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可能性教案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可能性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可能性教案 篇1
。ǖ谝徽n時)
教學目標:
1、使同學了解有些事情是必定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用分數表示。
2、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讓同學體驗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使同學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準備:白球1個、黃球3個、紅綠兩種顏色的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述、情境:慶“慶六一”聯歡會,教師要求每人都要扮演節(jié)目,節(jié)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聲、小品等。用抽簽的方法決定。
小華在抽簽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讓我抽到唱歌……
2、討論:小華肯定能如愿以償嗎?為什么?
[點評]:給同學發(fā)明機會留有空間,讓同學開動腦筋,捕獲生活中的現象,將所學的知識和同學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這一情境,是同學經歷過并且有體驗,所以他們知道小華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在這些簽中只有一張簽是唱歌,這就自然引出課題:可能性大小。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們就學習(板書)可能性大小。
二、實驗探究
1、摸球活動。
活動規(guī)則:準備3個黃球,1個白球,球的大小一樣,放進袋子里,攪拌一下。
(1)同桌活動。每人摸10次,每次摸一個球,然后把摸出來的球放進去,攪拌后再摸第2次、第3次……填好摸20次的統(tǒng)計表(可用“正”字)。
。2)同學分組活動。
。3)觀察:第一次實驗結果與預測結果一樣嗎?
。4)四人一小組活動,填好摸40次的統(tǒng)計表。
。5)觀察討論:匯總后的結果與預測結果是否接近?
。6)小結:摸的次數越多,結果與預測結果越接近。
[點評]:這一活動體現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同學從實踐中獲取知識。
2、練習教材89頁中的1—4題。
(1)同學獨立考慮,進行練習。
。2)集體交流,討論學習情況,并說明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在一個正方體中標出1、2、3三個數,符合下面要求:數字1和數字2的可能性都是1/6,數字3的`可能性是2/3。
2、摸獎活動。
。1)盒子里有4紅、2綠,兩種顏色的鉛筆,要求先說出你想摸一支什么顏色的鉛筆?可能性是多少?然后到盒子里摸,假如說的和摸的顏色一致,就可以拿走這支鉛筆。
。2)盒子里有紅色、藍色、黑色三支一樣的筆,假如隨意拿出2支筆,可能出現多少種結果?
[點評]:這是同學比較感興趣的活動,富有情趣和挑戰(zhàn)性,為同學提供充沛發(fā)展的空間。
四、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總評]
本節(jié)課的關鍵在于關注了同學的學習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利于同學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氛圍,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從實際教學效果看,同學學得積極主動,時時閃爍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可能性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盒子及不同顏色的小球若干
學生準備 紅色球若干 白色球若干 紙箱一個
教學過程
⊙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抽過獎嗎?中獎了嗎?前兩天我去買東西,遇見超市搞抽獎活動。抽獎規(guī)則很簡單,就是摸球,摸到綠球有獎,摸到紅球就沒有獎。商家會怎樣放球?為什么?如果你是顧客,你希望商家怎樣放球?為什么?
師:其實,中獎率高低與可能性大小密切相關,今天我們就來復習可能性大小這個問題,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就會找到抽獎時中獎率低的真正原因了。(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小)
⊙回顧梳理,整理復習
1.課件出示情境圖,根據教材中的四幅圖回答書中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2.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也有很多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的,還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同學們能舉例說說嗎?
(1)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
(2)匯報。
預設
生1: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
生2:人不可能長翅膀。
生3:時間不可能倒流。
生4:媽媽今年可能會帶我去外婆家過寒假。
生5:明天可能會下雨。
生6:小鳥不可能在水里游。
……
(3)教師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發(fā)言,我們可以知道,在生活中,有的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還有的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的。我們要學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4)請你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說一說生活中的現象或事物。
3.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師:我在盒子里面放了10個紅球、8個白球和4個綠球,這些球除顏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出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最小?請同學們根據以前的.學習分組討論。
(1)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2)學生根據討論結果匯報。
預設
生1: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最大,因為盒子里紅球的數量最多。
生2:摸出綠球的可能性最小,因為盒子里綠球的數量最少。
(3)提問:現在老師想讓摸出綠球的可能性變大些,摸出紅球的可能性變小些,你有哪些辦法呢?
可能性教案 篇3
統(tǒng)計和可能性總備: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統(tǒng)計表,會求算術平均數、初步理解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比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問題等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
1、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表,會填寫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了解統(tǒng)計表中的合計、總計的具體意義;會根據統(tǒng)計表中所提供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對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的分析。
2、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平均數的意義和作用;能根據所給數據求加權平均數,并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3、通過一些簡單事件,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4、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初步嘗試根據給定的可能性設計一些簡單的游戲。教學重點: 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表,會填寫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了解統(tǒng)計表中的合計、總計的具體意義;會根據統(tǒng)計表中所提供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對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分析。
教學難點:
1、通過一些簡單事件,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2、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初步嘗試根據給定的可能性設計一些簡單的游戲。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與手段: 讓學生深入生活去獲取信息,學會整理和分析。教師重視安排好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統(tǒng)計和可能性
平均數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的平均數的意義和作用。
2、能根據所給數據求加權平均數,并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能根據所給數據求加權平均數。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求簡單的平均數。
1、引導學生思考
①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情況?
