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啟示”是什么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課文
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獲得啟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么不明白的,請?zhí)岢鰜怼?/p>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nèi)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么好,課文內(nèi)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
釣魚放魚啟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 不舍 感激
(對獲得啟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fā)生的事情的意義后,我對父親是什么情感啊?)
四、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把魚放回湖里時,得到啟示是。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并用()表示。
2、指導與交流:
、 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 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lián)系《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 把魚放回湖里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里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么大的魚了!蔽掖舐暊庌q著,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五、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課文什么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父親的態(tài)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么?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备赣H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么?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么意思?
板書:
不容爭辯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里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么?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
(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么?
4、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態(tài)度為什么那么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么?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jié),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這一過程并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fā)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啟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為什么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nèi)容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七、課外作業(yè)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舍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
啟示 拋(出去) 劇烈 小心翼翼 操縱 跳躍 掙扎
沮喪 紐約 抉擇 曾經(jīng) 實踐 獲得
(聽寫完后對照大屏幕,那幾個字寫錯了。一個字連詞寫2遍。)
2、學習“釣魚”部分的體會:
師: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么?
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時態(tài)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么?
答題要點:
、 要把釣到的魚放掉很難很難。
⑵ 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二、學習課文后半部分
1、默讀思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你是從課文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
2、學生讀書思考,并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
轉(zhuǎn)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逼渲,“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么?
(“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4、“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么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里,是道德問題嗎?
(因為把還沒到捕撈鱸魚時間,把釣到的鱸魚留著,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里,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么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很難,實踐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魚,放棄個人利益。)
5、“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
指導:“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這句話是說,從小得到嚴格的道德教育,就會有勇氣和力量去實踐道德。)
6、小結(jié):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jīng)歷中得到的啟示是: 。
7、指導朗讀這段話。
8、課件顯示:
拓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jīng)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么做的?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yè)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shù),你……
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
四、課外拓展
搜集有關道德修養(yǎng)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設計說明】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選擇這篇課文教學,是為了探索深文淺教的教學方法,即對蘊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以及如何優(yōu)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1、確定淺教的教學目標:
、 學段閱讀教學特點是確定如何淺教的主要依據(jù):
第二學段,這時學生的朗讀能力已基本形成,語言發(fā)展也初步規(guī)范,內(nèi)部言語的心理機制也開始成熟。因此,應將教學重點放到以默讀、感悟為主要方式的語段訓練上,同時進行言語表達和語感訓練。其中,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用規(guī)范語言簡要概括信息的表達能力,語感訓練則是通過對典型語例的精致化教學,以課文的思想情感為背景,感悟體驗不同言語表達形式的作用和差異。第二學段仍要加強朗讀教學,但與第一學段不同,主要是通過典型語句的朗讀比較,感悟句段內(nèi)的語言組合規(guī)律,以發(fā)展良好的語感心理圖式。
、 文本的重點與難點要根據(jù)淺教的原則確定:
文本解讀的重點和難點,不一定就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夺烎~的啟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啟示”,而不是釣魚過程中的放魚。但根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把釣魚過程中“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作為教學的重點,既要求感受體驗,也要求熟讀積累!皢⑹尽,只作為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
、 學生的真實起點:
學生的真實起點,一是指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學習內(nèi)容的難度超越學生心理特征,學生學起來必定是困難重重。二是指學生已經(jīng)知道什么。美國奧蘇伯爾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指出:“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jié)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笨梢姡覝蕦W生的學習起點非常重要。對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聯(lián)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才能化難為易,學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釣魚的啟示》這類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2、優(yōu)選組合淺教的教學方法:
、 降低起點層層突破:(逐步提高)
剛開始唱歌時調(diào)子起高了,就難以唱下去。教學也是這樣,一開始,把起點定的很高,隨著教學難度的提升會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深奧的課文,起點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還是“啟示”,起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啟示”,抓住“啟示”的語句學習,遵循的是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學習會感到困難重重。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 以讀為主、讀中體驗:
對深奧的課文,更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教學中讀的引導,有篩選主要信息的默讀,如找出表現(xiàn)“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里的語句,“我”得到啟示的語句等;有在體驗中的朗讀,如讀“我”的心理變化以及父親態(tài)度的語句等。
感悟體驗方法的引導力求符合文本特點。一是運用整體感受法。課文中父親和“我”的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初讀時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父親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體驗法。課文對“我”的角色著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角色著墨雖然不多,但對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三是想象體驗法。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么說?四是移情體驗法。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年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說些什么?
