2-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一部分,所以9的乘法口訣的學習采取遷移類推的方法。

  乘法口訣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今后的計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學生必須熟練掌握。

  3、對教材編排的理解:教材首先出示9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9個人這樣的喜聞樂見賽龍舟場面引入;接著通過在數軸下面的空格里填數,讓學生做9的連加練習,寫出乘法算式,是為了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最后總結9的乘法口訣,加深對口訣的理解和記憶。書上練習十九的1-7題是應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形式比較活潑。

  4、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 通過觀察,掌握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初步熟記9的乘法口訣,會用9的乘法口訣求積,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和合作的意識。

  5、教學重點是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難點是記憶口訣,正確確定每一個積。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和采取的教學方式:

  依據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主要設計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 自主探究,編制口訣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為三個層次進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處理信息,三是獨立編寫口訣。

  教師在導入中渲染端午節(jié)龍舟比賽的場景,同時出示龍舟圖,通過這個場景,讓學生收集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搜集并提出每條龍舟上有幾個人?也可能搜集2條龍舟有幾個人?3條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參加比賽?體會到數學的無處不在,第二個層次是處理信息。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在處理信息時從兩方面處理,一方面是在數軸上填寫連加的結果,邊看圖邊推想,這樣的形式呈現(xiàn),提高了抽象程度,滲透點與數一一對應的關系。在學生匯報時,教師1個9是9,2個9相加是18,3個9相加是27……9個9相加是81,處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獨立寫出9的乘法算式,根據連加的結果寫出得數。這樣設計的意圖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系,感知連加結果的特點。

  這時有了編制2-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編制9的乘法口訣就水到渠成了,依據學生學習情況,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制口訣,將過程填在書上,親身經歷口訣的產生過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總結出乘法口訣后,引導學生說出一句口訣可以寫兩個乘法算式。學生完成第84頁右邊算式的填空。

  從上面三個層次設計基本達到了圖、式、口訣三維一體,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活動貫穿始終。

 。ǘ┨綄ひ(guī)律,記憶口訣

  因為9的乘法口訣有其特殊規(guī)律,正確記住每一個積又是教學的難點,所以教師將著眼點放在記憶9的乘法口訣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探尋上,這里設計放手讓學生找規(guī)律,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找規(guī)律的數學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數學能力。

  從兩方面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第一是學生獨立探索規(guī)律。學生可能根據以前學習的前后口訣之間的一般規(guī)律進行推想,例如七九多少記不住,想六九或八九的結果。第二是教師引導探索規(guī)律。一是發(fā)現(xiàn)積的數字規(guī)律,學生可能發(fā)現(xiàn)積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之和都是9,十位上的數一個比一個多1,個位上的數一個比一個少1。

  二是發(fā)現(xiàn)9的倍數與整十數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圈出百數圖中9的倍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0少9,探尋出幾個9得數的特殊性。這樣做,有效的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總結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我們記憶9的乘法口訣。

  三是教師依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圖片介紹手指記憶的方法,把每一個學生的雙手當作學習資源,來記憶9的乘法口訣。學生感到新奇、有趣。之后,開展一個對口令的游戲,鞏固記憶口訣。

 。ㄈ┻\用口訣,計算乘積

  學生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在初步記憶9的乘法口訣后,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采用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形式。第一層次是基本練習,如看卡片口算,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看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看算式用手勢表示得數;第二層次是易混積的訓練,如看得數說口訣及算式;第三層次是綜合性練習,與其他口訣相聯(lián)系,如下面的數除了是9的口訣的得數,還有哪些口訣的得數也是這些數?梢杂嬎隳男┏朔ㄋ闶降染毩。目的是運用口訣求積,體會乘法口訣的便捷,不斷經歷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獲得對9的乘法口訣的深層理解。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3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圍。例1教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通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的范圍,相信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通過學生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谒闶怯嬎隳芰Φ囊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是在準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就成了無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任何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

  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于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注意口算聯(lián)系經;,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養(yǎng)口算能力。

  依據的理論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33頁-35頁內容,《乘法運算定律》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⑴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總結過程,感知“猜想----驗證”這一總結規(guī)律的方法。

 、茖W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不同方式表示運算定律,以及利用運算定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⑶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對數學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教學重點

  學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不同方式表示運算定律,以及利用運算定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教學難點

  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總結過程,感知“猜想----驗證”這一總結規(guī)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學法

  由于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問題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用了以組織探究學習活動為主的教學策略。力求在通過“猜想----驗證”的方式總結運算定律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嗎?”