、谶準備知道哪些情況?
2、隨著問題的提出、自然地進行解決。五年級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用五年級學生的得分總數除以五年級學生的總人數)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到有些事情是確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并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1、每組2個口袋,1個裝6個紅球,1個裝3個綠的和3個藍的。
2、每組一個小正方體,寫上1、1、2、2、3、3
3、4張不同圖案的A
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 游戲探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玩游戲嗎?那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好嗎?
2、教師出示1個格子口袋:誰來猜一猜老師在袋子里裝了什么東西呢?(學生猜)
想知道答案嗎?(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在袋子外面摸一摸)
請你告訴小朋友老師在口袋里裝了什么東西?(球)誰猜對了?
3、如果老師從口袋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出示: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學生猜一猜)
4、你想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呢,讓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吧。
5、宣布規(guī)則:你們的桌子上也都有這個袋子,請組長拿袋子,按順序給每人任意摸出一個球,然后記住你摸到的是什么顏色,再把球放在籃子里。開始
活動后統(tǒng)計:你們摸到的都是什么顏色的球呀?剛才誰又猜對了。
6、為什么每一位同學摸出的都是紅球呢?(因為袋子里都是紅球,所以摸出來的一定是紅球)出示讀:袋子里都是紅球,摸出的一定是紅球。
7、小結:原來袋子里都是紅球,所以每次摸到的——學生說:一定是紅球。
8、拿出黑袋子,在這個袋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出的也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呢?有沒有不同的想法?(學生猜)
9、按剛才的方法每人再任意摸一次,看一看摸出的還一定是紅球嗎?(學生小組活動)
10、提問:摸到紅球的請舉手?那么多人怎么會一個紅球也沒有摸到呢?什么原因呢?(袋子里沒有紅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紅球)出示讀:袋子里沒有紅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紅球。
11、小結:原來袋子里只有藍球和綠球,沒有紅球,所以摸出的——學生說:不可能是紅球。板書:不可能
12、那你們剛才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球呀?(綠球和藍球)
13、現在請組長在黑袋子里裝進2個紅球、2個藍球、2個綠球。想一想任意摸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的球?(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綠球,還可能是黃球)為什么呢?(因為剛才放進去的是2個紅球、2個藍球、2個綠球呀)他的想法對嗎?和他想的一樣的請舉手。想不想通過摸一摸來驗證你的想法呢。注意:這次每人任意摸一個球看清楚顏色后,還要回放在袋子里,搖一搖再按順序給其他小朋友摸(學生活動)
14、摸到紅球的請舉手?摸到藍球的請舉手?剩下的肯定是摸到綠球的吧。剛才我們摸到的有紅球,也有藍球,還有綠球。怎么會這樣的呢?(因為袋子里放了紅球、藍球、綠球)所以摸出的出示讀:板書:袋子里有紅球、綠球、藍球,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藍球,還可能是綠球。
15、小結: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知道了:(學生一起讀一讀)袋子里都是紅球,摸出的一定是紅球。袋子里沒有紅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紅球。袋子里有紅球、綠球、藍球,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藍球,還可能是綠球。
二、聯系生活 鞏固新知
1、還想做摸球的游戲嗎?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圖: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學生讀要求)
老師強調: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誰來說一說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注意還要說出你的理由
指第一個口袋: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
。ㄈ我饷粋球不一定是黃球。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紅球。因為袋子里有紅球也有黃球。)
第二個袋子呢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第二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黃球。因為袋子里根本就沒有黃球。)
還可以怎么說呢?(可能是藍球也可能是紅球)說的太好了
第三個袋子呢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第三個袋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因為袋子里只有黃球。)
還可以怎么說呢?(不可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說的真好
2、想玩摔股子游戲嗎?
出示一個小正方體,給學生觀察,老師在正方體的6個面上寫上了哪幾個數字?(1、2、3)我這樣隨便一摔,朝上的一面會是什么數字呢?(學生猜)老師摔,展示結果,是幾?誰猜對了呀。還想玩這個游戲嗎?下面老師請你們每人做一回小老師,(每桌發(fā)一個小正方體給第一位)玩的時候小老師要想老師剛才那樣先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數字,然后再摔,看誰猜的對。按順序每人摔一次。開始吧(學生活動)
提問:哪些人摔到了1?2呢是誰?剩下的肯定摔到的是3吧。
3、剛才你們玩的很開心,老師也想玩,同意嗎?現在老師想玩摸球的游戲,請你們來為老師裝球,好嗎?
。1)想一想:每次口袋里該放什么球?
。2)出示;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
小組里可以先討論一下該放什么球,然后有組長拿起該放的球舉起來。
提問:為什么不拿綠球呢?(因為是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所以不能拿綠球。拿其它顏色的'球都可以。)你們真聰明呀
。2)我還想摸一次可以嗎?出示: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綠球,F在看你們拿什么球了?商量好了組長舉起來。(學生商量取球)怎么有那么多顏色的球呀?(因為要摸的可能是綠球,也有可能是紅球,還有可能是藍球)所以只要有綠球,然后再放其它顏色的都可以。你們又對了
。3)再裝一袋,這次老師(出示: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綠球。)該拿什么球呢?
