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2 15:02:28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精)《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能夠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有關(guān)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生活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難點:體會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談話引入: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土地面積單位公頃,誰來說一說1公頃有多大?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一些圖片(呈現(xiàn)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和杭州西湖的畫面,并出示相應的文字說明),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

  2、教師提問: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積單位?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方千米”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認識平方千米

  1、教學例2。

  (1)談話:同學們,猜測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2)說明: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引導: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頃呢?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2、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頁天安門廣場圖片。

  (2)天安門廣場同學們都熟悉,它的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3)1平方千米比2個天安門廣場還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教材第35頁“做一做”。

  想一想、做一做、集體訂正。

  三、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1、教材“練習六”第5題。

  先獨立填寫,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強調(diào)填寫的單位要與事實相符合。

  2、教材“練習六”第6題。

  學生獨立練習,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比較、體會兩種換算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教材“練習六”第7題。

  可以用計算器算一算,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訂正。

  4、教材“練習六”第8題。

  同桌兩人合作交流完成,集體訂正。

  5、教材第35頁“你知道嗎?”

  學生讀一讀。

  6、布置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六”第9題查資料。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jié)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shù)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ppt課件:公頃 平方千米

  師:我們學會通過測量來計算課桌桌面的面積,那么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幅圖,體育場面積的應該怎樣測量呢?(學生提出方法)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在測量土地的面積時,我們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教師講述: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生活中的數(shù)據(jù),幫助學生理解公頃和平方千米

  (1)一個教室的面積約50平方米,200個這樣的教室,面積約1公頃。

  (2)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1平方千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5公頃= ( )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 ( )公頃

  3、20000平方米= ( )公頃

  4、10000公頃=( )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千米活動設計

  用身體當標尺

  長度、面積測量經(jīng)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通常我們需要對一些物體進行長度和面積的估測,這就要求我們對長度和面積有一個“標度”,例如我們大拇指指甲的面積(大約1平方厘米),張開手指,中指指尖到拇指之間的距離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標度”。

  【活動目的】

  通過學生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更好掌握數(shù)學技能,并將這些技能應用到生活實踐中。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直尺,一塊未知面積的方巾或裁減后的報紙等。

  【游戲的規(guī)則】

  1、要求學生事先測量好自己身體上一些尺寸,例如:自己一步有多遠,自己的足長。

  2、每個人都對預先準備的圖形面積進行估計,可以借助身體上的“標度”。

  3、將答案匯總。

  4、大家共同完成對物體面積的測量和計算。

  5、比較大家的數(shù)據(jù),看誰的偏差比較大,找出誤差原因。

  6、大家互相交流。

  【活動注意】

  對于“身體標度”,一定要提醒學生:我們的身體都在發(fā)育階段,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譬如,隨著身高的增長,我們的足長、邁步的距離都會有所變化,但同時,身體某些部位的變化卻不明顯,譬如,指甲的面積等等。

  隨時關(guān)注自己身體的“標度”,對我們估測物體長度、面積的準確性都有一定的幫助。

  數(shù)學故事:韓信分油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帥,輔助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奠定了漢朝的基業(yè)。民間流傳著一些以韓信為主角的有關(guān)聰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jù)說有一天,韓信騎馬走在路上,看見兩個人正在路邊為分油發(fā)愁。這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千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還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只能拿手頭的三個容器倒來倒去。應該怎樣分呢?

