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4 15:54:40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5篇[精選]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樹問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5篇[精選]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例一及相應練習

  教材分析:

  本冊《數學廣角》主要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想方法。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植樹,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段(間隔),由于路線的不同、植樹要求的不同,路線被分成的段數(間隔數)和植樹的棵數之間的關系就不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等等,它們中都隱藏著總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問題,我們就把這類問題統(tǒng)稱為植樹問題。在植樹問題中“植樹”的路線可以是一條線段,也可以是一條首尾相接的封閉曲線,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等等。本節(jié)課著重研究直線上植樹的一種情況(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設計理念:

  自主探索,凸顯學生個性;合作探究,構建和諧課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性: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fā)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guī)律。

  3.能夠借助圖形,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紙條、表格、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激趣導入

  1、活動交流

  師:同學們,我知道你們都聰明、好學、上進。今天我很高興能與大家一起探索數的奧妙,你們歡迎嗎?

  謝謝你們的掌聲。下面請大家伸出你們懂事的雙手,讓老師看一看,可以嗎?

  大家認真地看一看,將來我們就是要憑借這一雙手,創(chuàng)造我們的幸福生活。

  同樣也是這一雙手,還藏著很多數學奧秘,你們想知道嗎?

  2、教學“間隔”含義

  師:看著老師舉起的這只右手,你們看見了幾個手指?

  學生齊說:“5個手指頭”。

  師:很好。你們再看看,這5個手指間有幾個空格?

  生:4個

  師:很好!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空格”叫做間隔(板書)。

  大家再仔細觀察自己的手,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那么,4個手指間有幾個間隔呢?3個手指,2個手指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你們發(fā)現手指數與間隔數的規(guī)律了嗎?誰能勇敢地站起來告訴老師嗎?

  答案:手指的個數比間隔數多“1”或間隔數比手指少1。

  3、導入課題

  實際生活中的“間隔”隨處可見,比如,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個間隔。

  今天,我們就以植樹為例,一起來探索數學里間隔的奧秘。(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課前導入這一部分,學生配合的比較好。而且學生之間發(fā)現“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聯系”,這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在這覺得這樣是不是有點多余?墒俏矣钟X得這里,讓學生初步的感知這一數量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一個鋪墊作用。想想也有此理。

  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1、創(chuàng)設情景(課件出示)

  師:我們學校為了進一步美化校園環(huán)境,準備在學校門口這條路的一

  邊種上白樺樹。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學校打算怎么種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要求吧!

  2、理解題意

  [出示要求]:我們學校準備在學校門口長100米的這條路一邊種上白樺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請問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我想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從這份要求,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同學們可以小聲交流一下,然后把你們交流的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樹)。

  師:兩端都栽你們怎么認為的呢?

  指名說一說,然后師實物演示。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告訴你的同學嗎?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歸納小結。(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五米,每兩棵樹的距離都相等,兩棵樹之間的間距是5米)

  師:好,你們能幫幫老師算一算,學校需要準備多少棵樹苗呢?

  3、自主探究

  生:自由做題

  師:指點幾個學生上臺板演。同學們做完了嗎?我們看同樣的要求卻出現了不同的答案。你們同意哪個呢?那學校究竟該買多少棵樹苗呢?是20還是21……

  這個環(huán)節(jié),不知是不是學生基礎比較差,還是……我從學生的'小組中發(fā)現只有一種答案沒有別的,別的就是很離譜的過程。這里學生只知道100/5=20(棵)這一答案。這樣使我在講時就有點難。

  師:這樣吧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聽清楚要求:利用你們準備的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一條線段來代表100米的小路,用你們喜歡的圖案表示樹。把你們小組的想法在紙上畫一畫。(小組活動)

  4、匯報交流,展示思路

  師:同學們,你們探究出結果了嗎?

  生:畫線段的方法

  生:擺火柴的方法……

  師:初步推出棵數=間隔數+1(板書棵數)

  這里學生們有一部分的學生知道通過擺一擺的方法去探究出實際需要21棵。但是沒有學生知道用線段來畫,許多的學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做。我在想是不是我講解不清楚,可是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通過擺一擺得出這個規(guī)律呀。這可能對學生了解不夠深吧。也許該用更簡單的方法去授課。用20米長的小路,也許會有更好點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

  1、探索規(guī)律

  學生匯報,師也同時在黑板具體教學擺一擺及畫線段圖的方法。進一步理解間距、間隔數

  師:學生都表現的不錯,我們再來看一下這種規(guī)律發(fā)現過程。這是一條100米的小路,學校要求兩端都栽,我先在一頭栽上一棵樹,隔5米栽一棵,隔5米栽一棵。現在是幾棵樹,幾個間隔,現在呢?這又是幾棵樹,幾個間隔……。好了,我不栽了。請同學們想一想6棵樹幾個間隔,8棵樹幾個間隔,10棵樹幾個間隔,100棵樹幾個間隔,那15個間隔幾棵樹,18個間隔幾棵樹,那20個間隔幾棵樹。

  師:從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生:(指名回答,要強調是在什么情況下。)棵數比間隔數多1,間隔數比棵數少1。

  師小結:兩端都栽的情況下:“間隔數+1=棵數”

  “間隔數=棵數-1”(板書)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

  師:同學們,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錯的上臺訂正。

  師:同學們,我們在剛才探討了在100米的小路上,兩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21棵樹苗。我代表學校謝謝你們。

  2、運用規(guī)律

  師:如果讓你來設計我們學校這條小路的植樹方案,還是這100米長的小路的一邊(兩端都栽)還可以每隔幾米栽一棵?(整米數)

  出示:表格。

  師:根據學生匯報,完成表格。這一部分可能是多余的。我在授課時,發(fā)現這樣填表格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四、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師:現在我們得用用這個規(guī)律來解決數學問題

  師:還是這條小路,假如每隔兩米栽一棵,在兩端都要栽的情況下,需要幾棵樹苗呢?請你們口答這題。

  師:假如現在這條小路延長到200米,還是每隔5米一棵(兩端都栽),需要幾棵樹苗呢?

  師:如果我種了5棵樹,每隔5米栽一棵,從第一棵到最后一棵全長多少米呢。

  師:真棒,我發(fā)現學生學的非常的認真!我們剛據探討出來的規(guī)律就運用的這么好。老師真佩服大家。運用植樹的規(guī)律不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的實際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類似于植樹問題的事件,同學們你能列舉一些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匯報后,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的事例圖片。)

  師再出示:安裝路燈、電線桿、設立車站、擺花盆、走樓梯、建樓房、排隊做早操等等。

  五、提升思維,鞏固練習

  師:看來,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很密切的聯系,我們平時一定認真觀察,多留心身邊的事物。

  師: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1、做一做

  在全長1000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裝),每隔50米安裝一座。一共安裝了多少座路燈?

  2、想一想

  在沿河路的一邊,設有16個節(jié)能路燈(兩端都設),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60米,這條路有多遠?

  3、猜一猜。

  甲、乙、丙誰說的對?

  有100人參加春游活動,這列隊伍中如果每兩人平均距離是1米,請問這列隊伍全長多少米?

  甲說:100米

  乙說:99米

  丙說:101米

  六、質疑:學習到這里,同學們想一想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的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七、歸納:(同學們學得真不錯,讓我們一起完成一首兒歌吧!)教學兒歌

  小樹苗,栽一栽,

  兩端都栽問題來,

  間數多1是棵數,

  棵數少1是間數,

  怎樣求出間隔數?

  全長除以間長度。

  八、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坐好了,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個個都表現得特別棒,積極思考,涌躍回答問題,這一卻都給了我快樂,給了我鼓勵,和同學們在一起我很幸福,你們快樂嗎?那你又有什么收獲呢?誰能說說。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樹問題,發(fā)現了植樹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植樹問題里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需要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和發(fā)現。

  板書:植樹問題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

  20米5米45棵

  20÷5=44+1=5(棵)

  兩端都要栽:間隔數+1=植樹棵數

  間隔數=植樹棵數-1

  間隔數=總長度÷間隔

  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

  一、設計基本可以,但任務沒有完成。

  基本上沒有講練習,課前準備的練習都沒有去練。因為沒有時間。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的探討之中,所以時間不夠。

  二、前松,好!后緊,亂!

  由于,前面時間把握不夠好,時間大多數都花掉了,到了后面就很緊,由此而亂。在教學兒歌時就草草的收場了。

  我覺得這節(jié)課,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我對自己說,又有一次大的進步。從無形中就提高了自己。我感謝這次的活動機會。在這節(jié)課的突破了重難點,學生能自己得出這個規(guī)律,我已很滿足。在上課之前,我都擔心突破不了。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

  教學目標:

  1.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發(fā)現段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簡單的植樹問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4、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fā)現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具準備:課件、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問答,認識“間隔”

  1.同學們,我們先做個游戲請你們伸出一只手張開手指,仔細觀察。

  2、 把你的'手放好,我們進行快速問答:五個手指幾個空?4個手指幾個空?2個手指幾個空?3個手指幾個空?一個手指幾個空?

