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2 09:46:01 教案 投訴 投稿

中班科學教案【合集】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合集】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的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

  2、透明塑料杯若干,透明礦泉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的形式,變出三原色。

  1、老師演示小魔術。

  2、幼兒玩變魔術的游戲。

  3、進一步認識三原色。

  4、揭示變魔術的秘密。

  二、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1、老師演示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兩個孩子演示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3、全體幼兒操作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4、總結,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三、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從吃的.方面、穿的方面、從周圍環(huán)境觀察有顏色的物品,正是有了這些漂亮的顏色,我們的生活才會這樣美麗,才會這樣豐富多彩。

  活動延伸:

  孩子們,咱們今天就玩到這兒,帶著咱們編出的漂亮顏色,回你們的活動室,把它放到區(qū)角里,用它來畫美麗的春天。

  教學反思:

  顏色的變化是所有幼兒都十分感興趣,要充分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愿望。要多準備幾套顏色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獨立操作。調色游戲可繼續(xù)在區(qū)角內玩,可引導幼兒注意同樣用兩種顏色調出的新顏色,深淺卻不完全一樣,激發(fā)幼兒多次嘗試變色,如有新發(fā)現就記錄下來?稍趨^(qū)角中讓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探索色彩對對碰的變化。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ń處煋u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里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谡l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劭偨Y: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后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ǔ鍪敬蟮氖痉墩{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并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么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并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5、引導幼兒發(fā)現并記錄

 、偎{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后把你們的發(fā)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ㄓ變鹤杂蛇x材操作并記錄)

 、谧兂隽耸裁?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劢處熆偨Y: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游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么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

 。惤约眩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及要求:

  1、讓幼兒在玩水中感受水的特性。

  2、引導幼兒觀察水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發(fā)現影響其變化的因素。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水,水的環(huán)保等方面的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玩水,啟發(fā)幼兒了解水的特征。

  教學難點:

  幼兒知道水的三態(tài)變化,以及引起發(fā)生變化的因素。

  教學準備:

  1、臉盆10個,不同形狀的'瓶子若干,扎了眼的塑料袋若干,毛巾20條。

  2、牛奶、水各一杯。

  3、操作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三個。

  4、投影儀一臺,幻燈片4張。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引題

  教師出謎語:手抓不起,刀切不開,早晨起來洗臉洗手需要它。

 。ㄖi語:水)

  2、聽錄音(水流)

 。1)這是什么聲音?(水流動的聲音,學學:叮咚叮咚,嘩啦啦,雙擺手)“那今天呢,老師就領著小朋友們來玩水”。

  二、基本部分:

 。1)啟發(fā)幼兒感受水的特性。

  水流到了江河上,流開小溪上,流到池塘里,那么,水它有沒有形狀?

  1、實驗:水會流動。

  (1)讓幼兒動手自由嬉水(用教師提供的各種小瓶,扎了眼的塑料袋),讓幼兒自己感受水的一些特性。

 。2)要求幼兒在嬉水時把衣服袖子拉高,隨時用毛巾把手擦干凈。

  (3)提問:①小明捧一捧水,水會在你手心里嗎?(不會)

  ②用手抓一抓,抓得住水嗎?(抓不住)

 、塾盟芰洗b水,水會怎么樣?(流到了臉盆里)

  ④水是什么形狀的?

 。4)總結:水是會流動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集體說兩遍)

  2、實驗:水沒有固定形狀。

  (1)請幼兒用教師提供的各種嬉水工具盛滿水,讓幼兒自己感受和體會水的形狀。

  (2)要求幼兒在自己實驗后,把手隨時擦干。

 。3)提問:①水裝到臉盆里是什么形狀?(臉盆的形狀)

 、谒b到塑料袋里是什么形狀?(塑料袋狀)

 、鬯b到瓶子里是什么形狀?(瓶子的形狀)

  12下一頁

 。4)總結: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幼兒說兩遍)

  3、實驗: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的液體。

 。1)教師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仔細觀察,再讓個別幼兒上來嘗一嘗,聞一聞,然后扔兩塊小石頭放到兩個杯子里,讓幼兒觀察。

 。2)提問:①哪杯是水,哪杯是牛奶?為什么?②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嘗、聞)

  ③你能從哪個杯子里看見剛才的小石頭?

 。3)總結: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要求幼兒說兩遍)

  總結水的特性:水是會流動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

  4、實驗:水的三態(tài)變化

  (教師出示鐵架臺,酒精燈,燒杯等)

  把決塊放在燒杯里用酒精燈加熱,讓幼兒仔細觀察,冰塊加熱后,化成水,水再加熱會變化水蒸氣。

  總結:水受熱變成汽,遇冷變成冰。

 。ǘ┧挠猛

  1、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發(fā)現,什么事、什么時候、什么東西都需要水?

