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合集]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 識字——12個;鞏固學過的字;滲透性識字;初步接觸多音字。
3. 寫字——6個;“小”作偏旁的變形。
4. 詞、語、句——學習“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6. 口語交際——“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7. 學法和習慣——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開始培養(yǎng)自檢,互檢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 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難點: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方法手段:講授、談話、演示、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等。
教具準備:幻燈片,字詞卡,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 古時候,人們就想飛到月亮上去,我國民間就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嫦娥奔月>,說的是人間有一個叫嫦娥的姑娘聽說月亮上很美,于是想盡了一切辦法,飛到了月亮上。當然這只是個神話,F(xiàn)在我們?nèi)祟惒坏呀?jīng)登上了月球,而且還能乘宇宙飛船再回到地球上來呢!
[說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見我們的好朋友丁丁了 ?
[說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
二、指導看圖
1.示圖: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機貼詞卡在圖的相應位置: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說明:在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同時,將具體事物與詞組一一對應,具體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級學生的識字。]
2. 原來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問題要問丁丁嗎?
[說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發(fā)。]
三、讀文
1.板題,理解課題的寓意。
2.反復練習,讀熟課文:
( 1)自己練讀,畫出不會讀的字。 ( 2)教師帶讀,學生留意自己不會讀的字。
( 3)學生再讀課文,若還有不會讀的字問一問旁邊的同學或老師。
( 4)指名讀文,眾生評議。 ( 5)教師范讀,學生評議后標出停頓。 ( 6)齊讀課文。
[說明: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朗讀的規(guī)律,訓練朗讀的基本技能。]
四、認字
1.示詞組卡,全班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板疊詞卡,這幾個詞有什么特點?
示“彎彎的'月兒”,比較“彎的月兒”彎?還是“彎彎的月兒”彎?教師范讀,生練讀,同法練讀“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說明: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的空間,在發(fā)現(xiàn)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3.感情朗讀課文:
丁丁說小朋友讀的真好,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兒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讀得藍藍的,他還想聽小朋友讀一次課文,你們愿意嗎?一邊讀一邊想象可愛的星星、月亮、天空。
[說明:充滿童趣和美感的語言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以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驗。]
五、認單字
1.示貼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誰來了?
2.“誰來當當小老師?”會讀哪些字就拿下字寶寶,領大家讀一次。
組詞重點:里、月 多音字:只
3. 小組合作識記一類字:
分析部件:只、尖、里 字理識字:月 數(shù)筆畫:在、見
編兒歌:只、尖 猜謎語:月
[說明:“寶寶”形狀的字卡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滿足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又使教師真正地站在了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記字。]
4.拓展識字方法:丁丁說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見到字,比如說電視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廣告牌等,你平時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說明:溝通課堂內(nèi)外,努力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5.同座互檢生字掌握情況。
[說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6.游戲:猜猜他是誰?
[說明:游戲的魅力在于激趣。]
7.自由組合進行拼句游戲:摘果子,做拼盤。
[說明: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進行變句的訓練。]
六、音樂欣賞,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做動作。
2.配樂朗誦,練習背誦。
[說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與藝術科交叉滲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
3.丁丁說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你覺得月亮還像什么?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4.大家想象丁丁那樣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嗎?閉眼,聽音樂,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說明:教學的結(jié)束并不是學生學習的結(jié)束,學習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義。]
七、寫字
1.觀察書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
[說明:由學生通過觀察去發(fā)現(xiàn),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突破難點。]
2.多媒體演示“里”,“在”的筆順,生書空。
3.余下的字,指名說筆順,多媒體演示,一生領書空。
4.觀察字的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5.指名二人在燈片上寫字,眾生觀察,對比,評議。
6.學生練寫生字。
[說明:基本書寫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7.口語交際訓練: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聽課老師評點所寫的字。
[說明:充分利用具體真實的交際情境,提高學生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八、課外作業(yè)
觀察月亮的形狀,看看月亮變成什么形狀的時候,丁丁就該結(jié)束他的旅行回來了。
[說明:教學的結(jié)束并不是學生學習的結(jié)束,學習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義。]
教學后記
本單元以“太陽和月亮”為主題,編選了兩篇詩歌和一首古詩,《小小的船》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故事引入,看圖,讀文,自主識字,音樂欣賞,朗讀感悟,拼句游戲等多項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達到了各方面的教學目標,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標”的精神,本課例注重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是以參與者的姿態(tài)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力求體現(xiàn)民主性、平等性,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來說,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發(fā),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設計富于童趣,安排音樂欣賞及水果拼盤游戲。課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自己練讀課文,當小老師認單字,自主識字寫字,互檢認字情況,自由組合做拼句游戲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同時教師彈性地處理教材,如將“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等內(nèi)容有機地安排在本課的教學中。
