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教學設(shè)計方案

時間:2022-10-06 12:30:37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實用】教學設(shè)計方案錦集九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預(yù)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方案應(yīng)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shè)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教學設(shè)計方案錦集九篇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畔、兜”等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盛夏鄉(xiāng)村的美景及孩子們快樂、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

 。场Ⅲw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dǎo)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樂”。

  難點:讀準文中多音字和兒化音;體會作者的寫法并應(yīng)用于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場之國》的美景使人著迷,古人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課題:24*麥哨,齊讀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么?(麥哨是什么)

  出示麥哨,吹麥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題上面的導(dǎo)語,說說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鄉(xiāng)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們有哪些活動?在自己的書上圈圈畫畫,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并說感受

  過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讀把大家?guī)нM這個美麗的鄉(xiāng)村,讓我們跟這些可愛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快樂。

。薄⒄页鲎约鹤钕矚g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為什么喜歡?請寫出批注。

 。病⒔涣、美讀(以評促讀)、感悟?qū)懛?/p>

  a.交流“美”

 。1)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chǎn)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xiàn)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yīng)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ā昂喼薄北硎就耆绱耍@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yīng),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

  發(fā)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針有什么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yīng)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3、體會麥哨的含義

  發(fā)散思維:那歡快、柔美的麥哨還會在哪響起來?是呀,盛夏的鄉(xiāng)村如此美麗、和諧,孩子們走到哪兒就會把快樂帶到哪兒。讓我們一起再次吹響這象征著快樂、和諧的麥哨聲吧!

  四、拓展:總結(jié)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板書設(shè)計:

 美樂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自讀課文,能自主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一個善意的謊言背后的真情。

  3、培養(yǎng)樂于助人的真誠情懷。懂得“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欲,能夠成全一個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點點善意的付出,會給這世界增添許多美好和歡樂”的道理。

  【重點難點】

  學會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體會文章真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讀《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九條,(指“要誠實……”幾個字)這里告訴我們什么?(小學生要誠實,不能騙人,騙人不好)可生活是很復(fù)雜的,并不是書上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

  有時欺騙并不會遭到譴責,也許反而會得到感激,比如我們將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一場得到感激的欺騙。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

  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謊言了嗎?

  殘疾青年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

  二、細讀課文

  1、過渡:對,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其實會讀書的同學能從課文中就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會發(fā)現(xiàn)攤主的心思,再讀讀課文,好好找找看?梢匀c關(guān)鍵地方。

  2、交流:

  ⑴ 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

  (“一愣”為什么?“一亮”又說明了什么?)

 、 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為什么“茫然”?為什么要“命令”?)

 、 “別別別……”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雙手拼命搖著輪椅,想阻住我的去路, “你放下!等碧云來提!”

  (為什么“急”?從“拼命”“想阻住”可以看出什么?)

  3、他這樣的煞費苦心又賺不到錢,為什么還要這樣費盡心機?

  (為的是讓我能讀到書。)

  4、你覺得“我”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嗎?從哪看出?

  (第13、15節(jié)的兩次哭。)

  5、小練筆:

  那夜,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傳來幾聲小蟲子的鳴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只有我躺在床上,輾轉(zhuǎn)難眠……

  6、過渡:這時候,再來讀一讀課題,你從攤主這善意的謊言中,這虛設(shè)的“那匹馬”的背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三、感情朗讀

  真會讀書!但真正會讀書的人不僅會讀進去,還要能讀出來,讀出什么來?讀出感情來。這件事是“我”上小學五年級時發(fā)生的,可是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可見情之深意之切,如果我們能進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朗讀把他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那才叫會讀書!文章很長,這樣吧,自己先取一段認為最能打動你的文字來讀讀,先練習練習。

  (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相機評點。)

  四、情理交融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讀有所悟,就是說要讀出道理來,悟出人生哲理來。你們讀了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明白了什么人生道理?

  (指名說。)

  我也像大家一樣,運用我的密笈悟出了這樣的道理:

  1、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欲,能夠成全一個美好的愿望。

  2、每人一點點善意的付出,會給這世界增添許多美好和歡樂。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3

  一·導(dǎo)入:

  由生日歌導(dǎo)入,師生同唱。

  二·新授:

  1·課文給大家再現(xiàn)了兩個什么樣的場面?