 。ㄏ词、洗臉、灑水、入廁、拖地、擦桌子等)

  教育紀兒節(jié)約用水

 。1、關水龍頭;2、洗手時不能開太大)

  教師講小故事:“一位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小水滴叫他回來,他也沒有聽到,小水滴傷心地在哭泣”。

  提問:我們怎么來幫助小水滴,不讓他傷心?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想法,并過渡到故事中,小水滴笑了,夸我們是能干的小朋友。

  (四)、看幻燈片

  (1)讓幼兒觀察。小紅洗四塊手捐,分別放在圖上的四個地方,哪個手捐干的最快?為什么?

 。2)啟發(fā)幼兒知道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

  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透明的會流動的液體,水受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變成冰塊。

  2、聽音樂,《洗手絹》

  師:“咱們今天認識了水,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手絹洗干將,晾到院里最容易干的地方。”

  3、聽音樂,出活動室。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孩子觀察、比較和探究的過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質的溶解現象,了解溶解這個詞的含義。

  2、通過幼兒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培養(yǎng)傾聽他人的能力。

  3、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次性杯子、綠豆、米、鹽、糖、果珍、攪拌棒

  活動過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做一個有趣的`游戲。

  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摸一摸,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東西,請吧。

  2、幼兒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大家輕輕地走回來,坐好,乖。誰愿意舉手告訴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膽猜測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師:猜猜,這些東西分別放到水里會怎樣?

  老師:到底會怎樣呢?我們等會再試試,F在請小朋友看看老師這杯水里有什么東西?

  2、老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嘗一嘗,誰愿意來試試。好,你來!

  一名幼兒上來嘗水的味道。

  三、幼兒大膽操作嘗試,驗證自己的猜測

  1、教師請幼兒自己嘗試探索,讓這些材料融解,如果鹽暫時溶解不了,我們請小木棒來幫幫忙,幫我們攪拌一下,看看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個別交談。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把桌上的東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來,哪些取不出來了。

  3、幼兒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做完了的小朋友誰來講一講,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教師小結

  1、老師:這些東西躲到水中了,我們把這個現象叫什么?剛才非非說的是對的,它們都被水溶解了。這些水時間長了會變質,顏色會發(fā)生變化?到底會怎樣呢,我們把它們放到陽臺上去,過幾天再去看看有什么變化,好不好?

  幼集體:好!

  2、帶幼兒到陽臺上擺放水杯,活動結束 。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實驗材料:有蓋的罐子若干、黃豆報紙米粒碗勺等

  2、實驗記錄:記錄單、繪畫方式記錄

  3、時間安排:20——30分鐘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裝有東西的罐子,搖一搖。

  T、咦,怎么回事?猜猜這個罐子怎么會發(fā)出聲音?

  C、有東西。

  T、有什么東西呢?

  2、幼兒猜想,大膽表述

  3、介紹制作材料:黃豆、報紙、米粒

  T、選擇一種材料裝入罐子,蓋上蓋子,聽聽是什么聲音?要求裝時小心,不把材料灑出來。

  4、交流記錄:

  T、你用什么材料裝進去,發(fā)出什么聲音?

  5、游戲:我們一起搖一搖。請幼兒搖動罐子,聽聽聲音一樣嗎?為什么?幼兒了解裝的東西不一樣,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6、幼兒再次操作,再次記錄,做個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罐子,裝不一樣的材料。再次提醒幼兒操作時不把材料灑出來。

  7、活動交流:展示幼兒記錄,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明白了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顒又校恳幻變憾急憩F的積極,能充分與老師互動,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在體驗游戲環(huán)節(jié)、在討論等環(huán)節(jié),教師積極鼓勵幼兒參與各種活動并及時給予表揚,保證了每一名幼兒都能快樂地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不足之處:有幾個幼兒不夠大膽,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是太強,還需在今后的活動中加強鍛煉。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加認知活動,能用聞、看、觸摸的方法認知草莓的形狀、顏色及內外結構特征。

  2.幼兒能仔細觀察、大膽操作,樂意積極講述自己的發(fā)現和看法。

  3.學會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新鮮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圖片一張,塑料小刀,餐盤,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師一名。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猜水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來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蘋果·······

  師:可是老師今天只帶了一樣水果來,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歡吃,下次老師再帶其他的水果來好嗎?

  幼:好。

  師: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嗎?

  幼:想。

  師:它呀紅果果,麻點點,咬一口,酸又甜。(邊說邊將遮蓋住的草莓讓幼兒聞一聞)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圖片的一角,引導幼兒猜出草莓)

  師:對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認識草莓

  1.觀察圖片,說說草莓是什么顏色的?看起來像什么?

