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6-05 08:58:07 教案 投訴 投稿

【推薦】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活動目標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4、看板書現在老師讀一句,孩子們也要跟著讀一句。

  5、反復的讀幾遍,讀的時候可以加點動作。(幼兒更容易牢記)

  6、現在都認識這幾個字念一、二、三、四、五了。

  7、我們現在來學著寫這幾個字,孩子們伸出手指比劃的寫。

  8、先看老師把這幾個字寫在田字格里,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子。

  9、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寫。

  10、我們再讀一遍《五指歌》后,拿出田字格本,一個字寫兩行。

  活動結束

  1、在孩子寫字時,教師要每個幼兒把手指導。

  2、寫完后,做個手指小游戲,來放松放松。

  活動準備

  教師設計好的板書。

  田字格在黑板上畫好。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貓的外形特征及相應的生活習性。

  2、感受貓的各種趣事、,激發(fā)幼兒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各種形態(tài)動作的貓。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有一只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出示小貓

  (提醒小貓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別發(fā)出很大的聲音)

  二、展開

  1、觀察小貓腳部特征

  (1)小貓的爪子是什么樣的?

  觀察小貓的爪子,尖尖的、彎彎的。

  (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說說)

  (2)你知道小貓尖尖的爪子有什么作用呀?

  (幼兒學學爪子抓老鼠的樣子。)

  (3)尖尖的`爪子長在哪里呀?(腳上)小貓有幾只腳?

  (4)小貓的腳上除了爪子還有什么?說說那塊肉墊

  (5)小貓為什么走路要靜悄悄。

  2、觀察小貓臉部特征

  (1)看看小貓的嘴巴有什么特別嗎?(三瓣嘴)

  (2)小貓的嘴邊長著什么呀?(胡子)

  怎樣的胡子?(細細長長)

  (3)小貓的胡子有什么本領你知道嗎?

  (4)這些都長在小貓的哪里啊?(臉上)

  3、感受貓的生活習性

  (1)教師:小貓主人給小貓拍了些照片,看看小貓在家都干什么呢?

  (2)欣賞圖片

  調皮的小貓

  睡覺的貓

  愛干凈的貓

  它為什么老舔自己的毛呢?說明小貓怎么樣?

  三、結束

  小貓可以做我們的小伙伴,我們都要保護愛護它們,不要傷害它們,只有你去傷害它它才會攻擊你。

  小貓還有很多品種,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種類的小貓是怎么樣的?

  (看照片)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生活中的特殊的車的用途。

  2、能夠學會用完整語句表述。

  3、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PPT、白板課件、視頻等。

  經驗準備:

  幼兒在生活中對不同的汽車有一定的認知。

  活動的重點:

  能夠知道特殊汽車的用途。

  活動的難點:

  特殊車輛結構與選車用途之間的關系。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聽音樂開汽車入室

  師:今天我們到汽車博物館參觀,來,讓我們開著小汽車出發(fā)啦

  二.進行部分:

 。ㄒ唬┱J識不同的汽車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了汽車博物館。

  2、汽車博物館的汽車可真多,都有什么車呢?它長什么樣?

  3、教師進行小結:

 。ǘ┱J識三種特殊功能汽車的特征:

  聽一聽,這是什么汽車發(fā)出的聲音?看一看是什么樣的呢?

  它有什么本領?

 。ㄈ┏鍪菊n件,認知人物與車輛的關系。

  緊急的任務來的`時候這些特殊的車能幫助我們解決困難,看看他們是誰,在做什么?(看動畫視頻)

  (四)認知特殊的電話號碼:

  119、120、110

 。ㄎ澹┱J識事物之間的聯系

  師:我們在玩一個連連看的游戲,誰知道,遇到壞人打什么電話找誰呢,請小朋友連一連。(教師總結)

  結束部分:

  汽車博物館的汽車,本領真大,我們要把他們的本領告訴其他的小友。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秋風起,蟹腳癢。陽澄湖畔的兒女都知道相城區(qū)有個全國聞名的美味——陽澄湖大閘蟹。做為聞鮮長大的孩子們,饞大閘蟹,吃大閘蟹,對大閘蟹有著無與倫比的喜愛。一到大閘蟹上市的季節(jié),到處可以看到大閘蟹的美食圖片,看著真是讓人直流口水。如此讓人愛不釋手的美食吃完了的蟹殼還可以玩,真是一個讓人興奮不已的消息!作為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引導者的我,產生了引導孩子們玩一玩蟹殼的想法。蟹殼怎么玩呢?大閘蟹吃完后剩下的蟹殼里有圓圓的蟹背、三角形半圓形的蟹臍、一節(jié)一節(jié)的被吸完了蟹肉的蟹腳,這些零件怎么再利用呢?有個孩子在課間悄悄告訴我:圓圓的蟹背真像人的臉呀!于是我靈機一動:何不來變一變螃蟹人呢?為此我通過猜一猜(言語思維感受)→變一變(肢體動作感受)→玩一玩(形象操作展現)等活動步驟,努力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螃蟹人,力圖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樂趣,感受廢物再利用的美妙,激發(fā)孩子們的動手創(chuàng)意能力。讓孩子們真正地體驗作為陽澄湖畔兒女的自豪之情,感受魚米之鄉(xiāng)給大地帶來的豐厚禮物。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螃蟹殼來拼搭人物的不同形態(tài),發(fā)展幼兒動手創(chuàng)意能力。

  2、體驗運用特殊材料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重點】

  引導幼兒拼搭不同形態(tài)的螃蟹人,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難點】

  用螃蟹不同的部位來當螃蟹人的不同部位,拼搭出不同形態(tài)的螃蟹人。

  【活動準備】

  1、搜集各種清洗干凈的螃蟹殼。

  2、課件、視頻轉換儀

  3、記號筆、鞋盒蓋子(里面鋪好一層橡皮泥)、展示架(傾斜的、上面做好橫條)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仔細聽謎面,猜猜謎底是什么?(小朋友們對于謎語的興趣度還是很高的,都能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謎面)

  八只腳,抬大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教師邊說謎語邊加上給幼兒肢體動作的演示,幼兒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隨后出示螃蟹的圖片,進一步幫助幼兒梳理螃蟹的特征,明確知道螃蟹有八只腳,兩個大蟹鉗,一個圓圓的蟹背,半圓形、三角形的蟹臍。

  評析: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謎語導入猜一猜的方法,給孩子一個言語上的思維過程,幼兒通過語言的辨識,再轉到形象上的`考慮,對大閘蟹的形象特征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

  過渡:你們喜歡吃螃蟹嗎?為什么呢?(此處問題的拋出引起好多孩子的回應,現場氣氛頓時熱鬧無比。)老師告訴你們,螃蟹不僅很好吃還很好玩呢。▎栴}的峰回路轉給幼兒以莫大的好奇,孩子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老師在吃螃蟹的時候,用它的蟹背、蟹腳、蟹鉗、蟹臍啊,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螃蟹人呢!想不想看看。

  評析:從猜一猜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過渡到后面的欣賞環(huán)節(jié),孩子的積極性非常高;顒右灿删唧w的螃蟹形象轉入本次活動的中心“螃蟹人”的形象上。

  2、幼兒觀察螃蟹人的拼搭方法和不同形態(tài),播放課件

 。1)出示一個螃蟹人的圖,師:老師的螃蟹人是怎么變出來的?幼兒回答(幼兒根據自己看到的講述,能把其中的一個部位講出來是如何“變成”的。)教師總結方法

  評析:先出示了單獨的一個螃蟹人,重點引導幼兒理解螃蟹人是如何變成的,幫助幼兒轉變思維方式,感受“變”的趣味性,知道螃蟹身體上的不同部位可以變成人的各個部位,初步感受材料的特殊性。