  2·孩子們?yōu)槭裁磁d奮熱鬧起來?他們當時是什么樣的心理?

  3·孩子們的和自豪主要表現(xiàn)在那一段?

  4·你有這樣的.心理嗎?討論

  5·老師也有過這樣的心理,出示自己的受難日禮物,這是我孩子生日時送我的禮物,受難日禮物,你們都送過父母禮物嗎?在什么日子里送的?為什么要送禮物給爸媽?學生回答,并討論

  6·我們來看看這節(jié)課上,當老師問誰知道父母生日這一問題是孩子們的表現(xiàn)吧。

  7·孩子們問什么沉默?

  8·沉默的這一分鐘里他們在想什么?小組討論并回答

  9·教室里沉默之后又熱鬧起來,為什么?這次的熱鬧和一開始的熱鬧一樣嗎?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并回答

  10·這節(jié)課有效果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11·“極為珍貴的東西”指什么?你認為孩子們認識到了嗎?討論并回答

  12·“這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這享受指什么?

  三·課堂反饋

  這片沉默給了老師( )

  這片沉默給了父母( )

  這片沉默給了我們( )

  四·課堂小結(jié)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yǎng)長大,我們要知恩圖報,齊誦《游子吟》。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德、段、婆”等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中哪些新科技給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

  3、有科學幻想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默讀課文,知其大意。

  2、難點:幻想未來,能說出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我們的社會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那么,若干年后人類世界又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德想象的未來世界吧!

  2.齊讀課題——《阿德的夢》。

  過渡:阿德到底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呢,請打開書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默讀全文,讀準字音。

  1.請大家默讀課文,默讀的速度可以稍慢一點,注意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再讀幾遍,并找出不懂的詞語作上記號。

  2.小組內(nèi)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討論。

  3.匯報學習情況。

  (三)再次默讀全文,親身感悟夢境。

  1.請大家再次默讀全文,看看從哪個自然段可以知道是一場“夢”?

  2.結(jié)合課文中的七幅插圖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3.阿德夢見了什么? 小組交流朗讀體會。

  4.指名匯報交流情況。

  5.出示兒歌,學生自讀、齊讀、個別讀。兒歌如下: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飛船是新型。起飛時間還未到,可視電話傳真情。

  電話屏上見外婆,聊起暢銷新車型。預(yù)訂新車無污染,動力來自太陽能。

  飛船嗚嗚長嗚聲,阿德落地未成行。原來未系安全帶,欠叫一聲夢驚醒。

  提問:兒歌中的每一句分別說的是課文中的哪一段?

  6.同桌討論后,指名回答。

  (四)看圖讀文,感悟“夢”的奇

  1.隨連環(huán)畫逐段讀文,想想課文中說的事,哪些與現(xiàn)實不一樣。

  2.同桌交流讀書體會。

  3.課文中哪些新科技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4.你從阿德的夢中,想到了什么?

  (五)感悟?qū)嵺`

  1.學了這篇課文,誰來說說你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

  2.請大家動筆把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的樣子畫出來吧!

  (六)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生字,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讀文排序,看圖識字。

  1.出示課文連環(huán)畫,讓學生自讀全文后按順序排列。

  2.對應(yīng)圖貼出相應(yīng)的生字卡。

  3.小組交流識字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1)自己拼讀字卡。注意讀準“型、屏、訂”都是后鼻音;區(qū)別“嗚—鳴”;“德”的右邊中間有一橫;“預(yù)”的左邊沒有撇。