  師:草莓和我們小朋友剛剛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區(qū)別呢?

  幼: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

  師: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來像愛心,香蕉像彎彎的月亮。

  ········(引導幼兒說出它們喜歡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區(qū)別)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認知:

  (1)觀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師:我們來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許多黃色的小點,還有黑色的。

  師:恩,這些黑色的、黃色的小點都是草莓的種子,就是老師剛才在謎語里講到的麻點點。

  師:接下來,我們摸一摸草莓,告訴老師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幼:XXXXXX

  師:草莓很嬌嫩,所以大家要輕輕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導幼兒使用塑料刀對草莓進行橫向、縱向的分切)

 。3)幼兒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內部結構,個別進行發(fā)言。

  師:我們的小朋友切開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條白色的線。

  師:謝謝你得分享。這條白色的線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厲害。它呀連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種子,就是那些小點點,給它們輸送營養(yǎng),然后草莓酒一點點的長大了。

  三、體驗活動

  1.談一談,說一說

  師:你們想吃草莓嗎?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品嘗吧。(讓幼兒集體去洗手,將洗干凈的草莓發(fā)給幼兒品嘗)

  師:草莓好吃嗎?

  幼:好吃。

  師:那我們來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紅艷艷的、香甜可口·······

  師:剛剛我們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這樣直接吃,還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師:哇,小朋友說了這么多,老師今天也帶了材料,想教小朋友們做一樣美味的東西,看(將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現給大家),知道我們要做什么了嗎?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師將裝在餐盤內的切片面包、小沙錘、小砂罐,草莓分發(fā)給幼兒),小朋友們先不要自己弄額,等一下我們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師:現在我們小朋友們中間都放著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們要有好合作額。首先,我們把草莓放入砂罐內,用砂錘把草莓搗碎,然后舉手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們加入蜂蜜,最后我們用小勺子把草莓醬均勻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師這樣切開,變成三角形的形狀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塊(和配班老師一起幫助幼兒操作),開動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瓶子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征(大小、有無羅紋),選擇合適的蓋子匹配。

  2、能積極嘗試擰緊瓶蓋,獲取擰、按的技能,發(fā)展手部動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小鹿媽媽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小鹿媽媽準備帶小鹿去郊游,準備了很多的東西放進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蓋子全亂了,這該怎么辦呢?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幫助小鹿媽媽的方法。

  3、提問:沒有蓋子,會帶來哪些不方便呢?

  4、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5、師:沒有蓋子,瓶子里面的東西會掉出來,會被弄臟,吃的東西就會變得不衛(wèi)生。

  6、師: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鹿媽媽吧!

  二、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根據瓶子瓶口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蓋子。

  1、教師出示小鹿媽媽的瓶子,以及各種不同的蓋子,幼兒觀看。

  2、請個別幼兒根據不同的瓶口,挑選合適的蓋子。(塑料瓶、玻璃瓶……)

  3、教師進行檢查、講解,幼兒傾聽。(如塑料瓶配塑料的瓶蓋,紅酒瓶可以配木塞瓶蓋,玻璃瓶可以配金屬材質的瓶蓋……)

  4、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合在一樣才能蓋上。

  三、組織幼兒根據瓶蓋的特征,嘗試將瓶蓋擰緊、蓋緊。

  1、師:在擰、按的時候要把瓶口和瓶蓋蓋緊,這樣里面的東西才不會漏出來。看,這個瓶子的蓋子怎么樣?誰來試一試。

  2、邀請個別幼兒上前蓋緊瓶蓋。

  3、請幼兒介紹自己蓋瓶蓋的.方法。

  4、教師重點介紹擰的方法,發(fā)現瓶口和瓶蓋上都有羅紋,所以要用擰的方法。

  5、教師介紹按的方法,沒有羅紋,需要按,按的時候要用點勁,按按緊。

  6、組織幼兒再次根據提供的材料來練習擰和按的技能,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四、結束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師:你們幫助了小鹿媽媽,它可高興了,想邀請你們一起去郊游呢!

  2、播放音樂,組織幼兒一起跟隨音樂律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糖、鹽、味精若干; 一次性杯子(裝有清水); 雞蛋一人一個;毛巾 ;課件《淹不死人的死海》;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觀察物體“沉與浮”的現象

  1、感知物體的“沉”和“浮”的現象

  師:小朋友們, 你們看看,老師今天準備很多東西,我請幾個小朋友們來幫我把它們放進水里,看看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

  2、教師小結:對了有些東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東西放在水中是浮起來的。

  二、 變魔術“雞蛋浮起來”

  1、雞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師:那雞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還是浮起來的呢?好,有不一樣的答案,那老師請小朋友自己試試看。

  2、幼兒將雞蛋放入裝有水的一次性杯子里實驗,發(fā)現實驗結果。(幼兒操作,發(fā)現實驗結果。)

  師:剛剛小朋友都試驗了,誰能告訴老師,你的雞蛋放入水中怎么樣啦?