 。2)出示三個螃蟹人的圖(超鏈接):老師還變出了許多有趣的螃蟹人呢,他們是怎么拼出來的?好像在做什么事情?他手和腳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學一學他的動作。(幼兒都很喜歡模仿螃蟹人的動作,幼兒的參與性很高)

  教師小結:這么多的螃蟹人,有的手是向上的,有的是向下的,有的腳是彎著的,有的分開的,動作都是不一樣的,只要選用螃蟹身上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拼法,那么變出來的螃蟹人樣子就不一樣,十分有趣。

  評析:從三個不同“變法”的螃蟹人,引導幼兒發(fā)現:螃蟹人的變法是多樣性的,以擴展幼兒的思維方向。

 。3)游戲:變一變螃蟹人,老師數“123,變”小朋友變成一個螃蟹人,看誰變得螃蟹人動作最有趣,變好了就不能動了。

  評析:之前都是引導幼兒思維、觀察螃蟹人的不同形態(tài),此處環(huán)節(jié)調動幼兒肢體動作的創(chuàng)意變一變螃蟹人,是對前面觀察環(huán)節(jié)的延伸,對后面創(chuàng)意環(huán)節(jié)的鋪墊。

  3、幼兒嘗試

  個別幼兒嘗試,指導幼兒觀察:他是怎么變的?用了螃蟹的哪些部位變的螃蟹人的什么?你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拼法,會選用螃蟹的什么部位?你拼的螃蟹人動作會是什么樣的呢?

  評析:將孩子的活動情況進行分析,來作為學習的對象,比老師的說教效果更好,孩子教孩子似乎更有說服力,展示孩子的活動情況時讓幼兒有一個視覺上的感受,在借鑒別人經驗的基礎上更能激發(fā)幼兒想象的翅膀。

  4、幼兒操作,玩一玩蟹殼

  師幼觀察:今天的操作材料有些什么特別?要注意些什么?

  評析:給孩子討論的機會,充分給孩子學習的主動權,使孩子樂意觀察,學會學習。很快孩子們就總結出了操作的方法及注意點。

  明白了材料上的操作方法,進而引導幼兒創(chuàng)意:你的螃蟹人在干什么?他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呢?選用螃蟹的什么部位來變螃蟹人的什么部位呢?

  評析:操作要求一改以前由教師講述的方法,在師幼互動中幫助幼兒梳理操作要求,激發(fā)幼兒的動手創(chuàng)作欲望。

  5、欣賞點評、延伸

  作品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延伸(看后面的兩個螃蟹人的作品,是網絡上的拼貼達人的作品,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課后創(chuàng)作的欲望。)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用螃蟹殼拼搭了有趣的螃蟹人,以后你可以運用生活中更多的廢舊材料來嘗試創(chuàng)作各種有趣的作品。

  評析:

  活動最后的延伸環(huán)節(jié),收集了網絡上創(chuàng)意達人的作品,給幼兒以視覺上的強烈刺激,孩子們發(fā)現還有更多的拼搭方法,拼出的作品如此出色,好多孩子都不由自主發(fā)出了贊嘆聲,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美術:《有趣的螃蟹人》素材源自今年網絡上盛傳的搞笑圖片,有許多網友創(chuàng)意設計出了造型可愛的用螃蟹殼塑造的人物形象,其造型新穎、可愛、生動、搞笑,看到如此作品,不禁感嘆人類智慧的獨到之處。與此同時,讓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也忍不住想到:如何將如此好玩的作品設計成教學活動,讓幼兒也感受下人類智慧的聰明呢?讓孩子們也感受下用特殊材料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呢?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翻看整個流程里自己的活動設計教案足足有七八份,進行了多次修改。選定了素材,如何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是每個教師所必須深思的。首先,擺在眼前的問題——螃蟹殼,此類物品既粘不住,又擺不牢,又立體,如何展示幼兒的作品?是個難老大。本次活動共經歷了幾個歷程:(1)孩子們用蟹殼在紙上擺了由教師在視頻下展示,發(fā)現待老師選好了幾份作品欣賞時,由于蟹殼很相像,孩子們并不能快速精準地認出自己的作品,這樣孩子們就無法介紹自己的作品,由教師來評價顯得有些被動;(2)孩子們在kt板上拼好了自己端到視頻下欣賞和介紹,但kt板較滑孩子在端上來的過程中,蟹殼容易滑動破壞了搭好的畫面;(3)用拍照片的方式來展示孩子們的作品,但由于孩子們的拼搭速度的不同,教師都拍完孩子的作品時,其他孩子的等待時間就比較長了。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最后由老師提出:用橡皮泥鋪在皮鞋蓋子,再將蟹殼嵌在橡皮泥里,這樣蟹殼就不會掉下來了,放在視頻下欣賞足已。然大家精益求精的精神十分可嘉,既然都不會掉了,能不能全部展示出來呢?為此,大家又進行了激烈的研討:鋪上橡皮泥的皮鞋蓋子又重又厚,展示在什么地方呢?最終大家決定:用kt板切成的四個細條重疊黏在畫架上,做成了人工展示架,鞋蓋斜靠其上,整個效果十分好,再次感嘆人類無盡的智慧!

  解決了難老大,接下來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先由謎語導入,給孩子以思考的空間,加深對螃蟹的認識,再欣賞老師的作品。我不想設計成完全由老師傳授的形式,意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幼兒來感受和領悟拼搭螃蟹人的要領和技巧。為顧及全體幼兒的差異性,設計了一個個別幼兒試拼的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個別幼兒的拼搭來給全體幼兒一個直觀的操作界面,梳理經驗的同時激發(fā)幼兒動手的欲望。還設計了變一變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是螃蟹人”,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進一步加深幼兒對人物動作、形象的理解,操作欲望更強了。

  雖然整個活動設計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但相信經過此次活動的磨練,讓自己在設計、組織活動時考慮問題會更詳細周到些,希望自己處處做個有心人,耕耘好自己的幼教天地。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熟悉故事中的角色關系,理解朋友間要相互關心的內容。

  2、通過傾聽故事以及交流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3、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胖胖豬感冒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封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這是誰呀?對,是小豬,他叫胖胖豬。(跟胖胖豬打招呼)你們看,胖胖豬怎么啦?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師:胖胖豬感冒了,他心里怎么樣。

  二、師幼邊觀察圖片變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1、胖胖豬感冒了,他心里很難過。這時,看看這時誰來了?(小松鼠豆豆)小松鼠豆豆來到了胖胖豬的家,他看到什么?他會怎么做呢?小松鼠豆豆幫助胖胖豬的家整理得干干凈凈,胖胖豬心里覺得怎么樣?

  2、看看誰又來了?(小鳥菲菲)小鳥菲菲會怎么幫助胖胖豬呢?胖胖豬聽到了朋友送來的美妙的歌聲,他心里會怎么樣呢?

  3、還有誰回來找胖胖豬玩呢?原來是蝴蝶麗麗和他的好朋友們。他們會怎么幫助胖胖豬呢?我們一起來看。

  三、介紹故事名字,回憶故事內容。

  1、介紹故事的名字。

  2、回憶故事內容:是誰生病了,是誰來看望胖胖豬呢?他們?yōu)榕峙重i做了什么事?(幼兒自由講述聽到的內容)

  四、師幼一起觀察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五、經驗遷移,引出話題“怎樣關心生病的朋友或者家人?”

  師:在胖胖豬感冒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們都來幫助了他。相信在這些好朋友的幫助下,胖胖豬的病一定會好起來的。

  師:你生過病嗎?生病了有什么感覺?