  (2)找出已經(jīng)認識的生字,和同學交流認識的途徑。

  (3)找出難認的字,和同學一起討論用什么辦法記住。

  (4)小組匯報識字方法。

  4.練習給生字組詞。

  (二)積累詞語。

  認讀“載人飛船、順便、移居、打發(fā)、時光、外婆、聊天、屏幕、新型、污染、銷售、預(yù)訂、長鳴”等詞語。

  (三)實踐交流。

  1.默讀全文,自己說說你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

  2.展示自己畫的未來世界,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學生上臺向全班展示交流。

  4.把畫得好的作品展出于展示臺中。

  (四)課堂總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本課配套練習內(nèi)容。

  板式設(shè)計: 32、阿德的夢 作業(yè)設(shè)計:連一連

  載人飛船 火星旅游 乘坐 親人 打開 商品

  定居月球 新型飛船 看望 時光 睜開 電腦

  可視電話 掌上電腦 打發(fā) 電話 預(yù)訂 鞋帶

  網(wǎng)上購物 太陽能汽車 撥通 飛船 系好 眼睛

  教學反思: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5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shè)計側(cè)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nèi)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誦讀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dǎo)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yù)習課文,搜集相關(guān)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dǎo)入,揭示題意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dǎo)學生回憶讀過或?qū)W過的幾首送別詩。(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chuàng)設(shè)一種情境,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達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效果。)

  2.通過《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shù)乃蛣e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了解其異同。

  5.引導(dǎo)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guān)“送”的內(nèi)容。

 。1)師生交流有關(guān)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的關(guān)系。

 。4)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幫助學生明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師邊畫邊與學生交談:“黃鶴樓也好,廣陵也罷,都位于我們祖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長江西起唐古拉山脈,婉蜒6

  300多公里后匯入東海。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板書:武漢),廣陵在武漢的東邊!卑鏁簭V陵)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明確,李白雖被后世稱為“詩仙”,名氣頗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當時已詩名天下,而李白還只是二十四五歲的詩壇新秀。)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搜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二、初知詩意,質(zhì)疑解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dǎo)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并鼓勵學生質(zhì)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zhì)疑。

 。3)結(jié)合板畫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4)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故事導(dǎo)引,入境悟惰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據(jù)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此處講述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意在為學生理解后兩句埋下伏筆,奠定基礎(chǔ)。)

  2.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dǎo)學生想象、感受身邊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nèi)涵,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chǎn)生無限還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fā)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lián)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教師先讓學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達,這樣,理解和運用就融為一體了。)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盁熁ㄈ隆辈粌H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鳥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xiàn)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dǎo)朗讀前兩句。自由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jié):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wù)剬Α氨炭毡M”的理解。

 。2)抓住“遠影”,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帶著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激情引讀。

 。6)從最后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dǎo)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dǎo)朗讀后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點撥學生如何讀,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展示個性讀,可引發(fā)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

  五、學習第二首詩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jīng)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比,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匯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了解安西、陽關(guān)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guān)知識;了解由于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guān)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進一杯酒”的深刻內(nèi)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著思考其規(guī)律性。

  六、總體回顧,歸納升華

  1.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感受。

  2.教師歸納總結(jié):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別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領(lǐng)略古代詩人的送別深情。

  3.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鞏固,導(dǎo)入新課

  二、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略)

  三、小組合作,讀詩悟情

  引導(dǎo)學生自主體會送別詩的異同,著重讓學生領(lǐng)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四、誦讀交流,暢談感受(略)

  五、遷移學法,進行練筆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舍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言寫一寫?

  2.練筆。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yè)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如思鄉(xiāng)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dǎo)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布置自選作業(yè)。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作古體詩或現(xiàn)代詩。

 。4)搜集某一類詩歌如邊塞詩,比較、賞讀、摘抄或?qū)戵w會。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復(fù)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有關(guān)知識及內(nèi)在聯(lián)系,并能靈活運用。

  2、在學生對這些形體認識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牛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師:同學們,五一假期剛剛結(jié)束,誰來談一談這七天你去哪兒旅游了?

  學生自由暢談。

  老師也利用假期到國際大都市——上海旅游了一趟,并有幸隨旅行團參觀了上海光明集團牛奶的整個生產(chǎn)流水線,機會非常難得,同學們想不想跟老師一塊去看一看呢?

  2、課件播放生產(chǎn)過程

  師:看了剛才這些,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生產(chǎn)牛奶的整個過程中,工人們應(yīng)該考慮哪些數(shù)學問題?