  說一說植樹有什么好處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解決與植樹有關的問題去發(fā)現(xiàn)、總結乘法中的運算定律。

  (二)猜想驗證,總結規(guī)律;

  1、引導為主探索乘法交換律

 、盘岢霾孪

 。ǔ鍪局黝}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一步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師板書)

  “你們還有不一樣的算式嗎?”(板書兩個算式。)

  “同樣的問題我們列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但結果是一樣的。那我們可以說25×4=4×25!保ò鍟闶剑

  觀察這個算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這樣一個式子,我們發(fā)現(xiàn)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那么,我們只是提出了一個猜想,這個規(guī)律能否試用于所有的乘法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乞炞C猜想

  說一說,你們打算怎樣驗證這個規(guī)律呢?

  ⑶得出結論

  匯報。

  小結:通過剛才的猜想、驗證,可以證實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不是偶然的,它可以應用于所有的乘法。

 。ò鍟撼朔ń粨Q律)

  “你們能用字母來表示乘法交換律嗎?”

 、刃〗Y:我們已經探索出了乘法交換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按怎樣的過程總結出乘法交換律的呢?

  引導學生回答:先解決實際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

  2、自主探索乘法結合律

  按《友情提示單》自主探究學習。

  (1) 提出活動要求。

  (2) 學生活動。

  (3) 匯報總結并板書。

  (4) 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并板書。

  三、鞏固應用,拓展總結

  (一)基本練習

  1、書后做一做第1題

  2、你根據乘法運算定律,猜一猜小貓背后的數。37頁2題(猜數、說說用了哪條運算定律。)

  (二) 綜合練習

  課件出示小精靈的問題,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交流、匯報)

  小結:交換律是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兩個數相乘交換位置的規(guī)律。結合律是三個數相加、或三個數相乘,改變運算順序的規(guī)律。

  (三)拓展練習

  完成做一做第2題。

  1.提出一個用兩步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并獨立解決?

  2.匯報

  小結:計算三個數相乘時,乘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先相乘,這樣計算簡便。

  四、課堂小結

  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內容,說說你有什么收獲?(重點說你學會了什么?怎么得到的和怎么發(fā)現(xiàn)的。)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位數乘多位數口算、筆算的基礎上,學習探討的。為了便于學生掌握筆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過程呈現(xiàn)出來,然后再導入主課,使學生初步明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一內容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它體現(xiàn)了兩位數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數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遷移、類推。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節(jié)計算課,學生學習有興趣。學習前,學生會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會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學生在口算的基礎上,嘗試體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生掌握優(yōu)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不進位)。難點: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檢查、互相改錯)的良好習慣。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匯報交流。

  2、生理解題意,列式。

  3、師: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學生回答,并評判每種估算值與準確值的大小比較。(三種方法)

  4、怎樣才能知道正確答案呢?

  二、探索嘗試,找尋方法。

  1、用你學過的方法試一試。

 。1)先獨立思考,再匯報交流。學生評判優(yōu)劣。

  (2)學生多種方法中,師生共同優(yōu)化出一種(拆數法):

  24×10=240 24×2=48 240+48=288

  2、嘗試筆算24×12

  今天我們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

 。1)、嘗試解決問題:你能列豎式計算出得數嗎?試試看。

  先獨立思考,書寫再練習本上,再小組交流。

 。2)、全班匯報交流。

  在投影儀中一一展示算式,學生評判對錯,說出每一步的由來。

  (3)、學生分組討論: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3、研究筆算的'方法:

  抽學生口述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師板書,重點說算理。

  學生討論交流(特別乘得的積的第二行個位空位的道理。)

  24 24

  ×12 ×12

  4、小結筆算方法:學生交流匯報。

 。1)計算方法是什么?(拆數法)

  先( )和( )相乘,再( )和( )相乘,最后兩個乘積相加。

  (2)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書寫數位要對齊;乘法口訣準確;加法計算準確。

  5、試一試:

  32×12 41×21 13×31

 。1)學生獨立完成。

  (2)投影儀展示,學生評判。

 。3)師強調出現(xiàn)的問題。

  三、鞏固方法,實踐應用

  1、游戲:智闖馬虎宮,找找開門密碼(P63頁“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抽生板演,先自我檢查,再其他學生上臺評判對錯,錯誤要改正。

  2、森林醫(yī)生:

  針對學生易犯錯誤,判斷對錯,找出原因,并改正。

  3、計算:P64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自我檢查。

  投影儀展示作業(yè),學生評判對錯。

  4、應用:P64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四、歸納梳理,總接收獲。

  學習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需要提醒大家什么?

  五、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24×10=240 24

  24×2=48 ×12

  240+48=288 4 8……2×24的積

  2 4……10×24的積

  2 8 8

【小學數學乘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數學教學設計03-20

數學口算乘法的教學設計模板05-19

小學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5-20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5-29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03-22

分數乘法的教學設計03-15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3-17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03-28

《乘法》教學設計及反思04-13

8乘法教學設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