  3、 這4個“空”也可以說成4個“間隔”,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 (全班一起找)通過剛才我們找手指數和間隔數,你發(fā)現了什么?誰來說說。(手指數比間隔數多1或間隔數比手指少1。)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活中跟間隔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最近我們的學校發(fā)生了很多的變化,新修建的操場旁有一條小路需要同學們發(fā)揮聰明才智來綠化、美化我們,現在請你來當設計師,你對自己有些信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設計的內容和要求。

  2、多媒體出示題目:學校操場邊有一段長20米的小路,學校打算在小路一邊植樹(兩端都栽)、并且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請按照要求設計一份植樹方案。并說明設計理由、

  3、從屏幕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認為在設計時需要特別注意什么?你能解釋什么是兩端嗎?

  (總長20米兩端都栽間距相等)

  4、在分組探討前,請先商量好準備每隔幾米栽一棵,然后動動手、動動腦,看用什么方法能夠又快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同桌合作)

  5、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三、探討新知:

  1、誰能展示一下你的設計才能,注意說明白你是每隔幾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樹?你是怎樣獲得這個結果的?

  2、學生交流匯報(畫線段圖法、計算法)

  3、 教師介紹講解概念:總長、間距、段數、棵數(并隨機板書)

  4、用多媒體演示線段圖的推理過程。

  在設計方案、交流方法的過程中,老師發(fā)現有的同學沒有畫線段圖,而是直接列出了算式,他們一定找到了規(guī)律,我們現在也一起來找一找這個規(guī)律是什么。

  總長20米,間距10米,有幾段幾棵。

  總長20米,間距5米, 有幾段幾棵。

  總長20米,間距4米, 有幾段幾棵。

  總長20米,間距2米, 有幾段幾棵。

  5、學生交流,教師總結并板書:

  棵數總比段數多1,段數總比棵樹少1。

  總長÷間距=段數段數+1=棵數

  6、當總長是20米時,我們可以用線段圖來解決,當路段變長是1000米、20xx米時,就不能這樣做了,就需要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7、 多媒體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樹苗?

 。1)了解題目內容。

  (2)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8、剛才我們所提到的手指數和間隔數分別相當于植樹問題中的哪個數量呢?生活中不止是植樹問題包含著間隔現象,在其他方面也廣泛存在,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鋸木頭、路燈、表面上的間隔和數字……)

  9、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全班交流)

  ①同學們做早操,某行從第一人到最后一人的距離是24米,每兩人之間相距2米,這一行有多少人? (獨立思考解決,全班交流)

  ②李老師從一樓去某班教室,每走一層樓有24個臺階,共走了48個臺階。你知道李老師去幾樓嗎? (獨立思考解決,全班交流)

  ③5路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應該設置幾個車站?(獨立思考解決,全班交流)

 、茉谝粭l全長2千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也要安裝),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聽老師讀題你自己再讀一讀,你發(fā)現這道題與我們剛才所解決的問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詞語?(2千米 兩旁)學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方法。

  四、拓展例題,訓練思維:

  1、多媒體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栽21棵樹苗、

  (1)了解題意,解決問題。(21-1=20段20×5=100米)

 。2)學生質疑:為什么用21-1=20 算出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減1?

  (3)我們所解決的這個問題跟剛才我們解決的例1有什么不同?

 。ú徽撌且愠隹脭颠是總長都要先知道段數,然后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2、思維訓練:

  ①第一個同學到第二個同學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是1米,那么,第一個同學到第五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

 、趫@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3、出示劉翔的圖片,展示劉翔競賽的過程引出問題:中間共有10個欄,欄間距離為12、2米,請你們算出從第一欄架到最后一個欄架有多少米嗎?

  五、課堂總結: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學習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的情況,談一談你的收獲有哪些。其實植樹問題里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如植樹時有時需要一頭栽一頭不栽,在圓形的球場一周栽樹以及圍棋盤上擺棋子的問題等 ,這些都需要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經歷由現實問題到數學建模,理解并掌握植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實驗、探究、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針對不同問題的特點靈活解決的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在探索、建模、用模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和認識歸納規(guī)律對后續(xù)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探索歸納規(guī)律的意識,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二、教學重點:理解植樹問題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和未完成的表格。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多媒體放映牛頓和蘋果的故事)

  師:科學家的故事給你什么啟示?(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大膽猜想…)

  談話引入:說到不如做到,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看誰的觀察最仔細,看誰的思考最積極,看誰這節(jié)課也能從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規(guī)律,準備好了嗎?

 。ㄒ唬⑻岢鰡栴}、引發(fā)思考、探究規(guī)律。

  1、手引發(fā)的思考。

  師:伸出你的左手,張開手指,用數學的眼光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師:大家都有一雙銳利的數學眼睛,發(fā)現手指與間隔之間也有數學。其實在生活中那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只要用心觀察、思考也能發(fā)現他們的數學奧秘。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研究類似手指與間隔這樣的數學問題。

  2、整體感知、確定研究方向。

  課件出示:在15米長的小路一邊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赡苡袔追N情況?

  展示學生的猜想:(兩端都種,共4棵)(只種一端,3棵)(兩端不種,只2棵)

  理解:“間隔”、“間隔數”、“棵數”。

 。ǘ、小組合作,探究規(guī)律

  1、提出問題。

  課件:在全長1000米的孟州市大定路的一邊植樹,每隔10米栽一棵樹(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學生的猜測可能有不同的結果:1000;1001;1002)

  2、自主探究。

  棵數和間隔數到底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大膽地猜想,并用圖示的方法驗證。

  課件顯示:隔10米種一棵,再隔10米種一棵……,一直畫到1000米!學生會感覺:這樣一棵一間隔畫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太麻煩了,又浪費時間。

  引導學生:要研究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讓學生思考、交流,嘗試從簡單入手,用“把大數變小數”的方法進行研究,滲透“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

  3、發(fā)現規(guī)律。

  學生開始動手畫圖、填表、比較分析,然后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發(fā)現在小數據中兩端都種的情況下,都有“棵數比間隔數多1”的規(guī)律。

  師:“棵數比間隔數多1”的規(guī)律是同學們用較小的數據研究出來的,如果數據增大,這個規(guī)律還成立嗎?

  課件動態(tài)演示:一個間隔對應一棵,這樣一直對應下去, 1000個間隔就有1000棵,種完了嗎?

  師:如果這條路變得很長很長、無限長,兩端都種還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不管數字多大,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最后還要補上一棵才能達到兩端都種的結果。這個環(huán)節(jié),潛移默化地滲透“極限”的思想。

  4、總結歸納。

  歸納“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讓學生體會到研究問題可以從簡單入手,將困難的變?yōu)槿菀椎,將復雜的變?yōu)楹唵蔚,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把抽象的數學化歸思想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體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價值,提高思維的素質。

  5、總結規(guī)律。

  師:你們能用一個式子把規(guī)律表示出來嗎?

  【板書】間隔數+1=棵數 棵數-1=間隔數

  6、聯系生活

  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類似植樹問題的現象,你發(fā)現了嗎?

  讓學生通過舉例,體會到植樹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路燈排列、排隊等生活現象都與“植樹問題”有著相同的數學結構,也給這種數學思想以充分的建模。

 。ㄈ、點擊生活

 、伲ㄇ箝g隔數)判斷:元宵節(jié),中華大街一側從頭到尾一共掛了200個大紅燈籠,如果在每兩個燈籠間掛一個中國結,需要201個中國結( )

  ②(求間隔長)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9千米,從起點站到終點站共有10個站,相鄰兩站的距離約是多少千米?

 、郏ㄇ罂脭担├蠋煹枪潘,每層有11個臺階,從一層開始一共走了55個臺階,龍老師到了第幾層?

 、 (求全長)塔樓上敲鐘,從第一敲開始,每隔4秒敲一次,到第5敲時,一共間隔了幾秒鐘?

 。ㄋ模、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世界著名數學問題)

  師:數學史上有個“20棵樹”的植樹問題,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引起科學家的研究興趣。這就是:‘20棵樹,若每行四棵,問怎樣種植,才能使行數更多?