本課例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識字教學主要采用聽讀識字法,在進行認的活動時,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生活的環(huán)境。如教師啟發(fā)提問:“平時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由于學生生長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中,所以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見的詞,讓學生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本課例進行了一個“摘果子,作拼盤”的拼句游戲,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將“智慧樹”上的“詞語果子”:“我”、“小魚”、“鳥兒”、“爸爸”、“在家里”、“在小小的船里”、“在河里”、“在天上”、“看書”、“游”、“飛”、“坐”摘下來后,放在盤子里,做成“誰在哪里干什么”的水果拼盤。學生拼出了“我在家里看書。”、“我(爸爸)在河里游!、“爸爸在小小的船里坐!、“我(小魚、爸爸)在天上飛!、“小魚(鳥兒)在家里看書!钡瘸錆M了想象力的句子。
本課例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欣賞音樂,做律動等活動,與藝術課交叉滲透整合,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
本課例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定位在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對星星、月亮、天空,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在教學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在創(chuàng)設的自然情境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本課例在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方面,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運用,如拼句的練習,各種方式的閱讀,創(chuàng)設情境的體驗等,還注重訓練基本技能,如讀的具體指導,引導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及寫姿指導。在此基礎上,再注重對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如想象月亮的形狀,問在夜空還看到了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本課例對雙基落實與能力培養(yǎng)的度還未把握得體,如能充分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效果會更好一些。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學會“籮、杭”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說說在兒時曾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fā)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nèi)詴惺艿揭环N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桂花的資料后,針對課題說說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薄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lián)系上下文,讀讀有關語句,再說說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學生邊讀有關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a.找出有關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說說自己的感受。
試著用“這里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說母親還可能會說些什么。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xiāng)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xiāng)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并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讀。
四、積累語言求發(fā)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閱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呢?說一說。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字的間架結(jié)構,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2、能根據(jù)漢語拼音正確書寫詞語,鞏固漢語拼音。
3、培養(yǎng)學生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悲 紙 使 勁
方法:(1)先說一說這幾個字的結(jié)構。
。2)討論: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寫出詞語。
Shíiān
( ) ( ) ( ) ( ) ( )
方法:(1)先讀音節(jié),讀準確(自讀、小組讀)。
。2)把正確的詞語寫在書上。
三、猜一猜。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
一去永遠不回頭千斤萬斤買不到。
。〞r間)
方法:(1)先自讀內(nèi)容,讀通順,指名讀。
。2)猜一猜。
四、討論:一分鐘能做什么?
方法:(1)提問:一分鐘有多長?感知時間概念。
。2)小組討論:一分鐘能做什么。
(3)親自實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鞏固練習。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評讀
3、思考:小鬧鐘找到朋友了嗎?誰是它的朋友?
二、學習生字:
1、認讀字音:卡片出示
2、識記字型
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選擇生字,進行識記
重點指導:紙 使 勁
紙:左右結(jié)構,右下沒點
使:左右結(jié)構,右邊一不要丟
勁:左右結(jié)構,左上不能寫成又
3、擴詞練習
4、書寫生字
三、課堂總結(jié):結(jié)合寫字,進行指導
板書設計:
小鬧鐘
nazhngzhǐzaǒxíshǐìnchuáng
鬧 鐘 紙 早習使勁 床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tài)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6.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tài)度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tài)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tài)度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教學準備:地圖、地球儀、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同學們你知道嗎,燕子從北方飛到南方去,會飛過哪些地方?今天,我們來學習《燕子過!芬徽n,看看小燕子是怎樣飛越大海的。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看地圖或地球儀,知道燕子過海要飛過哪些地方。
3.請學生簡單地說說課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動。
4.再聽錄音,說說課文的哪句話寫得特別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課文的開頭。
1.許多同學說課文的開頭寫得好,我們來讀一讀,具體說說好在哪里。(運用了設問——自問自答的寫法)
2.自問自答的寫法在本單元的哪一課學過?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這是我小學的老師》)
3.練習朗讀,把大海無邊無際、很遼闊的感覺讀出來。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不分晝夜”。
討論:燕子干嗎要“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3.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想像:你腦
海里有沒有出現(xiàn)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覺得課文的哪些詞語用得特別好?
