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學設計【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緊扣中心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筑的風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引出課題
1、簡介作者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他叫劉章(課件出示劉章照片),有人說他是中國當代文壇最有影響力的20位詩人之一。
劉章爺爺從小在農村長大,他十分熱愛故鄉(xiāng),曾寫下這樣的詩句——(課件出示詩句)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擠得鳥兒飛上天。
羊兒肥,草兒鮮,羊吃青草如雨響,輕輕移動一團煙……多美呀。但是故鄉(xiāng)給劉章爺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那花半山,草半山的春色,更是家鄉(xiāng)的另一道風景——搭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質疑
當你讀到這個題目時,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是什么。
。ɑ蛘吣阌惺裁磫栴}要問劉章爺爺?shù)。?/p>
(搭石是什么樣子的。搭石有什么作用。搭石為什么能給作者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搭石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
4、帶上疑惑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看看透過這些樸素的農村生活的畫面,你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懂的詞語。
2、交流初讀感受。(當學生談到讀懂了什么是搭石時,注意引導其將第一自然段讀好,讀出搭石的特點。)
三、識字學詞,掃清障礙
1、譴責、懶惰(帶點字為生字)
指名讀,讀準字音。
出示句子:
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里的人懶惰。
指名讀句子。
“譴”和“惰”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你有哪些書寫建議給同學。
2、俗語
課文中說家鄉(xiāng)有一句俗語,是哪一句。
出示:“緊走搭石慢過橋”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師:“俗語”就是“俗話”,是廣為流傳的語句,往往簡練而形象。
大多數(shù)俗語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愿望。
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說說看。
3、協(xié)調有序、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查查字典,“綽”字是什么意思。(綽約:形容女子姿態(tài)柔美的樣子。)
師: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xié)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誰來讀一讀這詩一樣的語言。
指名讀,出示下文: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
4、伏下身子、理所當然
說說“理所當然‘的意思。
。ò吹览響斶@樣。)
課文中,人們把什么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讀一讀相關語段,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用“理所當然”說一句話。
5、汛期、綰褲、聯(lián)結間隔、溪水猛漲
“綰褲”就是把褲子挽起來的意思。
動作演示綰袖、綰發(fā)。
提示:“間”“結”和“漲”都是多音字。
四、再讀課文,概括畫面
。薄⒃僮x課文。
這些生字、詞語在課文中你能流暢地讀準它們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不好讀的語句多讀幾遍。
2、合作讀課文。
這篇課文比較長,請幾位同學分段讀給大家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指名學生讀文。教師相機指導、點評。
3、想象畫面。
這篇課文就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請你再默默地瀏覽一遍,老師相信,會讀書的同學,讀著讀著,眼前就會浮現(xiàn)一幅幅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有的畫面特別感人,有的畫面特別讓人激動,有的畫面特別的美。你可以在旁邊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
4、反饋交流。
通過讀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畫面。此時此刻,你覺得哪幅畫面就在眼前閃動。(教師隨著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有關段落,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引導概括幾個畫面,并作相應板書,必要時對板書做相應調整)
秋涼在即擺搭石,發(fā)現(xiàn)不穩(wěn)調搭石,協(xié)調有序走搭石,同到溪邊讓搭石?,背負老人過搭石
5、師小結:
同學們真會讀書。
透過語言文字,能想象出這么多畫面。
。ㄒx板書)這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向我們展示著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蘊含著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難怪劉章爺爺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ㄕn件出示)“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是啊,在劉章爺爺?shù)男睦铮钍褪且坏烂利惖娘L景,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細細鑒賞這一塊塊搭石,感受這字里行間所描述的最美的、最感人的風景。
第二課時
一、走近搭石,回眸畫面
1、復習導入
。ㄕn件出示搭石圖)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一塊塊、一排排搭石嗎。正是這一塊塊普通、平凡的搭石,描繪了一幅幅生動、感人的圖畫。(課件出示概括后的五個畫面,指讀)
2、出示句子,指名讀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3、到底是怎樣的風景呢。讓我們走進課文,走走搭石。
二、走上搭石,尋覓風景