  早在十六世紀,古希臘等國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出示圖1)

  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大師山姆完成了十八行圖譜。(出示圖2)

  進入二十世紀,數學愛好者繪制出了二十行圖譜,創(chuàng)造了新紀錄并保持至今。(出示圖3)

  (結語)今天進入21世紀,20棵樹,每行4棵,還能有更新的進展嗎?數學界正翹首以待!期待著同學們大膽探索、積極思考,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p106—107。

  教材分析:

  “植樹問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以及封閉圖形(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并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借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法的含義、《表內除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以及用線段圖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思維能力也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這部分內容放在這個學段,說明這個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

  設計理念及思路:

  “數學廣角”系統(tǒng)而有步驟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采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

  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想方法。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植樹,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平均分成若干段(間隔),由于路線不同、植樹要求的不同,路線被分成的段數(間隔數)和植樹的棵數之間的關系就不同。“植樹問題”的本質是對應問題,只要明確了“間隔”與“樹”這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突出“一一對應”的思想,再以此為基礎并通過適當變化就可以應對各種變化了的情況。

  為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在教材的處理上我作了如下調整,把原例題中的路長“100米”改為“20米”,把“兩端要栽”這個條件去掉了。數據改小有利于學生思考,也便于學生動手操作,但并不影響我們要研究的數學問題。“兩端要栽”這個條件去掉了,旨在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植樹問題中間隔數與棵數的關系。再通過展示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從而使學生建立起深刻、整體的表象,提煉出植樹問題解題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借助直觀,通過間隔和數的對應,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的規(guī)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2.數學思考。

 。1)學生在參與觀察、動手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中,發(fā)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形結合、一一對應、化歸、建模等數學思想方法。

  3.問題解決。

 。1)能運用所得到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2)能和他人合作交流。

  4.情感態(tài)度。

 。1)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自信心。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植樹問題的價值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運用一一對應,建立植樹問題模型,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 筆 直尺

  教學方法

  講授、演示、討論交流、操作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引出課題

  師:想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更聰明的同學請以最佳的狀態(tài)坐好,都有這個美好的愿望,光說不練可不行。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上思維的道路,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吧。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課前思維訓練題:

  1.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鋸成9段,需要鋸幾次?

  2.四年級在三樓,每上一層要走20個臺階,一共要走多少個臺階才能到三樓?(每層臺階數相同)

  師:鋸木頭和上樓梯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植樹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植樹問題的知識。(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探索規(guī)律、建立模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出示問題。

  園林工人打算在一條長20米的筆直小路一邊植樹,請同學們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幫忙設計一份植樹方案,并說明理由。

  師:從這份要求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A設:20米長的小路,一邊,每隔5米栽一棵)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A設: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5米,每兩棵樹的距離都相等)

 。ǘ﹦邮植僮,設計方案

  同桌二人合作,擺一擺或畫一畫

 。ㄈ┙涣鲄R報,展示作品

  師:大多數同學已經完成了,誰來匯報(匯報后展示)

 。A設:我們小組設計栽了5棵樹。在一條長20米的路上,開始先栽一棵,然后隔5米栽第二棵,再隔5米栽第三棵……再隔5米栽第五棵。)

  師:不錯,老師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現,他們設計了5棵,還有不同方案嗎?

 。A設:我們小組設計栽了4棵樹,開頭的地方沒栽,先隔5米栽第一棵……隔5米栽第4棵。)

  師:為什么開頭的地方不栽?

 。A設:因為有的時候在一條路的一頭可能會有障礙物,所以不能栽。)

  師:你想得真周到,真是個既細心又愛動腦的孩子。是呀,如果在路的一端有建筑物就只能在另一端栽了!同學們的設計真精彩啊!還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嗎?

 。A設:如果路的兩端都有建筑物,可以栽3棵。)

  師: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師感到震撼!對,有的時候在路的兩端都會有障礙物,這個時候路的兩端就不能栽樹。

 。ㄋ模┍容^方案,探究規(guī)律。

  1.間隔數與總長、間距的關系。

 。1)出示植樹的三種情況,學生觀察相同點。

  師:同學們真有創(chuàng)造力!短時間內根據要求設計出了三種不同的方案,你們都有資格成為一名設計師了,F在請用你們雪亮的眼睛看一看,這三種方案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總長、間距、間隔數 20 5 4)

 。3)間隔數與總長、間距的關系。

  師:這三種方案的間隔數都是幾?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20÷5=4(個))在這個算式中,每個數字分別表示什么?

  你們能說說怎樣求間隔數嗎?(總長÷間距=間隔數)

  問:要想知道有幾個間隔,必須要知道哪兩條信息?(總長、間距)

  師:接下來,咱們來比一比,誰的反應快?(如果一條小路長1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樹,一共有多少個間隔呢?如果每隔20米栽一棵樹,一共有多少個間隔呢?)

  2.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1)學生觀察不同點,教師講解三種方法的名稱,同桌交流棵樹和間隔數的關系。

  問:剛才咱們找到了這三種方案的相同點,請同學們再用你們睿利的目光觀察,不同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預設:植樹的棵數不同、植樹的方法不同)

  學生匯報后,教師講解三種方法的名稱。

  師:看來雖然間隔數相同,但是不同的植樹方法,植樹棵數是不同的。我們就來研究在不同的植樹方法中,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趕緊用你們的慧眼去發(fā)現吧,可以把你的發(fā)現和同桌分享。

  (2)匯報交流。(板書)

  (3)演示,明白原因。(演示:樹與間隔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3.小結:解決植樹問題方法

  師:會求植樹的棵樹嗎?這三種關系可是個寶貝,你們想得到它嗎?那請閉上眼睛,打開你的大腦主機,我要把這個寶貝輸入你的大腦了,千萬別開小差啊,出現死機現象那可麻煩啦,準備好了嗎?我要開始傳寶貝了……好,收到了寶貝的同學請用最美的姿勢坐好。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既然寶貝已經保存在你的大腦里了,那可不能讓它天天睡懶覺,得常常拿出來發(fā)揮一下它的神奇作用。下面這幾道題就需要它大顯身手。請看:

  1.有一條500米的石子路,在石子路的一側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需要準備幾棵樹?

  2.同學們在全長10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8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3.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一側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

  4.在一條全長180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要安裝),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植樹的問題”,不過,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guī)臀医忉屢幌拢褐矘鋯栴}就僅僅是指植樹這一種現象嗎?

  生舉生活中的其他例子,鋸木頭、上樓梯、安裝路燈……

  回到大腦思維體操的題目,進一步理解每一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師:第一題鋸木頭屬于哪種情況,第二題又屬于哪一種情況呢?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覺得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師:植樹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美化著我們的生活,美化著我們的校園。其實在“植樹問題”中,“植樹”的路線可以是一條線段,也可以是一個封閉圖形,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等。有興趣繼續(xù)探索嗎?請利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回家和家長探討。

  板書設計:

  (一條線段上的)植樹問題

  方法 間隔數 棵數 關系

  總長 ÷ 間距

  兩端都栽 4 5 棵數=間隔數+1

  只栽一端 4 4 棵數=間隔數

  兩端不栽 4 3 棵數=間隔數-1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P117例1

  二、教學目標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理解并掌握“兩端都要種”的植樹問題中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guī)律。

  2、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建構數學模型,感受數學的簡化思想和應用價值。

  3、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線段圖來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探究,發(fā)現兩端都栽的情況中“棵數=間隔數+1”

  2、難點: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練習本、表格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學習

  1、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知道嗎,在你的手上,還藏著數學知識呢?請伸出左手找找看,你找到了嗎?

 。A設生:有5根手指生:有4個空)

  像剛才同學們所提到的2根手指間的空格,在數學上我們叫做間隔(板書間隔)

  2、生活中很多地方也存在著間隔,你能找到嗎?

 。A設生1:樹木之間有間隔生2:隊伍之間生3:欄桿之間也有)指名3人

  3、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播放課件)

  過渡:看來與間隔有關的事物太多了,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與間隔有關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ǘ┖献魈骄俊皟啥硕荚浴钡囊(guī)律

  1、①課件出示請看題“學校準備在一條長20米的小路一旁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誰能響亮的讀題?

  ②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生1這條小路總長20米生2每隔5米種一棵(5米就是我們所說的間隔長)生3:兩端都栽(什么是兩端都栽?2人說)(板書兩端都栽)生4:一旁

  ③能試著列列算式來解決嗎?把你的想法列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A設生1:20÷5+2=6(棵)生2:20÷5+1=5(棵))

  還有不一樣的嗎?也上來寫寫

  說一說你的想法

  ④我發(fā)現你們雖然意見不統(tǒng)一,但是有一步卻是相同的,找到了嗎?20÷5是什么意思?

  指名2人說(板書總長÷間隔長=間隔數)齊讀1次

  2、①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你有什么方法來驗證一下,同桌一起討論一下。

 。A設生1:用手掌中的間隔現象來說明生2:用小棒來模擬種一種

  生3:畫線段圖來驗證一下)

  方法有很多,但是畫線段圖是最常見、最一般的方法。

 、谀愦蛩阍趺串,能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師板畫

  介紹,我們可以取任意長代表5米,這樣5米5米地畫,一直畫到20米,(出示課件)幾個間隔,幾棵小樹?(4個間隔5棵數)

  通過線段圖,我們清楚的.看出正確答案應該是20÷5+1=5(棵))

  3、①如果老師將總長和間隔長進行變換,你能自己迅速畫出線段圖得出間隔數和棵數嗎?