(①風平浪靜:沒有風浪。
、凇八{色”一詞寫出了顏色。
③“寒冷”、“溫暖”是一組反義詞,用在句子中很具體。)
4.讀讀寫寫這些好詞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自讀這一段,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實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點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俪鍪揪渥,齊讀;
、诒容^讀,說說加點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停在甲板上休息。”
播放錄音
出示句子
、劢涣鳎
(“太”寫出疲倦程度深;“落”說明已經(jīng)飛不動了;“伏”是說燕子已經(jīng)疲倦到連站都站不動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茏寣W生做“伏”的動作
、輰Ρ茸x,體會
3.那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會兒”就又“展翅起飛”了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討論:水手們?yōu)槭裁础俺缇础毙⊙嘧?
你是怎樣學懂這句話的?
5.再讀讀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如:停止了呼吸的燕子,已經(jīng)沒有知覺了,水手們?yōu)槭裁匆拜p輕放”)
六、小結(jié),朗讀。
1.小結(jié):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們要歷盡千辛萬苦,飛過遼闊無邊的大海。在過海時,有的勇敢的展翅飛翔,有的卻永遠不能飛起來了,它們回到南方真不容易!這些小燕子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真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
2.感情朗讀。
七、作業(yè)布置。
1 抄寫詞語4遍。
2 作業(yè)本1、2。
3 感情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4.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對祈使句和設問句的作用理解
教學難點:仿寫句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感情朗讀課文1、2、3自然段。
2.說說課文插圖的內(nèi)容。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讀這一段,思考:這些話是誰對誰說的?
2.為什么作者讓我們不要傷害燕子?
3.讀下面的話,與課文最后一段比較讀,體會:
“因為燕子在到達目的地以前飛過大海十分辛苦、艱難,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它們。”
“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文中第一句是祈使句,帶有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愛護燕子;第二句是感嘆句,帶有對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贊美。)
4.感情朗讀。
5.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你還想對有可能傷害燕子的人說些什么?
6.讀讀背背這幾句話。
7.朗讀全文,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三、仿寫
1.仿寫第一段的設問句。
2.用“有的……有的……”寫句子。
3.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四、課堂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上的第3、4題。
2.聽寫第4自然段(作業(yè)本第6題)。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激發(fā)對孔子刻苦好學的學習態(tài)度和老子誨人不倦的教學品格產(chǎn)生崇敬之情并體會到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難點:
從文中體會到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讀好課題。
二、回顧課文內(nèi)容,填一填
1、生快速回顧課文,完成題目
孔子()歲的時候,從()前往()拜()為師,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了人們的()。
2、師引導生讀這一段話,生再次觀察課題和這一段話,提出自己的疑問。
師預設:①孔子為什么要拜師?
、诳鬃雍屠献拥氖裁雌沸惺艿搅巳藗兊木粗?
3、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心句,用﹏勾畫出來。
4、出示中心句,生讀。
三、品讀課文,學習孔子和老子崇高的品行
。ㄒ唬、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孔子為什么要拜師?
生交流,理解詞語(淵博)
問:孔子前往求學的時候,他的學識怎么樣?
生交流,理解詞語(遠近聞名),師學法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
2、出示第一自然段,抓重點詞語(年輕、已經(jīng)、遠近聞名、總覺得)感悟孔子(謙虛好學)的品行。
3、師補充:孔子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時比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可他依然堅持求學,說說你心中的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4、生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5、出示中心句: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生小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勾畫你覺得精彩的句子和詞語,體會孔子崇高的品行,找出精彩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2抽生交流
、俪鍪揪渥樱呵泛吐尻栂嗑嗌锨Ю,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谧リP鍵詞“相距上千里”體會行程之遠,抓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體會行程之難。
、鄢鍪镜貓D,學生利用地理位置直觀感受“行程之遠”。
、芟胂笄榫,師生對話
師采訪:假如你是孔子,會怎么做?
驕陽似火的中午,孔子,你已經(jīng)汗流浹背,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好嗎?
冰天雪地的夜晚,孔子,停一停吧?
……
、葜笇W生入情入境朗讀,以讀促悟,感悟孔子“求知若渴”的品行。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茖W習“師生相見”
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終于在洛陽城外,見到了自己的恩師,出示插圖,想象:孔子會對老師說什么?