  師:你生病的時候,你的家人、好朋友是怎么關心你的?如果你有一個朋友或者親人生病了,你會怎么做呢?為什么?(先討論,后講述)

  六、結合故事以及幼兒的談話,教師總結怎樣關心生病的朋友與親人。

中班教案 篇6

  層次目標:

  一級目標:了解都有哪些蛋及外形、顏色,并通過比較進行區(qū)分。

  二級目標: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三級目標:能夠充分運用操作材料自主游戲。

  具體活動:

  1、賣蛋、品嘗蛋制品、蛋殼粘貼、欣賞蛋的孵化過程圖

  區(qū)域準備:

  雞蛋、鴨蛋、鵝蛋、鴿子蛋、鵪鶉蛋的實物、還有平常生活中沒有的蛋圖片:鱷魚蛋、烏龜蛋、恐龍蛋、蛇蛋的圖片,碾碎的蛋殼、膠水、顏料、記號筆、紙等。

  區(qū)域預測:

  1、幼兒很喜歡操作游戲,并且會和同伴合作的很愉快。

  2、由于操作活動面比較大,教師如何更好的疏導和指導是需要重視的.。

  3、幼兒會將自己制作的東西送給其他區(qū)角的小朋友,共同分享。

  區(qū)域對策:

  1、對幼兒操作中的閃光處進行及時鼓勵,以提升他們游戲的熱情,并感染周圍同伴。

  2、具體活動有側重點的進行定位,其他的幾個內容為輔。可將當天開展的重點多做介紹宣傳,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幼兒這種分享的意識值得表揚,但要定下規(guī)則,東西拿出去要記得拿回來,在整理材料的時候才不會亂。

  反思:

  幼兒對各種蛋,大多數幼兒都能按類來分,有的幼兒是按著蛋的大小來進行分類的,有的幼兒是按著顏色來進行分類的。有的幼兒對老鷹蛋、丹頂鶴蛋的圖片有些分不清,需要圖片的對應才能將它們區(qū)別出來。幼兒在用蛋殼來拼圖時,有的幼兒能將大快的蛋殼壓碎,再進行粘貼,有的幼兒,不知道把蛋殼壓碎,那么大的蛋殼,粘貼效果是非常不好的。但他們在進行游戲時,大多數幼兒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玩后能主動的將各種材料分類擺放整齊,只有個別幼兒不知道玩完,要和大家一起把各種物品來擺放好。這還需進行強化訓練。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對話主動表達并與成人交談,學說完整句。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幼兒自制的電話

  活動過程

  1、學習打電話(集體教育)。

  (1)觀察模仿教師打電話!拔,您好!我是陳老師,請您幫我找×××接電話好嗎?”×××接電話(教師替代)。“您好!您是×××嗎?我是陳老師,今天下班后您能來我家嗎?”:好的,歡迎您。“再見”。

  (2)教師給幼兒打電話,讓幼兒學習如何接電話。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嗎?”幼兒在實踐中學習一問一答的語言,練習使用簡單句。

  (3)幼兒二人一組練習打電話。

  教師幫助幼兒學習一問一答的'對話。練習主動與人交談。主動發(fā)問,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游戲區(qū)內自由“打電話”。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知道綠色是青蛙生存的保護色。

 。.了解動物的衣服有保護作用。

 。.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青蛙頭飾、 故事磁帶《青蛙的.衣服》、 彩筆、掛圖《動物的衣服》

  活動過程:

  一 、 猜謎導入。

  1.情景創(chuàng)設:“篤篤篤!”什么聲音?(敲門聲) 你們知道外面來的是誰嗎?我這里有一個謎語,看你們能否猜出來,“身穿綠棉襖,唱歌呱呱叫,蹦跳捉害蟲,豐收里功勞。”孩子們猜謎(青蛙),師開門因迎客人,一名幼兒戴著青蛙頭飾來到活動室。(對話略)

 。.觀察青蛙的衣服,重點突出綠色和黑斑。

  二、聽錄音故事《青蛙的衣服》。

  三、引導幼兒討論:小青蛙為什么捉不到害蟲?