  兩端都栽的情況下

  同桌合作完成表格第2、3兩行。

  ②展示1個學生的作品,課件出示

  觀察大屏幕上的數據,想一想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存在怎樣的規(guī)律?

  指名3人說(在說時強調條件是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板書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加上條件再齊讀一次

  4、驗證規(guī)律

 、僭趦啥硕荚缘那闆r下,是不是棵數與間隔數都存在這種規(guī)律呢?想自己再來驗證一下嗎?

 、谡堅诒砀竦氖S鄡尚凶栽O總長和間隔長畫一畫線段圖(注意你所設制的總長必須要能被間隔長整除)想一想怎樣才能提高速度,間隔數太多了好不好?

  ③同桌再次合作,教師巡視

 、軈R報,教師記錄結果

  ⑤通過這些數據,你有什么要說的嗎?為什么棵數總比間隔數多1?

  700個間隔,幾棵樹?1000棵數幾個間隔?

  (三)練習生活,拓展應用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問題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來解決,比如裝路燈,設車站,做樓梯,鋸木頭等等,一起去看看吧!

  1、在一條全長400米的街道兩旁掛燈籠,每隔8米掛一個(兩端都掛),一共需要多少個燈籠?女生讀題學生獨立列式,說一說你的理解

  2、劉翔一共要跨10個欄,每兩個欄之間的間隔長是10米,求從第一個欄到最后一個欄一共有多長?男生讀題剛才求的是棵數,現在求的是(總長)要求總長必須知道什么條件獨立列式,匯報結果,說說理解。

  3、你看過鐘表嗎?

  你聽——當當,這是幾時;當當當這是幾時,有幾個間隔?

  在鐘聲里也有數學問題,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敲響第一下到第五下用了8秒,12時敲響了12下,需要多長時間?

 。ㄋ模┱n堂小結,留下懸念

  1、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認真,積極,想一想在這節(jié)課上你有什么收獲?

  2、收獲那么多,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其實植樹問題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你比如說一頭栽一頭不栽,兩頭都不栽,在封閉圖形上栽等等,他們又存在怎樣的規(guī)律?就讓我們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迎接下節(jié)課的學習吧!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06頁例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認識植樹問題,理解并掌握在一條直線上“兩端都栽”的情況下,間隔數和棵樹之間的關系。

 。2)、在理解間隔數和棵樹規(guī)律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兩端都栽”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探究新知,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經歷和體驗“數形結合”、“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和數學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決心。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出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時,間隔數和棵樹之間的關系,抽象出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把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同化為“植樹問題”,運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同學們一定喜歡玩猜謎語吧?(課件出示):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謎底:手)

  誰能很快說出謎底?(生口答)。

  師:你思維真敏捷。

  (2)、師:同學們,伸出你的左手,仔細觀察,你能看到數字幾?

 。3)、認識間隔、間隔數。

 。A設1:數字5,5個手指;數字4,4個手指縫。)

  師:你觀察得真認真!

  師:(課件出示)手指間的空隙,在數學上我們叫做間隔。(板書:間隔。)一只手上有四個間隔,我們就說它的間隔數是4。(板書:“間隔”后加“數”)

 。A設2:生:有5數字5,5個手指頭;有數字4,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

  師:你懂得真多,能告訴大家什么叫做間隔嗎?

  生口答,師出示手的圖片,板書“間隔”和“間隔數”。)

  (4)、認識生活中的“間隔”。

  師:生活中間隔無處不在。(課件出示:人民大會堂柱子、路燈桿、擺花盆、鐘聲等),師邊放課件邊敘述說明。

  師: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間隔?

  生充分交流

 。5)、揭示并板書課題。

  師:像這樣有間隔現象存在的問題,統(tǒng)稱為植樹問題。(板書:植樹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有關植樹問題的知識。

  二、合作探索,了解三種植樹方法

  1、直接出示題目:

  在一條長20m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m栽一棵?梢栽鯓釉?

  師:我們可以用一條線段來表示小路的長(來時在黑板上畫出線段),用這個(三角形加一豎,寫在副板書上)來表示樹,請大家來設計設計,看看哪個小組最能干?

  2、小組交流。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按照合作要求,完成方案。(出示合作要求) 合作要求

  (1)小組內猜一猜:可以栽幾棵樹? (2)自己獨立動手畫一畫;

  (3)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3、匯報。

  師:誰來說一說,你栽了幾棵樹?誰還有不同的答案?

 。2)師:哦,看來同學們有的栽了4棵,有的栽了5棵,還有的同學栽了3棵,咱就先請栽了5棵的同學來說說,你是怎么栽的?(追問:跟同學們詳細的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有哪些同學是4棵的?說說你是怎樣栽的?

  剛才聽到有同學說栽了3棵,來說說你是怎樣栽的? (學生評價)師:你覺得他們說的怎樣?

  4、三種植樹方法的命名。 師:(指著第一種)像這種,在路的起點和終點都栽了樹那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做“兩端都栽”(板書),那像這種了,頭栽尾不栽,或者尾栽頭不栽,可以叫做——( 只栽一端 ),這種呢?(兩端都不栽)

  1、出示題目信息:一條新修的公路,全長100米,在它的一側種樹(兩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2、理解題意。

  (1)、從題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理解題意。

  師:解決問題時,要善于抓住關鍵詞或句子,分析題意。你認為哪些詞是比較重要的?

  題目中,“兩端都栽”是什么意思?

  師:既然有“兩端都栽”的情況,就有“兩端都不栽”的情況,也有“只在一端栽”的情況。(課件演示:兩端都栽,兩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種情況。)今天我們重點研究兩端都栽的情況。

  (3)、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一共要栽多少棵?

 。ㄖ该穑

  (4)、提出驗證。

  a:師:到底哪個結論是正確的呢?我們怎么來驗證一下?

  b:生嘗試尋求方法。

  生:可以畫一畫圖。

  師:你的想法非常好,可以用一條線段代表100米長的公路,畫一畫圖,數一數實際種了多少棵。)

  (5)、嘗試驗證,邊敘述邊課件演示:因為兩端都栽,所以要先在起點栽一棵,然后每隔5米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看看一共要栽多少棵。

  師:現在栽了多少米了?就這樣一直栽到100米處嗎?

 。A設生:太麻煩了,浪費時間)

 。6)尋求“化繁為簡”的數學方法。

  師:老師和你們有同感。100米的路太長了,你覺得路的總長要是多少米好了?

  生嘗試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A設生:50米、20米、10米

  師:我明白同學們的意思了,就是把路的總長換成比較小的數就行了。你們的想法太棒了!)

  師:在數學研究中,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時,我們就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即把“大數變成小數”進行研究,這樣就可以“化繁為簡”,找出規(guī)律。(板書:大數——小數,化繁為簡)。比如,100米太長了,我們可以轉化成15米栽幾棵、25米栽幾顆?從而找出規(guī)律。

  師:老師在電腦上可以畫成小樹,你們在練習本上,也畫成一棵棵小樹嗎?怎樣表示小樹比較簡單?

 。A設生:畫成小樹太麻煩,可以用一個點表示一棵小樹比較簡單。)

  師:你的方法真好!用線段圖來表示,簡單明了。(課件演示:小樹變點,成為線段圖)

 。ǘ⒆灾魈骄。

 。1)、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就來當一次“小小數學家”,研究一下當總長分別是10米,15米、20米、30米時,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有什么規(guī)律。請你們拿出題卡,認真畫出線段圖,并結合線段圖把表格中的數據補充完整。

  (2)、生獨立填表。

  (3)、匯報交流:誰把你的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煟赫l和他的結果一樣請舉手?

  師:看來大家都做得非常認真!)

  師:為了便于大家觀察,我把表格展示在大屏幕上。

 。4)、師:(邊課件演示邊引導)仔細回憶剛才畫線段圖填表的過程,認真分析這幾組數據,能否說出總長、間隔、間隔數之間存在什么關系?(課件表格下出示:總長o間隔=間隔數)

  間隔數與棵數之間又存在什么樣的關系?(課件表格下出示:間隔數o( )=棵數)。

  那么,當兩端都栽時,如果知道全長和間隔,怎樣求出棵數?

 。5)、學生獨立思考,充分交流。

  結合生答,師完成板書:總長÷間隔=間隔數,間隔數+1=棵樹。

  (6)、師:如果不畫線段圖,你能說出總長是50米時,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嗎?