、賻熥x文,生一邊聽,一邊勾畫作者描寫孔子的句子。
②抽生交流:
、圩ピ~語“風塵仆仆”了解孔子的外貌,再次體會行程艱難。
、軓膭幼鳎ㄉ锨靶卸Y、再次上前行禮)體會孔子的謙遜有禮
、蕹鍪究鬃拥膸拙湓挘瑥恼Z言體會孔子的謙遜有禮。
師學法指導(表現(xiàn)人物的品行,可以從外貌、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出示句子: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師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師預設師:孔子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是不是就到了學習的盡頭了呢?
生:不是
師:你們現(xiàn)在上小學,將來還要上中學,再讀大學,學習就完了嗎?
生:還要上研究生,就是以后工作了,也還要學習。
師:這就叫“學無止境”師板書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3、談“老子”,感悟老子高尚的品行
⑴生交流“老子”的資料
、仆篮献鲗W習,感悟老子的品行
出示學習提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
、龠呑x邊畫,畫出描寫老子言行的句子。
、谡f一說,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對所劃句子的理解。
、墙涣骼献拥钠沸
從詞語“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
。w會老子重視人才、謙遜有禮的高尚品行)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冉巧珜υ,補充資料(生了解古人自稱稱名,以示謙虛有禮,對別人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
⑸角色朗讀(分小組朗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配樂讀)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ㄈ、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抽生讀、評價(抓關鍵詞:每天、隨時,體會孔子求學孜孜不倦,從詞語“毫無保留”體會老子的誨人不倦。)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四、小結(jié)升華
1、出示孔子畫像(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世界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然而,人們不僅佩服孔子的學問,更敬重他高尚的品行。)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論語》的精典句子,學生感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2、師生吟誦論語: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教學重點: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教學難點: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出示自制課件
一、讀"萬花筒",了解內(nèi)容,明確要求
1.學生自讀"萬花筒"部分,了解有哪些內(nèi)容,明確要求。
2.學生交流"萬花筒"內(nèi)容及要求。
(1)寫字:辨字形,讀準字音,辨別字義,寫規(guī)范漢字。
(2)"我發(fā)現(xiàn)":理解、辨析兩組詞語,恰當運用詞語。
(3)"我能說":理解一詞多義或同一詞語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靈活運用詞語。
3."寫字"。
(1)教師出示田宇格卡片,學生認讀漢字。
(2)學生比較漢字讀音、字形、字義,并組詞。
(3)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漢字。
4."我發(fā)現(xiàn)"。
(1)學生熟讀"我發(fā)現(xiàn)"中的詞語。
(2)學生理解體會兩組詞語。兩組詞語各在什么情況下運用?表達什么樣的情境?由此聯(lián)想到什么?
(3)學生交流感悟。
、"幸運""歡呼""和睦""安樂""風調(diào)雨順""喜氣洋洋"這一組詞讓人
聯(lián)想到幸福的時刻聯(lián)想到和平的.時刻
聯(lián)想到富強的情境聯(lián)想到
、"悲傷""流淚""荒涼""驚慌""不堪設想""一籌莫展"這一組詞讓人
聯(lián)想到危險的時刻聯(lián)想到貧窮的時刻
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與炮火聯(lián)想到
(4)補充兩組詞語。
例:第一組:愉快、安寧......
第二組:凄涼、不知所措......
5."我能說"。
(1)學生讀兩組句子,理解加點的詞。
(2)交流。
停車坐愛楓林晚。(引進動作的原因,相當于"因")
他那個小伙伴坐在地窖里。(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體上,支撐身體)
我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多指房屋背對著某一方向)
喝水有什么好笑?新鮮!你說說他們怎么喝法。(稀罕)
葉子綠得那么新世界鮮。(沒有枯萎)
噢,空氣竟造出了這么一大片天地,真夠新鮮!(常流通,不含雜類氣體)
二、"百寶箱"
1.讀寫詞語。
2.明確這幾組詞語的結(jié)構特點。
3.背誦這幾組詞語。
4.自己還能說出與這幾組詞語結(jié)構類似的詞嗎?請舉一例。
三、課堂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一定收獲不小吧!把它寫下來,作為自己學習的經(jīng)驗,積累起來,運用到以后語文學習中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4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語文閱讀教案03-08
《語文園地》教案02-22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橋的教案01-1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