 。▽W生可能會說:做一個盒子要用多少材料,一個牛奶盒可裝多少牛奶,一只箱子可裝多少盒牛奶……)

  3、師:同學們考慮得非常全面。在生產(chǎn)的過程中,有些問題就用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行整理和復(fù)習。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復(fù)習)

  二、整理復(fù)習,形成網(wǎng)絡(luò)

  1、自主回憶

  師:應(yīng)該復(fù)習哪些方面呢?(生說師寫:特征、表面積和體積)

  看著上面的表格回憶一下,可以一個人輕輕地說,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說。

  2、交流評價

  誰先來說說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ㄖ该f,指名寫)

  名稱特 征表面積體積

  長方體有6個面,一般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的面積相等;有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S=2(ab+ah+bh)V=abh

  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積相等;有12條棱,棱長都相等;有8個頂點。S=6a2V=a3

  3、歸納總結(jié)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聯(lián)系?

  (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們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

  師:剛才我們對有關(guān)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些知識幫助工人叔叔來解決遇到的幾個問題。

  三、應(yīng)用拓展解決問題

  1、基礎(chǔ)練習

 。1)師:由于天氣太熱,牛奶容易變質(zhì),如果有小包裝就好了。同學們,請你當回小設(shè)計師,為你們小組這6盒牛奶設(shè)計一個小箱子吧。

  假如按照這樣的排列方式裝進一個紙箱(課件出示),請你算一算:制作這樣一個紙箱至少需要多少紙板?這個紙箱的體積是多少?

 。2)在算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小盒的長、寬、高)

  那么就動手量一量吧,最好保留整厘米數(shù)。

  量好了就告訴老師,我們統(tǒng)一長度。

 。3)學生嘗試解答,匯報方法,集體評價。

  你是怎么求的?還有別的想法嗎?

  (估計學生在求表面積時會出現(xiàn)錯誤)

 。4)下面三幅圖,哪一幅折起來能成為一個牛奶盒?

  2、開放練習

  還有其他擺法嗎?6人小組動手擺一擺,記下長、寬、高,再算一算表面積與體積,填在表格里。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讓他們挑選一種擺放好,加以展示)

  匯報交流,生說師記。

  方法長(厘米)寬(厘米)高(厘米)表面積(平方厘米)體積(立方厘米)

  1

  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中可以得出結(jié)論:長、寬、高越接近,即越接近于正方體,表面積越大;體積不變。)

  3、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如果給你很多牛奶盒繼續(xù)擺,一直擺成一個正方體為止,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最小是多少立方厘米?

  (棱長如何確定?取長寬高的最小公倍數(shù))

  至少需要多少個盒子?(一層擺幾個,擺幾層)

  四、延伸創(chuàng)新

  師:剛才我們?yōu)?盒牛奶又設(shè)計了5種包裝方法,回去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這個小盒子的展開圖。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7

  一、 教材分析

  1. 這是一篇描寫江南風情的散文(選學課文)。文章以農(nóng)家孩子的視角,用樸實風趣的筆調(diào),真實地敘述了水鄉(xiāng)車塘捕魚的經(jīng)過,反映了江南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習俗、農(nóng)民的勤勞淳樸和集體勞動的樂趣。文章以總引開頭,先寫車塘,后寫捕魚,適于完成單元訓(xùn)練目標: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鄉(xiāng)孩子們的生活樂趣,引出“車塘捕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車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裝車、架架子到車水,完整地寫了車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寫捕魚。先寫大人捉魚,后寫孩子“掃蕩”。文中寫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為、配合默契的勞動場面以及塘水車干后各類魚的表現(xiàn),寫得妙趣橫生。

  二、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農(nóng)民在車塘捕魚中的情趣以及勞動中配合默契、勇為集體做事的良好風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近排了哪些材料來寫“車塘捕魚”。

  教學難點 :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能用上表示順序的詞,有條件地簡要敘述“車塘捕魚”的過程。

  四、教學準備:

  “木制水車”掛圖,詞語卡片,抄有“車”字的6種解釋的小黑板或相應(yīng)的投影儀(片)。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1.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喜歡捕魚嗎?你知道有哪些捕魚的.方法?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江南水鄉(xiāng)去領(lǐng)略一番“車塘捕魚”的樂趣。(板書課題)