  學生口述答案。

  師:你真了不起!

  (三)、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1)、出示前面的例題。

  師:利用剛才我們發(fā)現的兩端都栽時,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你能找到這道題的正確結果嗎?

 。2)、生找出正確解法。

 。3)師:20表示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加1?(20表示間隔數,因為間隔數加一等于棵樹,所以要加一。)

 。◣煟耗阒v得太棒了!老師真心佩服你。 (4)、師:以后再遇到生活中類似于“兩端都栽”的實際問題時,就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進行解決。那么現在就請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到知識城堡一展身手吧?茨奈煌瑢W是數學闖關達人!

  三、學以致用。

  1.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課件配圖片出示)

  生獨立審題,嘗試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師提醒學生注意這里的棵樹是多少?6米是什么意思?讓我們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2.在一條全長180米的街道一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要安裝),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生獨立審題,嘗試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這道題180米表示的什么意思?6米又代表什么呢?讓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如何列式計算?

  3.鐘聲與鐘聲之間也有間隔,你能同化成植樹問題進行解答嗎?

 。ㄕn件出示)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5下,8秒鐘敲完。12時敲響12下,敲完需要多長時間?

  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師:同學們,認真傾聽鐘聲敲響幾下?仔細觀察它們之間有幾個間隔?(課件出示:結合5次鐘聲,線段圖出示四個間隔)

 。▽W生結合課件演示,說出:鐘聲敲響5次,共有4個間隔。)

  大鐘5時敲5下,有4個間隔,共用了幾秒鐘?由此能求出什么?那么12時敲12下,有幾個間隔?敲完用多長時間嗎?請同學們嘗試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匯報交流,說出思路。

  四、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充分交流。

  師:在今天的探究活動中,我們不僅發(fā)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的規(guī)律,能運用這個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而且知道了數學研究中“化繁為簡”方法,會通過畫線段圖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其實,在植樹問題中還有許多知識,比如兩端都不栽時、只有一端栽時,或在封閉圖形上栽時,棵數分別有什么規(guī)律呢?那么這道提留給大家!我們將在下次課的學習中繼續(xù)探究。

  拓展延伸:

  現在要在這條1000米長的公路的一側安放垃圾桶(只在其中一端放或者兩端都不放),每100米安放一個。一共需要多少個垃圾桶?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所有例題,以及相關習題。

  教材分析:

  現實生活中與“植樹問題”類似的有很多:如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鋸木頭、走樓梯,等等。由于它們之間都存有共性:都隱藏著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系,因此,抽取比較有代表性的“植樹問題”,作為數學模型研究,總結這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策略。

  本節(jié)課是把所有類型的植樹問題歸納在一起,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公式,最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所有和植樹問題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guī)律。

  2、理解并掌握“植樹問題”幾種類型的特征,以及解題方法。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植樹問題”幾種類型的特征。

  難點:解決所有和植樹問題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鞏固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直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復習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2、出示復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植樹問題”幾種類型的特征,以及解題方法。

 。2)、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常見類型:

 。1)、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

 。2)、兩端都不栽的植樹問題;

  (3)、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植樹問題;

 。4)、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例題:

  例題: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你能想出幾種植樹方案?

  2、學生自主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合作交流。

  4、全班交流。

  特點棵樹間隔數棵樹與間隔數的關系

  方案1兩端都栽54棵樹=間隔數+1

  方案2兩端都不栽34棵樹=間隔數-1

  方案3一端栽,一端不栽44棵樹=間隔數

  方案4封閉圖形44棵樹=間隔數

  5、總結學習方法:

  植樹問題有高招,做題之前先分類。

  兩端都栽,棵樹=間隔數+1;

  兩端都不栽,棵樹=間隔數-1;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樹=間隔數;

  封閉圖形,棵樹=間隔數。

  三、鞏固提高、發(fā)展創(chuàng)新。

  1、在一條長400米的道路一旁安裝路燈,每隔50米安裝一座(兩端都要安裝),一共可以安裝多少座路燈?

  2、兩座樓房之間相距56米,每隔4米栽雪松一棵,一行能栽多少棵?

  3、學校要在80米的跑道一旁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如果一端不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

  4、一個圓形池塘,它的周長是2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柳樹,需要樹苗多少棵?

  以上四道題為基礎鞏固題,下面兩道為拔高題。

  5、一根木料鋸成4段要12分鐘,鋸成10段要幾分鐘?

  6、祁老師要上樓去某班教室,從一樓開始,每走一層有32個臺階,一共走了96個臺階,你知道祁老師去幾樓的教室嗎?

  四、全課小結。

  你在這一節(jié)課里學習了什么知識?

  師: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動腦,你就會發(fā)現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建立并理解在線段上植樹(兩端都栽)的情況中“棵數=間隔數+1”的數學模型。

  2.利用線段圖理解“點數=間隔數+1”“總長=間隔數×間距”等間隔數與點數、總長、間距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建立并理解“點數=間隔數+1”的數學模型。教學難點:培養(yǎng)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并能熟練掌握這種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出示,設疑激趣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它不僅能寫,能畫,其實我們的手指中還隱藏了許多數學知識!現在請大家伸出你們的左手,這里有幾根手指呢?預設:5根

  教師:那手指與手指間的空隙叫什么呢?預設:間隔

  教師: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把兩個手指間的空隙叫做間隔。大家觀察一下,5根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呢?預設:4個間隔

  教師:現在再看,現在伸出了幾根手指呢?預設:4根間隔

  教師:4根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呢?預設:3個間隔

  教師:5根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4根手指之間有3個間隔,你們發(fā)現手指數和間隔數之間有數量關系了嗎?預設1:手指數比間隔數多1。

  預設2:間隔數比手指數少1.

  教師:那你能不能用數學式子來表示手指數與間隔數的關系呢?

  預設1:手指數=間隔數+1。

  預設2:間隔數=手指數-1.

  教師:連手上都有這么多數學奧秘,看來數學真是無處不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跟“間隔”有關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引入新知,經歷過程,感受方法

  教師:請看,請大家默讀一下:(課件出示問題)。引例:同學們準備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那么這條路的一邊將被樹隔成了幾段?教師:告訴我們哪些條件?(提問)要求什么問題?(提問)

  教師:同學們先用嘗試用線段圖來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學生動手并提問完成)

  教師:這里的有幾個間隔?

  預設:4個

  教師:那你們能不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預設:20÷5=4

  教師:2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分別提問)預設:20表示這條路的長度(一般我們把它稱為總長),5表示每隔5米栽一棵(我們一般把它稱為間隔長),4表示有4個間隔。

  教師:4個間隔相當于4段,所以我們數學上通常把有幾段稱為段數。所以4后面的單位是段。因此我們就得到了公式:全長÷間隔長=段數(提問)。根據除法算式中的關系,間隔長該怎么求?(提問)段數該怎么求?(提問)

  教師:那現在如果我想在這條路上種樹,一共需要幾棵樹苗呢?

  預設:5棵。

  教師:怎么列數學關系式?(提問)預設:4+1=5(棵)

  教師:為什么這樣列呢?

  預設:因為兩端都栽。

  教師:你們都跟他一樣嗎?所以你發(fā)現了樹的棵樹與段數之間的關系了嗎?(提問推出棵樹與段數的兩個公式)

  教師:剛才我們是在20米長的路上種樹,那現在如果在100米長的路上種樹呢?你還會嗎?請看例1(課件出示例1)。大家在書本上完成。

  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 m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 m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樹?(請同學上臺展示)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教師:連例題都難不倒你們!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可是,在“植樹問題”中,一定要是“樹”嗎?除了“樹”,還能換成別的事物嗎?大家請看(出示生活中的圖片實例)可見植樹問題的應用領域是非常廣泛的,下面就請大家應用剛才學的`知識幫老師解決幾個問題。

  教師:今年的圣誕節(jié)剛結束,為了度過一個美好的圣誕節(jié),張老師前幾天在家可花了不少的心思!你們看——(分別出示3道練習)

  練習1.我買了裝禮物的襪子,像這樣每兩只襪子之間隔0.5米,掛成一排長8米(兩端都掛),一共買了幾只襪子?教師:現在老師要把題目難度加大。(做完的同學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說說)

  練習2.我又買了21只鈴鐺,掛成一排,長6米(兩端都掛),每兩只鈴鐺之間要隔幾米?

  練習3.我還買了像圣誕樹的衣服來裝扮,15人排成一排,迎接圣誕老人(兩端都排),每兩個人之間隔2米,這個隊伍有幾米呢?

  四、回顧思考,全課總結

  教師:通過這一節(ji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思考:假如只栽一端或兩端都不栽,那又會是什么情形呢?同學們課后去探究吧!