 。.小青蛙穿上漂亮的衣服,害蟲為什么馬上就逃掉了?

 。.小青蛙為什么只有穿上綠色衣服,才不會被大灰狼發(fā)現?

  3.了解綠色是青蛙的保護色。

  四、出示掛圖《動物的衣服》,請幼兒觀察畫面。

  組織幼兒討論:動物的衣服是動物的保護傘。

  五、請幼兒說說我們生活中穿著的衣服具有的保護作用。

  提示幼兒:解放軍叔叔穿的迷彩服和防彈衣具有保護作用;醫(yī)院里醫(yī)生穿著無菌服裝,很有作用;交警叔叔的衣服晚上放光,以免被車撞倒;……

  六、游戲“我們都是小青蛙”。播放歌曲,幼兒模仿青蛙舞蹈:唱歌、跳舞、蛀蟲。

  七、請幼兒給青蛙穿上綠衣服。(播放輕音樂)

  1.情景創(chuàng)設:一幼兒扮演一只沒穿衣服的小青蛙,蹲在地上哭。師提問:小青蛙遇到了困難,我們應該怎么做?(幫助它)

 。.請幼兒給小青蛙穿上綠衣服(添綠顏色)。

  八、游戲“青蛙回歸大自然”。

 。.對孩子進行環(huán)保教育,愛護青蛙的教育。

 。.把畫好的青蛙送到事先準備好的“莊稼地”里。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耳朵的作用,懂得保護耳朵。

  2、聆聽各種東西發(fā)出來的聲音,并能用語言表達。

  3、學習保護耳朵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音樂、嘈雜的聲音音頻、課件、眼罩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教師請一個幼兒上來,并戴上眼罩,教師請在座的一個幼兒喊他/她的名字,請戴眼罩的幼兒猜猜是誰在叫他/她。

  小結:我們的耳朵長在我們頭的兩側,它的主要作用是聽聲音。

  二、了解耳朵。

  ——師:耳朵和眼睛、嘴巴不一樣的地方是:眼睛和嘴巴能閉起來,耳朵可不行。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聲音,耳朵都能聽得見。

  ——教師播放音樂和嘈雜的聲音音頻讓幼兒聽,并問他們喜歡哪個聲音?不喜歡哪個聲音?原因是什么?(讓幼兒積極回答)

  ——有些聲音很吵,不好聽,我不想聽,我們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回答,例如:用手捂住耳朵等等)

  ——我們想聽美妙的音樂,可是又不能影響別人,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回答:把聲音調小、戴耳機等)

  ——我們的耳朵還能為我們預知危險,當我們在路邊行走,聽到后面有汽車喇叭的`聲音,我們要趕緊讓路,靠路邊行走。

  ——師:聾啞人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他們之間的交流只能用手語來實現。

  小結:我們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五官之一,沒有了耳朵,我們將聽不見任何的聲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

  三、學兒歌。

  ——師:大家都知道了要保護我們的耳朵,那應該怎么保護它呢?(教師表揚幼兒的發(fā)言并做小結)保護我們耳朵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隨便挖耳朵。

  ——教師用歡快的節(jié)奏念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邊打節(jié)拍邊念兒歌。

  活動應變 游戲導入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讓幼兒戴上眼罩,教師敲打樂器,讓幼兒通過聲音辨認樂器。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手語或手語歌,激發(fā)對聾啞人的關愛之情。

  區(qū)角活動 益智區(qū):投放一些簡單的樂器或者自制的樂器和眼罩,讓幼兒玩“用耳猜物”的游戲。

  語言區(qū):投放幼兒圖書讓幼兒閱讀。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主題展示區(qū):貼上如何保護耳朵的圖片。

  家園同步 請家長回家后跟幼兒玩一些聽力類訓練的游戲。

  隨機教育 引導幼兒區(qū)別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

  相關鏈接 學唱《感恩的心》并學習用手語表現歌曲。

中班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例1、例2,練習十第1題、第2題教學目標:

  1、認識11~20,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2、認識計數單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個位”教學重點: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位置值的概念

  教學準備:幻燈片、計數器、學生準備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慌笥眩ǔ鍪净脽羝禾菍殻シ乓魳贰兑荒昙墶罚?/p>

  師:你能做到嗎?