  學生讀“車塘捕魚”。這里的“車”不是名詞,是什么意思呢?請在出示的6種“車”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指“用水車打水”);那么課題“車塘捕魚”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車打水把魚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魚。]

  接著出示水車圖,認識就是這種水車可以用來車水、捕魚。過去農(nóng)村里用這種農(nóng)具車水澆地、抗旱,也用它車水排澇。

  2. 初讀課文。要求: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自學生字詞語,劃出不懂的詞。

  3. 檢查自學情況。

 。1) 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

  (2) 檢查生字新詞。是否讀準生字,如翹舌音:螄(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鰱(lián)鉛(qiān)后鼻音:訂(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車塘、規(guī)矩、額外、寒噤、豪爽、掃蕩”等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課文脈絡(luò),分段。

 。1)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車塘”?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捕魚”?并按事情發(fā)展試著給課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總引,分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車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魚”(第三段)。]

 。2) 讓學生在課文中標上分段符號:“||”

  5.學習課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最后一句“不過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討論“不過最有趣的要算車塘捕魚了”這句話的作用,先同桌議議,再全班討論。

 。3) 反饋、小結(jié)。捕魚、釣蝦、摸螺螄都是江南水鄉(xiāng)孩子們的生活樂事!安贿^……”一句,是全文的總起。引出下文——“車塘”與“捕魚”。

  6. 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這是本文重點段。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后分步學習。

 。1) 按照“車塘”的先后順序:這一段寫了哪幾個過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 先4人小組議,再全班討論。根據(jù)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堵住進水 脫得精光

  車塘 裝水車 架車架 喝酒驅(qū)寒

  車塘水 跳入塘中

  裝好架子

 。3)簡述“車塘”過程(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指名說(評議)自由練習說、同桌互說、指名優(yōu)秀生說、鼓勵后進生說,評議時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順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著……最后……”。還可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讓學生自己簡單復(fù)述阿大、阿土架車架的過程。)

 。4)第6自然段,魚的掙扎姿態(tài)寫得極為生動,可用引讀法訓(xùn)練讀,教師問:什么魚?學生讀各種魚的姿態(tài)。

  7. 學習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想一想:捕魚過程可分幾層意思,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2) 用引讀法讀課文。教師讀大人捉魚,學生讀小孩“掃蕩”,體會捕魚的樂趣。

  (3) 學生說說捕魚的樂趣。(讀讀有關(guān)句子)

  8. 完成課后作業(yè) 3,比較寫法的不同。先討論,后評議,最后完成作業(yè) 。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歌詞大意,并嘗試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書寫“區(qū)、臣、醫(yī)”三個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

  3、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和《時間》詩歌。

  4、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學會商量。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喚起學生對歌曲的記憶。

  2、出示歌詞,請學生自己小聲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4、這首歌詞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詞語?學生質(zhì)疑、討論。

  (1)重點理解“蕩漾”一詞。字典中對“蕩漾”一詞的解釋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樣子。歌詞中的“蕩漾”應(yīng)該怎樣理解?

  (2)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的故鄉(xiāng),是我終身難忘的地方,從詩中找一找,“我”難忘什么?補充想象,還有什么難忘的?

 。3)再讀讀詩歌,“我”是在哪兒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僅僅抒發(fā)的是思鄉(xiāng)之情嗎?

 。4)想象著歌詞描繪的境界,想象著風雪中駐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讀詩。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

  6、學生試著吟唱歌曲。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鋼筆字

  1、出示:區(qū)、臣、醫(yī)。

  2、引導(dǎo)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字形,說說它們的共同之處。

  3、仔細看字帖,說說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1)筆順。 (2)外框的形狀要寫得上窄下寬,底邊要平穩(wěn)。 (3)出示“反犬旁”,說說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

  5、學生臨帖,在田字格內(nèi)書寫,教師巡回指導(dǎo)。

  6、反饋。 ①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其余同學注意觀察、評析。 ②展示寫得好的同學作業(yè),進行評析、表揚。 ③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1)出示八個成語。要求學生借助字典讀準成語的音,不懂的成語做個記號。