  韓信騎在馬上,了解情況以后,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說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高高興興,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樣倒來倒去的呢?三種容器各自裝油斤數(shù)的變化過程,可從下面的表中看出。

  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指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從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現(xiàn)在卻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歸”。往油葫蘆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就出現(xiàn)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務了。

  數(shù)學故事

  面積單位:畝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作單位。先用走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的步數(shù)(1步= 5尺),計算出它們的積,然后除以240,就得到畝數(shù)。畝這個單位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除,畝約等于667平方米。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了解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想?(體育場太大了)

  2、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通常我們在測量土地面積時,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它們到底有多大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2、帶領(lǐng)學生到操場進行實際測量。

  (1)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標桿及繩子把這100平方米圍起來。

 。2)讓學生手拉手,圍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3)教師向?qū)W生說明,100塊這樣大的土地就是1公頃。

  3、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頃。

  打個比方,我們的教室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那200個教室的面積就是1公頃。10000平方米=1公頃

  4、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相當于100公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個足球場。1平方千米=100公頃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第1、2題。

  2、生分小組完成練習二十第3題。集體匯報交流、反饋。

  四、全課總結(jié)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jié)。

  教后反思:

  公頃、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共7課時 總第45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了解面積單位以及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能準確地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2、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膯挝。(練習二十?題)

  大樹高16__ 蠟筆長1__

  字典厚5__ 果園的面積是3__

  學校的占地面積是9000___

  2、判斷下面各題,對的畫“√”,錯的畫“×”。(第8題)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

 。2)邊長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3)用8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只有一種拼法。( )

 。4)有8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它們的面積都是8平方分米。( )

  3、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1)指名讀題。

 。2)生自主分析題意,小組交流。

 。3)獨立完成后小組匯報交流,全班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第6題。

 。1)問:要求墻壁的粉刷面積要注意什么?

 。2)生獨立完成,全班匯報交流。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第7題。

  2、完成練習二十第9題。

 。1)先用學具擺一擺、拼一拼。

 。2)生獨立解答。

  四、全課總結(jié)

  1、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jié)。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學會測量土地面積,知道1公頃有多大。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換算。

  教學重點:

  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平方公里)。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有多大的實際認識,以及掌握土地面積單位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相關(guān)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設疑自探

  談話:周末了,小明去郊游。他先來到一片很大的草地,又來到一處茂密的樹林。景色美極了,小明高興得上竄下跳。玩著玩著,小明突然有了一個問題:這片草地、這處樹林的面積到底有多大?正在這個時候,土地老爺爺出現(xiàn)了,他告訴小明:草地的面積是2公頃,樹林的面積是3公頃。得到這個答案后,小明對草地和樹林到底有多大還不是很清楚。 (結(jié)合課件展示。)

  設疑:你得到這個答案后,還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匯報。

  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出“公頃”、“平方千米”,指出它們都是面積單位。

  提問:以前我們還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指名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怎樣的設疑自探生理解這些單位不夠大,在丈量土地面積時,我們就要用到公頃和平方千米。

  板書課題: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

  二、解疑合探

  1、認識“公頃”。

  讓學生回憶“平方米”是怎么定義的。

  引入“1公頃”的定義: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也是1公頃。(課件展示)

  算一算:1公頃合多少平方米?

  學生計算并匯報,要求說出計算過程。 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提問:

 。1)2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

  (2)3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

  (3)500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頃? ……

  課件展示例題:一個長方形果園,長250米,寬120米。這個果園有多少公頃? 學生獨立完成。簡單講評。

  2、建立1公頃有多大的實際認識(課件展示)。

  (1)賀龍體育場圖片

  賀龍體育場運動場的占地面積是10900平方米,合( 1 )公頃(900)平方米。

 。2)火星小學塑膠運動場效果圖

  火星小學塑膠運動場的面積是5000平方米,( )個這樣的運動場的面積才是1公頃。

  (3)火星小學多媒體教室圖片

  火星小學多媒體教室的面積是330平方米,1公頃土地最多能建( )間這樣的教室。

 。4)天安門廣場圖片

  北京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是40公頃,合( )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5)故宮博物院圖片

  故宮博物院的面積是720000平方米,合( )公頃。

  提問:你在生活中還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聽說過公頃? 給學生足夠的空間。

  3、認識“平方千米”

  讓學生根據(jù)“1公頃”的定義聯(lián)想“1平方千米”應該怎樣定義。

  課件展示:邊長是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000000平方米,也是1平方千米。

  算一算:1平方千米合多少平方米? 學生計算并匯報。

  板書: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思考: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頃?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要求講出思維過程。 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00=100公頃)

  4、平方千米的進一步認識(課件展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我國陸地面積是( )平方千米。

 。2)湖南省地圖

  湖南省的面積是21萬( )。

  5、簡單介紹“畝”這個土地面積單位。

  學生自學課本P137“你知道嗎?”,同桌間互相交流。 提問:你知道了什么?