  師小結:雞蛋在水里是會沉下去的

  3、變魔術“雞蛋浮起來了”

  教師出示一份水,放入雞蛋,雞蛋浮起來了。

  師:現在我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要注意看哦!咦?我的雞蛋怎么樣啦?猜猜為什么雞蛋放入這個水中會浮起來呢?”

  4、嘗試(加入)不同的材料觀察雞蛋(在水中)的現象

 。1)幼兒猜想并記錄猜想結果。

  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老師在水里加了一種神奇寶貝,到底是什么,是鹽、是糖還是味精呢?現在就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記住每種顏色杯子只加一種材料,攪拌溶解后再加入雞蛋,看看到底是哪種材料是神奇寶貝。

  實驗后講述:現在請小朋友放下手中的材料,誰能告訴老師,你在水里加什么杯子顏色的材料,你的`雞蛋怎么樣了?”

  加強鞏固:請幼兒將幼兒將雞蛋按照加的的材料進行分類。

  實驗得出結論:在水中放入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蛋浮起來。

  三、(結合課件了解)死海的秘密

  1、觀看課件,了解死海能使物體漂浮的成因。

  師: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那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完后提問:死海為什么能讓人浮起來啊?

  師:死海的鹽含量很高,可以讓東西浮起來。

  四、活動延伸

  師:好,今天我們用生的雞蛋放入加鹽的水里會浮起來,那熟的雞蛋會不會浮起來呢?請小朋友回去后自己試驗一下,好不好?明天來告訴老師。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初步認識沙子和石頭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頭是多種多樣的。

  2、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發(fā)現沙、石的用途以及它們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3、學習用沙、石來表現各種造型,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知道準備:

  1、平時散步、參觀、春游及秋游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用沙、石做的各種建筑,看石人、石馬、石子路,看工人用水泥、沙子造房子,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2、游戲中讓幼兒玩沙,科學桌上放置幼兒撿的'各種石頭。

  物質準備:每人一塊石頭,每組一個盆,放上水,供給幼兒的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石頭,黃沙(粗的和細的),玩沙工具若干,有關石頭建筑的圖片,沙盤兩個(分別裝干沙和濕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頭和一盤沙,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教師引導進行探索活動,師生共同討論,形成初步概念。

  1、探索活動:沙、石的由來。

 、盘岢鰡栴},讓幼兒討論,“是先有石,還是先有沙?”

  ⑵做沙、石的實驗。

  將一團捏在一起的濕沙,用吹風機吹,觀察其變化。

  教師小結:小球上的沙,由于濕度的變化和擠壓,可變成巖石,而在巖石經過風吹、日曬或水浪的沖擊可變成大石頭。大石頭可在變成小石頭,小石頭可變成粗沙。粗沙進一步又可變成細沙。所以,可以說沙是石頭變的,石頭也是由沙變的。

  ⑶讓幼兒再次做上述沙、石實驗,驗證是否正確。

  2、探索活動:認識石頭。

 、抛層變鹤约和孀约旱氖^(每人一塊,顏色、大小、形狀不一),

  ⑵啟發(fā)提問:

 、 石頭是什么樣的?(硬硬的)

 、 摸上去有什么感覺?(粗糙、光滑)

 、 你手里的石頭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 把石頭放在水里看看有什么變化?

  ⑶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形成認識:

  “你聽了其他小朋友的發(fā)言,你發(fā)現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石頭是多種多樣的,顏色有……,形狀有……)

  教師小結石頭的特征。

 、扔懻摚菏^有什么用?

  鋪路、鋪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橋和石凳、石欄桿(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看),還可用來做工藝品。

  教師小結得出結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石頭。

  3、探索活動;認識沙。

 、耪堄變旱酱笊潮P了玩沙。

  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與石頭有什么不同?

 、谱層變和娓缮澈蜐裆场

  教師提問:感覺有什么不一樣?你發(fā)現了什么?(干沙捏不攏)

 、墙o幼兒看各種不同的沙子。

  讓幼兒觸摸粗沙、細沙,問他們有什么不同感覺。

 、扔懻摚

  ① 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沙子?(土地上、海邊、電視上的大沙漠里……)

  ② 沙子有什么用?能為人們做些什么?(造房子、給小朋友玩建筑游戲……)

  幼兒創(chuàng)造性活動請幼兒集體用沙子和石頭來建筑美麗的公園(分成小組進行)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7-02

中班科學教案07-20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18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9-04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9-06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03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9-03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9-1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