怎么都是綠球呀?(因為老師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綠球,所以不能拿其它顏色的球的)真聰明。如果我加了1個紅球進去會怎么樣呢?(就不一定是綠球了,可能是綠球也可能是紅球了)如果現在袋子里放1個紅球5個綠球,誰摸到的可能性大?(摸到綠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呢?(綠球多,紅球少)
4、的確,在生活中有些情況一定會發(fā)生,有些情況不可能會發(fā)生;還有些情況有可能發(fā)生,也有可能不發(fā)生。譬如你爸爸媽媽問你:你們查老師是女老師還是男老師,你肯定說是女老師,不可能回答是男老師吧;還有查老師和一個小朋友比,現在查老師一定比這位小朋友高。再過10年呢,查老師還一定比他高嗎?為什么呢?
5、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來說說生活中的事嗎?
學生說,師注意評價。
6、還想不想玩撲克牌游戲呢?
出示4張不同的A展示給學生看,現在老師手里有4張不同圖案的A,(絞和一下)提問:最上面一張是什么圖案的呢?(可能是……4種情況)出示:誰猜對了呀,你真厲害
現在上面的一張是什么圖案的牌呢?為什么不猜(剛出來的圖案)呢?(因為他已經不在里面了)。你真聰明!出示,誰又猜對了呢
現在還剩下2張牌了,(教師每只手各拿一張)你覺得這張可能是什么呀?如果這張是?那么這張就是?那你猜猜這張是什么呢?(學生猜)出示,誰又猜對了,
現在只有一張了,可以怎么樣說?(這張一定是……)你們真聰明!出示
三、全課總結 拓寬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板書:可能性),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一定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可能會發(fā)生,一星期后我們可以利用綜合活動課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2、 回家后還可以和爸爸媽媽繼續(xù)玩剛才我們玩的游戲,譬如:可以在正方體上寫上1、3、3、4、5、6,摔一摔看看每次會摔到幾?還可以試一試,如果每次我要摔到一樣的數字,正方體上該寫上什么數?
(評析)本節(jié)課學習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初步,即事件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要讓學生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初步體驗有些事件是一定會發(fā)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發(fā)生,有些事件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
可能性教案 篇5
復習目標
1、 經歷猜測、試驗、收集與分析試驗結果等活動過程。
2、 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區(qū)分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
3、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舉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復習內容
一、基礎知識填空
1.在一定條件下,肯定會發(fā)生的事情稱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條件下,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情稱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與 不可能 事件都是確定 的;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發(fā)生,也可能不會發(fā)生的事件稱為 不確定 事件。
2.在“轉盤游戲”中,哪個區(qū)域的面積大,則指針落到該區(qū)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題
例題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確定事件?
。1)一年有12個月; (2)擲一枚一元硬幣,停止后國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買一張電影票座位號是奇數;(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條魚在白云中飛翔。
分析與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確定事件。因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別事件是確定還是不確定,關鍵是根據一定的條件弄清它是一定會發(fā)生或一定不會發(fā)生,還是無法肯定它會不會發(fā)生。
例題2:醫(yī)院的護士給病人注射青霉素類藥水時,要先做皮試。但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只有大約千分之一的人對青霉素過敏,但護士為什么每次都這樣做呢?這樣做是不是多此一舉?
分析與解:青霉素過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我們不能確定每一個注射的病人都不會過敏,因此“青霉素過敏”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試,此種做法不是多此 一舉。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雖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發(fā)生。
例題3:一只螞蟻在如圖所示的一塊地板上爬行,這塊地板由黑白兩種不同顏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磚鋪成,爬行一段時間后,螞蟻停在哪種顏色地磚上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分析與解:
因為白色的塊數是10,黑色的塊數是6,白色區(qū)域的面積大,所以螞蟻停在白顏色地磚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關可能性問題,有時可通過比較各種區(qū)域所占面積的大小來確定。
例題4:袋中有4只紅球、2只白球、1只黃球,這些球除了顏色以外完全相同,小華認為袋中共有三種不同顏色的球,所以從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紅球、 白球、黃球的可能性一樣大,小強認為三種球的數量不同,摸到紅球、白球、黃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認為誰說的'正確,并說明理由。
分析與解:
注意:此題中摸到各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小只與該球的顏色有關,與該球的大小、形狀等其它因素無關。
三、課時
1、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不確定事件,并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幾乎不可能” 等詞語描述它們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2、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初步學會求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與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學習方式。
四、課外作業(yè)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4-16
可能性教案范文04-13
《可能性》教案15篇02-13
《可能性》教案(15篇)02-13
可能性教案15篇01-31
可能性教案(15篇)01-31
可能性教案(精選15篇)02-18
可能性教案(通用15篇)02-17
《可能性》教案(通用26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