  讓學生了解“步測”是大致測量土地面積的常用方法。

  6、課堂練習

  2公頃=(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頃 2平方千米=( )公頃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三、質(zhì)疑再探:

  認識了公頃和平方千米之后,你還有哪些疑問或想知道的? 四.運用拓展:

  1、一個飛機場新建一條跑道,長2500米,寬80米。占地多少公頃?

  2、農(nóng)民給水稻施化肥。每公頃施225千克。在一片長200米,寬150米的長方形稻田里,應施化肥多少千克? 3.活動

  談話:火星小區(qū)正在創(chuàng)建文明小區(qū),準備建設一個面積為一公頃的花壇。向同學們征集設計稿。

  要求:

 。1)面積為1公頃。

 。2)美觀,體現(xiàn)火星小區(qū)的特色。 學生自行設計,展示優(yōu)秀設計稿。 板書設計:

  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與推算,初步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1公頃= 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經(jīng)歷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并在活動中豐富對公頃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應用意識。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感知1公頃的大小,應用公頃與平方米間的進率進行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公頃的表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面積單位

  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從大到小說一說嗎?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課桌的面積大約是24()。

 。2)1寸照片的面積大約是6()。

  (3)一間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4)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占地面積大約是20()。

  先觀看圖片,想象面積大小,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應填什么面積單位。

  3、揭示課題:看來,“鳥巢”的占地面積20后面的面積單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適,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個比“平方米”還要大的面積單位才能表示出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測量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公頃(板書課題:認識公頃)。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面積單位的知識引入,一方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認知沖突。當學生在填寫“鳥巢”的占地面積時,自然地產(chǎn)生了學習更大的面積單位的需求,有效地溝通了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延續(xù)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現(xiàn)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頃

  1、談話:公頃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先來看一組資料。

 。ㄕn件出示)“鳥巢”的占地面積約20公頃;天安門廣場占地面積44公頃;北京歡樂谷占地面積56公頃;香港迪斯尼樂園的占地面積約126公頃。

  2、問題:計量這些面積都用到了什么單位?有關(guān)公頃,你想了解什么?

  學生:1公頃的實際面積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公頃的國際符號是什么?

  談話: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認識公頃。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呈現(xiàn)較大的土地面積資料,有利于學生借助直觀印象初步體會公頃的適用范圍,從而引起學生進一步研究公頃的興趣!

 。ǘ┩扑、想象,加深對公頃的認識

  1、喚起經(jīng)驗,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是怎樣來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這三個面積單位的嗎?它們分別有多大呢?

  學生回憶梳理(課件演示):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大約有大拇指指甲蓋那么大。

  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大約有手掌那么大。

  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大約有一塊展板那么大。

  教師:我們同樣可以用一個正方形來描述“1公頃”這個面積單位。

  課件呈現(xiàn):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公頃可以用符號hm2表示。

 。2)探索公頃和平方米的關(guān)系

  提問:你能想象1公頃到底有多大嗎?

  學生自由表達。,注意引導學生將公頃與平方米建立聯(lián)系,根據(jù)“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的描述得出結(jié)論“1公頃=10000平方米”。(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意識,從而引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建構(gòu)“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積單位的經(jīng)驗,來建構(gòu)“1公頃”這一面積單位,最終幫助學生不但在數(shù)理層面上將“公頃”與“平方米”取得聯(lián)系,而且在直觀層面上更好地形成“1公頃”的表象!