  師:糖寶最喜歡吃葉子了,我們來幫他數數吧!學生數,師依次出示1~10

  師:還有一片葉子,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比10大的數(板書11~20各數的認識)

  二、互動新授

 。ㄒ唬┙虒W例1

  1、初步認識“十”

  幻燈片出示一堆小棒

  問:你能幫糖寶悄悄地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數

  問: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數的?抽生回答

  師:聰明的糖寶說1根1根的`數太麻煩了,看我把10根小棒捆成了1捆(師幻燈片演示捆小棒),以后我只要看到這樣的1小捆小棒我就知道是10根了。

  抽生回答(板書10個一)

  問:我們知道1根小棒是1個一,2根小棒是2個一,3根小棒是3個一,那么這10根小棒是多少個一呢?

  抽生回答(10個一)

  師:那么這一捆里有多少個1?也就是說這一捆是多少個十?抽生回答(這一捆里有10個一,這一捆是1個十)

  師:現在請同學們也數出10根小棒,把它用橡皮筋捆起來生動手操作

  師舉起1個同學的小棒問:這1捆是多少個十?抽3個學生回答

  2、學習例1

  幻燈片出示1捆小棒加1根小棒

  問:這一共是多少?生答11根

  問:你是怎么數出來的?抽生回答,評析

  引導學生理解并板書:1捆小棒就是1個十,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十一11

  齊讀十一(兩遍)問: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認識了數字11,那這

  又是多少呢?(幻燈片出示1捆小棒加3根小棒)

  學生數后抽生回答板書: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十三13齊讀十三(兩遍)

  師:現在你能像老師一樣用你的1個十和其他的小棒再擺一些比10大的數嗎?擺的時候想一想你用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得到了十幾。抽生回答自己擺的數,師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11~20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11~20,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吧

  。齊讀

  3、游戲“幸福拍手歌”

 。ǘ┙虒W例2

  1、認識計數器

  師:剛才我們用小棒擺出了11和13,其實還可以用計數器來表示。師拿出計數器,引導學生觀察“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2、用計數器表示數

  幻燈片出示例2第一幅圖

  師邊示范撥珠邊講解:在十位上撥1顆就表示有1個十,在個位上撥1顆表示有1個一,寫的時候十位上有一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個位上有5顆,就在個位上寫5,讀作十五.

  問:這又應該怎么撥呢?幻燈片出示例2第二幅圖

  抽生問答師引導學生撥珠:這里有2個十,我們就先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表示2個十,個位上沒有,我們就不撥。寫的時候十位上有2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2,個位上沒有珠子,我們就在個位上

  用0占位,讀作二十

  問:這又應該怎么撥呢?誰再來教教大家

  抽生上臺示范撥珠師引導:這里十位上1個十,我們就先在十位上撥1顆珠子,表示1個十;個位上有3個一,我們就在個位上撥3顆珠子,表示3個一。寫的時候十位上有1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個位上有3顆珠子,我們就在個位上寫3.

  3、學生用計數器表示數

  問:你還能在計數器上表示出11~20中的哪些數呢?撥的時候想一想:先在十位上撥1顆表示什么,再在個位上撥幾顆,表示幾個一,讀作多少

  學生自己動手撥一撥,同桌內一人撥一人說

  抽生上臺展示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填一填(練習十:第1題)

  幻燈片出示題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2、看圖寫數(練習十:第2題)

  幻燈片出示題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綜合教案:數守恒_中班綜合教案07-13

中班教案:魔法學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體育教案:椅子游戲_中班體育教案07-07

中班綜合教案:大南瓜_中班綜合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