1、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尋覓美麗風景。
要求:
哪里讓你感受到這是一道風景,劃出來,寫上批注。
用心貼近文本,細細品味語言,不放過每一句話,一個詞語,一個字,甚至是一個標點。
2、反饋交流,走進畫面
第一處美景:協(xié)調有序走搭石
。1)學生反饋,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從字里行間,感受人們的協(xié)調美。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他們的動作非常協(xié)調有序。
(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
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和諧的畫面展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嗎。先自己試試。
指名讀,隨機點評
。A設評語:你走得輕快而平穩(wěn),真棒。我能感受到你們小組走得真默契。
你讀得有聲有色,誰能說這不是一道迷人的風景呢。你的朗讀讓我想到了一句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
”真是畫一般的美……
。3)變序朗讀,感受語言的詩意美。
老師把它變成一首小詩,看多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動作
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
前面的
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4)配樂朗誦:讓我們再一次隨著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諧和詩意的美。
。枋霎嬅妫俣燃な帉W生的情感):啊。
聽著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清早,晨霧還沒有散去,人們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這搭石上,沒有人說話,只有這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也許這是一個黃昏,夕陽灑下了它最后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身體是疲憊的,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xiāng)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
(5)口頭填空,補充板書
同學們,走在這一塊塊搭石上,你看到的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
學生板書:協(xié)調、有序、關心別人
。6)回歸主題,誦讀“風景”。(導讀中心句)
帶上此時的感受,二詠中心句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第二處美景:同到溪邊讓搭石
。1)過渡:一行人一起走搭石時,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美妙和諧的景色,那兩個人面對面來到河邊呢。
。2)出示,學生自由朗讀: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3)模擬情境,師生表演
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到了這小溪兩岸,老師想請一個同學一起合作一下,根據(jù)這句話的意思,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好嗎。
師:那我就是這個村里的老大爺,你呢。
生:……
師:xx,你去干什么啊。
生:……
師生根據(jù)角色,表演招手示意對方先過,隔岸大聲請對方過溪,互相推辭,過溪后互話家常等情景。
。4)學生參與,共同評價
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句子來評價表演是否貼切。
。5)置身其中,送出夸獎
孩子們,我們剛才都來到了小溪邊,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你有什么話對這兩位說說。
學生夸獎這兩個人謙讓、友善,彼此很親近
僅僅是這兩位這么謙讓友善嗎。從哪里感受到。
引導從“總會”理解每個人都會這么做。
指導朗讀,讀出鄉(xiāng)親們之間融融的情意。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著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著我們的心靈。
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引讀: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假如——()。
。6)口頭填空,補充板書
讀到這兒,看到這兒,你覺得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一道怎樣的風景呢。
學生板書自己的感受,如:謙讓、友善、親近等
(7)帶上此時的感受,三詠中心句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第三處美景:放棄趕路整搭石、背負老人過搭石
(1)過渡
行人一起走搭石,動作是那么協(xié)同有序;兩個人面對面同時到溪邊,互讓搭石,又是那樣默契,為我們勾畫了這么美妙的畫面,而當老人或小伙子到了搭石上,又是怎樣的美景呢。
(2)出示,指名讀: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3)品悟詞語,情景對話,引導體會他們的動作中蘊含的人性美
引導點一:
畫出寫動作的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指導朗讀
引導點二:
與老大爺和年輕人情景對話:
老大爺
師:老大爺,您多大了。
生:……
師:我剛才看你已經走過去了,干嗎又走回來啊。
生:……
師:我看你一臉著急,有什么急事吧。
生:……
師:這么急的事情,還是先趕路要緊啊。
生:……
師:哦,原來是這樣。
年輕人
師:這位兄弟,你干嗎要伏下身子背這老人過去啊。
生:……
師:哦,原來是這樣。
師問全體學生:
噢,原來是這樣的。同學們,我們就走在這搭石上,站在這小溪邊,你看這眼前的這個畫面,你又有什么話對這個老大爺和青年人說。
生夸獎他們“心里想著別人”“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
。4)指導朗讀,讀出老人和年輕人的善良、尊老
師再問:僅僅是這位老大爺和年輕人嗎。
【《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教學設計(精選)04-26
搭石教學設計05-15
搭石教學設計01-31
《搭石》教學設計03-10
搭石教學設計10-12
《搭石》的教學設計03-16
《搭石》教學設計04-13
搭石的教學設計06-05
《搭石》教學設計模板10-09
《搭石》教學設計(合集)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