  2、實踐活動,形成表象。

  談話:知道了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guān)系,想不想親自感受一下1公頃的大小。

 。1)圍一圍:在操場上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積有多大。

  想一想:()塊這么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算一算:

  1間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大約()個教室的面積是1公頃。

 。3)說一說:哪些地方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400米跑道圍起來的部分,面積大約是1公頃;學校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等。)

  【設計意圖:“公頃”這一面積單位較大,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設計組織觀察想象、實地測量、調(diào)查收集等實踐活動,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初步建立1公頃的表象!

 。ㄈ﹪L試換算,鞏固公頃與平方米間的進率。

  1、嘗試下列問題。

  7公頃=()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頃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思考過程。

  2、填空。

 。1)北京的故宮占地面積是72公頃,合()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2)北京頤和園的面積約2900000平方米,約合()公頃。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重點介紹思考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建立在學生初步建立公頃的表象,了解公頃和平方米的進率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練習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換算方法的說明。正確地進行面積單位的換算,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兩個面積單位之間關(guān)系的認識,而且也使學生感受到在計量較大的土地面積時,使用較大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

  三、鞏固深化

  1、判斷。

 。1)2公頃=200平方米。()

 。2)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3)一個籃球場的占地面積大約是400公頃。()

 。4)素有“萬園之園”稱號的北京圓明園的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

  完成后說明理由。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公頃○ 400平方米8999平方米○ 8公頃

  3000平方米○ 3公頃5公頃○ 50000平方米

  獨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

  3、解決問題。

 。1)量出學校操場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看夠不夠1公頃。

 。2)游泳池長50米,寬25米。()個這樣的游泳池面積約1公頃。

  法1:1公頃=10000平方米,游泳池的面積為1250平方米,所以10000里面有幾個1250,就是有幾個這樣的游泳池。

  法2:根據(jù)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畫圖解答。

  【設計意圖:練習分為兩個層次,前面兩題為基本練習,關(guān)注的是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而解決問題練習中安排的測量操場面積和計算游泳池的面積,則更具問題解決與經(jīng)驗積累的意圖,具有豐富1公頃面積表象的價值。】

  四、總結(jié)延伸

  1、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你有哪些收獲?

  2、思考:在生活中,你聽說過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嗎?它有多大?和“公頃”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

  【設計意圖:回顧梳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積累經(jīng)驗,體驗成功。】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guān)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公頃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公頃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學生回憶說一說。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嗎?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學校的占地面積有多大?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2、出示例1圖片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圖片,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二、認識公頃

  1、認識公頃的含義

  談話:100米有多長?你能結(jié)合實際說一說嗎?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這樣大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獨立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

  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實際感受一下。

 。▉淼讲賵觯┳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要求估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淼交@球場)讓學生觀察并推算大約多少個籃球場的面積是1公頃。

  4、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請同學們自己用計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小結(jié):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shù)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shù)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來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四位。

  5、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是不是1公頃。

  (2)完成第2題

  先讓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并計算出面積,統(tǒng)一數(shù)據(jù)后再用計算器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

  三、解決問題

  1、練習十三第1、2題

 。1)第1題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這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醒學生在進行單位換算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2題,學生完成后交流。

  小結(jié):進行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清楚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如果把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要乘進率,把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

  2、練習十三第3、4題

 。1)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結(jié)果和過程。

 。2)第4題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將已知道的面積1公頃和底80米寫在相應的字母下面,高用“□”

  表示,引導學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頃換算成10000平方米。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第二課時認識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

  教學難點:如何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1、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lǐng)土面積有多大嗎?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

  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jié)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三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根據(jù)江蘇省的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三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三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讀一讀你知道嗎?

  四、全課總結(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誰?你知道有關(guān)它的哪些知識?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公頃平方千米教學設計10-08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06-24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設計01-21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優(yōu)秀12-19

公頃平方千米教學設計思路02-05

公頃 平方千米教案及活動設計10-05

《公頃平方千米》教案09-11

公頃千米的教案01-28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0-19