  五、逆向思考,拓展新知

  教師:最后老師有一個難度很大的題目想留給同學們回家思考!請看:

  練習4.在圣誕節(jié)這天,老師看見100位圣誕老人一起來給我們送禮物,他們并列排成兩隊(兩端都排),每前后兩個圣誕老人之間相距1米,則這個隊伍排了有多長?六、布置作業(yè)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不種三種情況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發(fā)現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意識

  1、師:同學們好!一起來看兩組畫面。

  (給學生播放荒漠化嚴重的和綠化優(yōu)美的兩組圖片。)

  師:看了這兩組畫面,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師: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美麗的環(huán)境呢?

  生:植樹。

  師: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讓我們擁有一個充滿鳥語花香的綠色花園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

  師:說到植樹,大家知道嗎?在我們數學王國里,植樹可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植樹問題”。——板題

  2、出示教學目標

  3、師:見過路邊種樹嗎?一般情況下,每兩棵樹間距離怎樣呢?(相等)一般情況下路邊植樹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我們也可以叫做等距離植樹。

  師:在路的'一邊等距離地植樹會有幾種情況呢?大家想不想親手種種看?

  二、動手種樹——探討規(guī)律

  1、動手“種”樹

  師:大家先看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材料……(師介紹)

  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邊,等距離植樹,種完后小組里交流看看有幾種情況?

  學生動手植樹,師巡視。

  2、交流方案

  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組的種樹方案。

  兩端都種

  兩端不種

  只種一端

  3、仔細觀察,每棵樹之間都有間隔,那么植樹的棵數跟間隔數之間有什么聯系?

  生仔細觀察,得出猜想: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兩端不種棵數=間隔數-1

  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三、驗證規(guī)律

  1、師: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得出了自己的猜想。但是,每一種猜想在沒有驗證之前,也只能是一種猜想,我們只有通過驗證,才能讓猜想成為科學,對于我們剛才總結出的規(guī)律也必須通過驗證才能得出正確結論。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來驗證我們的猜想。

  2、完成驗證表格。

  師出示:這是一張驗證表格,就請大家在小組內共同合作,一起探究,并展示你們組總結出的規(guī)律。(出示驗證事項)

  3、小組合作探究。

  4、展示。

  分三種情況匯報。

  5、梳理規(guī)律

  師:同學們,在一條路的一邊植樹的三種規(guī)律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么關系?

  相同點:都與間隔數有關

  不同點:兩端都種要用間隔數+1;只種一端就等于間隔數;兩端不種就要用間隔數-1

  師:這三種情況是不同的,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四、解決問題

  師:知道在路的一邊植樹有三種情況,對于下面的信息,你會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呢?

  1、處理信息

  問題情境:這是實驗小學剛建好的一條校道(配圖),看到這光禿禿的校道你會想到什么呢?

  生:種樹!

  出示信息: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會提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得不完整例題:

  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看著這道題,誰有話想說嗎?

  生1:兩端都種

  得完整例題: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受他的啟發(fā),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生2: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只種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生3: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三種情況大家都想到了。大家再看看這條校道,你認為采取哪種方案更合適一些呢?

  生:兩端都種

  2、抽取問題

  出示例題:(配圖片)

  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愿意幫學校算算嗎?

  3、學生試解。

  4、匯報交流。

  生匯報,師:能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嗎?

  師:剛才我們從小的數據入手,探討出規(guī)律,然后再用規(guī)律來解決數據大的問題。這種思路正是數學上常用的“以小見大”。

  師:大家學會了這種方法嗎?我們再來考驗考驗自己的掌握情況好不好?

  5、探討只種一端

  師:如果學校想在這路的末尾建一座供師生休息用的小亭子,那又應該選用哪一種植樹方案更合理?

  生:只種一端。

  (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只種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學生試解。

  6、探討兩端不種

  師:我們再接再厲,學校后來還要在這條校道的另一端筑一個墻報,請大家想想,應采用哪種方案更合適呢?

  生:兩端不種。

  (實驗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學生試解。

  五、小結方法——提升認識

  1、探討方法

  師:大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么一道新的問題解決,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但是老師認為還有更重要的方法更需我們去總結!

  師:大家再回頭看看,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把植樹問題給解決的?

  (動手操作——提出猜想——畫圖驗證——得出規(guī)律——解決問題)

  2、閱讀課本

  (1)閱讀例1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課本117頁開始的數學廣角,請大家打開書本。

  師:課本上的同學們遇到了什么問題,他們又是采取什么樣的辦法來解決的?

  生:畫圖,找規(guī)律。

  師:真是好方法!大家掌握了嗎?

  (2)閱讀例2

  師:閱讀118頁例2,看看課本中的孩子又遇到了什么問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

  生完成,交流。

  六、拓展練習

  1、聽說大家聰明能干,又樂于助人市政規(guī)劃局的同志找來了,他呀,想請大家?guī)蛡忙,(出示119頁做一做1)

  2、生嘗試解答。

  3、全班交流。

  七、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暢談自己的收獲。

  師小結:收獲方法比收獲知識更重要,祝賀大家!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兩端不種棵數=間隔數-1

  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談話引入,明確課題

  母親節(jié)剛過,我們馬上又要迎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這也是全世界少年兒童共同的節(jié)日。其實,一年中有意義的日子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能說幾個嗎?(生說)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嗎?(植樹節(jié))你參加過植樹活動嗎?植樹不僅能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而且植樹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引導探究,發(fā)現“兩端要種”的規(guī)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①課件出示圖片。

  介紹:這是我縣新修的一條公路。公路中間有一條綠化帶,現在要在綠化帶中種一行樹,怎么種呢?

  出示題目:這條公路全長1000米,每隔5米種一棵樹(兩端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诶斫忸}意。

  a.指名讀題,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兩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說一說,然后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小棒看作是這條綠化帶,在綠化帶的兩端要種就是在綠化帶的兩頭要種。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芊答伌鸢。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200 +1=201(棵)

  師:現在出現了三種答案,而且每種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呢?咱們可不可以畫圖模擬實際種一種?如果從圖上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數一數,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了呢?

  2.簡單驗證,發(fā)現規(guī)律。

 、佼媹D實際種一種。

  課件演示: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綠化帶!皟啥艘N”,我們從綠化帶的這頭開始,先在頭兒上種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的種下去……

  師:大家看,已經種了多少米?(45米)這么長時間才種了4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呀?!同學們,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師:老師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確實太麻煩了。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嗎?這種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聽好嘍,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長了,我們可以先在短距離的路上種一種,看一看。大家想不想用這種方法試一試?

 、诋嬕划,簡單驗證,發(fā)現規(guī)律。

  a.先種15米,還是每隔5米種一棵,畫圖種一種,看種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誰畫得快種的好。(板書:3段4棵)

  b.跟上面一樣,再種25米看一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板書:5段6棵)

  c.任意選擇一段距離再種一種,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從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ò鍟2段3棵;7段8棵;10段11棵。)

  d.你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發(fā)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

  (板書: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

 、蹜靡(guī)律,解決問題。

  a.課件出示:前面例題

  問:應用這個規(guī)律,前面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了?那個答案是正確的?

  1000÷5=200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為什么還要+1?

  師:這個“秘方”好不好?

  通過簡單的例子,發(fā)現了規(guī)律,應用這個規(guī)律解決了這個復雜的問題。以后,再遇到“兩端要種”求棵樹,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b.解決實際問題

  運動會上,在筆直的跑道的一側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兩端要插)。這條跑道長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學生獨立完成。)

  問:這道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解決的?

  師: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來解決。

  小結:剛才,我們應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兩端要種”求棵樹用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棵樹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關系呢?

  三、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

  1.猜測“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

  猜測結果是: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

  師:到底同學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我們還是用前面學習的方法,舉簡單的例子畫一畫,種一種。

  要求:每人先獨立畫一段路種種看;然后4人一組進行交流。你們組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2.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小組研究成果,發(fā)現規(guī)律,驗證前面的猜測。

  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通過舉簡單的例子,自己又發(fā)現了“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棵樹=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求棵樹,你會做了嗎?

  4.做一做。

 、僭谝粭l長20xx米的路的一側種樹,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學生獨立完成)

 、趲煟和瑢W們注意看,這道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課件閃爍:將“一側”改為“兩側”

  問:“兩側種樹”是什么意思?實際要種幾行樹?會做嗎?趕緊做一做。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植樹問題的兩種情況。發(fā)現了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以后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兩端要種”還是“兩端不種”。

  四、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1.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為什么要—1?這相當于今天學習的植樹問題中的那種情況?

  2.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倏,這一列共有幾個同學?(4個)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的距離是1米,從第1個同學到最后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如果這一列共有10個同學呢?100個同學呢?