⑶ 引導思維,問題解決:
閱讀的本質(zhì)是思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外問題解決。
如,《釣魚的啟示》以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jīng)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
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tài)度那么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問題之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么啟示?引導聯(lián)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并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啟示”的理解。
關于《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2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敘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由捕撈鱸魚到放鱸魚,由“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而感到“沮喪”,到34年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師的“我”,深深體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表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教育使我獲得終身受益的啟示──那是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課文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從釣魚到放魚,最后寫34年后的啟示。課文的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一個特點。而理解課文的重、難點,就要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著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鉤、小心翼翼、操縱、皎潔、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能正確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和課文的重點句。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 的誘惑的自覺性和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閱讀“單元導讀”,談話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么要求。
2、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題是——《釣魚的啟示》。請伸出右手,邊看老師板書課題,邊書空課題。注意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 、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在家里預習過課文了,現(xiàn)在請你們默讀課文,找出你們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告訴同學們。
學生默讀,指名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交流。隨機書寫。
2、理解重點詞語:(1)出示劃著火柴
怎么讀?劃著的劃還可以組什么詞?還有一個讀音可以組什么詞?著有四個讀音,你知道怎么讀嗎?請組詞說明。
。2)出示:皎潔沮喪 漣漪 翕動 小心翼翼 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這些詞語會讀嗎?請齊讀。
老師要求把這些詞語的'感情讀出來(示范),會讀嗎?請齊讀!
三、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初讀課文:我們已經(jīng)在預習的時候標出自然段的序號了,全文一共有13個自然段,現(xiàn)在我們回到課文,誰先來讀,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隨機正音,評價。
2、好,老師再給你們3分鐘時間默讀課文,想好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交流。
老師小結(jié)板書:剛才幾位同學一說,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就清楚啦!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板書釣),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卻在父親的要求下把它放回湖里去了(板書放),后來我從這件事中悟出一個啟示(板書悟)。
這就是課文的結(jié)構(gòu),這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先寫——釣魚,再寫——放魚,最后寫——得到的啟示。這個啟示就是——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四、學習課文1—3自然段,積累詞句。
1、出示讀書要求:
默讀課文1—3自然段解決以下問題:
1、找出描寫景色的句子。
2、找一找作者是如何釣到大鱸魚的詞句。
3、找出我和父親釣到魚時高興的語句。
2、全班交流,隨機出示句子。
(1)有感情地讀一讀描寫景色的句子,想象畫面背下句子。
。2)再讀寫我釣魚的句子,用橫線劃出表示我的動作的詞語,用波浪線劃出修飾這些動詞的形容詞。
。3)有感情地練讀。
五、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接下來請當堂完成以下作業(yè):
1、邊認讀邊抄寫詞語:捕撈、魚餌、濺起、魚鉤、小心翼翼、操縱、魚腮、皎潔 、嘴唇、沮喪、誘惑、告誡、實踐。
2、抄寫句子: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和課文的重點句。(1)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2)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
2、拓展。就這樣,我把大魚放回了湖里。俗話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舍棄了大鱸魚,是否也得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
生自學后文,圈點批劃。
【設計意圖:設計懸念,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板書設計
13釣魚的啟示
啟示
教學反思:葉圣陶先生再三告誡我們: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就不需要教了嗎?而學生所以要學要練,就為要進入這樣的境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導工作,就是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地讀書。千法萬法,讀是根本大法。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何指導學生讀好書,讓他們愛讀書呢?教師必須從讀出發(fā),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任務是在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讀中思,為下節(jié)課深入感悟啟示打好基礎。
動情的教學語言,為情感的深入推波助瀾。這節(jié)課除了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外,還精心設計了過渡語言,以推進學生情感的體驗和對人物行為的感悟。如為了強化父親的用意,老師這樣引導讀:為了自學遵守規(guī)則,父親擲地有聲地說生讀:孩子,你得把魚放回去。為了讓11歲的兒子從小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他不容爭辯地說生讀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0-07
《釣魚的啟示》教學教案設計10-06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5篇10-07
《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7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4篇)07-07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10-07
釣魚的啟示教學教案10-06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10-14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12-30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反思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