 。2)交流朗讀成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交流對八條成語的理解:或根據(jù)已學的課文、了解的人物來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聯(lián)系前面學習的課文《少年王勃》;或根據(jù)著名人物的故事來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紙背”時可舉懷素寫字的例子;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造造句子,學會運用;或讓學生根據(jù)平日里的課外閱讀說說自己的感悟,如“風華正茂、出類拔萃”

 。4)再次朗讀,加深印象。

 。5)練習背誦,同桌互相提醒。

 。6)集體背誦。

 。7)指名背。

  2、讀背《時間》

 。1)世上最寶貴的是什么?同學們一定會說是時間。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fù)返。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時間》這首小詩。

 。2)請學生借助字典或小組合作,讀通詩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學生質(zhì)疑,討論交流。

 。4)提問:“小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勤勞的人從“小河”里撈起的是無窮的寶藏,而懶惰的'人只能撈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學們,你們想做什么樣的人?

  (6)鼓勵學生說說有關(guān)“時間”的名人名言或詩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1、談話引入(談話要點):

  (1)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況。怎樣才能拿定主意,怎樣才能與別人形成較一致的意見呢?

 。2)學會和別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3)怎樣和別人商量,大有學問!

  2、請學生仔細看圖,自己弄懂圖意,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

  3、學生交流圖意,引導(dǎo)展開想象。

  4、討論:遇到圖中的情況,準備怎樣和別人商量?在商量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指導(dǎo):

 。1)去同別人商量事情時,態(tài)度要誠懇。

 。2)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別人充分發(fā)表意見,注意取長補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說清楚。

  (4)在一起商量時要注意有禮貌,互相謙讓。

  6、四人一小組練習與別人商量,選擇一幅圖準備表演。

  7、以每幅圖為例,讓幾組學生表演在遇到某種情況時,是怎樣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的。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扮演某個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每組同學表演完畢后,請觀眾暢所欲言,發(fā)表意見。

  8、聯(lián)系生活,說說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還遇到哪些與課本中相似的情況,遇到哪些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商量,老師創(chuàng)設(shè)幾個情境,讓學生討論。 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話題進行表演練習。

  9、教師總結(jié):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讓人為難的事。遇到難事多體諒,多商量,這樣才能處理好難題,我們的關(guān)系才會變得更融洽。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欣賞書中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請學生發(fā)表感想。

  2、出示“戈、心”兩字,揭示今天學寫毛筆字的主要內(nèi)容。

  3、引導(dǎo)學生仔細觀察二字,尤其注意紅筆標注的筆畫“斜鉤、臥鉤”。

  4、指導(dǎo)學生按圖提示的運筆走勢書空。

  5、教師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帶有這兩種筆畫的漢字,進一步欣賞感受。

  6、學生在大字本上書寫。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9

  [知識與技能]

  1練習詩歌的朗誦。

  2學習比喻、頂針、擬人修辭在詩歌中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討論,仿寫,體會。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理想的解釋和對有理想的人的贊美。

  2萌發(fā)樹立遠大理想的感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yù)習,聽寫。

  范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jié)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jié)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jié):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運用了比喻、排比、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應(yīng)該揭示其特點,并且舉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第1、 2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節(jié):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為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yè)]:模仿第一、二小節(jié)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nèi)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jié)。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fā)展。

  “歷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xiàn)要經(jīng)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與34句含義相同的古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聯(lián)系書后背誦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么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zhí)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yè)]: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比喻的內(nèi)涵。

  結(jié)尾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jié)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guān)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作業(yè)]:預(yù)習

【教學設(shè)計方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教學設(shè)計方案07-04

(精選)教學設(shè)計方案07-05

教學設(shè)計方案12-07

教學的設(shè)計方案06-14

關(guān)于教學的設(shè)計方案10-17

教學設(shè)計方案模板08-30

教學活動設(shè)計方案06-14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02-11

【熱門】教學設(shè)計方案06-12

教學設(shè)計方案【薦】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