 、谶@一列還是4個同學,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是2米,從第一個同學到最后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3.在一條路的一側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41棵樹。從第1棵樹到最后一棵樹的距離是多少米?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fā)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復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繼續(xù)研究。

  “植樹問題”說課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本冊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就是向學生滲透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明確課題

  二、引導探究,發(fā)現“兩端要種”的規(guī)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創(chuàng)設在公路中間綠化帶中植樹的現實問題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樹苗的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種答案對呢?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實際種一種去檢驗。通過模擬種學生體驗到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太麻煩了,于是老師介紹研究復雜問題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去研究。(說明:為了使學生對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體驗得更深刻,教材原題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側植樹我們將100米改為了1000米。)

  2.簡單驗證,發(fā)現規(guī)律。

  在舉簡單例子畫一畫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兩個小層次:

  ①按老師要求畫。

  ②學生任意畫。

  通過按老師要求畫,學生對棵樹和段數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后讓學生再任意畫一畫,種一種,更豐富了學生的感性材料,為學生順利發(fā)現并總結規(guī)律打下了基礎。

  3.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賾靡(guī)律,驗證前面例題哪個答案是正確的。

 、趹靡(guī)律,解決插多少面小旗的問題。

  這樣一方面鞏固剛發(fā)現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

  1.猜測“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

  猜測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已經發(fā)現了“兩端要種”的規(guī)律,這時候老師提出如果兩端不種,棵數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規(guī)律呢?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的思維非;钴S,想表達的欲望也很強烈。所以這時候讓學生進行猜測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驗證證明絕大多數同學的猜測是正確的,這樣學生的研究成果被認可使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也更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獨立操作,探究規(guī)律。

  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放手讓學生先獨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過簡單的例子驗證前面的猜測,發(fā)現兩端不種的規(guī)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數學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四、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設計了三道題:鋸木頭、算第一個同學和最后一個同學的距離以及對算距離問題的進一步鞏固。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兩端都要種的植樹問題”的解題方法。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長求株數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數和株距求全長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直尺、卡片、探究表。

  五、課前互動

  1、同學們,我們先來說說順口溜,好嗎?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會說嗎?請繼續(xù)……

  2、接下來,我們來說一個不一樣的,有信心嗎?兩個手指一個隔(教師示范用手指展示出來,讓學生也跟著做),三個手指兩個隔,會說嗎?請繼續(xù)……學生說到五個手指四個隔時,引出“間隔,間隔數”的概念。(在數學上,我們把空格叫做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間隔數為4。)

  3、隨機請一行同學站起來,不斷增減學生,讓學生邊觀察邊說,幾個同學幾個隔,老師發(fā)問,哪個間隔長,引出“間隔長”的概念。

  教學過程

  六、引入課題

  生活中“間隔”隨處可見,比如,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個間隔,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解決一些簡單的、與間隔有關的問題—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七、引導探究,發(fā)現“兩端要種”的規(guī)律

  1、情景導入例題

 、僬n件出示校園圖片。

  植樹不僅能凈化空氣,還能美化環(huán)境。這是我們學校的新校區(qū),綠化校園是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植樹節(jié)那天,我們全體老師參與了植樹活動,(出示綜合樓前的小樹圖片)這是我設計的,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設計的嗎?(出示*場圖片)這是我們學校的*場,*場外面是一條車道,F在要在車道一邊種一行樹,校長想在我們班選幾名優(yōu)秀環(huán)境設計師完成這項任務。你們想成為優(yōu)秀環(huán)境設計師嗎?

  出示示意圖及題目: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車道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樹(兩端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②理解題意。

  a、指名讀題,問:要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樹,首先應該考慮到哪些問題

  b、理解“兩端”“一邊”是什么意思?

  指名說一說,然后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這尺子的兩端?一邊又是什么意思?

  說明:如果把這根尺子看作是這條車道,在車道的兩端要種就是在車道的兩頭要種。一邊栽就是在車道的一旁栽。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芊答仭

  2、引發(fā)猜想

  師:三種意見(19棵、20棵、21棵),哪種是正確的呢?

  八、解決兩端都種求總長度的實際問題

  同學們發(fā)現規(guī)律的能力可真不錯。下面我們玩?zhèn)站隊的游戲。

  1、這一列共有幾個同學?(4個同學現場站隊)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的距離是1米,從第1個同學到最后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

  師:這個問題與剛才的類型有什么不同?學生試做,反饋。

  你運用哪個規(guī)律?(間隔長×間隔數=總長度)

  2、這一列共有10個同學呢?100個同學呢?

  3、這個規(guī)律,你能算算我們學校綜合樓的長度嗎?

  出示:學校綜合樓前種樹,每隔4米種一棵,一共種了15棵樹。從第一棵到最后一棵一共多少米?學生口答。(示意選拔設計師)

  小結:剛才,我們應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兩端要種”求棵數用間隔數+1;還知道通過棵數與間距求總長度。

  九、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其實,應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來解決。

  1、出示:在一條全長2千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也要安裝),每個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問:這道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解決的?學生讀題,練習反饋。(示意選拔設計師)

  2請同學們認真聽,伸出右手,用手指記下鐘敲打的次數,你發(fā)現什么?(次數比間隔數多1)

  出示: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鐘敲完。12時敲響12下,需要多長時間?

  學生討論,匯報。(示意選拔設計師)

  十、全課總結

  1、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真不錯,運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了不少問題,你們看,老師把大家的發(fā)現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小樹苗,栽一栽,兩端都栽問題來,間隔數多1是棵數,棵數少1是間隔數,怎樣求出間隔數?

  全長除以間隔長度。

  2、師:植樹問題中的學問還有很多,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兩端不栽,一端栽,封閉圖形中的植樹問題,這些都需要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笛卡兒說過:“數學是使人變聰明的一門科學”,而數學思想則是傳導數學精神,形成科學世界觀不可缺少的條件。數學思想方法反映著數學概念、原理及規(guī)律的聯系和本質,是學生形成良好知識結構的紐帶,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橋梁。新課標下的每冊教材都通過“數學廣角”來進一步滲透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在植樹問題的教學中,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在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歸思想。

  在設計上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基礎,通過解決矛盾沖突的植樹問題,讓學生在借助圖、式分析題意的過程中,體驗到植樹問題的另一類型。再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建構(兩端不種)植樹問題的模型,發(fā)現解決這類問題的規(guī)律,接著運用模型解決生活中的類似問題,滲透“化歸思想”。教學中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注重于讓學生體驗知識、經驗獲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示解決問題的意識以及滲透“化歸思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不種的植樹問題“棵數=間隔數-1”的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兩端都不種”的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應用“兩端不種”的植樹方法去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問題

  同學們學過植樹的知識嗎?請大家來幫忙解決下面這個問題

  房屋間的距離是60米,要在兩間小屋之間植樹,每隔10米種1棵,需要多少棵樹?

  誤區(qū):60÷10=6(個)

  6+1=7(棵)

  兩端不種樹還是這樣來求棵數嗎?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學的知識(兩端不種)的植樹問題

  (設計意圖:矛盾的沖突更能引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學生在已經學過兩端都種的植樹規(guī)律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誤導把棵數求成間隔數+1,這樣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從而體會更深刻。)

  二、化繁為簡,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探索規(guī)律

  師:怎么來求棵數呢?與上節(jié)課的知識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討論:相同之處都是先求出間隔數;不同之處求棵數的.方法不一樣

  師:我們來大膽猜測一下“兩端不種”的植樹時怎樣求棵數?

  猜測:棵數=間隔數+1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驗證一下(植樹)

  兩端不種

  棵數=間隔數+1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測與驗證的過程探索出規(guī)律建立起數學模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例題深入學習與應用規(guī)律做好了鋪墊)

  二、深入學習應用“兩端不栽”的規(guī)律

  1.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通過舉簡單的例子,自己又發(fā)現了“兩端不栽”的規(guī)律:棵樹=間隔數-1。我們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你會做了嗎?

  2.例2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兩旁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學生獨立完成)

  ②師:同學們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要注意什么?

  課件閃爍:將“兩旁栽樹”,“兩端不用栽”

  學生展示:60÷3=20(個)

  20-1=19(棵)

  19×2=38(棵)

  答:一共要栽38棵樹。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植樹問題的兩種情況。發(fā)現了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以后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兩端要種”還是“兩端不種”。

  (設計意圖:通過例2探索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植樹中“兩端不栽”這種情況的處理及方法)

  三、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1.為了迎接我校的十周年校慶,要在校園里相距20米的兩棵樹間每隔4米掛上彩旗,需要準備多少面彩旗?

  20÷4=5(個)

  5—1=4(面)(面數=間隔數-1)

  問:為什么要—1?這相當于今天學習的植樹問題中的那種情況?

  2.張老師從一樓到四樓去上數學課,學校每層有26級樓梯,張老師一共走了幾級樓梯?

  4-1=3(層)(層數=樓數-1)

  3×26=78(級)

 。▎柲銈兗易讟茄?如果你們家的樓房也是每層26級樓梯,你回到家一共要走幾級樓梯?)

  3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下一段需要8分鐘,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鐘?(次數=段數-1)

  5-1=4(次)(次數=段數-1)

  4×8=32(分)

 。ㄔO計意圖:生活中有‘兩端不種’植樹問題的原型,也有植樹問題的變式練習,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ㄔO計意圖: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知識達到及時鞏固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兩端不種)

  棵數=間隔數生活中

  間隔數=全長÷間隔長掛彩旗:面數=間隔數-1、

  學生展示:60÷3=20(個)上樓:層數=樓數-1

  20-1=19(棵)鋸樹木:次數=段數-1

  19×2=38(棵)

  答:一共要栽38棵樹。

 。ㄔO計意圖:簡要的板書讓學生容易抓住本課的重點知識,一目了然。)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合作探究,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經歷由現實問題到構建數學模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植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實驗、探究、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針對不同問題的特點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索、構建模型、用模型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和認識歸納規(guī)律對后續(xù)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探索歸納規(guī)律的意識,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發(fā)現間隔數與棵數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紙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明確課題

  在我國的北方經常出現沙塵暴天氣,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讖堄嘘P沙塵天氣的圖片新聞。(課件出示沙塵暴的圖片)同學們知道嗎?實際呀沙塵天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正因為以前人們的亂砍亂伐,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會出現今天的沙塵天氣。最近呀咱們這個城市也經常出現霧霾天氣,霧霾比沙塵暴天氣危害更大,那霧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不便呀?那你們知道治理沙塵和霧霾天氣最好的辦法是什么?(植樹造林)。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ㄒ唬┰O計植樹方案

  為了改善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讓大家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學校準備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請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設計一份植樹方案。(你能設計出幾種方案)

  你們認為應該怎么種樹?只讓學生口答方案,追問有哪三種方案?(兩端種樹、一端種樹、兩端不種)。

 。ǘ、兩端都種

  出示方案一:學校在一條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學生齊讀題,理解題意:強調“一邊”和“兩端”,理解每隔5米栽一棵的意思。

 。2)理解示意圖展示。

  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著種一下吧!用一條線段來表示20米長的小路的一邊,我們應該怎么種呢?開頭為什么要種?(因為是兩端植樹)也就是說路的開頭先要種一棵,那下棵怎么種呢?要和頭一棵樹隔5米,也說是隔5米種一棵,一直種到小路的末端。

  (3)理解株距。

  看示例圖,大家發(fā)現沒有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相等嗎?都是多少?(5米)這里的5米就表示株距,株距指的就是每兩棵樹間的距離。實際上株距表示的就是一個間隔的長度。

 。4)發(fā)現規(guī)律

  誰能說說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是什么關系?

  板書:兩端都栽: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數-1

 。5)教學畫線段圖

  這個公式短時間記住沒問題,但時間長了,三個月、半年、一年忘了怎么辦?可以借助畫線圖,帶著學生在黑板上畫線段圖。

 。6)引導學生列式:

  20÷5=4(個)(這里的4指什么?)

  4+1=5(棵)(這個算式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加1?)

  答:一共需要5棵樹苗

 。ㄈ、兩端都不種

  出示方案二:學校在一條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指生讀題后,說說這道題和上一題的不同點。

  (2)兩端都不栽什么意思?指生比劃一下,出示示例圖讓學生判斷畫的對嗎?

 。3)發(fā)現規(guī)律并板書。

 。4)同桌之間互相列算式。

 。5)指生交流并點評。

  (四)、一端種樹

  出示方案三:學校在一條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生齊讀題后,說說這道題和上一題的不同點。

 。2)只栽一端什么意思?

 。3)指生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并板書。

  小結:通過這三種植樹情況,大家發(fā)現沒有要想算出棵數,必須知道什么?(只要知道間隔數,就可以算出棵數。)引導學生說出:間隔數=總長÷株距。

  你們真是學校的智多星,不僅幫學校解決了難題,還探究出了植樹的規(guī)律,真是太棒了!你們幸福嗎?拍拍手吧!

 。ㄎ澹⿵娀(guī)律

  課件出示種樹的三種情況,學生搶答,記憶種樹的規(guī)律。

  其實啊,植樹問題也不只是與植樹有關,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現象與植樹問題類似,你能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指名說一說,如,路燈,欄桿,隊形……)數學上我們把這些現象統(tǒng)稱為植樹樹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生活中的植樹現象。(課件展示圖片。)

  三、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我們都知道數學離不開生活,要解決生活中的植樹問題,我們首先要確定它是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老師收集了一些生活實例,同學們能不能運用我們剛探究的這些規(guī)律來解決這些問題呢?對自己有沒有信心?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走進生活吧!(課件逐一出示練習)

  1、為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準備在教學樓前60米的道路一旁擺放鮮花(靠墻一端不放),相鄰兩盆花之間的距離3米。一共需要幾盆花? 屬于( )

  ①兩端擺 ②一端擺 ③兩端不擺

  答:一共需要( )盆花。

  2、小學生廣播操隊列中,其中一列縱隊26米,相鄰兩個學生之間的距離是2米。這列縱隊一共有幾個學生?

  屬于( )

 、賰啥硕颊 ②一端站 ③兩端不站

  答:這列縱隊共有( )個學生。

  3、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屬于( )植樹現象?

  ①兩端種 ②一端種 ③兩端不種

  答:一共要鋸( )次。

  4、動物園的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兩旁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

 。1)先判斷屬于哪種情況,獨立解決。

 。2)小組交流。

 。3)匯報。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學習永遠是件快樂而有趣的事情,這節(jié)課老師感到很快樂,我收獲了幸福,你們收獲了什么?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栽: 兩端都不栽: 只栽一端:

  棵數=間隔數﹢1 棵數=間隔數-1 棵數=間隔數

  間隔數=棵數-1 間隔數=棵數+1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植樹問題》它原本屬于經典的奧數教學內容,新課程教材把它放在了“數學廣角”中讓所有的學生學習,說明這一教學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含量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整理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解題不是主要的教學目的,主要的任務是以“植樹問題”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推理等數學探究的過程,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抽取數學模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的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思想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應用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來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5

  設計說明

  “植樹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本節(jié)復習課,就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鞏固所學,理清思路,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通過對比,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植樹問題的復習分為三個類型:兩端都栽樹、兩端都不栽樹和在封閉路線上栽樹。由于它們之間都存有共性:都隱藏著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系,因此,本節(jié)課把所有類型的植樹問題歸納在一起,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公式,總結這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所有和植樹問題相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變式練習,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在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三個類型的“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策略之后,設計了不同難易程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前面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同時做好植樹問題和生活實際問題的對比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課堂練習卡

  學生準備:課堂練習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第七單元,我們共同研究了“植樹問題”,想一想,“植樹問題”存在幾種情況,它們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師小結。

  (1)在線段上栽樹。

 、賰啥硕荚裕嚎脭担介g隔數+1

  ②兩端都不栽:棵數=間隔數-1

  (2)在封閉路線上栽樹:棵數=間隔數。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顧,進一步理解植樹問題中存在的規(guī)律,為下一步分層練習作鋪墊。

  ⊙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基本練習。

  (1)在練習本上畫一條10厘米長的線段,每隔2厘米畫一朵小花,兩端都要畫,一共可以畫多少朵小花?

  (2)一個堤壩長200米,沿堤壩栽一行小樹,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邊栽95棵樹,兩端都栽,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這段公路全長多少米?

  (4)公園大門前的公路長80米,要在公路兩邊栽上樹,每兩棵樹相距8米(兩端也要栽)。園林工人共需要準備多少棵樹?

  (學生自由解答,小組內交流,然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糾正錯誤)

  師:同學們真聰明,計算得這么準確,下面老師又為你們準備了一些題目,有沒有信心完成?

  2.綜合練習。

  一個掛鐘,1時敲1下,3時敲3下,12時敲12下,當這個掛鐘3時時敲3下共用了4秒鐘。當12時時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讀題明確題意。

  (2)分組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層層深入地回顧了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我們對植樹問題進行了回顧,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布置作業(yè)

  1.校園里有一段長80米的路,在路的一側栽松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馬路兩旁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個圓形花圃周圍長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紅旗,每兩面紅旗的中間插一面黃旗,花圃周圍各插了多少面紅旗和黃旗?

  4.一個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從第1棵樹走到第17棵樹需要16分鐘。如果這個小朋友走了30分鐘,應走到第幾棵樹?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6-10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21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8-31

植樹問題的教學設計09-27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4-11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23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優(yōu)秀12-16

植樹問題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6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5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